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在朝会上,他先让掌管宗庙祭祀、礼乐仪制的太常卿王谌占卜吉凶,一见卜得《革卦》,便高兴地说《革卦》的彖辞讲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没有什么卦比它更吉利啊。
群臣见状,不敢多言。任城王澄站出来反对,孝文帝发怒道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想要阻挠用兵么,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为陛下所有,但我是国家大臣,知道用兵危险,怎能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孝文帝才消了气,说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也没什么关系。退朝后,他立即召见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单独与澄计议说这次举动,的确不易。
但国家兴自塞外,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朕想趁此南伐大举而迁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
赞同地答道陛下要迁居中原以经略四海,百姓知道这件事应当大庆才是。孝文帝又担心地询问道北方鲜卑人的习俗好依恋旧土,如果迁都,必将惊惶不安,为之奈何。
澄果断地答道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要陛下拿定主意,他们还会有什么能为,孝文帝一听,兴奋地说任城,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桥,以备大军渡河,并亲自讲武,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选择才勇之士。七月,立皇子恂为太子。
发布文告,移书齐境,声称南伐,下诏在扬、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军队;又使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北方六镇,调发精骑,至此,准备基本就绪。
(1)北魏孝文帝相关的故事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北魏孝文帝因汉化改革而被后人熟知,其中汉化改革中迁都洛阳是一个比较大的举措,当时的鲜卑族是在山西地区的,当时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地方是比较偏北的,所以寒风凛冽。
由于土地的问题是比较干燥的,所以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是比较少的,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不高的话,那么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还想要推行其他的政策是天方夜谭的。但是如果迁都洛阳的话,粮食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那边的地理环境是比较好的,土地资源比较的丰富。
并且当时汉族的农作物的生产工具也是比较先进的。其次迁都洛阳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北魏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气候比较的干旱,并且气温是比较低的。
这样会影响百姓们平时的生活,而洛阳是气候是比较好的,常年都是温暖湿润的,也是历代帝王比较希望的帝都。
除了北魏孝文帝迁都原因,孝文帝还有很多的汉化改革是比较出名的,比如说是让鲜卑族和汉族的人民进行通婚,这样直接从根本上面解决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因为之后不会再分鲜卑和汉族两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了。
② 孝文帝的故事
孝文皇帝是指北魏的 孝文帝 拓拔宏,本姓拓拔,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后,皇族姓也改为元,称元宏。他五岁就当皇帝,原因是他的父亲献文帝拓拔弘常遗世之心,喜欢黄老之术,我觉得这和 冯太后 威权过盛有关。
说起献文帝和 孝文帝 父子两代皇帝,不能不提 冯太后 。 冯太后 实际出身也是显贵,是后燕皇帝冯弘的孙女,后燕国亡后其父在北魏做官,后犯法被杀,女被收入宫中做宫女,后被立为文成帝拓拔浚的皇后,文成帝只活了26岁,所以这冯太后实际上是青年守寡。献文帝拓拔弘并不是她所生,他的母亲李氏在他立为太子按惯例赐死,于是冯太后就母养献文帝。文成帝死后,权臣元叉专权,冯太后设计除了元叉后,成为当时北魏的实际统治者。冯太后是汉人,所以,北魏的民族融合实际上从她开始了。但没有孝文帝执政哪样彻底。
冯太后执政时间久,献文帝和她实际上是母子情深。但冯太后闺门不整,献文帝亲政后,感到非常为难,并不是他没有实际的权力。曾在一次上朝时表示要禅位给皇叔京兆王拓拔子推,而群臣莫敢出声,只有任城王拓拔云,也是他的叔叔开口坚决反对,于是时任太尉的北魏大政治家源贺也同声反对,魏书如下记载:
云进曰: “ 陛下 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魏之兴,未之有革。皇储正统,圣德夙章。 陛下 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冢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 陛下 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太尉源贺又进曰:“陛下今欲外选诸王而禅位于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尝,昭穆有乱,脱万世之后,必有逆飨之讥,深愿思任城之言。”东阳公元丕等进曰: “皇太子虽圣德夙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机政,普天景仰,率土系心,欲隆独善,不以万物为意,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显祖曰:“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群公相之,有何不可?”于是传位于高祖即孝文帝。
这样,孝文帝当时大概只有五岁,就当了皇帝,而献文帝不到二十岁就成了太上皇了。实际上执政的还是献文帝。
冯后传这样记载: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就是说,献文帝不能对太后的闺门实行强制措施,又开不得口去规劝母后不要和人通奸,只好对太后的内宠采取非常措施,杀了两个内宠,这惹恼了抚养他长大的太后,于是太后下毒害死了献文帝。献文帝死时只有23岁,太后重新执政到孝文帝长大。
孝文帝对太后非常孝顺,皇帝即位便开始为自己修坟墓,孝文帝给自己修的坟墓比太后小很多,当时的坟墓应该是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附近修建,当时以大同为都,称平城。“有宦者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复追问”。
太和14年,即孝文帝19岁的样子,太后去世了,他才完全执政。太后死,“高祖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哀毁过礼”。实际上太后临死前,已经让他学习理政,部分政务交给他处理。冯太后和晚清哪个臭名昭着的 慈禧太后 是完全不同的,冯太后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她执政时,北魏的政治经济向极盛发展。这样给孝文帝执政后,把北魏发展到最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汉化政策,强制朝臣说汉话,穿 汉服 。照顾年老的朝臣可以不说汉话,但 汉服 是必须要穿的。
东阳王拓拔丕,是烈帝拓拔翳槐的 孙子 ,(拓拔翳槐是拓拔什翼健的哥哥),八十多岁了,和孝文帝的祖宗拓拔?一辈,大概比孝文帝高五六辈的样子,上朝时倚老卖老,仍旧穿 鲜卑 服,孝文帝没有处罚他,而是在朝堂上准备了一套合体的 汉服 ,在拓拔丕上朝时,亲自给他换上。皇帝给他穿衣,他敢不从?只好从此也以汉服上朝了。
做得更彻底的是把复杂的 鲜卑 姓改为汉姓,连皇族姓“拓拔”也改为“元”,“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 刘氏 ,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现在看来,我们常见的刘姓和于姓,说不上祖上是鲜卑人啊,哈哈。哪鼎鼎大名的 穆桂英 ,假如真有其人,哪也必定是鲜卑人的后代了。 唐太宗李世民 的皇后 长孙皇后 也肯定是鲜卑人无疑了。
孝文帝对冯太后一家照顾一直很周到,他本人也娶了两个冯家姑娘做皇后,是冯太后的弟弟冯熙的女儿,就是冯太后的侄女。按汉族规矩是差辈份的,好在当时汉化并不深。
后进宫的冯后是姐姐长得漂亮,很受宠,进宫后不久原来的冯后,是她的妹妹出家为尼了并病死在寺中。姐姐实际取代妹妹立为皇后也不久因病出家为尼,大概是身上起荨麻疹之类的。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服丧期满,又迎回宫中立为皇后。谁知这冯后品行不端,冯太后在做了太后守寡出现闺门问题还有情可原,毕竟是青年守寡。而这冯皇后本来受宠,在孝文帝南征时,与中官高菩萨私通,据说在她出家为尼时,就有淫乱的行为。孝文帝在南征时,病在南方,她更肆无忌惮,没人敢管。更恶劣的是,叫她母亲行巫术,诅咒孝文帝早点死,她好效仿她的姑母冯太后哪样,做太后掌权。可惜出了一件事,暴露了她的丑行。她的弟弟想娶新寡的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公主并不愿意。冯后想强迫人家,于是公主秘密和几个仆人及侍婢轻车逃奔到兄长驻军处苦诉。孝文帝非常惊讶,但叮嘱不要外泄。回来后,抓起皇后的奸夫和亲信高菩萨、双蒙等审问,得到真情。召进皇后审问,令 太监 搜查其衣物内如有兵器之类就立刻斩杀,皇后叩首哭谢,令其坐着回答。皇后要求叫别人走开才说,这样,孝文帝命令长秋卿白整抱着刀耳朵里塞进棉花听不到声音才开始谈话,这样夫妇谈话内容就无人可知了。
在调查清楚后,孝文帝念及冯太后的恩德,没有废掉这个失德的皇后,打入冷宫皇后的名份保留,又回到前线继续南征。但身体还是不行,病重时召来弟弟彭城 王元 勰,叫赐冯后自尽,葬以皇后礼,这样掩盖冯家的大过错。
元勰这人是有名的贤王,也有几分狡猾,他叫北海 王元 详,也是孝文帝另一个弟弟宣遗诏,哪个耳朵曾塞满棉花的长秋卿白整给皇后毒药,但冯后不肯死,说是几个王要杀他,皇帝不会叫她死的。只好强制灌下毒药死去了。如果孝文帝不是病死,能够长命百岁,他是不会遗诏杀这皇后的。孝文帝要死了,如果不杀这冯后,她日后会掌权并威胁皇朝政权的。
这被杀的冯皇后的妹妹本来是先进宫立为皇后的,而这废皇后进宫后由于长得比妹妹漂亮,所以比妹妹更受宠,所以在孝文帝前百般地说妹妹的坏话,这样妹妹被废后为尼,并病死于寺中。
还有一件使孝文帝很伤心的事,是原来的太 子元 恂,由于长得肥胖,在迁都洛阳后,对洛阳闷热的气候很不适应,几个旧臣密谋拥他回平城即大同去另立朝廷,被告发后废掉关了禁闭在禁中病死了。而元恂的母亲林氏本是孝文帝爱妃,由于元恂被立为太子按惯例要赐死了。当时,由于孝文帝较为仁厚,曾求冯太后停止这种残忍的规矩,冯太后不允许。这样儿子没有当皇帝哪林氏也就白死了。
具体请参考史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