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么讲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么讲

发布时间:2025-02-07 00:26:36

‘壹’ 自相矛盾典故

自相矛盾是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大家清楚自相矛盾的典故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自相矛盾典故,供大家阅读!

自相矛盾典故

《韩非子·难一》记载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自相矛盾”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在街头叫卖。他说:“我的矛锋利无比,可以刺穿任何盾。”接着他又说:“我的盾坚固异常,任何矛都不能将它刺穿。”

有旁观者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叫卖者哑口无言。

时空变幻,自相矛盾的故事在各个领域总是层出不穷。就拿军事科技装备领域来说吧,许多新技术或新武器装备刚一露面,关于它的各类宣传就连篇累犊,且往往夸大其辞,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F-117A隐形战斗机,在其问世之初,研制者就广为宣扬,说它完全隐形,神出鬼没,说它行动迅速,来去自如,说它投弹精确,百发百中,等等。

经过这一番镶金镀银,F-117A俨然成了天下无敌、无懈可击的“空中巨无霸”。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客观地说,F-117A确实比较先进,在美军近年来的几次军事行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实际作战效能却并未达到所宜扬的那种程度。

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中,就有F-117A战斗机被击落,在这个“自相矛盾”的事例面前,恐怕那些一直在吹嘘F-117A的人也只能哑口无言了。

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说不尽的“矛”与“盾”。放眼望去,那个被嘲笑了数千年的古人,正透过历史的云烟向我们投来嘲讽的目光。

自相矛盾解析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自相矛盾造句

1. 小明家卖着水果刀和扫把柄,他爸爸说这把刀什么都能劈断,可是他爸爸又说这扫把柄什么刀也劈不断,他说的话真是自相矛盾啊!

2. 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3. 乔布斯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

4. 尽管这一赔案还没有定论,但已在社会各界展开大讨论:无照承保、出险又因无照拒赔前后自相矛盾,无照出险拒赔仍收保费、计入保险期限不合情理。

5. 一个人的思想有时还可以是混乱的、模糊的、自相矛盾的,而观点总要求是比较清晰、比较一贯的。

6. 你的思想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7. 今天我们学了自相矛盾这一则寓言讲的是楚国有个人卖盾和矛。

8. 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9.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10. 我有的时候喜欢狗,我有的时候又怕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1.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12. 人就是这么一种自相矛盾的物体在反复肯定反复否定中渐行渐远。

13. 本来懦弱与勇猛是自相矛盾的,但他的个性竟然兼而有之,真是稀奇。

14. 既不具有哲学美,更不具有实践美,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地方,随手可以检出一大篓,存在重大理论误区。

15. 前面说不知道在哪里买的后面又说在金五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6. 人大概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所以注定要自己折磨自己。

17. 她觉察到他的论点有几处略微有些自相矛盾。

18. 台湾当局时而说改善与大陆关系,时而又"废统",这真是自相矛盾。

19. 你方才说他是好人,此刻又说他罪该万死,岂不是自相矛盾?

20. 哎,你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哪,岂不是不打自招,自相矛盾了吗?

21.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此份业绩说明与之前公司三季报、公司董事长公开讲话多处自相矛盾。

‘贰’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通用14篇)
导语: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1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寓意: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2
从前, 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 无坚不摧的矛,与坚不可摧的盾,不可以同在一个世上存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
小故事大道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以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比,这样一点意义也没有,如果在发现别人的优势时,虚心学习,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简拼: zxmd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谒后语:
谜语: 类;开封;尺短寸长
自相矛盾造句
1、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2、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3、孔子认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极端的愚笨都是天生的,这和他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是自相矛盾的。
4、如果法律自相矛盾,人们将无所适从。行会名字大全
5、你不好在干这自相矛盾的事,要说到做到。
6、你早上说昨晚去兄弟姐妹家坐了,下午又说昨晚去陪客户了,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到底在干嘛?
7、小玉一会儿说自我刚刚从家里出来,一会儿说从图书馆出来,简直是自相矛盾。
8、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样明白。
9、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样明白。
10、否则,不但无助于产生正确的理论和决策,相反会产生不协调,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的后果。
11、就好比我此刻用这双眼睛看周围一切都处于静止状态,好模糊又好清楚,这不是自相矛盾嘛,想想人本来就是一个自相矛盾体,被大雨淋湿全身生病却说那叫洒脱。
12、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我打自我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1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自相矛盾,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14、凡尘之事,许多的看似平静无澜与漫不经心,又有几人敢真实地坦露那些藏着些许卑微的妄想和杂念,不得清静之时,便有暗伤袭来,躲避不及。自相矛盾中,纠缠上的也无非是一些莫名的情绪,就连望一朵浮云,都会感念万千。
15、慷慨的吝啬鬼在用词上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3
楚国有个在集市上卖盾,同时又卖矛的人,为了招徕顾客,能把自己的商品尽快卖完,就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手中的盾牌,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各位看客,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是用上好材料煅造而成的好盾牌,质地特别坚固,任凭你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靠在墙根的长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长矛,矛头的尖端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牌来抵挡,也会被我的长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个汉子,指着那位楚国人问道:“听你刚才所说,你的盾牌极之坚固,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长矛又是锋利无比,无论什么盾牌都不可抵挡。那么用你的长矛来戳你的盾牌,请问结果又将如何?”这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正在此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这个楚国人羞得无地自容就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矛” 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 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所以刺不破的盾牌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
人对某种事物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作出正面和反面的同一判断,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4
【成语故事】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
传说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货,他先举起盾向人们夸口道:“你们看,我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盾,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接着又举起他的矛,向人吹嘘说:“你们再看看我的矛,它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无论多么坚硬的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
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好笑,人群中有人问道:“依你的说法,你的矛无论怎样坚硬的盾都能刺穿,而你的盾又是无论多么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穿。那就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吧,看看结果怎么样?”
卖兵器的人听了张口结舌,无从回答,只好拿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做事、说话前后自相抵触。
【成语典故】
出处:语出《韩非子?难一》。
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1、楚人:楚国人。2、鬻(yù):卖。3、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4、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5、利:锋利。6、以:用。7、弗:不 。8、应:回答。
译文: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成语解释】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中文译文: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英文翻译:
1、self-contradictory; inconsistent; paradoxical
2、self-contradiction; antilogy
3、to argue against oneself; to contradict oneself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格格不入、漏洞百出、首尾乖互、鬻矛誉盾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并行不悖、言行一致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5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启示:
千里马是一步一步跑出来的,不是自以为是就是。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能量,为未来打基础!别把今天的一次拒绝,变长明天的后悔,等到老了跑不动了再觉遗憾!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文化,过去的辉煌都已成为过去!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6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启示:
一个人夸自己的东西要有限度,不要夸得无边无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句名言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说话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像那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那样说话前后相互抵触自相矛盾了。所以,大家做事或言语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才不会出现自相矛盾这个错误。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7
矛和盾,片面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而不能自圆其说,结果让人笑话的故事。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情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何尝不是这样呢?
有一次,表妹来我家玩,我们玩累了,于是我就带她去超市买饼干吃。进入超市,售货姐姐就笑呤吟地朝我们走来,她见我和妹妹在千挑万选,不知选什么,便顺手拿了一盒苏打饼对我们说:“小妹妹,这个苏打饼可好吃了,它不是原味的,里面添加了好多好味道,有香橙味、有草莓味、还有巧克力味,很多人买这个呢!这个可是我们店里最好吃的饼干哦!”我听了,有些半信半疑,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妹妹从另一个货架上拿着一盒牛奶夹心饼向我跑来,“姐姐,姐姐,我要吃这个!”售货姐姐听了,刚刚还夸苏打饼好吃,现在又马上改口说:“这个牛奶夹心饼啊,更好吃!又便宜!”。我听了,忍不住对她说:“你刚刚不是说苏打饼是你们店里最好吃了吗?怎么现在又说牛奶夹心饼更好吃?”售货员姐姐哑口无言,红着脸说:“两个都好,两个都好”。最后,我还是没有买这里的饼干,因为我觉得她不诚实,不实事求是,故意投别人所好,其实,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讲实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件小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投人所好,前后抵触,不然不但不能把事办好,还会恰得其反,弄巧成拙。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篇8
自从楚国的那个商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他先是向人们夸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锐的,接着又夸耀他的盾是世上最坚硬的。有一个围观的人让这个商人用他卖的矛刺他卖的盾,结果会怎样时,围观的人爆发出一阵大笑,那个卖兵器的商人,只好灰溜溜的扛着兵器走了。
那个商人垂头丧气的回到家后,他感到非常的懊恼,今天不但没有卖出兵器去,还被别人笑话。他在家绞尽脑计?苦思冥想怎样才能将兵器卖出去,直到深夜三点多钟,他忽然心生一计,想,我明天何不先到另外的市场先去卖我的矛,后天再到另一个市场去卖我的盾,我在不同的市场卖不同的兵器,分开卖,肯定行。“想到这里,他不仅庆幸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发财的美梦。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扛着他的矛,到了另外一个市场,大声叫卖他的矛,并把矛往地上一戳,矛深深的插在了地上。这时,果然有许多人买他的矛,矛很快就卖完了。他非常高兴。
第三天一大早,他又拿着盾到别的市场去卖。他把盾往地上一摔,盾果然很坚硬,他的盾也很快就买完了。这个商人满心欢喜,若有所思的想:“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啊!”
阅读全文

与自相矛盾小故事怎么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95什么意思爱情 浏览: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么拍摄软件 浏览:564
如何查询外地他人健康码 浏览:161
廊坊经济开发区怎么样 浏览:33
杞子别名有哪些好看的电影爱情 浏览:697
爱情公寓一个女人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911
pes在经济里面是什么 浏览:136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622
花市买回来的幸福树怎么养 浏览:660
内部情节重复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215
全球经济衰退应该如何避免大萧条 浏览:246
概括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浏览:146
事业单位社保交费比例是多少 浏览:938
健康码上的时间倒计时是什么意思 浏览:780
猴人牛年干什么事业最合适 浏览:428
婚姻没味怎么挽回 浏览:940
fate的起源故事在哪里看 浏览:536
龙猫动画故事梗概怎么写 浏览:343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么讲 浏览:569
校园健康码未启用怎么回事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