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读诗读书故事都有哪些

读诗读书故事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2-27 03:15:36

㈠ 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有多个,其中比较着名的有


1. 匡衡凿壁读书


匡衡凿壁读书是汉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匡衡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不得不借邻居的灯光。由于邻居不愿让他利用灯光读书,匡衡便自己动手,将墙壁凿出小洞,借助微弱的光线刻苦学习。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成为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2. 孙敬悬梁读书


孙敬悬梁读书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孙敬为了苦读诗书,不让自己在疲倦中打盌睡,便找来一根绳子,将绳子一端系于发髻,另一端固定在房梁上。这样,每当自己想要休息时,绳子就会拉拽头发产生痛感,从而驱使自己集中精力继续学习。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悬梁刺股”。


3. 文天祥奋发图强读书


文天祥奋发图强读书的故事发生在宋代。文天祥为了求学,不论寒暑昼夜,从不间断。每当读书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来驱除睡意。他的勤奋刻苦得到了乡人的称赞和钦佩。后来,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4.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冒雪访师是明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宋濂为了请教老师问题,冒着大雪去老师家中求教。尽管环境艰苦,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也成就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困难,只要心中有志、坚持不懈,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都展现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刻苦地追求知识和进步。

㈡ 古代的人有哪些刻苦学习的故事呢

古代:头悬梁 锥刺股;,凿壁偷光;韩信(胯下之辱),李白(铁杵磨针)
范仲淹,家境贫穷,苦读诗书,他经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结冻后,用刀切成两半,分两餐吃,就着咸菜吃。最后终于读书有成,成为北宋名臣。

现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他的志向,最后他也成功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员。
爱迪生,他只读了三个月,却运用这些知识成为了一个发明家。
爱因斯坦,曾经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夜读,常常读个通宵达旦,最后才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居里夫人(应该也算吧),她的生活中,没有娱乐时间,没有聊天时间,只有读书。她拼命地苦读,甚至忘记了照顾自己的身体。玛妮雅就这样苦读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论点:

“有志者事喊肢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针对论点,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誉大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谛)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着名数学家庆渗竖华罗庚(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由初中未毕业到数学巨人的巨大变化再次强调成功之真谛:立志在前)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这些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当属如下两条: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一个方面论述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二)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论述“恒志”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前提条件,从另一侧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着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由司马迁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史记》这一事实,再次有力阐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说明“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无志者则事必定无成,有志而脱离实际则事不成,有符合实际之志而无“恒志”则事难成,有符合实际的“恒志”而无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则事也难成。只有把上述条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事竟成”。

㈢ 古人读书的故事

古人读书的故事:

1、划粥割齑

划粥割齑,指粥冻结后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北宋文学大家范仲淹自幼研学刻苦。他曾到睢阳应天府书院读书,读书期间生活极其窘迫,为了生计,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攻读诗书。

古文为:“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

阅读全文

与读诗读书故事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般事业单位体检多久通知复检 浏览:582
无效婚姻是什么样的 浏览:210
中国民间故事的标题怎么写 浏览:555
婚姻观的变化是什么 浏览:366
花都摆满月哪里经济实惠 浏览:310
过年如何保持饮食健康 浏览:166
编导怎么提高故事能力 浏览:215
武汉疫情三个人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浏览:949
黄冈黄梅健康码打多少天才有绿码 浏览:100
事业单位人员异地调动工资如何调整 浏览:337
古田在哪里开健康证 浏览:380
洋甘菊花的爱情花语是什么 浏览:72
寓言故事一般是什么 浏览:167
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讲故事 浏览:862
怎么形容盘发好看的美女 浏览:683
什么是海南的健康码 浏览:659
住建局哪些部门是事业单位 浏览:205
有个贱婆婆婚姻怎么维持 浏览:325
6岁故事经典有哪些 浏览:930
婚姻被一方拖着不离婚怎么办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