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如何做到小孩子喜欢听的故事

如何做到小孩子喜欢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3-30 05:34:42

① 【育儿心得】怎样讲故事,孩子最爱听

我的故事会已经办了很久了,为孩子们讲了不少故事。可能是熟能生巧吧,不少妈妈都说孩子们喜欢听我讲故事,并问我有没有“秘诀”可以分享。其实我的秘诀就是—— “参与感” 。

“参与感”是牢牢吸引住孩子的大磁铁,是引导孩子迈入阅读殿堂的引路灯。究竟“参与感”是什么?简单地说:

我经常用到的互动有以下几种:

如果给一两个孩子讲故事,最好的姿势莫过于孩子坐在妈妈的怀里,由孩子捧着书,妈妈搂着宝宝讲。这样不但给孩子极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还因为孩子的两只手都要拿书,身体又被妈妈“禁锢”住了,注意力自然增强。

如果是给一群孩子讲故事,则要记得不断地跟孩子们用眼神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他们就能更好地跟你互动。

在讲故事的时候,尽量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扮演不同角色时,就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去模仿那些角色。别害羞,孩子喜欢夸张的表演,他们会被你多变的声音和表情深深吸引,然后跟着你傻笑,有时候还会笑得停不下来。

这是一个特别基本的互动,很小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虽然简单,但很有用。一来,在每页结束的时候检查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还在;二来,很多孩子需要多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一页的内容,让孩子自己翻书,是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当然也能加强孩子的参与感。

这是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我经常在故事会上用到这个互动。当孩子们有些涣散的时候,我突然问一句:“你们看到妖怪躲在哪里了吗?”只要有一个孩子开始寻找,所有的孩子都会参与进来,唯恐落后。在家给自己孩子讲故事时也是一样的,只要有机会,就让孩子来找一些图画书里的细节,既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其观察力。

很多童书都是循环式地讲一个故事,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有细节有些变化。文字上也一样,等孩子听到后面,已经完全可以自己把句子讲完了。比如《鼠小弟的小背心》里,每个小动物出场,都要说一句台词:“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这时候,我们可以模仿不同的小动物声音说:“小背心真漂亮————”,然后让孩子也学着小动物的声音说:“让我穿穿好吗?”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也“扮演”了一把小动物而乐不可支的。

美国教育家Romalda Spalding曾提出在阅读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第一点就是“检查自己的理解”。在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以前,家长的提问就非常重要了。提问是个大学问,不同年龄阶段的提问方式也不一样。对低幼孩子,可能只要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就很好了。再大一点,可以问他们“谁做了什么?”。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也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互动7:联系孩子的生活

Spalding提出的第二项能力是“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孩子把故事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是极好的增加“参与感”的方法。比如说有的故事里出现了“牙医”,我就会让孩子们举手说说自己看牙医的经历;故事里出现“大海”的时候,我就问“哪些小朋友去过海边啊?”。孩子们会特别热情地想要表达自己。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就是,万一某个小朋友滔滔不绝地讲,其他孩子很容易走神,所以老师一定要控好场。好在自己在家给孩子讲故事时不会有这个问题。

“预测”的能力是Spalding提出的第三个阅读能力。好的读者,在读书时,是积极地与作者互动的。“如果我是作者,接下来会写什么?”这往往是读者和作者玩的一个智力游戏,能给阅读增加无穷的乐趣。孩子们虽然小,但也完全可以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无论是猜对了,还是被作者摆了一道,最后他们都会很开心的。边读书边“预测”的好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Spalding的第四项阅读能力——“重述”,就相对比较高阶了。但我发现很多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如果给他们机会的话,他们很愿意拿起话筒,自己担当那个“讲故事的人”。当然,循序渐进也是很好的,可以让孩子先讲故事的开头,然后再慢慢地增加内容。你还会发现,孩子们喜欢不断地讲同一个故事,而且每次讲都会有一点点改进。他们讲得乐此不疲,我们也要听得乐在其中。

五项能力的最后一项——“总结”,无疑是很有挑战性的。说实话,我们这些大人都不一定能完美地用一句话“总结”一个故事。要培养这个能力,其实大人的示范特别重要。比如说,讲完《鼠小弟的小背心》后,我们可以说:“这个故事讲了鼠小弟把背心借给了朋友们穿,最后虽然背心被撑大了,但他还是很开心地跟大象哥哥一起用背心荡秋千。你觉得这个故事好玩吗?”孩子刚听完故事,记忆还很新鲜,这时我们来总结一下,虽然是很长一句话,他们却不太会排斥,而且最后的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好玩吗?”对他们来讲也毫无压力。如果我们在每个故事结束的时候,都这样总结一下,时间长了,孩子们会自己摸索到“总结的套路”,慢慢地,我们可以总结一个开头,让孩子接下去,直到让孩子完全独立地总结一个故事。这项工作可能需要耐心,但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就能在读完一本书以后,习惯性地总结这本书的主旨大意。这是好读者的基本特征。

“参与感”的话题其实还可以扩展很多,希望我的文章能抛砖引玉,也期待向大家学习经验。

② 在宝宝小的时候,给孩子朗读故事有什么技巧

首先要尽量多的准备一些各种故事的绘本,以供宝宝选择。一般我每次至少会读3个故事,也即泛读。一旦宝宝自己对其中一些书感兴趣,宝宝自己就会在一段时间百听不厌,所谓精读。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指读故事的同时,让孩子找找家里有没有故事中的形象,如故事中有鞋子,就可以让孩子说说,故事里的鞋子和家里哪个人的鞋子比较像,如故事中有太阳,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说说

固定的时间。这个固定是相对的,但要每天坚持有阅读时间。有时间就多读几则,时间紧张就一个故事。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还用做手工的方式演绎故事中的角色。

读书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针对书中不同的角色变换不同语气语调,增加一些肢体动作,可以让孩子对这个故事更有丰富的想象也可以适当的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找答案,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

当孩子读故事书时,会按顺序去读故事的内容,而且会记在头脑中。这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从中提取出最主要的情节,然后用短短的几句话将整个故事概括出来,这样可以方便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③ 故事能够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怎么能够编出孩子们想听的故事呢

第一、讲相关孩子自身或家中里的真正事儿

儿童一直喜爱听成年人讲家庭生活的片段。那样的故事能使他感受到一部分日常生活的真实有效。每一位父母都能说出很多家庭生活中的有趣的事。你能易如反掌地那样逐渐你的故事,“我记得如果你……的情况下……”这乍听下去并不像故事,实际上便是故事,并且会使孩子听到痴迷。

那样讲故事不但能增强儿童的接纳力,塑造她们的想象力,并且能使儿童觉得自身也是有讲故事的本事。过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就能自身编故事,并讲给父母听了。讲故事尽管没固定不动方式,可是,讲故事最先留意故事应当短一些,由于儿童的专注力延续时间是有局限的;次之,故事的主角应该是孩子们所了解的,例如孩子自己、孩子的玩具或孩子最熟悉的人;还有,故事剧情要简易。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到小孩子喜欢听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公寓四三亚哪个酒店好 浏览:974
你听过什么家国情怀的故事 浏览:752
什么神话故事与火有关 浏览:362
微观经济学包括哪些知识 浏览:537
幸福树脱枝掉叶怎么办 浏览:851
事业编考试笔试考什么科目 浏览:974
得不到什么爱情 浏览:648
如何换健康码绑定的微信 浏览:651
3000在爱情里是什么意思 浏览:36
故事的开头叫什么子 浏览:820
党的事业怎么干部队 浏览:642
我小小的幸福是什么歌 浏览:363
经济面上的m2是什么意思 浏览:778
老人小孩没有健康码怎么坐公交车 浏览:736
吐鲁番幸福路属于哪个街道办事处 浏览:156
原路看斜阳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399
幸福树如何摘顶 浏览:62
周星驰爬树看美女是什么电影 浏览:725
探究人性的事业都有哪些 浏览:592
下三白的女人婚姻如何 浏览: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