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怎么给孩子讲外婆的故事

怎么给孩子讲外婆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13 05:33:25

① 会讲熊家婆的故事的来给我讲下

有一家子,三娘母,阿妈和两个小女娃娃。她们住在离寨子不远的山坡坡上。是个单户子。阿妈到地头做活路,寨上住的老家婆就常来照管两个小外孙女。 有一天,阿妈要上街赶场,给两个女儿说:“尕吉①,阿妈今天上街赶场,你两姊妹把大门闩紧,就在房背上耍,有人喊门,不要开,就说阿妈不在屋头。如果有事,就在房背上喊家婆过来。”阿妈说完,背起药材上街去了。 姐姐把大门闩紧,背着妹妹到房背上耍去了。没大人管她俩,她们耍的忘了一切,天黑下来了,阿妈还没有回家。姐姐心想,还是喊家婆过来打伴儿。她就在房背上大声喊:“家婆,过来打伴儿哟,家婆……。”刚吼两声,被老熊精听到了,它就装着家婆的声气,回喊道“来了哟,来了!”姐姐听到家婆答应了,就没再喊。两姊妹把大门大开,把“家婆”接到屋头。姐姐要去点灯,“家婆”挡着说:“不要点亮。家婆在害火眼,见不得光。”姐姐给“家婆”端板凳坐,它挡着说“不坐板凳,家婆生了坐板疮。”姐姐去搀“家婆”,手摸到身上毛茸茸的,吓了一跳,说:“家婆,你背上咋个尽是毛呢?”“家婆”说:“噢,瓜娃子!家婆把皮褂子翻起在穿嘛。”姐姐听到“家婆”说话莽声莽气的,就问:“家婆,你的声音咋个不像往天呢?”“就是嘛,昨天淋点雨,给凉着了。问这问那的,你硬是话多呢。快睡觉,早睡早起,明天你妈给你们两个‘紧走②’回来呢。” 睡觉时候,妹妹硬是要跟“家婆”睡一头,姐姐就睡在脚底下。睡到半夜,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姐姐给惊醒了。她把细一听,原来是“家婆”在吃东西。她就问:“家婆,你在吃啥子嘛?”“家婆”说:“没吃啥子,是你家公给我的几颗沙胡豆。”姐姐说:“给我吃点嘛。”“没得了。”姐姐又说:“不信,我爬起来拽你的包包。”“家婆”说:“睡着,看凉了!这里还有一颗,拿去吃!”姐姐接过手一摸,粘糊糊的,哪里是沙胡豆,是一个小指头尖尖。接着,这个家婆像吃萝卜一样,吃着妹妹的脚杆。她明白了,吓得直打颤,心想,这下完了跑也跑不掉,喊又没人救,只有想办法逃走才是,姐姐就装着屎胀了,惊叫唤说:“家婆,我要屙屎了。”这时,老熊肚子也吃饱了,想她把屎尿屙干净了,好吃一些。就说:“就在床边边屙嘛。”姐姐说:“屙到屋头臭得很,我下圈头去阿吧?”熊家婆怕姐姐跑了,就说:“不忙,你去拿根绳子类,一头栓在你腰杆上,一头我逮着,免得你绊倒。”姐姐说:“对,我去找根绳子来。”她悄悄把剪刀、锥子揣在怀里,又在灶门前拿起弯刀,再把阿妈背柴用的绳子打散,一头捆在自己的腰上,一头交给熊家婆,顺着梯子下到猪圈头。熊家婆手拉着绳子,怕姐姐跑了,一会儿扯一下绳子,问一声:“ 完没有?”姐姐在圈头说:“还没有。”问了几回,熊家婆不停的扯绳子,姐姐赶紧把腰上的绳子解开,栓在猪槽上,轻脚轻手地打开门跑出去了。 出门后,她想,天这么黑,我咋个跑的赢老熊呢?她很快爬上门前的梨子树躲起来。熊家婆睡在床上,拉着绳子,问了几声没人答应,以为姐姐睡着了,就使劲地一拉,哗啦一声,把猪槽拉翻了。熊家婆赶忙爬起来朝门外去撵。走到树子下,听见姐姐说:“家婆,这梨子好甜哟,我是来给你摘梨子呀!你把嘴张开,我先给你丢个大梨儿,你尝尝吧。”熊家婆想吃甜梨儿,在树下张着嘴巴。姐姐取出锥子,说声“你接住啊!”丢向熊家婆嘴头,锥子扎穿了它的喉咙。它一声惨叫,向树上爬。姐姐手拿剪刀,使劲一戳,尖刀尖插进了熊家婆的眼。熊家婆痛慌了,拼命往树上爬,姐姐用弯刀砍断了它的两个前爪,滚下梨树摔死了。

② 《我和我的外婆》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外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和我的外婆》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6、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手机一台;2、固定电话一台;3、电子资源图片《我和我的外婆》。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拿出一台手机,问幼儿这是什么?

2、再拿出一台固定电话,问幼儿家里有这样的电话吗?你们平时用它和谁联系?

3、观看图片:出示小女孩和外婆打电话的图片,问幼儿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的关系是什么?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2、外婆爱不爱小女孩〔打电话、围巾〕,小女孩爱不爱外婆?你是怎么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画〕幼儿观察小女孩的画颜色像什么?

3、教师解说故事中马路上长长的线是什么?长长的毛线用来做什么?外婆脸上的阳光线是什么?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四、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2、游戏:和同伴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

五、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我和我的外婆》教案2

目标预设: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6、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难点: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教法学法:谈话、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家里都有哪些人呀?

2、如果想外婆了该怎么办?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2、外婆爱不爱小女孩〔打电话、围巾〕,小女孩爱不爱外婆?你是怎么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画〕幼儿观察小女孩的画颜色像什么?

3、教师解说阳光线,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怎么爱的?你爱外婆吗?怎么爱的?引导幼儿关心老人〔打电话、去看她〕

四、找一找故事中长长的线和生活长长的线.

1、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并让幼儿句式长长的线完整的说出来.〔外婆和我之间有一条隐形的线〕

2、生活中的线〔电线、缝衣服的线、鞋带〕

五、角色表演

1、你会打电话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2、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六、结束

1、鼓励幼儿回家给外婆打电话.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我和我的外婆》教案3

目标预设: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3、幼儿学会关爱长辈。

4、学习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难点:

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长长的线并用句式长长的线说出来。

教法学法:

谈话、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家里都有哪些人呀?

2、如果想外婆了该怎么办?

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

三、和幼儿讨论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间温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强调故事名字,幼儿说一次。

2、外婆爱不爱小女孩〔打电话、围巾〕,小女孩爱不爱外婆?你是怎么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画〕幼儿观察小女孩的画颜色像什么?

3、教师解说阳光线,让幼儿感受外婆的温暖。

4、你的外婆爱你吗?怎么爱的?你爱外婆吗?怎么爱的?引导幼儿关心老人〔打电话、去看她〕

四、找一找故事中长长的线和生活长长的线。

1、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并让幼儿句式长长的线完整的说出来。〔外婆和我之间有一条隐形的线〕

2、生活中的线〔电线、缝衣服的线、鞋带〕

五、角色表演

1、你会打电话吗?如果给外婆打电话我们要给外婆说什么?教师引导:你好!谢谢!再见!

2、教师扮演外婆,请小朋友和老师表演并用礼貌用语。

六、结束

鼓励幼儿回家给外婆打电话。

《我和我的外婆》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故事主要情节。

2、初步学习故事的'对话,大胆讲述。

3、幼儿懂得:要尊敬老人。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大书《我和我的外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外婆吗?为什么?”

2、“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外婆。听,电话响了!”

二、初次欣赏,感受意境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外婆为什么要打电话给我呢?”

三、分段欣赏,学习内容

1、“外婆甜甜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的耳朵里的?”

2、“小姑娘穿着怎样的鞋子,沿着什么走到外婆家?”

3、“外婆在家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她要送给我什么礼物?”

4、“织围巾的毛线是哪来的?”

5、“我送了什么礼物给外婆?外婆脸上长长的阳光线是什么?”

6、“外婆的声音好听吗?为什么?”

四、情感提升,结束活动

1、“外婆这样喜欢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评析: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外婆,大书《我和我的外婆》这本书正好把孩子们对外婆的爱体现了出来。孩子对这本出也非常的感兴趣,学说对话也非常积极,如果在活动中加入角色表演,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③ 暑假最适合给孩子讲这类故事,娃越来越爱亲人的家庭法则

当你轻轻讲述时,你发现它带给你和孩子们的感受,跟别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小男孩:爸爸,我还想听听你5岁那年夏天在你外婆家发生的事。

爸爸:那一年夏天,天气出奇的热,我和几个表兄弟在外婆家院子里的石榴树下乘凉。这时外婆在屋里喊我,我便走进了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外婆是家族里最有智慧的人。我站在她面前,她盯着我的眼睛说:“我观察你很久了,我发现你是个非常特别的孩子,你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我受宠若惊,”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外婆顿了顿,“永远也不要沾染烟和酒!”我点了点头。

小男孩:20年后,发生什么事了?

爸爸:在我25岁那年,有一次跟几个表兄弟聚会,我始终拒绝他们递来的烟和酒。这时有个表哥怪笑着问,“是不是外婆曾经说你是个特别的孩子,还要让你不要沾染烟和酒?”我愕然。几个表兄弟哄堂大笑,他们说外婆跟所有孩子都说过同样的话。

小男孩:那你后来为什么还是没有碰过烟和酒?

爸爸:因为……我相信自己的确是个特别的人。

小男孩微笑着久久地看着爸爸,一句话也没说。

过了几天,小男孩又让爸爸给他讲5岁那年夏天的故事,似乎永远也听不厌……

无论哪个孩子,都喜欢听家庭先辈或父母的故事。相比起别人的故事,自己家庭成员的故事,因为有血缘关系,孩子们能感同身受,所以家庭故事对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为什么家庭故事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

Face Book COO 雪莉.桑德伯格在丈夫去世后,经常给孩子们说一些自己与孩子们爸爸有关的故事,这种形式让雪莉与两个孩子的关系更密切,孩子们也常常能从更理性的角度去怀念他们的父亲。尤其当父母跟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时,这被人本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称为“自我表露”。研究证明,父母向孩子自我表露,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信任,会帮助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促进亲子关系与亲子交流。所以,父母经常给孩子讲家庭故事,会让孩子跟家人的关系更亲密。

除此之外,新西兰儿童心理学家Elaine Reese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

经常听家庭成员故事的孩子,还会在下面几个方面受益:

1、叙述能力较好

在一次亲子夏令营活动中,有个小不点的自我介绍吸引了所有孩子和老师们的注意。这个小女孩大概只有3岁,她给大家这样自我介绍:

有一天晚上1点40分,有个孕妇肚子疼,暖暖的羊水流了下来。有一位傻傻的爸爸抱着孕妇坐到了电动车后座上,到了医院,孕妇已经晕了过去,医生将仪器放到孕妇肚子上,宝宝不见了!这可是大件事!傻爸爸赶紧骑着电动车往回赶。谢天谢地!半路上总算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在一个干燥的土坑里发现了宝宝,这个宝宝就是我!

那位3岁的小女孩的叙述不仅有条理,也非常顺畅,台下目瞪口呆的孩子们“叽叽咂咂”发问,小女孩回答得有条不紊。这个分娩故事,在孩子看来,可是爸爸妈妈的奇葩历,是家庭故事的首选。

家庭故事一般是叙述的形式,能在孩子大脑形成非常形象的画面,不仅孩子们喜欢听,还有利于孩子培养故事思维。在家庭故事的浸染中,孩子们也习惯于用故事说事。还有研究表明,喜欢说故事的孩子往往也会有较好的人缘。

2、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

一次在高铁上遇到一对父子,他们坐在我的座位的前一排。小男孩年龄看起来大概4岁左右。

爸爸:你们现在这些小朋友很幸福呀,想吃什么都有。你知道爸爸5岁时,家里有时连吃的东西都没有。有一年因为肚子饿得厉害偷吃年糕,被奶奶打嘴巴,还惩罚跪地上跪了半天。

小男孩:多么可怜啊,这么饿忍不住吃还会被打,你一定很讨厌你奶奶。如果我奶奶是你奶奶,你那时候就不会被打。要不,我把奶奶借给你吧?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小男孩转头看看我:“是吧?阿姨?我爸爸的确可怜!”

家庭故事,推心置腹的讲述,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由于血缘关系,孩子容易在故事中“代入”,帮助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这种情形下,孩子往往具备更多的同理心。所以常听家庭故事的孩子,他们可能有着善解人意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颇具同情心。

3、更好的自尊感

有一天带女儿到小区绿化带玩。

一位小女孩跟小朋友吹:“我爷爷小时候很勇敢,6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背着7个月的宝宝到地里找妈妈,有一条狼靠近,他没有害怕,点燃火把击退了狼。没多久狼羣来了,他背着宝宝爬上了树。然后把自己绑在树杈上过了一夜……”

小女孩讲的时候自信满满,好像自己就是当年6岁的勇敢的爷爷。

给孩子讲家庭故事时,最好避开阴暗面,无论什么时候,父母给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最好是积极和正面的。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因为孩子能从家庭正面的故事中吸收养分,比如那些勇敢和善良的品质,不仅能给孩子带来自尊感,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4、能从家庭故事中吸取智慧或教训

有一次,我跟儿子说起我5岁时有一天从幼儿园放学,由于嘴馋,冒险伸手采蜂巢里的蜂蜜,被蜜蜂蛰得眼睛鼻子肿的经历。

儿子:“妈妈你的智商也太低了,如果是我才不会那么傻,一定会找蜂农买一套设备,把全身包得密不透风才去吃。”

适当给孩子说些失误或错误的故事,“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们能从家庭成员的失误故事中真切地惋惜,也能吸收家庭成员的失误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德国诗人海涅说,我宁愿用一小杯的真爱织成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的家俱,组成一个索然无趣的家庭。而温馨的家庭故事,毫无疑问是美满家庭最好的小装饰,会换来孩子们的依恋和信任。

阅读全文

与怎么给孩子讲外婆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欧美女歌手演唱会最火 浏览:501
不懂得如何经营婚姻和保护家庭 浏览:884
s6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495
羊肉串怎么样烤更健康 浏览:553
哪个花的花语代表爱情 浏览:158
什么是爱情记录仪 浏览:135
九圣营村有哪些历史故事 浏览:822
西方经济学的消费曲线有哪些 浏览:973
安徒生童话故事有哪些最呢 浏览:119
天蝎女生的美女有哪些图片 浏览:3
事业单位出纳离职都交接什么 浏览:198
广西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是指什么 浏览:531
艾青诗选中关于爱情的诗有哪些 浏览:454
海上钢琴师讲述什么故事 浏览:757
东北经济如何盘活 浏览:353
关于爱情方面有什么问题 浏览:557
佛教说婚姻是什么意思 浏览:537
银海幸福广场租车位多少钱 浏览:207
武侠世界有哪些美女 浏览:294
怎么询问爱情有结果了吗 浏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