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万佛湖镇历史文化
万佛湖镇,一个饱含历史沧桑与文化底蕴的古镇,承载着三国名将周瑜的故里记忆。这里是龙文化发源的圣地,汉代南昌尉梅福,被这里的秀美山水深深吸引,他选择了隐居在大梅山,并在此修建了梅仙祠,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痕迹。
镇内的万佛禅寺,是唐代时期的建筑瑰宝,见证了古人的虔诚与智慧。新石器时代的化石在此出土,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如万佛拜观音、姜子牙钓鱼、周瑜祭台、五老观太极等,每一处都讲述着传奇故事,龙的传说和故事在龙舒大地上代代相传。
万佛湖,以其三百里水天相连的壮丽景色和四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被誉为镶嵌在中国大别山边缘的绿色翡翠,是江淮大地闪耀的璀璨明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条件,使得万佛湖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着各方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研究。
万佛湖镇位于皖西南部,地处舒城腹地,万佛湖畔,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的中心服务区,属省中心建制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之一,是舒城县旅游经济园区。版图面积110.6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0369万人。
‘贰’ 孔雀和火鸡和麻雀被关在一起 之间有什么故事_作文700字
安徽舒城有个万佛湖,万佛湖中有座孔雀岛,孔雀岛上放养着数十只孔雀,据说这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孔雀岛.阳春三月,我办完公务,顺道与友人一起前往游玩.快艇穿梭在万顷碧波之间,清风习面,水气可人,左顾青山绿水,右顾绿水青山,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孔雀岛上更是莺歌燕舞,蓝孔雀、白孔雀一见游客,兴奋不已.忙着呼朋唤友,竞相示美,让人流连忘返.但让我内心震憾的,不是迷人的湖光山色,不是美丽的孔雀开屏,而是孔雀群中那数只火鸡行为的一幕.
不知什么原因,主人在孔雀岛上放养了数只火鸡.让形体,只有家鸡大小,论模样,羽毛一律黑色.其矮小的身材,乌黑的羽毛,粗糙的红冠,半秃的鸡尾,使它们在孔雀群芳尽艳面前相形见绌,十分丑陋.但它们似乎并不自卑,每当孔雀们骄傲地开屏时,它们竟然也竖起半秃的尾巴,火鸡也在向游客开屏呢!
火鸡“开屏”的现象,令人震憾,催人反思,我不禁由物及人,联想到我们的教育.
其一,环境对于育人何等重要.火鸡何以开屏,是为了求偶,为了展现自我,还是纯粹一种机械的摹仿,我不得而知.但火鸡之所以开屏,起码是因为生活在孔雀岛的缘故,因为我曾经在养鸡场见过大量的火鸡,在那里,它们除了觅食玩耍,是什么也不会的.可见,孔雀岛上火鸡之所以会开屏,是深受孔雀们一次次开屏的影响的.由物及人,我们不难出得这样的推论,良好的环境陶冶人,恶劣的环境腐蚀人.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个道理应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深深懂得努力建设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地以优良的环境感染人,以优良的环境改造人,以优良的环境塑造人,应该是我们日常教育中的一种最基本的工作常态.
其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说孔雀开屏只是一种动物本能的示美,那么火鸡开屏也属此类,动物如此,人类亦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青少年的本能而言,更是如此的.只不过,在他们中间,在某些时刻,他们对这种美的追求还不够理性,从而往往导致他们追求的美,不在地方,不是时候,不够适度.但无论如何,他们这种爱美、追求美的的动机都是不当随意否定的,只是其行为结果自应另当别论的.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正视了青少年这种内在的爱美之心,且善于因势利导,那么他们身上的这种“天然的美”“本能的美”就会变成一种健康的青春美和成熟的美.因此,美育始终应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课题.
其三,人心都是向善的.“人自初,性善”.我一直信奉儒家这一点.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对象,无论所谓的优生、中等生,还是所谓的差生,作为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在习性方面,在学习态度方面,在处世处人方面,不可能都很完美,甚至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很纯净的,因为他们都是很向善的.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恶人,更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想做恶人.青少年这种内在的向善之心也许在智力方面、价值观方面还不能足以印证,但是却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体现:比如,他们对正义的拥护,对邪恶的厌恶,对集体的关心,对弱者的同情,包括他们对自身过失的忏悔和宽容.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牢牢把握青少年这种内在的人人向善的心理,并以此为契机,将其开发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我坚信我们的孩子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的人,最可爱的人,最善良的人.试想,如果我们年轻的下一代人人都能成为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离真正文明和谐发达小康的社会还能有多远呢?!
火鸡尚知开屏示美,人焉能不向美向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日常从事的青少年教育,也该有着足够的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