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达州发生了哪些红色故事

达州发生了哪些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06 00:41:11

⑴ 小红军故事

小红军和列宁街的故事
作者:余隆海 陈国衡 吴 波
1933年农历8月11日,红四方面军红四军 11 师在师长陈再道、政委叶成焕的带领下,从巴中挥师南下,一举解放了石桥。接着,红9军、红30军政治部先后抵达石桥,建立石桥区苏维埃政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那时,李先念和红30军政治部驻扎在街东面的文昌宫。
红30军政治部有一位刚满15岁的小战士,家住大巴山,因为家穷,上不起学,也没有正式的名字,人们只管叫他 “三娃子”。为了读书,三娃子跟着附近一位教书先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儿。红军路过家乡的时候,正在山上放牛的三娃子气喘吁吁跑到首长跟前,要求参加红军,红军首长拉着三娃子的手,问:
“小鬼,你今年多大啦?”
“十四岁了。”
“ 你为啥要参加红军呢?”
“参加红军多好啊!可以打土豪,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字厄。”
“你看,你还没有枪高哩,部队天天行军打仗,很辛苦的。”首长拍拍三娃子的脑袋,微笑着说,“小鬼,还是回家放牛去吧。”
队伍远去的背影越来越模糊,而红军战士帽檐上闪闪的红星却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清晰。突然,三娃子风一般飞奔而去……第二天,首长发现了紧紧拽住马尾巴的三娃子,说:
“真是人小鬼大,挺机灵的嘛!”
三娃子仰起又瘦又黑的小脸,一双疲惫的大眼睛顿时快活起来:“首长,我要参加红军!”
就这样,倔强的三娃子留在了红三十军政治部,成为宣传队里年纪最小的一名红军战士。跟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他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学习刻写标语口号,很快就成了一名熟练的“錾字队”队员。巴山渠水的岩石、院墙、墓碑石上,到处都留有他的杰作。
1933年10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川东北发起了着名的“万源保卫战”,红30军政治部进驻石桥古镇。一天,三娃子被指导员通知到队部,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任务。
接着,人们看见三娃子和一位名叫胡成菊的红军姐姐爬上了新场街最高的二号牌坊。胡姐姐先在前面写了“列宁主义街”几个大字,三娃子便身背绳索,手执铁锤、錾巴,脚踩石墩,猴子似的几步就爬上牌坊,悬在离地一丈多高的空中,开始一锤一锤地錾刻。毒辣的太阳炙烤着他,飞溅的石粉灼烧着他,汗水直往眼眶里钻,铁锤砸在自己的手上,没有惊叫,也没有退缩,左右两只衣袖一前一后往脸上一抹,眼里闪过一丝得意——‘列’字錾完了!
就在即将錾刻完工的那天下午,场镇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通讯员通知三娃子火速转移。“不行!列宁的‘宁’字还剩下最后竖勾的勾了。”高高的牌坊上传来的是三娃子兴奋而坚定的声音,“你们先撤吧!我一定要完成指导员交给我的任务。”
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子弹在牌坊石上溅起串串火花,三娃子浑然不觉,仍然全神贯注地精錾细刻。一分钟、两分钟……,“宁”字终于錾完了,他松了一口气,眯缝着眼睛,最后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三娃子的后肩,“哐啷—— ”一声,手中的錾巴、铁锤滑落下去,身子也悬在丈余高的空中,血色的夕阳照耀着他帽檐上那枚闪闪的红星……
从场镇外包抄进来的反动军阀将三娃子弄下来,用冷水泼醒,恶狠狠地用枪逼着他拿起錾巴、铁锤将“列宁”二字和其它的红军标语铲掉,三娃子抬头望着石牌坊上那刚劲有力的“列宁”二字,指导员的嘱托仿佛又在耳边回响,他的嘴角泛起了一抹胜利的微笑。突然,他猛地转身,一声怒吼:“ 呸!你们这些狗东西!”然后,使出浑身力气把手中的工具砸向敌人。“砰——”一声枪响,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三娃子的胳膊,在石牌坊上绽起了一星火花。气急败坏的敌人将他倒拖着,拽向离场镇不远的鲁家坪马蹄坟,在敌人的乱刀之下,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小红军永远地闭上了那双快活而机灵的大眼睛……
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名乡亲噙着眼泪,冒着生命危险将小红军的遗体偷偷运出,埋葬在一个叫威武寨的寨子旁边。据石桥的老乡们讲,敌人本想炸掉这些石刻标语的,由于他们忙着在镇上敲诈勒索、吃喝玩乐,还没有来得及动手,红军主力部队打回来,反动军阀仓皇逃跑了。小红军用生命錾刻的“列宁主义街”及石刻标语才得以保存,这条老街也因此得名“列宁街”。 后来,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合,北上抗日去了,想念红军的乡亲们用石灰、泥浆把那些红军石刻标语糊好、盖好,一直保存到全国解放。
建国后,有关部门多方查证,但一直无法查实"三娃子"的真名,小红军便成了我们当地倍受景仰的无名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被写进了地方革命史。
如今,“ 中国红色第一街”——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已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又被国家旅游局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无数慕名而来的人们瞻仰列宁街及红军石刻标语时,无不为小红军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2006年10月,谢觉哉的夫人,96 岁高龄的老红军王定国奶奶故地重游,当看见“ 列宁主义街”及红军石刻标语时,她饱含深情地说:“这是李先念的部队搞的!是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刻成的!”
列宁街,这笔十分珍贵的红色遗产,见证了川陕苏区红军英勇悲壮的革命历史,是“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达州人民永远的光荣和骄傲,英勇的小红军的故事将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勤奋学习,艰苦奋斗, 努力开创更加幸福、更加和谐的新生活!

⑵ 关于爱心的小故事

1、蜡烛的故事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的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上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2、带伞的小女孩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人群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

就在这时候,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于是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牧师接着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

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小孩子其实一点不“小”,他(她)们其实很“大”!他(她)们的爱心很大!他(她)们的信心很大!

3、火车上的一张站票

那天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老公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三小时而已”。听到老公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让我觉得世界都变的温柔许多。

4、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对了,就是这个!”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着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阅读全文

与达州发生了哪些红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岗村如何实施的集体经济 浏览:107
咸宁婚姻律师有哪些 浏览:841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关怎么过 浏览:895
什么锅使用最健康 浏览:335
被骗的婚姻有哪些 浏览:801
看不到够不着的爱情怎么维持 浏览:48
2019年新泰经济房什么时候分房 浏览:396
爱国一生电影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浏览:281
用毛笔写幸福俩字怎么写 浏览:411
广东和河南经济哪个发达 浏览:149
青州两个健康是指什么内容 浏览:583
vivos9怎么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202
获得什么会幸福 浏览:263
郑州健康体检去哪里 浏览:894
谈婚姻费用多少钱 浏览:762
处在后疫情时代对幸福有什么感觉 浏览:23
爱情在发酵下一句是什么 浏览:253
达州发生了哪些红色故事 浏览:391
教师的事业编制一般怎么查 浏览:379
出省后健康码如何出示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