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故事怎么打造

故事怎么打造

发布时间:2024-11-09 11:14:46

Ⅰ 打造品牌故事的5个步骤

打造品牌故事,关键在于“真实”,不仅故事要真,情感和案例也要真。但如果你的故事本身就大同小异,没有特别之处,该如何打造呢?——其实只需要5步,就可以让你的品牌故事脱颖而出。

第一步:筛选故事

一个品牌的故事,只要问创始人,一定可以一问一大堆,所以就需要从中进行筛选。

应该怎么筛选呢?选特别的故事,还是选有趣的故事呢?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要打造的是品牌,故事的属性由品牌的文化内涵来决定,由创始人的独特之处来赋予。

真正要选出的故事,应是符合这个等式的: 故事=发起的初衷+发展的历程+现状。

第二步:确立故事结构

通常的故事结构模板如下:

1)原先并没有创建品牌的打算

2)但在某次旅途、会议、经历……中,某件事/人触动了自己,于是有了想法

3)虽然有了想法,但由于没有经验/资金/团队,实施的过程并不顺利

4)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凭借着某某的帮助、支持,闯过了难关

5)终于发展到了现在的局面(团队规模、营业额等等)

你也可以用到SCQA模型,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l S(Situation)情景——提供一个熟悉的情景。

l C(Complication)冲突——描述情景存在的矛盾。

l Q(Question)疑问——指出问题所在。

l A(Answer)回答——提供解决方案。

SCQA其实就是引导你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自说自话,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兴趣与接收意愿。

第三步:定义品牌内层

将选出的故事与品牌的内层含义相结合,这是打造与众不同品牌故事的第一个环节。

内层含义,包括品牌的价值和信念,即:

内层含义=企业所倡导的独特的理念、信仰+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态度+价值观+团队性格

通过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故事当中,打造与众不同的内核。

第四步:定义品牌外层

这是与众不同品牌故事打造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打造出众的“脸面”。

这个“脸面”不一定很俊俏,但一定符合目标用户的带茄审美和需求。换言之,外层含义包括外观和功能,即符合下面这个公式:

外层含义=外观设计+功能构成+所代表的服务+服务的作用

第五步:赋予品牌深层次的含义

定义品牌的内外层,为的就是自然而然的赋予品牌深层次的含义。何谓深层次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 品牌=?(方便、快速、简单、领先……)

比如:

品牌叙事有四种表现形式:

以品牌创始人为叙述主题

以虚拟人物或神话传说为叙述主题

以地域环境差异为叙述主题

以产品功能特征为叙述主题

以品牌创始人为叙述主题,香奈儿、微软、苹果、化为等品牌拦行猜都是使用这种叙事方式的经典。

以虚拟人物或神话传说为叙述主题,以此唤起和丰富受众美好的想象,达到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这种方式想象空间大,且能产生神秘感,引起用户的好奇。如肯德基的山德士少校、迪士尼的米老鼠等,都是此种方式的成功案例。

以地域环境差异为叙述主题,在一些特殊行业,产品的生产原料、使用材质、制作工艺的特别性,使得产品具有与众不用的使用效果和品味感受,这种感受经过渲染,将影响用户的消费心理。比如,依云矿泉水——来自阿尔碑斯山底。

以产品功能特征简型为叙述主题,凸显品牌独特的产品优势,引起用户的注意和兴趣,促进销售。比如薇姿品牌,对薇姿小镇的温泉水的保健功能进行大力描述,由此扩大市场知名度。 

Ⅱ 写好故事,抓住这五个要素就够了

有时候,我总会跟人抱怨,说故事太难写了,很多文友都回复我, 说他们也会因此而感到困惑。

不过,最近读了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写的《小说写作教程》,我发现要想写好小说(故事),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你只需要抓住五个关键的要素即可。

这五个关键的要素包括: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

而 冲突又分为渴望和障碍 这两个部分。

所以, 渴望、障碍、行动、结局 ,这些故事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 故事的形式 。

作者反复强调:渴望、障碍、行动,是写作者的第一道防线,屡试不爽的工具,是故事的三驾马车。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并在这些上面反复下功夫。

当我们写作顺利的时候,不用去考虑规划的事情,只管去写就是了;但是,当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就必须马上回归到规划上来。

那么该规划些什么内容?又该如何规划呢?

其实,作者还是 要 让你回到渴望、障碍、行动上来,并且永远都是如此。

其实,正如作者说讲,要想写好故事就需要对上面这些要素进行规划,甚至在你的整个写作生涯中,始终都要用到这种规划。

一、渴望是什么?

渴望就是:首先要问自己,“什么人需要得到什么东西?”。没有这一点,任何故事情节都无法展开。

不过这个‘’渴望“”并不是那种普通的渴望,而应该是“具有戏剧性的渴望”。

要想人物的渴望要具有戏剧性,人物必须感觉到这个渴望的满足与否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这并不是说它必须是一件生存或死亡的事情,只是需要人物对此必须抱着强烈的感情,他内心必须深信不疑:除非这个局面有所改观,不然人物就无法继续容忍目前的生活。即使在最低程度上,它们也要有一种危机,有一种直面的对峙,另外还要有一个结局。

二、障碍是什么?

你要先把人物的渴望建立起来,然后再来问自己“障碍是什么”。

假如没有任何障碍,故事就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张力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当然这里的障碍也是指戏剧性的障碍。

那么新的问题也来了 : 我怎么知道这个障碍是否足够强大到可以算做一个戏剧性的障碍呢?

第一,这个障碍必须有同样强大的决心,同样强劲的动力,它拼死也要抵挡或者打消这种渴望,正如这个渴望试图征服这个障碍的动力一样强劲。

第二,衡量这个渴望/障碍的最好办法就是想一想,假如故事里的人物根本不理睬这个障碍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设置了一个障碍,假如人物既不理会它,也不采取行动,以致他在情感方面、身体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就要遭受严重危害或者遭遇灭顶之灾,那么这个障碍就是一个戏剧性障碍。假如这个人物可以无所作为而且毫发无损,那么这个冲突就是个冒牌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性,也就没有故事可言了。

三、如何去行动?

在你制造出一个具有威胁性的障碍之后,你要问自己,“人物要做什么事情(行动)才能克服这个障碍和实现他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不等于行动,更加并非戏剧性的行动。有时思考问题也可以等于行动。假如人物针对难题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者精心谋划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或者积极防御,这些思想活动都属于行动。伟大的故事全都涉及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变化,还有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冲突。

行动要想具有戏剧性,它要么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要么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积极防御。

渴望、障碍、行动这三大因素正是让故事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关键所在。

你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是了解故事的形式和诸项要素,拥有了这一武器你就掌握了全盘规划。

四、情感该如何表达?

情感是打造终极关联所必需的材料,由此读者和人物之间产生认同,融为一体,从而我们能够体验人物的感觉。假如我们不知道人物有什么感觉,我们就没有办法和人物形成一种内在关联。

为了精确定位人物眼下有什么感觉,我们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问以下几个问题:他担心什么?他害怕什么?他希望什么?

假如人物没有担心和顾虑,那么,故事就没有冲突。冲突的意思是说人物可能会丧失某种价值异常高昂的东西。

所以,你需要在心里,问问这些问题,然后用最好的方式把它们写下来。

五、展示

展示是基本的武器,它是把经验捕捉到纸面上来的基本方法,其手段几乎总是包括场景和对话。

展示迈着现实生活的步伐,分分秒秒地前行,逐字逐句地展开。展示(经验)的对立面是讲述(观念)。

展示就是让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眼前,作者不必使用抽象的词语来讲述事实给读者听。

一定要记住:在整个教程中,我们都是在使用展示的办法讲授创作知识。比如:你要描写一个疯子,你就不能直接说他是个疯子,而是要把他的语言、行动甚至是心理活动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让读者一读就能感觉到他是个疯子。这就是成功的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认同和塑造人物是一个成功故事的全部效果。它们就是故事要达成的效果内容,不过,它们并非故事取得效果的方法。

故事的目的、认同的目的都是让我们持续不断地跟自己保持接触。你必须首先产生身份认同感,然后你才能喜欢某个人,建立友谊或者坠入爱河。它是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没有它,文明就无法持续。

其实,跟别人产生联系也是跟我们自身产生联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构筑这种联系,创造这种认同。身份认同就是:我们怎样才能体验人物的生活?我们如何体会他们的感觉?我们如何变成他们的化身?此外,在这种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我们能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自我。但是,除非故事把人物塑造出来,否则我们就无法产生认同。人物塑造是一个新的阶段,它是通向身份认同的一个铺垫。

人物性格只有通过他的行动才能得以揭示。行动就是性格。除非人物采取某种行动,否则即便是全世界最美妙的性格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而冲突又是我们用来强迫人物采取行动的元素,人物因此必须使尽浑身解数来展现自身。揭示人物性格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身份认同才能出现。

假如你对人物身上的灾难敷衍了事,人物采取的行动将缺乏强大的说服力,故事就会松散拖沓,读者也会离你而去。所以,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物狠心一点儿,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人物那么多痛苦,制造那么多麻烦(冲突)?是不是太残忍了?

事实上,就如同上面所说,这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作者把他们推到极限状态正是把握他们灵魂最深处的最佳手段,也是触动读者内心世界的最佳手段。

这种做法既能揭示人物性格,又能制造出认同感。因此,作为作者,你是故事中一切麻烦的最终制造者,也是让人物遭受种种痛苦的最终原因。你只能下此狠心不可。

我们把这个情况称为 戏剧的悖论。

现实生活中的坏东西到了文学作品里就成了香饽饽。

你越是让小说人物困窘不堪,读者就越能享受其中的妙处。

为什么呢?因为它迫使人物最大限度地使出浑身解数,而一旦人物将自身发挥到了极限,我们就最大限度地体验到了他们的生活。

一个精彩的故事必须具备两股势力,它们须旗鼓相当,奋力对垒,竭尽全力,最终精疲力竭。

六、结局

用行话来说,除非你拥有一个戏剧性的冲突(渴望+障碍),除非人物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克服障碍,不然,你的故事就压根儿没有真正开局,更不用谈结局了。

一般的规律是:结尾就埋伏在开局之中。这意味着,假如你拥有两股旗鼓相当的势力,它们都全力战斗想要征服对方,那么你的故事就算开始了。经过一场全面对决之后,一方胜出,此时故事也就结束了。

现实生活并没有为我们预备现成的俗套,所以结尾也不必拘于一格,千篇一律。结局也可以是胜败参半、互有妥协、吃点儿小亏的情况,因为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有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你的基本功就是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功就足以让你取得成功。 每次它们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因为它们提炼出了你内心世界那些激动人心而且富有戏剧性的东西。记住,你知道的东西比你意识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故事里的你要比任何一刻你内心想到的自己丰富多彩得多。探索和发现你自己成了故事创作过程中的一大惊喜。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检查呢?

首先要问自己:“什么人渴望什么?”然后,在稿子上找到它。

再问自己:“障碍是什么?”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页上?它能出现得更早一些吗?它能更强烈些吗?人物是否能够不理睬这个障碍,却毫发无损呢?(记住,障碍可以出现在渴望的前面。)

下一个问题是:“行动是什么?”人物通过做什么事情来克服这个障碍?它出现在稿纸的什么地方?它能够更早一些出现吗?人物能不能采取更多的行动或者更加坚定不移地主张自身利益,能不能表现得更加强烈或者更加直接?

最后一个问题是:“问题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是胜利呢,还是失败(或者是局部胜利)?假如它是一个场面的结局,那么,你还有更多的战斗要开打;假如它是一个最终的结局,那么故事也就结束了。

检查你的作品的方法关键在于:事先定下尺度并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你就能辨别出你的故事是否已经具备这些要素了。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与我有着同样困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Ⅲ 《故事大师写作班》——这本书教你如何写出好故事(1):培养故事思维

从今天开始,我会给大家分享约翰·特鲁比的《故事大师写作班》中的精华!跟随这本书树立我们写作、讲述中的“故事”意识,也就是树立“故事”思维!一旦我们树立了故事思维,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指引我们去创造出好的作品;在演讲表达的过程让我们的表达更具有吸引力。

因为故事谁不爱听呢?谁都爱听故事,不管你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人都爱听故事。我们每个人回忆自己的童年,妈妈、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家中长辈,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是否都还留着我们的记忆里?

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孩子们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时,故事的内容是《渔夫与魔鬼》,孩子们突然放下手中的事情,齐刷刷地围在我的身旁,拖着下巴,听完一遍不过瘾,直呼要再听一遍、再听一遍。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们何尝不是要培养我们的故事思维?当你向客户介绍你的产品或者吸引投资者来投资你项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讲故事?确实是在讲故事,所以故事它不仅存在于小说、电影、童话等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当中,他也存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当中,所以这是我反复给大家分享故事思维重要性的原因。

有了故事的思维,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够写出好故事。因为要把故事说好还是比较难的事。正如特鲁比所说:“首先,呈现人生是一回事,为什么是这么一回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你必须对这个最庞大复杂的课题有深刻精确的理解,还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转化成故事。”

不论是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电影、电视或舞台剧本的创作的过程当中,能不能写出好故事,就要看自己是不是抓住了生命的本质。

当一个故事的创作者,我们也许能够完整地构思出故事的情节,但是我们是否能让听众或者读者能够体验到故事中的主角对生命的体验?如果能那也许就能够创造出好的故事。

在哲学的事情上,我们知道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在故事世界中特鲁比提出了,“我欲,故我在”!欲望是推动故事情节开的一个重要因素。特鲁比认为:“ 故事依随以下几点而发展:某个人物的渴望、他会做什么来满足渴望,以及他在过程中会付出什么代价。”

如何开始写我们自己的故事。特鲁比给出的建议就是从故事前提开始将整个故事浓缩为一个句子。

当然,有时候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对如何用凝练的笔触来描述我们故事的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你觉得你自己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前提很困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寻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思考、修正自己的想法,直到你找到这一句最浓缩的话为止。

我在写第一本女性小说《站在人生路口凝望的女子》时,很多的平台都要求用自己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或者简要介绍书中的内容,这个实际上就是你写作的故事前提,我也是修改了好几次才找到契合本书的故事前提的:女人,你本身自带光芒,无需借助谁的光去追寻幸福!

对于如何构建自己的故事,特鲁比提出两个有意义的建议:“(1)把故事打造成个人的、为你所有的东西:(2)找出故事意念中的独特之处,并加以发展。通过书中的每一章,你的故事逐渐发展,细节越来越丰富,各个部分也相互连接在一起。”

特鲁比的这个“意念”指的是什么?我们下一次继续一起去探索。

Ⅳ 故事结构的七大关键步骤

成功故事的特点就是在每个故事的表象之下,组成故事结构的七大关键步骤能够以有机方式环环相扣。

探讨故事的结构,其实就是谈论故事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开。打个比方,就像所有生物的生长过程看似连续不断,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一些步骤或阶段。好故事的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

一个故事从开头到结尾至少有以下七个发展步骤:

不同于“三幕式结构”等机械式结构可以随意从外部强加于故事之上,这七个步骤从一开始就嵌套进故事的内核。这些步骤以人的行动为基础,因此是故事的核心。也是你成为成功作家的基石。而且这七个步骤不仅仅是可以用作故事创作的基础结构,也是任何人想解决人生问题的必经途径,在此,现实生活和故事创作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唯有如此,我们创作出来的故事才能够走进生活、切近人生。另外,由于这些步骤是有机的、隐含于故事前提之中,所以它们必须正确地连接在一起,故事才能给观众带来最大的冲击。

下面我们看一下每一个步骤如何在故事中发生作用。

1、弱点/需求

故事的主角从一开始就深受自身的某种或多种严重的弱点或缺陷牵制或困扰,他的内心缺乏某种重要的特质,而这些缺陷和弱点即将摧毁他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必须克服自己的弱点或缺陷,满足自身某种内在的需求,以某种方式获得改变或成长,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需要强调的是,主角的需求对故事创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这个需求是故事的源泉,同时也设定了其中每一个步骤。因此,当你在创作故事主角需求的时候,关注以下两个关键因素:

(1)主角在故事的开头时不能觉察到自己的需求。

如果创作者违背这个原则,主角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需求,故事也就该结束了。主角应该在故事结尾的时候,在“真实自我的揭露”阶段才察觉自己的需求,这是主角经历很多痛苦和挣扎之后才能够做到的。

(2)赋予主角道德层面及心理层面的需求;

在一般故事里,主角通常只有心理层面的需求,也就是主角必须克服的是性格上的严重缺陷,但是这个缺陷不会伤及别人,只会伤害本人。

在出色的故事里,主角除了有心理层面的需求外,还有道德层面的需求,这就是说主角必须克服某种道德层面的缺陷,并学习如何善待他人。一个道德层面有需求的人,在故事的开头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伤害到别人。

在故事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同时赋予主角心理层面和道德层面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么做可以扩大主角的影响范围:他的行动不只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别人,如此一来,就能更加有力地打动观众。

赋予主角道德层面需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样做能避免将主角写成一个完美的人或受害人,这两种情况都是故事创作的致命伤。因为一个完美的人看起来不够真实、不具说服力。

另外,故事从第一页开始还必须有“难题”,相比较而言,“难题”不像“弱点/需求”那么重要,但它仍然必须存在。所有好的故事几乎都是以重大挫折开场:主角陷入困境,故事的“难题”就是主角从一开始就陷入的危机。他很清楚危机的存在,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它。

事实上,难题并不是故事的七大步骤之一,却是弱点需求的一个方面,而且不容忽视。透过难题和危机,我们可以很快界定某个角色,难题应该是主角弱点的障碍,观众可以通过危机迅速了解主角的弱点和需求,为故事提供快速起步。

创作“难题”的关键就在于:让“难题”简单而具体。

关键步骤创作技巧:创作道德层面的要求。

故事作者经常认为自己已经赋予主角道德层面的需求,事实上那只是心理层面的需求。记住这个简单的要诀:想为角色加上道德层面的需求,那他在故事的开头就必须至少要对一个人造成伤害。

这里有两个方式能为主角找到合适的道德层面需求:

(1)将道德层面需求与他的心理层面需求链接起来,

(2)将主角的强项转变为弱点。

在 优秀的故事当中,道德层面需求通常源自于心理层面的需求,故事角色因为有心理弱点,导致他对别人带来不利影响。

以下的几个方法可以为角色赋予道德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求。

(1)先从心理弱点着手;

(2)找出这些弱点可以自然产生哪些不道德的行动。

(3)辨识这样的行动源自于什么样的深层道德弱点和需求。

创造合适的道德层面需求的第二项技巧,是迫使角色的强项变成弱项。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找出角色的某项美德,让他对它热切追求,最后变得难以承受。

(2)确定主角信守的价值取向,然后找出这种价值取向的负面版本。

2、欲望

随着主角的弱点/需求而来的是他的“欲望”,这是主角在故事中想要得到的事物,是他的特定目标。

事实上,只有当这个关于欲望的故事线展开之后,观众才会真正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把欲望当作引导观众跟随故事前行的轨迹,观众会借着这条线索和主角一起搭上同一班车,一起追求他的目标。欲望是故事中的单一驱动力,从结构上来说,欲望是牵引着所有其他元素的那条主线。

欲望与需求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绝大多数的故事里,当主角满足欲望、达成目标,也就同时满足了自己的 需求。

很多作者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混淆了需求和欲望的界限。或者认为这两者是故事的同一个步骤。但事实并非如此,“需求和欲望”是两个独立的步骤,各自起作用。这个独特的故事结构步伐共同构成故事的开头,因此必须从概念上将它们各自的作用区分清楚。

所谓的“需求”,与角色必须克服的内在缺陷有关,有某种需求的主角,总是在故事的开头就受到某项弱点的牵制。而所谓的欲望,则是角色的外在目标。主角一旦产生欲望(外在目标),就会朝着特定的方向前进,并采取行动达成目标。

另外,角色的需求和欲望对于观众产生的作用也很不相同。需求是内在的,它能够让观众直观地看到,主角必须如何转变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需求是这个故事的关键,但隐藏在故事的表象之下。

欲望是外在的,它能够让观众与主角拥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同一个事物。即使在故事情节经历各种挫折、变化,甚至偏离主轴的时候,他们仍能与主角并肩前进。欲望是浮现于故事表面的,它让观众思考故事想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

掌握这个步骤的关键重点是:主角的真正欲望,是他在这个故事里面想要什么,而不是在生活中想要什么?

实现欲望这一关键步骤的技巧:从欲望叙事线开场。

我们知道,只有欲望叙事线出现,才能引发读者或观众的注意,但是如果作者想要跳过“弱点/需求”环节直接从“欲望”环节开始,那就大错特错了。

借着欲望叙事线开场,会让你的故事起步很快,但也牺牲应有的回馈结果,破坏故事的结局,弱点/需求是所有故事的源泉,它让主角可能在结局有所改变,让故事变得具备个人特色,也有意义。更能让观众在意。无论如何,不要省去“弱点和需求”的步骤。

3、对手

作者对于主角的对手——又称为对立角色经常会有很多误解,因为这些对立角色看起来、听起来都好像是一个坏蛋,无恶不作,如果我们这样看待对立角色,可以肯定的讲,永远也不会创作出优秀的故事。

相反地,我们必须站在结构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对手。也就是他在故事中发挥的作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对手,不只是阻挡主角达成欲望的障碍,更是需要和主角一起竞逐同一个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样定义的对手应如何与主角的欲望产生有机关联?只有让主角和对手去竞逐同一个目标,他们才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正面冲突,而且这样的冲突会在整个故事的各个场景中一再出现。 如果我们的故事布局不能满足“竞逐同一目标”这一要求,就无所谓对手,因为两个人只针对各自的目标各取所需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冲突,也就没有故事可讲了。

塑造与主角竞逐同一目标的对手,诀窍就在于找出两个人之间最深层面的冲突,问自己:他们之间之所以出现争斗,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成为故事的焦点。

这里的关键重点:从主角的具体目标着手,找出正确的对立角色;任何想要阻止主角达成目标的人,都是主角的对手。

4、计划

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有行动。这一点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故事中,原则都是一样的。计划是一套行动的指引或策略,主角通过实施这一套计划来克制对手,达成目标。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计划如何同时与欲望及对立角色产生有机关联,计划必须一直聚焦于如何战败对手,达成目标。

5、对决

在故事情节发展的中段,主角和对手为了成功达成目标,奋力向对方展开反击。”对决“就是主角与对手的最终冲突,它决定谁会胜出,达成目标。最后的对决可以是暴力冲突,也可以是语言上的冲突。但是它一定是是冲突的最高峰,最后的对决过后,一切问题得以解决,主角达成目标,完成心理和道德的再塑造。

6、真实自我的揭露。

对主角来说,对决其实是一系列强烈而痛苦的经历。对决的严酷考验,使主角对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了深刻思考和重大发现。故事的品质如何,主要是建立在真实自我揭露过程的品质之上的。想要打造出优秀的自我揭露过程,首先要了解的是:这个步骤和主角的需求一样有两种形式——心理层面的和道德层面的。

在心理层面的自我揭露过程中,主角剥除表象虽然不是被动的,但也不容易,这是主角在整个故事中最积极、最困难、最具勇气的行动。

但是千万要记住: 不要让主角自己站出来说明他学到了什么。这么做太刻意、太说教,只会让观众敬而远之; 这个过程最理想的方式是透过行动引领他进入自我揭露的过程,以此暗示主角很多的体悟。

如果作者已经赋予主角道德层面的需求,他的真实自我揭露过程应该也要包含道德层面的内容,主角不只以新的目光看待自己,也获得了如何善待别人的体悟。具体来说,他体认到自己以往如何犯了错,如何伤害他人;他也明白必须改变。接着,主角透过采取的道德层面的行动,证明主角已经改变。

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明白,与真实自我揭露关系最密切的步骤就是需求。这两个步骤前后呼应,塑造你的主角的角色转变。需求是主角角色转变的起点,真实自我的揭露则是这个转变过程的终结。需求在故事的开头标志着主角不够成熟,也就是主角缺乏某种事物,因而牵制着他。在真实自我的揭露当下,主角的人格有了成长,他学会、收获的一切,让他接下来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7、新的平衡点

在“新的平衡”状态下,每样事情恢复正常,所有欲望都已消失,唯一的主要差异在于主角经历煎熬后,抵达一个更高或更低的人生层次。这是主角根本的、永久的改变。如果真实自我的揭露是正面的,也就是了解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同时学会了如何好好生活,那么他的人生就更上一层楼,如果真实自我的揭露是负面的,也就是主角由于恶劣的人格缺陷而犯下大罪,或者他无法完成真实自我的揭露,他就会向下沉沦甚至毁灭。

Ⅳ 如何创作出真实而有趣的故事角色

当我们阅读故事或小说时,真实而有趣的故事角色会让我们兴趣满满 、欲罢不能,有时候甚至能够一口气将整本小说读完。这些故事里的角色之所以有趣而生动,整个故事之所以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就是由于其中角色形成的网络有助于定义主角,并且能够让主角展现出有趣的一面。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创作的小说呢?一个关键就是故事角色网络的设计。大部分作者对于故事中角色的处理都会犯一些错误,他们通常会先列出故事中给个角色的所有特质,然后开始讲述这些角色的故事,然后让他在故事结局中有所改变。这样的创作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故事,却很难使故事的主角变得有趣而真实。

下面的几个步骤可以帮助创作者们解决这个问题 :

1、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不要聚焦于主要角色,而是同时观察观察所有的角色,把他们当成彼此连接的网络的一部分。或者一开始就从主题和主角的关系入手设计角色。将这些角色互相比较,再依据故事的功能和原型找出他们的不同点。

作者在创作角色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主角设计成为与其他角色互不相干的个体。让主角一个人孤零零的与世隔绝,与其他角色毫无关联,这样的做法,只能创作出软弱无力的主角和平板无奇的对手,以及更加无力的其他角色。想要创造出更为出色的角色群,就应该将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设计成为某个网络的一部分,在这个网络里,每一个角色都有助于界定或者定义其他角色。换句话说,角色的设定往往用“他不是什么样的人”来界定。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打造主角及所有角色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他们相互连结,并加以比较。

2、根据故事主题与其对立关系,赋予每一个角色的个人特质。

以对立关系在角色网络中设定好必粗行纤要的角色后,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角色的功能和原型转化为真实的个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分别打造这些独特的个体,只是让他们没理由地凑齐聚集在同一个故事当中就是可以了。我们借着相互比较的手段来打造主角、对手和其他次要角色,但这时最主要的方式是主题和对立关系。

3、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将注意力集中于主角,逐步将他“建构”起来,最后打造成一个层次丰富、个性复杂的人物,这样才能够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我们在纸上创造一个主角,一个看起来必须是完整 的人物,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我们必须耐着性子一层一层地建构这个角色。这些构造包括所有围绕着主角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网络。我们构建的任何角色的网络,都会对从网络中产生的主角有巨大的影响,对主角的细节刻画产生发挥更为有力的指引。

4 、以各种细节来打造主角的对手,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仅次于主角,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定义主角的关键 。

定义主角和构思故事的诀窍在于构思对手。角色网络中的所有连结,最重要的就是主角和其主要对手之间的关系。这将决定着故事整体戏剧效果如何构建的问题,因为只有对手足够好,主角才会更加出色。

5、最后,借由建立角色的技巧来制造故事过程中的冲突 。

前面说过,角色网络的设立最主要的就是主角和他的对手。设定主角和对手为了相同的目标而竞争之后,必须逐步建立冲突,一步步直到最后的对决爆发。这里的技巧就是对主角持续层层施加压力,只有这岩仿样才能迫使他最终改弦更张,如何设计针对主角发动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是建立冲突和对主角施加压带培力的关键因素。

很多作者习惯于创作一些简单的故事,故事中主角大多只和一个对手发生冲突,这种单一的冲突,优点是干净利落,但却无法让故事发展出深刻或者有力的冲突场景,也无法让观众看见主角在较大的群体中的行动。

两个角色之间过于简单的对立,会扼杀故事表现人生的深度、复杂或现实的机会,必须创造对立网络,即一个主角面对多个对手或敌对势力。

Ⅵ 如何在文案中体现故事性

  文案的故事性主要体现在你的视频情景和文案的结合程度上。如何才能让抖音文案更显得故事性呢?首先你要搞清楚故事性文案的重要模式。简单来说有两种模式:叙述模式、场景模式、对白模式。下面来分别看一下三种模式的具体招数。

叙述类故事文案的打造

叙述类短视频的文案可选用富有情感化的故事或者段子来吸引人。例如:“我和他认识三年了,他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上海,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他无依无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来闯荡。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经过两年时间,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调酒师……”这样的叙述,为用户呈现了一个非常有情感触动的故事,让用户仿佛看到了当年打拼的自己。这样的故事文案是有情感因素在其中的,而且通过视频的呈现,显得更加真实,让人动容。

因此,在这方面的文案打造中,我们的流程如下。

,,为这段故事加入剧情

    找到一个可拍摄的故事素材

,,,简化剧情,保留最具打动人

    心的部分即可

场景类故事文案的打造

故事性的东西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场景化。这跟我们写叙事型文案的性质几乎是一样的。文案必须要创造种情景,通过创造一个情境,才可能让人产生兴趣,感兴趣才有可能让人好奇,让人深入了解,深入了才有可能主动去发现你所要表纯纳达的内容。

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场景?

“场景”的概念,在网络上的解释是:场景是指在一定的时周、空间(主要是空间)内发生的一定的任务行动或因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具体生活画面,相对而言,是人物的行动和生活事件表现剧情内容的具体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横向展示。泛指生活中特定的情景,这些场景是令人难忘的。

如何空棚打造文案的场景化呢?

第一,找到故事素材。

第二,要让你的故事在视频中呈现极强的画面感第三,加入伤感的文字。

例如下面这个抖音:“离开皇后镇的那个晚上,又去听了他的琴。能让你忘却所有现实生活的枯燥和俗气,听到内心的波澜和幸福。”这个视频中呈现的就是在皇后镇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在河边弹琴的画面。这种场景画面感非常强烈,带出浓浓的伤感气息。因此,这样的视频更能打动人。

■对白类故事文案的打造

如果说场景是体现故事的画面感,那么对白就是给这个画面感添加了佐料,让画面感鲜活起来

在对白类的文案中我们可以根据下列模式操作。第一,寻找对白素材

这个素材可以从很多处寻找,例如经典电影台词、小品对话、时事新闻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酝酿情绪,为打造一个好的对白文案做好铺垫

第二,根据对白素材进行视频拍摄

在拍摄中一定要与选取的对白素材吻合,可以从伤感、搞笑发呆、思考等多方面来拍摄,但是一定要让视频主角深刻领悟对白的内涵。

第三,浓缩精华。

在对白文案中,我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拍摄了很多视频,也加入了很多对白斗裤则,但不知道如何选取。抖音视频对普通用户来说只有15秒钟时间,所以必须要浓缩精华,保留最能打动人的对白部分。

Ⅶ 好莱坞顶级编剧教你如何写出好故事!

据说 “讲故事” 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个人能力之一。想想身边那些口才极佳的人,无一不是会讲故事的人,而且大家都喜欢听他们说的故事。

要说谁是最会讲故事的人,马上想到的就是影视剧的编剧们!平时我喜欢看剧情类的影视作品,《越狱》、《猎头游戏》、《完美陌生人》等等。

每次我被电影里曲折离奇的剧情惊掉下巴时,心里都在狂喊:这编剧太厉害了!好想学怎么讲出这么出人意料的故事。

要讲好一个故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然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绝对称得上是比电影还要离奇一百倍,可往往直接听当事人说出来,我们感觉也就那样。反倒是一些基于现实生活创作的故事,则显得格外的有吸引力。

那么,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现在可以从《打草稿》这本书中寻找答案。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写了多部畅销小说的作家和戏剧编剧,他们结合自己过去成功的写作经验和行业内众多编剧遇到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如何写好故事。

中心思想,无疑是在开始动笔之前要仔细研究的要素。最为初级选手,首先应该确定好故事的整体概念,再以概念为基础来搭建故事框架。

这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灵感”。然而灵感是那么的飘忽不定,总是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悄悄躲起来。所以,作者的建议是多多看书,多多聊天,再做做白日梦。做白日梦就是完全放空思想,天马行空地随意想象。

确定概念很重要,哪怕有一堆用不着的灵感,也不能一个想法都没有。

书中给出的概念创作工作表,给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故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类别、受众等,这些都是在最开始时要确定好的。

前面提到的跟角色相互促进的故事情节。如果把故事比作摩天大楼,那么情节就是钢筋架构。

当然是高潮迭起的故事最好看了,要是每次高潮低谷之间的转变像过山车一样,那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每个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要让故事像电影一样好看,可以试着把情节和戏剧创作的三幕戏结构融合到一起。

第一部分,引子引出整个故事,为后面的强烈冲突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事件发酵,矛盾冲突迸发,进入故事的高潮(可以多设几个情节点,制造好几个高潮部分)。第三部分,故事收尾,给整个故事做个总结,各人物的结局如何,点明主旨。

开头和结尾是固定的设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结局,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观众,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最终的答案。至于中间部分的事情经过,这也是随意编写制造冲突、高潮的任意地带,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并不一定按照书上的表格来创作情节,它只是一个防止跑偏的参考线。

任何一部小说、电影里的角色无疑是观众们最关心的了。而前面提到的故事的整体基调由概念定,在概念确定之后进行角色的塑造。

关于概念和角色的区别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和小女孩马蒂尔达,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很鲜明,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编剧在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好的角色,应该是个真实存在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爱好、习惯、肢体语言等。 而构成的这个独特的角色的因子在角色发展表格中,写的越详细越好。

就角色名字而言,包含了很多意思在内。姓名可以定义一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整是否与故事类型相符合。

好的角色不单单是有鲜明个性、传奇经历,还要有“人物弧光”。人物弧光指的是角色在剧情不断向前发展中,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成长,也是每一个好角色的必不可少的东西。人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会成熟、上进或是消沉。

同样的,好的角色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受到刺激会做出那个性格该有的反应。角色的成长与剧情相互推进,从最初的平淡生活,初次小高潮的尝试,失败了意志消沉,受到刺激振作起来,绝地反击战胜困难。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是低谷高潮的交替进行,角色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获得新的东西。《越狱》这部剧里的迈克尔主动犯罪被捕帮助哥哥越狱,与狱警、囚犯们斗争或结盟。

剧情一波多折,而迈克尔这个角色始终保持着他应有的聪明、冷静、果敢,在一次次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人物形象越来越突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关心着下一集中他会遭遇什么,又如何解决困难,这就是好的角色。

有时候,脑中突然蹦出灵感来或是做了个奇怪的梦,感觉要是写成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火的。可是,一旦拿起笔却发现零散的点子和混乱的思路,不足以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差的要素还太多。

而这本书就是为写故事量身打造的,不管写作水平如何,只要按照书中的概念、人物、情节创作表格来填写,我们就可以创作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故事怎么打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曹云金婚姻如何 浏览:483
大三美女司仪叫什么 浏览:446
经济法基础里为什么有税法 浏览:251
体质健康系统从哪里导出测试项目 浏览:656
怎么划分故事节奏 浏览:419
赣榆健康证书在哪里 浏览:562
看完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到了什么 浏览:175
什么叫美女一决高下 浏览:91
16手动吉利远景幸福版载重多少 浏览:144
如何评价李扬的爱情 浏览:430
健康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浏览:311
杭州事业金去哪里办理 浏览:866
年龄大了到事业单位有什么劣势 浏览:257
事业单位年终自我评价怎么写 浏览:922
健康早餐吃什么豆腐 浏览:902
中国历代美女有哪些 浏览:398
沈阳事业编考试内容是什么 浏览:908
爱情片段配什么音乐好 浏览:597
女生月经什么颜色健康 浏览:530
幸福航空如何选座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