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计前嫌的意思和历史故事
【宽容话题】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2008-08-10 14:42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了内乱,国君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护送下,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及齐桓公。齐桓公在回国途中,曾遭到护送公子纠回国强夺王位的管仲的暗杀。这次暗杀没有得逞,公子纠和管仲只好躲到鲁国去了。后来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退兵。鲁国只好答应条件。
管仲被押送回国,鲍叔牙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还把他推荐给齐桓公。桓公说:“管仲用箭射我,想要我的命,我恨不能剥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还想叫我征用他?”鲍叔牙说:“那会儿他是公子纠的人,自然要帮公子纠。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为您取得天下。”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管仲果然不负重托。鲍叔牙反倒做了他的助手。
意思: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都不计较,再白话一点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过好现在就行了。
B. 中国历史上用人不计前嫌的名人故事
1. 管仲与齐桓公: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曾在未登基时被管仲射伤,但最终仍邀请管仲辅佐自己,成就霸业。齐桓公的宽宏大量和知人善用,以及管仲的忠诚和才能,共同铸就了齐国的辉煌。
2. 鲍叔牙的推荐:鲍叔牙深知管仲的才能,不顾管仲曾经的短处,推荐他成为相国。鲍叔牙的无私和公正,为齐国带来了管仲这位伟大的政治家。
3. 齐桓公的版图扩张: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开始了一系列的征伐和联盟,扩大了齐国的疆域,提升了齐国的地位。
4. 管仲的谋略:在攻打楚国时,管仲独特的策略使得楚国陷入困境,最终导致楚国向齐国投降。管仲的智谋和远见,为齐国带来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5. 管仲的改革:管仲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在内政改革上也同样出色。他重视经济发展,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使得齐国国泰民安,繁荣强盛。
6. 管仲的精神:管仲的自强不息,无论是在贫困的童年还是政治的挫折中,都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不应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