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离开滤镜和后期,如何用手机拍出电影质感的影像
在老一辈看来,“电影感”其实是一种“胶片感”,有一点点做旧的痕迹,有一点点颗粒感;
可好的照片贵在既真实自然,又经过必要的、高水平的加工,后期的剪辑增色,也不可少哦!
❷ 拍20张照片表达一个故事或主题!求好创意!摄影!
拍一个城市的边缘人物,由平凡彷徨走向辉煌,前面的12张左右都可以采用冷色调,一定要采用很压抑的感觉,构图一定要讲究,人物那种渴望,不断努力的感觉一定要拍出来,这部分照片主要就是表现人物被踩在脚底下,到后6张左右设定一个转折,最后2张设定一个辉煌,等于说前面的18张左右都是让人很痛苦的,很无奈的,虽然他(她)一直努力着,却不被认同,至于什么人物,你可以自己去考虑,城市浪人一类,有着才华却不被认同,有着渴望却不被人爱,最后2张左右来一个大的翻身,人活着就应该是执着的.照片叙事手法是先抑后扬,其实就跟写剧本一样,基本上如果是我拍摄,我会一张照片一场,不会在同一场拍2张以上的照片,当然要因人而异.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7,拍20张照片表达一个故事或主题!求好创意!摄影!
通过20张照片表达一个连贯的故事性主题,不要有注解.不是那种跟着感觉拍拍风景拍拍人什么的,是要通过这20张照片表达出一个故事,是20张照片.如果有什么想法的朋友欢迎说说看,随便说,想什么说什么,最好是有点创意的.谁有10分钟左右最多20分钟的短片题裁,也欢迎说一下,适合拍成小短片的故事题材.
❸ 力丸的自拍照氛围感满满,怎样可以拍出氛围感饱满的照片呢
拍出氛围感满满的照片也不难,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几个什么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首先要有故事感,注意抓拍的技巧。
如果一个画面具有故事感的话,能够充分的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并且可以带动你的相关回忆。这种照片大多来自于抓拍,经常是令人欣喜感动的瞬间,一般很罕见。
比如在14年6月份拍摄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张照片。
同样是在14年6月份,我们在都柏林的街上,看见一个男士在街边的男士饰品店前的橱窗驻足,如果只是采用短焦拍摄,便只能凸显商品琳琅满目的状态。如果长焦拍摄,则能将人物融入于背景并突出出来。画面中还有正在朝远处走动的女人,突出了街上的整体氛围。
接下来要学会的是判断场景的出现和耐心等待。
你站在一个摩肩接踵的街头,可以拍的东西非常多,如果你只是想等一个无可挑剔的画面,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很多灵感来自于行走当中的抓拍,不是站在某个地方等。
比如当你正要进入某个地方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人正要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那天我刚要走进地下通道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背对着我。然后他在这一段时间内没有远距离的走动,就在周围转悠。我就简单地用照相机取一下周边的景色,等他回过头望着远处的景物时,我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此外还有一些技巧,包括寻找寂静感,控制时间地点,合理运用人物,车辆,建筑等元素。合理利用光影感,比如晴天的黄昏,彩虹火烧云等等。
❹ 如何用相机拍出电影胶片的效果
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总会觉得电影里面的氛围和质感非常棒,总是会想着自己能不能拍出来这样的照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变得更随手了,虽然和专业的电影拍摄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但是我们模拟着拍摄电影的质感,也更简单了。想拍出“电影胶卷”的感觉,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画面比例
电影胶卷大部分的比例是1.85:1,还有2.35:1的变形宽荧幕,我们拍摄的照片可以经过后期的调整比例,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从电影里面截取出来的图片,观感上会更具有“电影感”。电影的宽画幅,往往能打给我们更大的视野范围,给人眼带来强烈的冲击力。
只要合理运用以上4点,相信大家都能拍出具有电影胶卷感觉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