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饭桌上的故事作文开头
饭桌上的时光是最休闲最轻松的,倘若一生中没有了这段落,便也最终无味。就让我给大家分享一段我饭桌上的故事吧!
一个新年的中午,由天下第一大厨“周彩女士”,也就是我的妈妈为我们做团圆饭。不一会儿,一顿可口的团圆饭就入目在我眼前,有鲜美的罗宋汤,有香气扑鼻的红烧肉,有美味的黑椒牛排,有 *** 的虾,有好吃的红烧鱼……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啊!弄得我眼馋欲滴。我不等妈妈叫我吃放,就三步并两步跑到一个座位旁坐下,好像有人要跟我抢似的。开饭了,亲人们都围坐在一起,妈妈笑眯眯地说:“快吃快吃,趁热吃吧!”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我的一顿美餐,津津有味的吃着。弟弟早已破了相,狼吞虎咽的吃着,搞得满嘴都是油,成了一个“大花猫”,还是妈妈细致,只见她细细的咀嚼着口中的食物,看上去优雅轻盈,可有一些菜还分文不动,节约的姐姐说:“大家快吃啊,浪费了多可惜!”可菜实在太多了!任由它们再怎么诱人,我们都撑不下了,这时,一言不发的爸爸先开了口:“要不我们划拳,输了就罚吃菜?”“好啊好啊!”我们应和着。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咀嚼声,欢笑声,谈论声,声声交汇,饭桌是一个万花筒,万紫千红,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色彩,在这欢乐的交谈声中我们结束了吃饭。
这就是我饭桌上的故事,七彩,温馨!
【餐桌前的谈话】到吃饭的时候了,桌上摆着新鲜的白灼虾,诱人的红烧肉,绿油油的小青菜,还有一大锅炖了好久的排骨汤,真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一看就是外公外婆精心为我准备的。
外婆在一边不停地对我说“多吃点虾,长高个,喝点排骨汤,补钙的,再吃点蔬菜,补充维C……”哎,我一直对大人们这种“填鸭”式喂养有意见,我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一点胃口也没有,慢吞吞地嚼着饭,满脑子里只有牛排汉堡。
外公看我一副不乐意的样子,不高兴地说:“你这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买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全是由国家统一分配,想多买些肉都不行。
”“是啊!是啊!”爸爸也在一边接着说,“如果我小时候天天有鸡蛋吃牛奶喝,我还会长得更高些!”一直没开口的妈妈说话了,“吃饭的时候别教育孩子,会消化不良的。
”还是妈妈好啊!可我又听到妈妈接着说“赵怡霖,多吃点,你看你瘦得……”看着四个大人围着我,四张嘴说个不停,我只好一声不吭,谁叫我长得像根小豆芽菜呢?他们也是为了我有个好身体,想给我增加营养啊!哎,这就是我们家,每次吃饭最后都变成了忆苦思甜。
不过,我觉得他们说得也有道理,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像掉进了蜜罐里,我也十分庆幸,我生活在幸运的年代,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外公这个老党员曾告诉我:“这都是党的功劳!” 是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把党比作阳光,那我们就是花儿,花儿在阳光下茁壮生长,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幸福成长。
我们要像花儿吸取养料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餐桌前的一家人“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叫声响起,我和爸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餐桌,迅速落座,准备开饭。
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餐桌,我们一家人的晚饭时间开始了。
吃饭的时侯,我发现我,爸爸妈妈吃的一样多,但是,我从具体上来看,爸爸比我和妈妈吃的多一些。
爸爸和妈妈用的碗一样大,只有我用的碗最小。
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吃的一样多,有时候爸爸的饭满满一大碗,有时侯浅浅一小碗。
我和妈妈可跟爸爸不一样,我和妈妈差不多是一样的。
吃饭时,我有时候闻一闻饭的香味,有时候不闻。
饭已经上桌,吃饭还没开始的时候,爸爸会夹上几下子‘啊呜啊呜’吃起来,我和妈妈偷偷的笑着。
吃饭了,我会把桌子上的菜看一遍,如果看到了我最爱吃的我会迫不及待的夹上一筷子塞到嘴里,嘴里的菜还没吃完,另一筷子又会塞到我嘴里。
吃饭时,我爸爸是我们三个人中吃的最香的人了,等我爸爸饿的最厉害的时候,就埋头猛吃。
我和妈妈吃的速度一样快,像赛跑一样。
吃饭时,都是我妈妈吃的一干二净像刷的碗一样,我爸爸吃的一点都不干净。
有时候,我们全家吃完了饭还有喝汤,有时候也不这样。
吃饭时,我爸爸发出“吧嗒,吧嗒”的声,也像“呼噜,呼噜”的声音。
我们吃饭的时候谈一些学校,家里的事情等等。
我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不下饭,如果我在性情不好的时候吃饭,我会有一种想吐得感觉。
我看到一些好吃的菜就大口大口的吃,我见到剩菜没胃口。
我们家的菜经常变花样,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经常变化。
瞧瞧我们这餐桌前的一家子,各自有各自吃饭的特点,但是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情都是愉快的,多么美好的吃饭时间啊!
关于初中餐桌前的谈话作文800字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出去逛街。
来到商店里,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洋娃娃,我拿着这个洋娃娃左看右看,简直是爱不释手。
可无论我怎么向爸爸妈妈撒娇,爸爸妈妈就是不给我买。
我就因为这件事一直赌气 晚上,吃饭的时候到了,我一直在房间里,无论爸爸妈妈怎么叫我,我就不出去。
可是一向都按时吃饭的我现在可饿惨了,过了一会儿我实在不行了,于是便来到餐桌,来到餐桌上本以为爸爸妈妈早就吃了,可谁知他们还等着我,但是我仍然在和他们赌气,没有给他们道歉。
这是妈妈开口了:“喊你出来吃饭你为什么不出来吃饭?” “怎么嘛!我不想吃。
”我态度坚决地说。
爸爸也开口了:“这么大了还要玩洋娃娃。
” “我喜欢我就要玩” “你要是想玩就把成绩搞好呀!你成绩搞好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问题是你成绩没多好呀!” 我听了这句话,鼻子一酸,回了一句:“别从门缝里看人!” 妈妈听了这句话非常生气,一把拿起了桌子上唯一能派上用场的武器——筷子向我的嘴打来。
我没敢再说了,把脸一低,伤心地吃着饭餐桌上的对话作文500字作文。
这时妈妈对爸爸说:“现在的娃娃怎么这样子,那样也想要这样也想要。
” 我开口了:“从小到大,我要你们给我买过几个洋娃娃嘛?什么都说我,我不过就是这一次想要嘛!而且还是第一次。
” 妈妈听了这句话以后,她的泪水落了下来,她说:“女儿,妈妈不给你买是为了不让你学习分心,妈妈这是为你好呀!” 听了这句话我不再赌气了,同时也明白到爸爸妈妈不是不喜欢我而是为了不让我学习分心。
...
在我们家的饭桌上,发生过许多温馨、有趣、感动的故事。
我有一个幸福、甜蜜、美满的家庭,我们的家庭时时刻刻都拥有幸福、快乐。
记得上一次,我失望地回家,快要吃饭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会儿,看见爸爸没有回来,吞吞吐吐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考试了!”妈妈自信地说:“你是不是又考试考得不好?”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妈妈又不准备看,妈妈准备等爸爸回来一起看。
我的心里就像踹了一只小兔一样,快要蹦出来一样。
作文网 home.sanwen8.cn不一会儿,菜被妈妈陆续地端出来了:松鼠桂鱼、宫保鸡丁、糖醋丸子……看着这些美味佳肴,就令人流口水!不过,我现在没有心情去吃这些美味佳肴了。
妈妈一声叫道:爸爸回来了!我的心跳更加速了,生怕被爸爸打!妹妹真是坏死了!妹妹趁我在盛饭的时候,偷偷地对爸爸说了我的事情。
我也吞吞吐吐地向爸爸坦白了一切,没想到爸爸并没有责怪我,并用和蔼的目光望着我,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这一次没有考好不要紧,但是你下一次一定要考到90分以上,不然,你就会挨打!”妈妈也同意了爸爸的观点。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并跟爸爸承诺:我下一次考试一定要考到90分以上!加油!”作文我本来以为这次我要遭殃了,没想到爸爸和蔼可亲地教导了我,我十分感谢爸爸!这一顿饭,洋溢出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受。
欢乐是我们家的生命,活着就一定要有欢乐,有了欢乐就有了生命的意义。
让我们共同活出生命的意义吧...
【餐桌前的淡话】作文又到吃饭的时候了,桌上摆着新鲜的白灼虾,诱人的红烧肉,绿油油的小青菜,还有一大锅炖了好久的排骨汤,真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一看就是外公外婆精心为我准备的。
外婆在一边不停地对我说“多吃点虾,长高个,喝点排骨汤,补钙的,再吃点蔬菜,补充维C……”哎,我一直对大人们这种“填鸭”式喂养有意见,我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一点胃口也没有,慢吞吞地嚼着饭,满脑子里只有牛排汉堡。
外公看我一副不乐意的样子,不高兴地说:“你这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买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全是由国家统一分配,想多买些肉都不行。
”“是啊!是啊!”爸爸也在一边接着说,“如果我小时候天天有鸡蛋吃牛奶喝,我还会长得更高些!”一直没开口的妈妈说话了,“吃饭的时候别教育孩子,会消化不良的。
”还是妈妈好啊!可我又听到妈妈接着说“赵怡霖,多吃点,你看你瘦得……”看着四个大人围着我,四张嘴说个不停,我只好一声不吭,谁叫我长得像根小豆芽菜呢?他们也是为了我有个好身体,想给我增加营养啊!哎,这就是我们家,每次吃饭最后都变成了忆苦思甜。
不过,我觉得他们说得也有道理,我们现在的生活确实像掉进了蜜罐里,我也十分庆幸,我生活在幸运的年代,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外公这个老党员曾告诉我:“这都是党的功劳!” 是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把党比作阳光,那我们就是花儿,花儿在阳光下茁壮生长,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幸福成长。
我们要像花儿吸取养料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餐桌前的一家子“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叫声响起,我迅速的盛好米饭,去叫弟弟和爸爸,弟弟到是很快,但爸爸还赖在他温暖的被窝,哎,我都不知道怎么讲爸爸,幸福的爸爸啊!吃饭的时侯,我喜欢把米饭乘得少一点,这样弟弟可以多吃一点,妈妈就会给弟弟奖励,这样我也会在后面混一点,O《∩_∩》O嘿嘿~。
吃饭时,我闻一闻饭的香味。
饭已经上桌,吃饭还没开始的时候,爸爸会夹上几下子‘啊呜啊呜’吃起来。
吃饭了,我会把桌子上的菜看一遍,如果看到了我最爱吃的我会迫不及待的夹上一筷子塞到嘴里,嘴里的菜还没吃完,另一筷子又会塞到我嘴里。
吃饭时,我爸爸是我们四个人中吃的最香的人了,等我爸爸饿的最厉害的时候,就埋头猛吃。
我和妈妈吃的速度一样快,像赛跑一样,而弟弟就像一个小女生一样,慢慢津津的吃着。
吃饭时,都是我和妈妈吃的一干二净像刷的碗一样,弟弟和爸爸吃的一点都不干净。
有时候,我们全家吃完了饭还有喝汤,有时候也不这样。
吃饭时,爸爸还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也像“呼噜,呼噜”的声音。
我们吃饭的时候谈一些学校,家里的事情等等。
我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不下饭,如果我在性情不好的时候吃饭,我会有一种想吐得感觉。
我看到一些好吃的菜就大口大口的吃,我见到剩菜没胃口。
我们家的菜经常变花样,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经常变化。
瞧瞧我们这餐桌前的一家子,各自有各自吃饭的特点,但是一样的是,我们的心情都是愉快的,多么美好的吃饭时间啊!
从小到大,与家人一起在餐桌前吃饭的情景,我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比起美食,这幅情景中更美好的亲人之间的嘘寒问暖,闲话家常,但近年来,我发现同样是在餐桌前,谈话却越来越少了。
就拿今年的团年饭来说吧。
一开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互相寒暄。
爸爸关切地问爷爷奶奶:“爸,妈,您们最近身体好吗?”“挺好的,不用担心。
”然后爷爷奶奶就询问爸爸工作上的情况、我的学习等等。
接着外公又嘱咐我说初三学习固然很紧要,但也一定要注意休息。
总之,无非叙些家长里短不久,外婆和妈妈陆陆续续端来几道美味的菜,大家就又连连称赞。
本来,我以为难得过节能这样一家人齐聚一堂,应该彼此有很多话想说,但谁知菜一上齐,大家就渐渐沉默了。
有的开始只顾着看电视上的春晚,有的开始一心看手机新闻,最过分的是,连“吃”这一基本环节都被影响了,姑妈说:“各位稍等,请先别起筷,待我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她非但要将整桌子的菜摆成好看的形状,拍个“全家福”。
还要给每一道菜都拍个特写。
别人还可,两个年幼的表弟表妹可饿得等不及了,表妹撅起小嘴,抗议道:“这样光拍照,不吃,有什么意思呢?”惹得大家都乐了。
终于大家起筷,餐桌周围陷入了与春节的热闹气氛好不相衬的沉默之中。
除了电视的声音,和手机的按键声,没有什么声音,偶尔有人在手机上看到有意思的新闻,说出来分享一下,也不过大家略议论几句就又安静下来了。
别人没话说,表弟表妹可是非常想和大家聊天。
他们不停的呼唤,餐桌旁的每一个人都喊了个遍,可是没有得到丝毫关注。
最后,表弟无奈地说:“他们怎么都不理我们呢?不如我们两个一块儿玩算了。
”于是两个小朋友就闷闷不乐地离开餐桌,一起到客厅玩玩具去了。
餐桌前的谈话,不仅仅只是亲人之间的闲谈,更是寄托着亲人之间的爱与关怀。
现在,交通条件比从前发得多,团圆已经并非难事。
可是人们普遍变得更加浮躁,整天忙于做自己的事情,不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所以即使是在本该身心放松,与家人谈笑的聚餐时光,都只顾着看电视、玩手机等等,餐桌前的谈话就越来越少了。
团圆的意味渐渐失去了。
一家人在餐桌前一齐吃饭,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而其中最美好的,便是餐桌前的谈话。
我衷心希望有一天,餐桌前又总能听见温馨的谈话声。
望采纳!O(∩_∩)O谢谢!!我家的电视机很小,但在它面前却发生了不少我们一家人的趣事。
爸爸妈妈爱看电视剧,而我则爱看电影和动画片,每天晚上,我们都会为谁看电视而大打出手,放心,这出手可不是打架,而是猜拳!我们三人同时说道:“石头剪刀布!”第一下,妈妈赢了,在他得意忘形之时,反被我赢了就这样,三人都难以赢得对方,各胜两局,这是最后一句——决胜局。
我的心里好像揣了只白兔,“石头剪刀布!”我出拳头,他们两人出剪刀。
“我赢了,我赢啦!就是嘛,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望着他们傻傻的愣在那,我有说不出的庆幸。
于是,一场大战,我当了“得胜将军”,他们只好上网看。
还有一次,妈妈很早就上班去了,做饭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爸爸的身上。
恰巧,电视里正在播放爸爸最爱看的节目。
唉,怎么办呢?肚子和电视不可兼得,在紧急情况下,老爸竟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他趁广告时间,快速从楼下买了几个包子,结果自然是我不得不和爸爸一起把包子连同电视内容都塞进肚子,吃的一点也不好受。
妈妈还是不放心,打电话问我们吃没吃饭。
爸爸属狗,按理说应该像狗一样朴实忠厚,没想到他靖边看电视边说:“吃了,吃了,挺好的 !”这也叫挺好?!真是太狡猾了! 唉,我们家就是这样,经常为电视机而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想必长大后再看到电视机,一定会引发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从小到大,与家人一起在餐桌前吃饭的情景,我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比起美食,这幅情景中更美好的亲人之间的嘘寒问暖,闲话家常,但近年来,我发现同样是在餐桌前,谈话却越来越少了。
就拿今年的团年饭来说吧。
一开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互相寒暄。
爸爸关切地问爷爷奶奶:“爸,妈,您们最近身体好吗?”“挺好的,不用担心。
”然后爷爷奶奶就询问爸爸工作上的情况、我的学习等等。
接着外公又嘱咐我说初三学习固然很紧要,但也一定要注意休息。
总之,无非叙些家长里短不久,外婆和妈妈陆陆续续端来几道美味的菜,大家就又连连称赞。
本来,我以为难得过节能这样一家人齐聚一堂,应该彼此有很多话想说,但谁知菜一上齐,大家就渐渐沉默了。
有的开始只顾着看电视上的春晚,有的开始一心看手机新闻,最过分的是,连“吃”这一基本环节都被影响了,姑妈说:“各位稍等,请先别起筷,待我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她非但要将整桌子的菜摆成好看的形状,拍个“全家福”。
还要给每一道菜都拍个特写。
别人还可,两个年幼的表弟表妹可饿得等不及了,表妹撅起小嘴,抗议道:“这样光拍照,不吃,有什么意思呢?”惹得大家都乐了。
终于大家起筷,餐桌周围陷入了与春节的热闹气氛好不相衬的沉默之中。
除了电视的声音,和手机的按键声,没有什么声音,偶尔有人在手机上看到有意思的新闻,说出来分享一下,也不过大家略议论几句就又安静下来了。
别人没话说,表弟表妹可是非常想和大家聊天。
他们不停的呼唤,餐桌旁的每一个人都喊了个遍,可是没有得到丝毫关注。
最后,表弟无奈地说:“他们怎么都不理我们呢?不如我们两个一块儿玩算了。
”于是两个小朋友就闷闷不乐地离开餐桌,一起到客厅玩玩具去了。
餐桌前的谈话,不仅仅只是亲人之间的闲谈,更是寄托着亲人之间的爱与关怀。
现在,交通条件比从前发得多,团圆已经并非难事。
可是人们普遍变得更加浮躁,整天忙于做自己的事情,不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所以即使是在本该身心放松,与家人谈笑的聚餐时光,都只顾着看电视、玩手机等等,餐桌前的谈话就越来越少了。
团圆的意味渐渐失去了。
一家人在餐桌前一齐吃饭,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而其中最美好的,便是餐桌前的谈话。
我衷心希望有一天,餐桌前又总能听见温馨的谈话声。
一天中午,我们一家在吃中饭,桌上有美味的小黄鱼、鲜嫩的青菜,还有一碗清爽可口的丝瓜汤,写一篇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的作文600字。
我喝着丝瓜汤,想到了我们家院子里那已经开花了的丝瓜,“我们家结出来的的丝瓜会不会比这个更好吃呢?”我问。
“当然!”妈妈说,“自家种的嘛!当然比买来的还好吃。
”弟弟想了想,又问:“如果太多了吃不了怎么办?”“送人呗!”妈妈很高兴地说。
“送给谁啊?”弟弟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当然要送给奶奶喽!”我抢着说,“因为是奶奶把丝瓜苗培育好,然后带给我们,如果奶奶不给我们丝瓜苗,我们哪来的丝瓜?”“还要送给那个种花的人。
”妈妈说。
“为什么?”我和弟弟很好奇,异口同声地问。
“因为妈妈答应那个卖花的人,我们的丝瓜成熟了,就送他几条。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妈妈去买菜,路过一个花店,妈妈进去,看见里面的泥土很好,很肥沃,就问店主:“这土卖不卖?”店主说:“不卖。
”妈妈说:“卖给我吧,今年我们家院子里种了一些丝瓜,可是院子里的土太贫瘠了,可能结不出丝瓜了,你那肥沃的土卖给我一些,丝瓜结出来就送给你几条!”店主笑了,说:“卖是不卖的,我送给你一些吧!”妈妈就从店里拿了一些土。
妈妈说:“做人一定要守信用。
言必行,行必果。
你说出去了,就要做到,你做不到,就不要说。
不管丝瓜结了几条,或者很小,都要送给那个种花的人,如果没结出来,也要向他说明一下。
”“对,对!”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
我边喝着丝瓜汤边想象着,我们家的丝瓜大丰收,我和弟弟抱着一大堆丝瓜送给爷爷奶奶,种花的人也笑呵呵地接过妈妈送给他的丝瓜……...
转载请注明出处 » 饭桌上的故事作文开头
‘贰’ 我与书的故事开头结尾带原文题目怎么写
一、项脊轩志
上高中的时候,每个早上都有半小时的晨读时间,一天是英语,一天是语文。而我,实在不喜欢背诵,所以从来只读两篇文章。一篇是《滕文阁序》,一篇是《项脊轩志》。
前一篇是因为它实在太让人膜拜了;而后一篇是因为淡然叙事中的浓浓情意,静物、动物、祖辈、母亲、爱人……。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开头说项脊轩采光不好,所以读书青年归有光同学盖了墙,刷了白漆,反射日光才亮堂了。旧旧的台阶上,小鸟时来啄食。后来听着人走过时的脚步声,就能听出是谁。叔叔们分家,大院子里增加了围墙,可东边的狗叫起来,西边的狗也叫起来,虽然兄弟们伤了和气,但还是一家人。“儿寒乎,欲食乎?”六个字道尽了古往今来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年老的祖母拿着祖上上朝的笏板,希望孙子将来也能光耀门楣,这是一份纯粹的期望。
十余年后归有光再次看到这个文章,又添上了对妻子的回忆。妻子回娘家,回来就说自己的妹妹“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夫妻间私房话也是如此可爱的话题。文章的最后,也是最落寞的句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发现有这么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大概是十多年语文教科书给我最大的感动了。而我与教科书的故事,到后边还会有一段哭笑不得的段落。
二、那些年,我们没有书读。
很小很小的时候,生活在太行里的奶奶家,上茅房是旱厕,也没有现在软软的手纸,用的是书的纸,上边印着字,听说那些书是叔叔们上学看的“闲书”,是不好的书,所以撕起来、用起来也没什么负罪感。
哥哥姐姐有不少连环画(我们叫小画书),蹭了不少,但就看个热闹,不识字啊。小画书的看书高峰,是小学。不过那会儿已经不是小画书的年代,只能从柜子里翻,翻出一本高兴得很。
后来上了一年级,认字了。妈妈去了趟天津,从舅舅家拿来了四本书。一本《格林童话》和《儿童实用故事大全》(上中下)。全是成人书的印刷,但就这四本书,陪伴了我小学低年级大多数的读书时光。不是不想看新书,而是没有。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作者的妈妈对每一张写着字的纸都很重视时,我是如此的共鸣。
想象一个小镇儿童看到《格林童话》时的惊奇吧,原来还有种故事叫童话!!!可惜的是,这本书不知道被哪个小伙伴永借不还了。直接导致我现在借给别人书很大方的恶习。倒是三本《儿童实用故事大全》一直在我的书架里放着。其实听听这名字,就不是给孩子看的,而是妈妈讲故事的素材。可惜咱那妈,虽然是人民教师,无奈是个老顽童,所以我是实实在在把这书看了个滚瓜烂熟。古今中外、人与动物,各种故事。
那会儿还有一种叫《365夜》的漫画书,出过几本质量很高的,里边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等故事,可惜后来买到的,就一点也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