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
1、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然后不辞而归。
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2、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 ,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3、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着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赶紧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4、杯酒释兵权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叫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从此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在969年, 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待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
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
5、清圣浊贤
三国魏初建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 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清贤浊圣演变成一个典故。
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辩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
"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 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Ⅱ 关于酒的故事 有关酒的历史故事(关于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酒的故事 有关酒的历史故事
1、鲁酒薄而邯郸围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 酒在我国历史中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
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7000年到3000年间,中国先民们就已学会了酿造谷物和饮料的方法。
而关于中国的最早记载,则出现在西汉时期《战国策·魏策》,其中记述的是: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又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史籍中也有有关此故事。
秦末楚王伐晋,齐国的赵国攻破邯郸(今山东即墨)时,楚宣王亲自率兵出击。项羽、刘邦等诸侯为了讨伐秦军,不惜死命地打败楚将张骞。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去谋划取胜。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了邯郸。
然而当他来到楚宣王的身边的时候,却突然听到有人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这名男子大声叫喊着,但没有回应。这个男人非常生气地说,“你们都是傻子!”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是楚宣王会见诸候的故事,这是一段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典故。
传说楚宣王派人杀害了一位名叫阮籍的人。“臣闻得楚国大事变动,遂使我向将军报告”,阮籍听信消息便从军队手中买了一箱粮食回来送给对方。没想到刚好到了临近春节的时候,正赶上宴席上的高峰期,这位老先生竟然拿了一瓶高粱白酒来招待客人。但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喝了一口之后感觉有些不对劲,所以他就让将军自己开车去了。
不过就在这时,有个大臣对他说:“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鲁酒薄而邯郸围’是不是应该这样做?”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楚宣王派人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往荆州寻找刺史,结果被当地的大兵追捕。这一抓就是两个小时。
随后,楚宣王带着士兵出发回到了河北石家庄市,并带走了那些精通军事术语的朋友。
第二天,楚宣王再次来到燕山,见到了他所领略到的英雄人物——项羽。在座有许多士卒,而且他们的身份都比较显赫。
“鸿门宴”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重大的事,比如周穆王想要征服中原大地,想要占领九州之中,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并且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征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酒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它还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于酒的历史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酒的故事故事以及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酒在中国古代是神圣而又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存在。传说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技术,从而使得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饮用美酒的人之一。据说这种酿酒技术的出现是由西汉末年的一位叫杜康的人发现的。后来经过曹操的一再赞扬之后,便把这个故事改成“少康造秫酒”并被后人尊为酒神。到了东周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蒸馏法来提取酒精,这项工艺被传入中原地区,也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高粱发酵、酿制出烈性酒的国家。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去除杂质和毒素,因此只能通过一些手段将这些成分进行稀释,然后才能得到高浓度的液体。随着时间推移,粮食越来越多地流失了,所以为了保护百姓们的安全,古人的祖先就会利用谷物制作酒曲,用来制造更多的饮料,这就是着名的《史记》中提到过的酿制葡萄酒的事情吧!
那么对于酒的历史故事大家了解多少呢?其实我国古代也有着很多关于喝酒的故事,如:武松打虎等等,虽然每个人都喜欢喝酒,可是却不知道其中的一些历史故事背后蕴含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比如:
一、“杯酒释兵权”,这是指在秦朝的时候,赵国想要灭掉大宛国的军队;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时候,楚恭王想攻打燕国。但楚怀王却无法攻克燕国的军队。于是楚宣帝派使者唐蒙上钩,唐蒙奉旨以粮肉犒赏将士于军前。从此,酒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鸿门宴”。顾不上刘备煮酒论英雄这一段话,但是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还是应该听听他们的建议的。因为三国时期由于魏晋之争导致很多人都认为魏晋之间没有好朋友,因此就有了鸿门宴,并且一直持续到明代。而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他的诗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金樽清酒斗十千”、“天子呼来不上船”“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内容,可见酒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酒的历史故事及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各位,作为参考
Ⅲ 与酒有关的故事是什么
与酒有关的故事:
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一直不放心兵权旁落在自己功臣的手里,于是设下酒宴,在席中规劝功臣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进而不动声色地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虽然有兔死狗烹的意味,但相比于明太祖大杀功臣,已是较为宽和的典范。
2、酒圣杜康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人、汉代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3、酒不及乱
孔子性喜酒。东汉王允在《论衡》中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晋代葛洪在《酒诫》中更称:“嗜酒无量,仲尼之能。”传说孔子曾前往拜会老子,并在老子经常喝酒的一家酒馆与弟子们欢饮达旦,次日醒来,所幸虽有醉意,但没有乱性失常,于是慨然叹曰:“美哉!唯酒无量,不及乱。”
4、壶酒兴国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三年后,勾践回到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只为报仇雪耻,兴国灭敌。他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生男孩者,奖二壶酒,一犬;生女子,奖二壶酒,一豚。“壶酒兴国”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经过十年休养生息,韬光养晦,越国在酒的滋润下人丁兴旺,粮库丰盈,兵精马壮,勾践发兵伐吴,“箪醪劳师”,一举灭了吴国,成了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
5、汉武封坛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汉武帝遣唐蒙出使南越。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酱香酒的雏形——枸酱酒,口感醇正,回味悠长,非常喜欢。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特意绕道仁怀,取枸酱酒献于武帝,武帝饮后,盛赞“甘美之”,并赐玉印封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