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个经典成语故事
20个经典成语故事有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申五令、围魏救赵、一字千金、退避三舍、一鼓作气,暗度陈仓、悬梁刺股。背水一战、凿壁借光、刻舟求剑、叶公好龙。沧海桑田,不拘一格、了如指掌,长风破浪、拔苗助长、一叶障目。
1、老马识途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② 像围魏救赵的故事有哪些
公元354年,魏惠王意图洗刷中山被侵占的旧怨,派遣大将庞涓领军攻打。中山,这个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原本为魏国所有,后被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机夺去。庞涓认为中山地小,距赵国近,不如直取赵国都城邯郸,既能解恨又能一举双得。魏王同意,派遣五百战车,由庞涓率领,直奔赵国围攻邯郸。赵王急切之际,向齐国求援,承诺解围后将中山赠予齐国。齐威王应允,派遣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带领齐军出发。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兵法了如指掌。庞涓因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超越自己,遂施毒刑致孙膑残废,断其两足,并在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无法行走,也羞于见人。孙膑装疯,幸得齐国使者救助,逃离魏国,投奔齐国。这便是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故事。
此外,历史上还有多个类似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如汉初的韩信破赵之战。当时,赵王赵歇被围于巨鹿,刘邦派韩信率军救援。韩信并未直接攻打赵国,而是先攻其北面的魏国,迫使赵国援魏。韩信利用这一机会,迅速击败赵军,解救了巨鹿之围。
还有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吴面对曹操大军压境,决定采取同样的策略。东吴联同刘备,先攻取了曹操的后方荆州,迫使曹操不得不分兵救援。东吴则趁机在赤壁设伏,最终击败了曹操,保住了东吴的基业。
这些故事共同展示了古代战场上,以攻为守、巧用策略、牵制敌方兵力、分散敌人注意力,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智慧。围魏救赵不仅是一种战术,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它启发着后世军事和商业领域中的战略思考。
③ 哪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内容比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愚公移山,井底之蛙,盲人摸象,刻舟求剑,一箭双雕,调虎离山,买椟还珠,东施效颦,杯弓蛇影,闻鸡起舞,按图索骥,水滴石穿,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都可以的哦,请采纳
④ 和田忌赛马或是围魏救赵的成语相似的故事
★相关成语故事: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释义】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2、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来到了楚国,楚成王十分器重他,用接待诸侯的礼仪对待他,而且还十分尊重他的随从赵衰、介之推等人。有一次,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喝得正畅快时,成王突然笑着问重耳将来要是回晋国做了国君,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知道楚成王不稀罕奴隶、珍宝和丝绸等东西,便说:“假如我托您的福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将来万一两国交战,那我就命军队后退九十里来报答您。”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当晋、楚两国交战时,他为了履行当初的诺言,便下令军队后撤九十里,退到城濮。楚军以为晋军不敢应战,一直追到城濮城下。最终,晋军以逸待劳,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释义】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争先恐后
春秋时期,赵襄子请王于期教他驾车技术,一段时间后他们进行比赛。王于期镇定自若,而赵襄子神色慌张,眼睛直看着王于期,争先恐后,结果输了,他不服就与王于期换马比赛,结果还是输。王于期告诉他驾车应该人马协调。
【释义】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4、草船借箭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答应了,还说只要3天时间。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就这样诸葛亮完成了造箭任务。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曰:“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
【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
【释义】比喻人反复无常。
7、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低档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毛遂自荐
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9、一鸣惊人
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着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释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10、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1、完壁归赵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 璧:宝玉。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原主。
⑤ 围魏救赵逆向思维类似故事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围魏救赵逆向思维类似的故事:
韩信背水一战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战争中常常采用逆向思维,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在与项羽的战争中,韩信在潍水上游扎营,并派遣士兵在上游放置数千口袋,再让士兵排列成一条长达数里的阵列。当项羽的军队渡河时,韩信命令士兵开始放下袋子,让河水漫过袋子,然后再猛烈进攻。这个战术使项羽的军队受到严重阻碍,并成功击败了他们。
孙膑减灶计
孙膑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在战争中常常采用逆向思维,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在马陵之战中,孙膑设计让魏国军队遭受重大损失,而他本人却毫发无伤。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孙膑的“减灶计”,他命令部队减少进食的数量,使敌军误以为自己的部队力量弱小,于是不断增加防备力量。孙膑还命令士兵偷袭敌人,使得敌人疲惫不堪,最终取得了胜利。
吴起诈降计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战争中常常采用逆向思维,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在楚汉战争中,吴起曾经使用过一种“诈降计”,他先向魏国军队投降,并为其服务多年,使魏国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却始终未能征服对手。在夺取中原重镇洛阳之后,吴起再度向对手投降,并献上一套巧妙的计划,帮助主公卫元君轻松地夺取了洛阳。
反间计
反间计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计谋之一,它通常被用于离间敌人内部的关系,以削弱敌人的力量。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使用过反间计,他先派遣部将陈震到敌方卧底,并通过种种手段使得陈震被敌方重用,从而逐渐透露了魏国的机密。最终,诸葛亮通过掌握魏国内部的情况,成功地打败了曹魏。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一种战术策略,通常被用于引诱敌人暴露弱点或者疏忽大意。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曾经使用过抛砖引玉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