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中,什么叫人物形象扁平化
在电影中探讨人物形象的立体与扁平化,这是一个深入理解角色塑造的关键议题。人物从扁平到立体,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最低阶的扁平化人物形象,往往是脸谱化角色,其特点仅集中在某一方面。比如,一个被设定为坏人的角色,其行为特征仅是残暴、邪恶、嗜杀成性、六亲不认等。这种设定在早期影视作品中较为常见,反派角色往往被描绘为不讲道理的大魔王,主角则被塑造为伟光正的大好人。然而,这种设定已显得过时,难以满足现代观众对角色复杂性的期待。
在更高层次的角色塑造中,创作者会赋予人物更丰富的属性。例如,在《三个火枪手》中,波尔多斯被描绘为一个善良但同时贪恋美酒佳肴的角色;在《Doctor who》中,《Doctor》不仅是一位智者,还拥有傲慢的性格。这些角色的复杂性让观众在欣赏故事时,能够更加投入和产生共鸣。
更高级的角色塑造,则着重于展现人物独特的背景和经历,形成其独特的性格。每个人的成长和个性,都受到过去几十年人生经历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交往的朋友和遇到的每一件事。这样的角色设定,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动机和行为,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在这一层次中,细节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例如,一个反派角色可能因为自小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与尊重,却始终被人轻视和使唤,最终在得到巨大无比的力量后,因长期受挫感爆发而成为大魔王。或者,一个普通人得到英雄的力量后,因懦弱而不敢维护正义,直到某天亲人被杀害,才下定决心成为英雄,负担起维护正义的重任。这些细节不仅让角色更加真实可信,也加深了观众对其行为的理解。
然而,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扁平化并非全然贬义。对于小配角而言,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可能足够描绘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功能。但对于主角而言,扁平化则可能揭示出编剧的无能,无法充分展现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因此,在角色塑造的过程中,需权衡扁平化与立体化之间的平衡,以提供观众更加丰富、引人入胜的观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