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一些管理类的小故事,最好能激发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
现转摘一篇供你学习和参考!
管理者应如何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使命感是决定团队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同仁不会被动地等待着工作任务的来临,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目标;不是被动地适应工作的要求,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变革所处的环境,并且会尽力做出有益的贡献,积累成功的力量。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引发全员为使命感而工作,而不是为了老板,为了企业,也不是单纯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
比尔.盖茨曾说:“我不是在为金钱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体现出来的使命感才是我真正在意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关于财富的最大秘密——只要你天天想方设法在你的行业中做到第一名,那你一定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
着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现代不少人都想得很简单: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图生存。这没有错,这是工作的本来面目。可是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什么还要工作?他们都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是为了金钱和财富,而是为了使命。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百年企业,跨国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IBM公司——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 微软公司——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
什么是使命感呢?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使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是否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使命伴随人出生而降临到每个人身上。
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对于使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承担使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人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使命?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感知。并在这种使命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谭小芳老师 了解到,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推行一般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不了解——一知半解——了解——接受(排斥)——认同——升华。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员工产生使命感就是企业文化升华的最高表现,也是企业文化生效的最高境界。使命感的效力是惊人的,有了使命感,会让员工以解决企业大事为己任,尽心尽忠。员工也绝不会在企业困难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而背弃企业。而使命感也更容易让员工在工作里得到快乐。
有人问三个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头。”第二个工人说:“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设一个净化人们心灵的场所。”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三个人的回答却有着天壤之别呢?其实这种巨大的差异完全来源于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使命感的认识。有没有使命感,是决定他是痛苦的工作还是快乐的工作的关键因素。
我们把员工分为好人与能人两大类,如何去选择员工? 第一种人,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又很有成绩,这种人一路飚升; 第二种人,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能力不足,可以培养,换个岗位试试; 第三种人,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又没成绩,很简单,让这种人离开企业; 第四种人,很有成绩,但是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人比较麻烦,可以给机会,但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人动摇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否则,请他走人。
使命感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企业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命感是员工前进的永恒动力。有了使命感,他们会觉得工作绝对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即使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也是社会运转所不能缺少的一环。
员工对组织的忠诚,首先来自于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附。大量研究表明,对组织有较强感情依附的员工具有较低的流失率和缺勤率,并具有较强的工作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附呢?着名企管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以下五点,对员工提高对组织的感情依附有很大的帮助。
1、让所有的员工有使命感 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一个组织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如果组织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那么这个组织的存在对社会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比如,一个企业的存在,绝对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 除了赚钱之外,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具有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使命。一个企业如果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形成这样的使命感,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仔细研究那些世界着名企业,我们会发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以赢利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它们大多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之类的崇高使命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核心。
2、让留在组织中的员工有安全感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外界对人的各种刺激,将产生不同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将会影响到人的行为表现,进而影响到个人在组织中的绩效。对于那些符合组织要求的员工,组织应该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各种途径,表示组织对他们的认同,让他们有一种职业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也是一种广义的报酬。这个时候,员工会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员工在安全感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下,会对自己职业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更加会看重自己长期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能激发自己的全部潜能,投入工作。这个时候,员工对组织会有很强的感情依附。
为什么日本的许多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因为这些享受“终身雇佣”制度的员工,想的从来不仅是这个工作可以拿多少钱或者在这个工作岗位可以得到什么利益。他们身上都有双重的使命感。首先,他们身上有一种对公司使命的认同。这种认同最终表现在他们的工作中,公司的使命也通过他们的工作去实现。
另外,他们对社会具有使命感。例如,参与研究新药的员工,为的不是推出新药替公司赚钱,而是找到对人类有益的药品。对他们而言,职称和薪资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希望能为心中的使命感工作。产生了使命感,会让人觉得是在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类需求实现的最高表现。自我价值实现了,求仁得仁,夫复何求?若所有的员工都能产生使命感,企业文化的效力就达到了顶峰。管理者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了。
3、让被解雇的员工有公平感 公平是一种感觉。公平不单要强调结果的公平,更加要强调程序的公平。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的程序,就不可能会有一个公平的结果。在组织中,员工对公平感的体会,主要来源于升迁机会(程序公平)和待遇(结果公平)。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员工关注的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如果让一个不合格(这也是相对其任职职位而言的)的员工离开组织,并且要让其感觉到受到了公平的对待,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经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又是一个对员工具有强烈感情依附的组织必须要求做到的。
4、让所有的员工有认同感 让所有的员工都对组织有认同感,这是对组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认同感的形成,除了前面提到的要认同使命感之外,还要在员工内心植入更多的情感和思想。认同感需要更长时间的经营。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内部活动和相关信息是提高员工认同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员工会通过对组织日常行为的观察,来了解组织的特征与行事的准则,如果这些准则和员工的价值观有某些相似的话,这时员工就会不断的对组织产生认同。
大道无形。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少人都感觉“虚”,不好理解。的确,企业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较抽象,而每个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全面理解,确实有些困难。但是,企业若能将核心价值理念变成生动活泼的寓言和故事,不但利于记忆而且便于宣传。比如,对企业内所发生的符合核心价值理念的故事,将其概括为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内传播,不但真实,而且更能鼓励其他人,鞭策后来人。
海尔集团张瑞敏也认为,“在确立企业的价值观时,提出理念不算困难,困难的是让人认同这些理念。”《圣经》为什么在西方深入人心?靠的是里面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推广某个理念,讲故事是一种很可取的方式。比如海尔提倡“创新”,提倡“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有一次提出了一个“人人是人才”的口号,一开始员工反应平淡,无动于衷。他们可能都在想,我又没受过高等教育,当个小工人,算个什么人才?这时他们就把由一个工人发明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以这位工人的名字命名的事迹编成故事写出来,并且让文化中心把这个故事在所有员工中宣传。很快,工人中就兴起了技术革新之风。海尔的文化中心经常在传播着种种故事,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新成立的创业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具有使命感。仔细想想,这也是很常见的。你自己也是这样的。大部分的员工认为他们工作中最难忘的部分就是参与一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打败新的竞争对手等。总而言之,具有使命感对于我们能否在竞争中获胜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业家和员工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很自然的就会具有使命感。但是,当公司发展到稳定阶段,员工们有稳定的长期工作,他们的使命感反而比以前减弱了。要具有使命感,首先要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理乍得?布兰森这样的世界知名创业家的行为中得到答案。大部分的创业家们都不善于将他们的使命表述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中看出他们的使命。也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和他们做事的方式。每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应该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⑵ 德育小故事
2005年中国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也许就是“建立节约型社会”了,能源以及其它资源的短缺、国际油价的飙升,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拾起改革开放以前重点强调的有关“节约”的话题。到底什么是节约?如何来进行节约?节约与我们当前所说的要扩大内需有没有矛盾呢?发生在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身上的一则小故事能够给我们些许启迪。
李嘉诚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多年来一直保持华人首富的地位。有一次他从宾馆出来准备坐车去办事,一不小心掉下了一个硬币,恰好滚到了车子下面,他立刻弯下腰去捡,这时酒店的服务生看到了,替李嘉诚先生找回了硬币。当服务生准备交还这枚硬币时,李嘉诚说,这枚硬币就送给你吧,为了表示感谢,李嘉诚又给了服务生100元港币。事后有人问李嘉诚,区区一枚硬币弄丢了,根本算不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去捡呢,而且捡回来后自己并没有要,反而花去了更多的。李嘉诚回答说,如果不去捡,很可能会随着汽车的轮子或行人的脚步最后进了下水道,那这枚硬币就浪费了,制造这枚硬币的金属也同时被浪费,钱可以花但是不可以被浪费,如果你送给别人,别人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李嘉诚的话给了我们很大启示,节约的真谛在于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浪费就是把资源用在了并不需要它的地方,资源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节约并不是要求我们去做“苦行僧”、什么都不用,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消费,那么节约、包括经济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吃饭不仅可以充盈肚子、增加营养,还可以获得美味的享受,真是太重要了,不能说是浪费吧,但中国人好面子,在饭店里点菜不能刚刚够吃,特别是在请客的情况下,要尽量多点,结果是吃掉的还没剩下的多,这就是严重浪费了,在这方面中国人做得远远没有西方人好。中国人多地少,但每年在饭店里浪费掉的粮食不计其数,西方发达国家很富裕,但浪费粮食的情况很少发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提升速度极其缓慢的原因之一。
在家里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买回来以后很少派上用场,甚至有些东西自买回来就再也没有碰过。等到家里拥挤得再也无法放东西时,不得不把以前买回来的东西清理掉,就这项工作也是很令人头痛的,扔掉吧,太可惜,还没用过呢!不扔吧,从没用过它,已经放到旧了,确实成垃圾了。当初为什么要买呢,很多原因,比如当时觉得很有用、或者某商场在做促销、或者某某朋友也买了,等等,甚至有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购物,可能是花钱的感觉比较好吧,可以把坏情绪冲淡一下,不过事后多半会后悔,因为钱花掉了,买回的东西却没多大用。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消费行为非理想情况。除了商家高兴,其它方面没有一个赢家,因为非理性的消费必然会导致浪费。下次买东西的时候,先从10数到1,然后再想一想,我确实是现实并紧迫需要它吗?如果不是的话,先别买!这样每年可以为你节省不少钱呢,可以多请几次家人和朋友吃饭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合理运用有限的资源才能做到节约而不是浪费呢?关键就是要把资源运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对于价值不大的地方,可以尽量压缩支出。企业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那就是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地工作。如何才能做到让员工把单位当作家一样看待,认真负责、勤勉努力地工作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感因素,一个是物质激励。情感因素要求企业首先要尊重员工,让员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也是事业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换得员工对企业无私的奉献。物质激励在于让作出贡献的人能够拿到相应的报酬,有远见的企业会发现,花在员工身上的钱是最值得的。
⑶ 10个晨会分享正能量小故事
分享10适合晨会讲的正能量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晨会分享正能量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说:“答对了。”
制定目标而能产生效果,秘诀就是“明确”二字,成功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进一步说,目标要具体化、要量化。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行动的目标也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成员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才能对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不管具体工作进行到哪一个阶段,也不管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遇到了什么意外的情况或问题,都能够保证企业或者团队成员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努力程度,保证能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
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
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在古希腊时期的塞浦路斯,有一座城堡里曾经关着一群小矮人,传说他们是因为受到了可怕咒语的诅咒而被关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没有粮食,没有水,七个小矮人越来越绝望。小矮人们没有想到,这是神灵对他们的考验,关于团结、智慧、知识、合作的考验。小矮人中,阿基米德是第一个收到守护神雅典娜托梦的。雅典娜告诉他,在这个城堡里,除了他们呆的那间阴湿的储藏室以外,其他的25个房间里,有1个房间里有一些蜂蜜和水,够他们维持一段时间;而在另外的24个房间里有石头,其中有240块玫瑰的灵石,收集到这240块灵石,并把它们排成一个圈的形状,可怕的咒语就会解除,他们就能逃离厄运,重归自己的家园。第二天,阿基米德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的六个伙伴,其中四个人都不愿意相信,只有爱丽丝和苏格拉底愿意和他一起去努力。
开始的几天里,爱丽丝想先去找些木柴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让房间里有些光线;点把240块灵石找齐,好快点让咒语解除;三个人无法统一意见,于是决定各找各的,但几天下来,三个人都没有成果,倒是耗得精疲力尽了,更让其他的四个人取笑不已。但是三个人没有放弃,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团结起来。他们决定。先找火种,再找吃的,最后大家一起找灵石。这是个灵验的方法,三个人很快在左边第二个房间里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显而易见,一个共同而明确的目标,对于任何团队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因素妨碍团队合作。比如说,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部门发现销售不畅;设计人员可能不考虑生产部门的难处或市场需要,要求开发出一种全新设备;组织内部的等级制造成老板和下属之间的磨擦和误解,下属抱怨老板根本不想理解他们的问题,而老板对下属的漠然和无动于衷也颇有微词,由此可见,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公路上疾驰着一辆面包车。
这里发生了水灾,粮食紧张,面包脱销,到处缺货。
汽车走到半路上,被饥饿的人们发现,车子被团团围住,人们抢着要买车上的面包。押货员感到十分为难,说怎么也不会把过期的面包卖给这些人。
这时,“恰巧”有记者跑来,探询发生的事情。
他们一听,觉得有趣,一方是急需购买面包。一方是押货员碍于公司规定,怎么也不卖车上过期的面包。
“不是我不肯卖”,押货员说,“我们老板规定太严格,她规定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许卖过期面包。如果有人明知故犯,把过期面包卖给了顾客,一律开除。我要是把过期面包卖给他们,我的饭碗就给砸了呀!”
他的话虽然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但怎么能止得住饥饿者们往外直冒的口水?
记者说:“先生,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把这车面包卖了吧,总不能让这些饥饿者失望吧!”
押贷员无奈,灵机一动,以神秘的表情,凑到记者面前说:“卖,我是说什么也不敢的,如果他们强行上车去拿,我就没责任了。”
“那岂不是抢劫吗?”记者说。
“他们把面包强行拿走,凭良心留下应交的几个钱,岂不就不是抢劫,而是强买吗?”
大家恍然大悟。片刻,一车面包就这样被强买光了。
几天后,这条消息便在报上详细披露出来了,这家面包公司的信誉陡然上升。
现在谁都知道:马铃薯能吃!精明的日本食品商还率先烹制出油炸马铃薯片,出口世界各地呢。可是在从前。马铃薯在法国却遭到了冷遇。法国的牧师们视马铃薯为洪水猛兽,说它是“魔鬼的苹果”。人们受了这种谬论的影响,把它当作了毒害身体的“不祥之物”。法国农学家巴蒙蒂埃原先也这么认为的,可一次囚徒生涯却使他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法德两国大战时,巴蒙蒂埃成了德国的俘虏。德国监狱里老是煮马铃薯给犯人吃,慢慢吃惯后,巴蒙蒂埃不但改变了所谓“魔鬼的苹果”的看法,还渐渐觉得马铃薯蛮鲜美,能填饥呢。巴蒙蒂埃被释放那天,特地背了一袋马铃薯带回法国。
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他马上特辟一块园地。翻耕、锄草、施肥,一阵忙碌后,一个个马铃薯落种入地。青蓬蓬的叶钻出地面长大了,马铃薯也在地下越结越大。巴蒙蒂埃在各种场合宣传:马铃薯可以吃的,我在德国监狱吃过好多呢,种点吧。人们不相信,还讽刺他:“巴蒙蒂埃,坐了趟德国监狱昏了头吧,这‘魔鬼的苹果’能吃?你是在放毒!”巴蒙蒂埃气得吹胡子瞪眼走了。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第二天,他拜见了法国国王,恳求道:“国王陛下,我日前正在着手进行一项有益于法国人的工程,希望您派兵在白天保护我的实验地方。”国王见他说得言词恳切,便同意了。
从此以后,全副武装的法国士兵便虎视眈眈地守卫好巴蒙蒂埃的马铃薯地;士兵们白天站岗,晚上则悄悄撤走。
这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别说一般民众,即使法国的牧师们也悄悄议论着:莫非,这马铃薯是专为国王食用种植的?那它肯定没毒。
人们好奇了,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夜幕渐渐遮黑大地,人们蹑手蹑脚靠近了这方土地,偷偷地挖出了马铃薯放入口袋,再当夜悄悄地移植到自己的菜园里,站在远处的巴蒙蒂埃目睹着这一切,暗暗地笑开了。
就这样,“魔鬼的苹果”堂而皇之地在法国登上了餐桌。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启示:
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⑷ 小故事大道理,急求。
1.碎罐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2.路上的石头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跳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这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大道理:不要一味地埋怨环境带给人的诸多不便,其实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谁处于那个位置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聪明的人会努力去改造罢了。
5.三个最优秀的老师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
这时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大道理:世上本没有什么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非天才们只不过是让自己的潜力继续隐藏罢了。
6.父子骑驴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大道理: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要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脑袋思考。
7.鲨鱼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馆。
有个旅客问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
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
旅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
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在几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大道理: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环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给自己加框,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8.移山大法
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
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你无法改变的,或者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大道理:如果事情无法改变,你就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过来,那你就自己过去吧!
9.两个书法家
在清代干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画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
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踏实。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大道理:人要从没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不要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一味地模仿别人,那样只会迷失自我,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了。
10.卑微的伟人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除了很穷以外,还是黑人,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到了黑人并不卑微,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
大道理: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撒到每个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样拥有机会。自卑是心灵的钉子,若不拔去,它就总是折磨人。
11.应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中国台湾市场。他们在正式进军台湾市场前,需要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公开的招考选择。由于要求的标准很高,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没有通过。
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的总裁和韩定国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假如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愿意吗?”
还未等他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随意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总裁十分高兴,免去了最后的面试,当场决定录用韩定国。
后来韩定国才知道,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论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为尊”的道理。韩定国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知名的企业家,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能从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大道理:不要轻视每一件小事,因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构成的。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12.善待对手
动物园最近从国外引进了一只极其凶悍的美洲豹供人观赏。为了更好地招待这位远方来的贵客,动物园的管理员们每天为它准备了精美的饭食,并且特意开辟了一个不小的场地供它活动和游玩。然而它始终闷闷不乐,整天无精打采。
也许是刚到异乡,有点想家吧?谁知过了两个多月,美洲豹还是老样子,甚至连饭菜都不想吃了。
眼看着它就要不行了,园长惊慌了,连忙请来兽医多方诊治,检查结果又无甚大病。万般无奈之下,有人提议,不如在草地上放几只美洲虎,或许有些希望。
原来人们无意间发现,每当有虎经过时,美洲豹总会站起来怒目相向,严阵以待。
果不其然,栖息之所有了美洲虎的加入,美洲豹立刻变得活跃警惕起来,又恢复了昔日的威风。
大道理:人生中只有有了对手,才会时刻激励我们保持旺盛的斗志,不断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感谢你的对手吧,他会使你成为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豹”。
13.心境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楼,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大道理:在工作中,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14.长线如何变短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稳操胜券,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攻击。当拼打到了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着数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失去了冠军的奖杯。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一着一式地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着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着,决心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能让那条已经定格的线变短呢?他思来想去最后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得不再次向师父请教。
没想到师父却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比较,原来的那条线,看起来确实显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要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条线一样,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大道理:如果想击败对手,就必须想办法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只有你变长了,对手才会显得短。
15.“木桶”法则
一位老国王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向他们承诺,谁做出的木桶能够装下最多的水,谁就可以继承他的王位。
大儿子尽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后一条挡板时没有木材了;而小儿子平均地使用了这些木板,做出了一个看上去桶壁并不很高的木桶。
老国王让两人用自己的桶去装水,结果反而是小儿子并不起眼的木桶装水最多,最终得到了王位。
大道理:好多时候,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16.装满石头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柏拉图,以寻求解脱之道。
柏拉图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并指着一条沙石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开始遵照柏拉图所说的去做,柏拉图则快步走到路的另一头。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小路的尽头,柏拉图问他有什么感觉。
那人说:“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柏拉图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拿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就会有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些沉重的负担吗?”
柏拉图反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还是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听后沉默不语。
柏拉图说:“既然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去想背负的沉重,而去想拥有的欢乐。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恩赐,还有责任和义务。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另外一个,因为他的篓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这样一想,你的篓子里不就拥有更多的快乐了吗?”那人听后恍然大悟。
大道理:人生在世本来拥有很多的幸福和快乐,不要总是把过去的负担背在身上,放在心上。要用乐观的心态,多去想想快乐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心中自然轻松了许多。
17.压力
有一位讲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大家都认真地听着。寂静的教室里传出一个浑厚的声音:“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讲师拿起一杯水。有人说二百克,也有人说三百克。“是的,它只有二百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其实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如同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久。”
说完,教室里一片掌声。
大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跟着越来越忙。接着,负担也越来越重。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负担,轻松一下,等调整好了状态再重新拿起。
18.华盛顿找马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年轻的时候有件找马的轶事。
一天,他父亲的一匹马被人偷走了。华盛顿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马人的农场里去讨要,但那人拒不归还,一口咬定说:“这是我的马。”
华盛顿用双手遮住了马的双眼,对那个偷马人说:“要是这马真是你的,你一定知道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偷马人犹豫地说。
华盛顿放下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没有瞎。
“我记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马人急忙辩解道。
华盛顿又放下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没有瞎。
“我又说错了……”偷马人还想狡辩。
“不错,你是错了。这些充分说明马不是你的。你必须把马还给华盛顿先生。”警官说。
大道理:开动脑筋,将对手引入误途,他的错误便是你的胜利。
19.竞选演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正在发表竞选演说,突然,一个破坏分子高声叫道:“垃圾!狗屎!”
很显然,这个人的意思是说:“胡说八道!”或是:“少说空话!”
但是,克林顿却报以容忍的笑,并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大道理:聪明的人善于将不利化为有利。
20.马腹上的虻
林肯当政时,聘请了几位反对派的人当顾问。每当提出一个政策,反对派就提意见反对。政府官员提出要辞去这些顾问。林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人走在乡间小道上,看见一个农夫正赶着一匹马犁地。当他走上前去准备问候这个农夫的时候,突然看到在那匹马的侧腹上有一只很大的牛蝇。很明显,那只虻正在叮咬那匹马,而且把那匹马叮得很不自在,因此他就想把那只牛蝇赶走。
正当他举起手来的时候,农夫制止了他。农夫说:“请不要赶走它,朋友。您知道吗,正因为有了这只虻,这匹老马才一直不停地动着。”
大道理: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带给你烦恼和不幸的人或事情在促使着你不断地前进。
21.杰弗逊大厦
美国华盛顿广场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杰弗逊纪念馆大厦。这座大厦历经风雨沧桑,年久失修,表面斑驳陈旧。政府非常担心,派专家调查原因。
调查的最初结果以为侵蚀建筑物的是酸雨,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酸雨不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危害。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因此腐蚀就比较严重。
问题是为什么每天清洗呢?因为大厦被大量的鸟粪弄得很脏。为什么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燕子专爱聚集在这里?因为建筑物上有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特别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的飞虫这么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其原因并不在尘埃,而是尘埃在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强光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刺激致使飞虫繁殖加快,因而有大量的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激情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丰盛的大餐。蜘蛛超常的聚集又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燕子流连忘返。燕子吃饱了,自然就地方便,给大厦留下了大量粪便……
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是:拉上窗帘。杰弗逊大厦至今完好。
大道理:有些问题并不像我们看起来的那样复杂,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