㈠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
一、教师认真备课,探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点
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在充分抓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基础上,积极寻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点。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实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课堂上所说的知识上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出各种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大胆地猜测与推理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述,查缺补漏,最终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告诉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重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进而推动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指定几个学生作为骨干,分别带领一部分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教师可以穿插于各组之间,参与其中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推动师生间的互动。
四、教师做好课后小结,总结经验,剖析不足
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有曲折。当教师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可能会成功,但也可能会失败,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时教师不必气馁,也不必瞻前顾后、停滞不前,而应该冷静反思、认真总结,归纳出在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是教学方法运用不当?还是采用的方法不适用于本次课的教学对象等等),并积极思索改进措施和策略。可以相信,在不断的失败——反思下,成功一定不会太遥远。
加强科学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对于新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等,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提升互动的各种有效的方法。
㈡ 怎样编写科学故事,让科学课更吸引孩子
我们可以把科学故事编写的更加符合孩子的一个喜好,孩子都是特别喜欢那种天马行空的东西的,那么我们可以在编写科学故事的过程当中,把孩子喜欢的那种天马行空的事情加入到我们所编写的故事当中,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加吸引孩子。
㈢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
科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儿童探索、实践的过程。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幼儿要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而幼儿的探究活动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的,幼儿在与材料的操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帮助幼儿创设有利于产生积极探索行为的环境,及时提供幼儿熟悉、丰富、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一、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1.提供日常用品,激发探索欲望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的探索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以在科学活动中要提供幼儿熟悉的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引导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如,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为了让幼儿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镜子、光盘、手电筒等日常用品,让幼儿充分地在室内外观察、玩弄,相互交流探讨,了解光和影的关系,幼儿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激发了探究兴趣,他们积极寻找其他生活用品来操作玩弄,想进一步了解光和影的关系。探索溶解现象时,为幼儿准备糖、盐、果珍、奶粉、绿豆、沙子、勺子、透明杯等常见物品,他们一看到这些物品就产生亲切感,情不自禁产生探索的欲望,他们加水、搅拌、观察、比较,不亦乐乎地操作,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较好地了解了物质的溶解现象。
2.提供多层次材料,激发创作欲望
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差异,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要呈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成品、半成品和未加工的材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的材料也能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余地。如,科学区中教师提供的拼图,既有完整拼好的图,也有拼好一半的图,还有许多是零散的小图,幼儿根据自己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拼图,能力强的幼儿选择零散的小图,独立拼出完整的大图,能力差的幼儿选择已拼了一半的图,根据完整的大图范例完成另一半的拼图。这样从事操作的幼儿最后都完成了拼图,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的欲望。
3.引导变废为宝,深入探索活动
新材料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激起幼儿创造的灵感,因此,教师要经常给幼儿增添和更换新的活动材料,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地创造和发挥。教师自己要成为有心人,更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去收集那些既安全、卫生又容易得到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运用于探索活动之中,使探索活动得以深入和丰富。
如,请幼儿将家中废弃的各种盒子带到班级,当各种盒子达到一定数量时,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盒子分类,有的将相同的盒子放在一起,有的将大小差不多的归为一类,教师则根据幼儿操作表现适时抓住契机引导他们根据多种依据分类,如,按材料来分,分为纸质盒子、金属盒子、塑料盒子;按形状分,分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就在这样不断的动手操作中,幼儿感受到这些废旧物品隐藏着无穷的乐趣,废旧的物品也可以成为宝贝,幼儿探索兴致高涨,课余还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尝试不同的玩法,有的垒高,有的制作手工作品,有的玩拼拆游戏,探索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探索活动得到了深入。
4.争取家长支持,丰富活动材料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发动家长一起参与,帮助幼儿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前,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车展会,有的家长帮助孩子在网上寻找各种汽车的资料,有的家长帮助孩子把多辆玩具汽车带到了班级。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汽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还有的家长把小轿车开进了幼儿园,让幼儿观察了解汽车的构造,如,小轿车有几扇门、几盏车灯、几面车镜等,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对小轿车的各种部件名称、数量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材料的理解和表达
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有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应指导幼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在探索“水的浮力”中,我为幼儿提供木块、泡沫塑料、乒乓球、纸船、积木、铁钉、弹珠等多种物品,还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支笔、一张记录表。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充分玩水,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每种物品放在水里的变化,物品浮在水面上用“↑”表示,物品沉在水底用“↓”表示。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正是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感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又如,活动“量一量”,我让幼儿准备了回形针、牙签、尺、毛线段等材料,演示测量的方法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然后让幼儿选取不同的材料测量幼儿用书、黑板、桌子等物体,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幼儿纷纷动手。在测量中,碰到了一个问题: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多出的一点该怎么记录?幼儿充分讨论,在确定了记录的方法,如用x+或x-等。幼儿兴趣极高,还把测量工具带回家里,把家中的电视机、床、自己的裤子等进行了测量,还十分准确地进行记录,进一步掌握了测量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三、教师的引导与支持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支持至关重要,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对不同的幼儿给予具体指导,保证幼儿充分探索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探究愿望,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在探索过程中幼儿碰到了困难,教师不应包办代替,也不应搪塞敷衍,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时间,鼓励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时操作的预定时间已到,但幼儿的探索兴趣仍然高涨,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随机调整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探索操作,满足探索需求。当幼儿在探究中出现失误时,教师要给其信心,引导他们运用探索的最佳方法,对水平较高的幼儿,要提高要求。幼儿在探究新材料时,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玩。
如,让幼儿玩磁铁,我为幼儿提供许多材料,让他们通过猜、试、分三步曲发现磁铁的奥秘。在基本分清现场提供的材料哪些磁铁能吸住,哪些不能吸住之后,我适时启发幼儿:如果两块磁铁在一起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幼儿立刻操作起来,有的告诉我两块磁铁被牢牢地吸在一起了,有的发现一块磁铁能推着另一块磁铁往前走,还有的说两块磁铁像仇人似的怎么也不能碰在一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给了幼儿启发、鼓励和支持,幼儿情绪愉悦,乐于探索,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磁铁的相吸和相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实践者、发现者,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幼儿科学探索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要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材料,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邹尚志.研究性学习指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中心幼儿园)
㈣ 如何让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
经常将生活中的有趣的现象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给他,并开展实验,模拟各种现象。
㈤ 关于科学的文章,可以使科学家的故事啊、蚂蚁搬家等
aa
㈥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科学课堂的师生互动
一、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让思维随指尖自由飞扬
师生之间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才会有互动的话语权和共同语,实现互动的默契与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一帆风顺。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信息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如,我们制作的课件应该简洁而醒目,通过大屏幕投影显示后,再配以激光翻页笔、体态暗示和语言提示,随着指尖掌控自如,使传统的互动方式与信息技术互动方式有机融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顺畅,师生互动复杂了,但却照样可以自然而协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进一步促成了师生与大屏幕之间的无隙交互,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呈现重点内容,通过熟练地圈划批注、点击滑动等亲密接触,与白板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与学浑然一体,师与生心心相印。随着手持技术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的点击、拖划手持终端,在最短的瞬间参与互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思维的外在屏障,缩短空间距离,实现隐秘的、自如的信息交流,互动在举手投足间完成。
(二)对话是信息的自然流露
互动包括语言形式的交流与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而“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交流,实现互动的最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要想在课堂中进行对话互动,特别是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对话互动,师生双方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对称前提之下,否则,就很难实现平等的、一致的对话互动。在现实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之间的悬殊是必然存在的。就指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搜集材料,其掌握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是学生通过预习所能比拟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富含“营养”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称信息,对话互动成为信息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设计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和谐的师生对话互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的第3自然段时,首先播放一段介绍国际互联网上丰富内容的Flash动画,拓展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以自己在网上购买翻页笔的经历,边解说边再现演示购买过程;既而又投影出示“网上下棋”“网上订票”“网上交易”“网上会诊”等图片和提示语,启发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说话表达;最后又进一步启发“突然有一段时间,国际互联网突然中断不能互通信息了,人们原本打算……但是现在只能……”。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网上生活的丰富信息,而且完全沉浸在真切的情景中,特别是创设的虚拟对话活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进入“话”思如泉的境界,有效达成了“体会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教学目标。
(三)动态调整来自准确反馈
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互动。特别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实现有意识的互动,并且是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进行教学调整的互动。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师或学生往往容易会迷失教与学的目的,实现的师生互动也就会偏离预定方向。所以教师就需要摒弃干扰因素,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学习的教学调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继续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传统手段来搜集学习情况信息,而且需要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和利用学习情况信息的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把握地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和实施后续学习的师生互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先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出示四幅喜怒哀乐的脸蛋图,并辅以与神情相一致的音效,激发学生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搜寻习作的题材。接着,让学生在确定自己的题材后,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附带的投票器,对自己选择的题材作出“喜”“怒”“哀”“乐”四个选项的投票。教师在当场瞬间获得学生的选择统计结果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侧重于“喜”“怒”“哀”“乐”某一方面进行范文评析、用词造句推敲和语言材料提供等。显然,由于投票器的使用,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到了学生在题材类型方面的选择,作出相应调整的后续学习,能够给更多的学生以直接的影响与指导,也为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紧密互动提供了依据。再如,利用投票器等手持终端,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几种典型习题的选择练习,从学生作出选择的即时反馈中,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哪一类题型或哪一方面存在学习困难,以便继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和后续练习。有些学习内容,如量角器量角、温度计测量温度等精细活动,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放大显示,有些学习内容,如归类推理等较隐密的思维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白板上的拖动圈划来外显,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互动的可能。
二、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用学习记录让时间定格
师生之间围绕学习活动实施的互动,并不局限于结果的得失,往往还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考察,甚至回到之前的时间段,延续学习过程的再展开。这种时间跨度式的过程学习,固然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再次回到之前的学习情境中,但就此实施师生互动,受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流通也必将受到限制。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轨迹,并能根据需要储存下来以供随时调用,有效地方便了师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对话。储存学习记录,能够让学生在其它时间段迅速进入储存的学习定格,既有利于师生快捷地进入相应的思维状态展开对话与师生互动,又利于学生整体思考,不断推进学习进程,发现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春联》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记录学习轨迹的功能,实现时间跨度式学习。我们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介绍,通过口述来体会两副春联在用词上的对仗特点。然后在白板上出示三幅上下联分开的、排列散乱的春联,让学生依据对仗特点,在白板上通过拖动来给春联组合配对,并标记对仗的词语。接着,我们继续围绕课文展开后续学习,并引导学生通过揣摩《声律启蒙》和春联的尾字的声韵,发现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的规律。至此,我们并没有急于进入新的学习活动,而是把白板切换到之前学生进行春联组合配对的、记录了阶段学习结果的画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轨迹记录面前,继续把组合配对好的春联,根据平仄特点按上下联的顺序排列好。由于学生是在原有学习轨迹上的再学习,师生互动甚为顺利,这既是对前面学习活动的推进,又是学生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明白了春联的两个决定要素:对仗和平仄声律。
(二)学习方法是直觉的感悟
对于儿童面言,学习方法不能像知识那样通过抽象的讲解来掌握,而必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启发,逐步感悟和发现。这样掌握的学习方法,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教师为达成学习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直觉感悟而形成元认知策略。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侧重于在关键点上捕捉学习过程,并形象呈现给学生反思,再通过合理的师生互动,学生才能更轻松地提炼出元认识策略,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法的应用意义就会更有效地彰显出来。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便利的优势,在巡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使用手机等便携设备捕捉学习关键点,并发送到电脑大屏幕,开展基于具体事实的师生互动。由于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依赖可知可感的多媒体一手资料,超越了纯粹的口头表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展开对话,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和教学目标达成度。
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布置自学任务后,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机拍摄来搜集学生在做笔记过程中的典型学习画面,并通过无线技术即时把拍摄的图片发送到电脑大屏幕上。学生面对多张同学或自己的学习画面,在生动的比较和互动中,就会提升做好学习笔记的直觉,形成自主建构的元认知策略知识。其实,在课堂中,像这样珍贵的学习情景还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有时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听之任之,放弃学习资源的捕捉。比如,数学课上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时的操作画面,小组学习过程中分工合作学习的情景,科学课上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水的温度等实验画面等等,我们都可以选取典型场景抓拍下来发送到电脑大屏幕,在此基础上开展师生互动,针对性强,基于事实画面对话,学生的触动也大,利于学习方法的直觉感悟与抽象概括。
三、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
(一)情感是维系师生的纽带
课堂上,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生命历程中,只有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才能显现并成就自身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往往由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功利主义,造成片面追求知识的积淀,忽视人作为生命的意义,忽视人作为情感的需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易夸大技术的力量,忽视技术作为物的本质,忽视技术本身在情感上的不存在。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堂上,极易造成情感上的双重缺失,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阻碍开展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有效互动。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的存在,情感也是师生得以有效互动的前提,课上必须注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其次,教师不能剥离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一体意义,让信息技术替代教师去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有其受限的作用点,只有使信息技术与自己融为一体,才会增强教师与技术的整体教育力量。教师甚至有时需要限制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单独呈现的时间和夸大的作用,不让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隔膜,以免造成教师作为生命体的生命意义的减弱。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槐乡五月》一课时,由于上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就没有采用电脑光盘来朗读全文,而是教师边范读全文边随音乐展示一组图片,教师通过自己朗读时的表情和音调传递着自己的情感。在三分多钟时间里,学生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电脑,而是声情并茂、随时用眼神交流的老师,师生之间的情感始终在维系着。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使用3分钟左右的、展示槐树槐花的配套视频,而是有针对性地呈现几张不同形态特点的槐花图,用“有的……有的……”句式来欣赏、想象、表达槐花的多姿多彩,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体验着师生一起学习的融融快意。虽然两个3分钟在平时看来,并不是多长的时间,但是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断裂,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的低落和学习专注的转移,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注重把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情感沟通融入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师生互动才得以顺畅。
(二)震撼力来自情感的渲染
学科教学也有其育人价值,并且更多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来体现。但是学科教学受学科特点限制,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也就有共同点和侧重点。例如,语文学科侧重于通过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数学学科侧重于通过数学符号、音乐学科侧重于通过音乐和歌曲、美术学科侧重于通过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又有共同之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教师更容易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各种形态的素材来进行情感渲染,促进某一学科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音乐、图画等来增强情感渲染;学习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图画等来增强情感渲染;学习音乐或美术作品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等来增强情感渲染,进而在情感的驱动下实现真情流露的师生互动,促进良好学习态度和积极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船长》一课时,如何设计学习活动来学习“船长哈威尔徐徐沉入大海”一段文字呢?固然可以通过咬文嚼字来体会船长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但这样的学习活动显得情感单薄,感染力欠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于是,教师作了这样的调整: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哈威尔船长巍然屹立舰桥的画面,并以稍大的音量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相应的文字段落慢慢从下往上升起,同时,教师用深情的话语朗诵这段文字。稍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哈威尔船长如果能够跟大家说一段话,他会怎样说呢?获救的人们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相信,在这样震撼人心的情境之下,师生在互动中就会由衷地生情,还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触动。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课堂师生互动,有其特殊性,既需要师生熟练把控信息技术的性能,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照下,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运用,虽然课堂师生互动复杂了,却还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那么,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才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㈦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相互建构。师幼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教师作为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主导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和互动质量。
1. 正确定位角色,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关系的建构,所以必须对教师角色定位进行调整。在师幼互动中,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从而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的分配,谁喜欢当爸爸,谁喜欢当妈妈,也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角色安排进来,这样幼儿就会自觉的与教师互动起来,因为他们对自己分配的角色感到熟悉与亲切,觉得老师是他们的合作者,是伙伴,而不是权威的代表,从心理上喜欢与老师进行游戏,这样教师就会从各方面指导幼儿的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体现游戏的教育意义。
2. 重视情意互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的动机也就更强,效果也更好了。情感的互动还可以让幼儿在爱的滋润下养成自尊,自爱,不怕困难,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是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动力之源。
首先,教师要理解幼儿,注意每个幼儿的情感流露,从中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了解孩子的心态和真情实感,培养幼儿学会积极的情感交流。
第二,教师要创设互爱气氛,让幼儿感受愉快的情感互动,不仅使幼儿愿意学习,而且什么都很积极。教师还要主动与幼儿交谈,贴近他们,并让幼儿分享教师热爱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幼儿乐意与教师一起游戏,不惧怕老师,将老师当做合作伙伴,使师幼互动顺利进行。
第三,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兴趣。对能力强,喜欢展示自己行为能力的幼儿,应给予赞赏和鼓励表示对幼儿的关注;对能力差,喜欢求助老师的幼儿,应采取帮助,照顾等支持性互动方式;对喜欢向老师告状的幼儿,多采取调解等引导性,合作性互动方式,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化解纠纷;对情绪低落,不喜欢参与活动的幼儿应采取激趣,鼓励和帮助等支持性互动,使其积极地参与活动。
3. 创设恰当的游戏环境,鼓励和引导幼儿探索
瑞吉欧认为,环境是儿童学习的第三位老师,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发展。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引导他们根据环境进行游戏,这样教师在与幼儿的游戏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如理发店幼儿在对话-甲问乙:“你在哪里上班?”乙回答:“小吃店”理完发,按理乙要回小吃店上班,但目前游戏中还没有小吃店,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思路创设一个小吃店的环境,教师或者是扮演小吃店的老板,提醒乙该上班了,或者是扮演顾客,这样让幼儿继续小吃店的游戏,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又创设了一个环境有利于幼儿兴趣的提高,同时也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4.重视自我反省,提高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注意思考幼儿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留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影响的话,那么,教师使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的行为,从而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如果教师只单纯着眼游戏计划的完成,而不是将与幼儿进行互动的具体过程作为自己思考的内容,从互动过程带给孩子的影响去推断自己的行为的适应性与合理性,那么教师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总结,也不可能给师幼互动的状态带来明显的改观。就像“娃娃家”的例子中由于教师只是着眼于游戏的规则,而不考虑幼儿的出发点,误解了幼儿的行为,因而就不利于师幼互动的实现。
㈧ 如何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把握科学探究程序,把握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实验计划的制定要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要将教学目标与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要将物理方法与实验教学相渗透,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科学问题,要给学生交流与评价的互动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并要尽量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还要把探究实验深入到课外和家庭中去做,这样才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科学探究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引 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及创新能力方面又走在各学科前列。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新课标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上,而应把教学的根本目的界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具有开拓发展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一、把握科学探究程序,将教学目标与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程序也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这种思维程序有如下的各个要素组成: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这一思维程序对教师来讲是进行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他们进行探究学习、创造活动的重要参考步骤,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学习目标。
另外,在探究过程中,为了完成探究的各个要素还离不开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归纳法等等。
但是科学探究课题的选择以及活动的范围、层次都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课题应该从小到大,活动要从简单到复杂,要求从低到高,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整个探究活动中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同阶段的探究实验,有不同的达成目标。如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的掌握,在八年级物理中,安排了不同达成目标的探究实验逐一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循序渐进。学期过半时,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后学生的探究能力已初步具备。在八年级(上),最初的几个探究都是非常简单的、定性的,例如第14页“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第21页“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几个探究都是一两步就能解决的。此后的几个探究逐渐复杂,到八年级(上)的最后,关于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的探究已经是十分完整的、典型的探究活动了。同时要对初中阶段的探究实验有总体的把握,将三维目标的达成渗透到各个探究实验之中,最后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二、把握科学探究方法,将物理方法与实验教学相渗透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要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十分必要。比如我在“磁场”一节的教学中,首先举例: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知道它的存在?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怎样感知它的存在?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测或接入小灯泡即可,而有风时我们知道空气的存在。紧接着我马上指出,这就是物理学中常见的转化法,而我们今天开展的探究磁场这种物质的存在也要用类似的方法。用小磁针的转动来说明磁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磁场的存在。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后我们又顺势引如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这时又让学生回忆光线的引入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马上回答:建模法。我又问:那我们引入磁感线用到的正是这种方法,这样物理研究的一些方法就顺利地教给了学生。又如我们讲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等又应该渗透等效法,等效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所以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