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囊:名家讲解内容简介
冯梦龙,这位明末的文学巨匠,以其晚年力作《智囊:名家讲解(图文珍藏本)》展现了他在中国古代谋略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这部作品汇聚了从先秦到明末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精华,涵盖了经史百家、民间传说以及各种智胜故事,内容丰富,涵盖帝王将相到三教九流的各类人物。清代评论家李渔对此书赞誉有加,称其为“哲人慧语”的宝库,其语言生动幽默,故事引人入胜,被誉为“小资治”的典范。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书中的《智囊:名家讲解(图文珍藏本)》特别采用了晓畅的现代白话文译述,既消除了传统文本可能带来的阅读难度,又保留了原着的韵味,使得智慧的汲取更为便捷。此外,该版本还精心增添了插图,为读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故事链接与古人评价或案例赏析的加入,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其中的智慧与艺术。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寻求智慧启发的人,这部《智囊:名家讲解(图文珍藏本)》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它以独特的形式,将千年智慧呈现在眼前,等待着你的探索和汲取。
❷ 智囊一词的来历
智囊,多用来形容足智多谋,聪明智慧之人。出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战国时期,秦惠王的弟弟樗里子,智多谋广,因战功被封为严君,和甘茂分别任职为秦国的左右丞相。因为他的脖颈上长了一个囊肿,被人戏称为“智囊”。
我专门找来这本书读过,发现无论是当作名人故事来读,还是当作一本有学习研讨意义的书来读,都非常不错。书中的故事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有一定的帮助,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加深对很多人事的认识。算是集中中华智慧精华的一本奇书。
书中的故事大多短小精悍,有很深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来读一下。
❸ 突出张良智慧的故事。
谋圣”张良。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西汉,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期,我们分享一个《智囊》里张良的智慧故事。
西汉都长安,建立西汉之初,刘邦曾在洛阳南宫住过几个月,在洛阳南宫发生了一件事情。
原来刘邦当了皇帝,仅两个月内就分封了功臣20多人,但还没被封赏的就老大不乐意了。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与张良说事,偶尔向外一看,发现外面三五成群地坐着些武官,大家嘀嘀咕咕的。
刘邦就问张良:“怎么回事?”张良看了看严肃地说:“他们要谋反!”刘邦惊问:“你怎么知道?”张良答:“陛下,这些人有功,可还没有得到封赏,不平则鸣矣!所以要谋反!”刘邦搓着手说:“这可怎么办?”
张良想了想后问刘邦:“您说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是您最厌恶的,而且群臣都知道您最恨他。”
刘邦说:“那就是雍齿了!”雍齿是刘邦的老乡,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他先跟随刘邦起义,后来见项羽势力大,就跟了项羽,还在几次战斗中差点结果了刘邦。不久他看刘邦干得不错,又归顺刘邦。虽然雍齿战功不凡,但刘邦对他始终心怀怨恨,大家对此心知肚明。
张良就对刘邦说:“请陛下马上封赏雍齿吧。”刘邦第二天就封雍齿为什邡(fāng)侯。果然,那些想闹事的将军一看雍齿都被封了侯,就说:“雍齿都能封侯,我们就不用急了,封侯是早晚的事。”
张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帮助刘邦平众怒吗?不是!他是想提醒刘邦一条治国安邦的“黄金法则”——治国一定要讲究公平、公正,如此才能服众。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黄金法则”。
而且张良给领导提意见的方法也很有智慧。古代给皇帝进谏的方式有三种:直谏、劝谏和讽谏。直谏,直接讲,像魏征对唐太宗;劝谏,劝告,口气就委婉了,像管仲对齐桓公;还有就是讽谏,是用语言来暗示,像战国时邹忌讽谏齐威王。张良就是采取了第三种方法。
❹ 智囊的文言文翻译
(汉景帝时期,)吴、楚谋反,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攻打他们。出发后,来到霸上,赵涉拦住(周亚夫)进言说:“吴王知道将军将出征,一定(会)安排人员在肴、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况且用兵打仗讲究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地朝右进发,直接进入军械库,击响军鼓。诸侯们听到后(会)认为将军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按照他的意见,到洛阳(就)派(人)到肴、渑(等地山)间,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集合了各路军队,坚守不出。正遇到吴国攻击梁国很急迫。梁国求救,太尉坚守有利地形,想要把梁国舍弃给吴国,不肯去。梁王上书亲自求救,汉景帝派使者传诏救梁国。周亚夫也不接受诏令,(而是)派轻骑兵断绝吴、楚军队的后路。吴兵想打仗打不成,(由于)饥饿而撤退,(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打败了吴、楚军队。
吴王在刚开始发兵的时候,少将桓将军劝吴王说:“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而是)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军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用山河的险阻来号令诸侯,(这样)即使没有入关,天下(也)可以到手了。(如果)大王缓慢前进,攻打城市,汉军的车兵和骑兵一到,(迅速)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就会)大事不妙了。”吴王的老将们都说:“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吴王没有同意(桓将军的意见)。假如这个计策能够实行,(或许)周亚夫(就)不会那样顺利地平定叛乱了。
晋朝时,吴人在长江中水浅有沙石的险要之处,用并起来的铁锁链来拦截对方的船只;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江水之中来阻挡船舰(的通行)。王濬打造了数十只竹筏,让善于游水的士兵划着竹筏作先锋,遇到铁锥,铁锥就叉在竹筏上面(顺江漂流)而去;接着又准备很大的火把,淋上麻油,遇到铁链就点上火把来烧,片刻(就将铁链)烧断了,船舰(得以)通行无阻。
唐朝史思明有上等好马一千多匹,每天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轮流不停。李光弼教(人)找寻军中的母马,得到五百匹,拴上它们所生的小马,把母马都牵出去。史思明的马见到了,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史思明生气了,想放出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事先积藏上百尺的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来挡住火船叉住它们。船不能向前漂流,片刻就自己烧光了。
冯先生说:岳飞论兵法说,(为将用兵)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我认为“智”尤其重要啊。愚蠢的碰到聪明的,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更聪明的胜。因此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用新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