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
您好,我是@面面句叨 ,一个二胎妈妈,老大四岁,老二两岁,我来讲讲我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
第一阶段:听故事
现在各种音频软件非常多,优质的故事内容丰富,选择性非常多。海量免费内容,个性付费内容都很多,我在音频APP上找一些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听着听着就睡觉了,这时候我的精力主要是搂着孩子,陪她一起听故事。
孩子渐渐长大了,喜欢问为什么,这时候,听故事中间经常会被打断,她喜欢问问题。比如讲到“大灰狼吃掉了小红帽”,她会问“那大灰狼为什么要吃掉小红帽啊”,这时候,我就需要暂停播放给她解释一下,因为“大灰狼饿了,他假扮成老奶奶,骗了小红帽”。 所以我就选择自己给孩子讲故事了,还可以跟孩子增加互动,随时解答孩子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对故事进行改编和扩展,还能演绎出新的故事。 比如,“机智的小红帽又和小猪佩奇一起,打败了大灰狼”。孩子的想象力,会非常发散,天马行空,她会把知道的故事、人物、情节,用想象力连接起来。我觉得这样是非常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联想能力的。不拘泥于故事的本身,不逐字逐句的讲故事,陪着孩子一起发散思维。
1.化简去繁
现在国外绘本很多,首先就是主角的名字有很多英文,比如狐狸福斯、兔子哈斯、男孩大卫,等等。我一般不给孩子用这些英文名字,我会直接用直观的名字,比如小狐狸、小兔子、小男孩、小女孩,这样比较具象化,孩子比较容易记住,注意力会集中在故事情节上。
2.先看细节
我会一句话先讲一下故事的大概,然后每一页都让孩子自己先去看看认识什么,看图识物。比如在《狐狸找蛋糕》这个绘本中,讲的是狐狸饿了,在厨房、森林里到处找蛋糕,最后兔子和猫头鹰给他做蛋糕的故事。封面上就是一只小兔子带着耳机坐在沙发上,狐狸站在柜子旁边打开门在找东西。 我会提问式让孩子说出看到的画面 。比如:
我:“兔子坐在哪里?”
孩子:“沙发上。”
我:“兔子在干嘛?”
孩子:“看书。”
我:“狐狸在干嘛?”
孩子:“狐狸在找东西。”
我:“他在哪里找。”
孩子:“他在柜子里找。”
我:“柜子里有什么?”
孩子:“牛奶、香蕉、鸡蛋……”
我:“有蛋糕吗?”
孩子:“没有。”
我:“那狐狸是不是要继续找蛋糕啊?”
孩子:“是的。”
我:“那我们翻开书,继续找找吧。”
然后我会重复上面的步骤,跟孩子把每一页的物体都认识一下,把细节都看看一遍。
3.提炼主题
看完绘本以后,会对故事进行一个复述,在认识每一页细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复盘。我整体给孩子讲一遍, 最后帮孩子总结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 :兔子、狐狸、猫头鹰是好朋友,狐狸饿了想吃蛋糕,哪里都找不到,最后兔子和猫头鹰照着蛋糕书的做法,给狐狸做出了好吃的蛋糕。所以,这是一个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
4.孩子复述
我讲完以后,都会让孩子给我讲一遍。她目前基本上也是每页的内容讲个大概,但是她自己觉得可开心了,还经常拉着弟弟一起,正八经的给弟弟讲故事。弟弟听了也会咿咿呀呀的,还不会表达,但是很喜欢姐姐给讲故事。孩子记住内容还是挺多的,尤其是一些画面的细节,每一次讲述都比上一次更加细致,故事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连贯。
5.提问环节
我会根据故事内容,对孩子进行提问。
比如“狐狸最后吃到蛋糕了吗?”
“蛋糕是谁做的啊?”
“狐狸去了厨房,还去了哪里找蛋糕啊?”
“在森林里还遇到了什么小动物?”
“你来找找蛋糕都在书中的哪里?”
这些问题都考验了孩子的记忆力,需要孩子仔细回忆并作答,还需要动手翻书找出答案。 小小的绘本,可以当做看图识物、可以做记忆训练,一书多用。给孩子讲故事,重在陪伴的过程和体验,孩子的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给孩子讲故事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知道很多爸妈给孩子讲绘本,都是打开书就读起来。这我可厚非,在刚开始亲子阅读的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给卡蜜儿读绘本的。
只是后来我读了一些关于“怎样读好图画书”的书籍,还有孩子读书时的表现,我做了一些调整。
其实亲子阅读并不是翻开书讲起来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是那么简单,就不会有大么多绘本大师深耕于绘本阅读了。
同样是阅读,有的孩子由此开启的宝贵的思辨力,丰富的语感,而有的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个个的阅读清单。
这中间的差距在阅读方法上。
通读之前停一停,停下来看什么呢?看封面和封底。
我意识到这一点,源于一个有趣的契机。
有一天,卡蜜儿没有急着翻书看正文,而是看到打开书的第一页里面很多红色的小伞问我:“妈妈,是要下雨了吗?如果鳄鱼和长颈鹿一起打伞, 那鳄鱼可能被雨淋到啊,它那么矮。”
这时我想到了松居直的代表作《幸福的种子》一书中写道:成人看书,习惯性从正文第一页开始阅读,是的,文字通常都是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的,但绘本不一样,绘本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了。
我想起这段话,决定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我说:“嗯,这把伞看起来还挺小的呢,那它到底是谁的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我们带着问题去读绘本,孩子一直都很专注,生怕错过了问题的答案,直到看到这里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红伞是鳄鱼和他的宠物们的。孩子通过阅读,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好的绘本,每一幅图画、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与整理。当我们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讲给孩子听,就像是一粒一粒播下语言的种子。
昨天带女儿读了英文绘本《Handa's hen 》扉页跨页是书中出现的各种动物,封底内页也是,我没留意,乍一看这两页完全一样,我就觉得只是装饰而已,顺便提炼文中的关键信息。但我女儿发现了“秘密”:封底内页比扉页多了10只小鸡,这是Handa最后发现hen生出的小宝宝。这个设计太妙了,我女儿说这本书好有趣。
所以呢,孩子有时比我们更能够观察和体会到作者的深意。
我先讲一个故事吧。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讲这么个道理,估计话还没讲完,人就跑开了。
故事是天然具有说服力、影响力,且自带沉浸感的。
下面讲讲怎么讲故事:
1,故事要有情节,有 情感 。拿上面这个故事来说,男孩初次看见世界的惊喜,“爸,你看……”,这个父亲满怀欣慰,那对情侣一开始的不屑,跟后来恍然大悟后的冲击。让我们感到意外和感动。
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故事,情绪来回动荡了好几次。
2,故事要有细节。男孩“喊爸爸”,支持他的“第一次看世界”的惊喜;
父亲的微笑,表明他的开心;
情侣第一回在心里面想一想,第二回终于忍不住了说出来。
如果换一种表述,说,一个父亲带着治好眼病的儿子坐火车。是不是就特没劲了。
3,故事要有主题。跟孩子讲完故事的时候,先不要把智慧点说出来,通过问孩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来,不一定要跟你本来的一样,孩子或许有孩子自己的感悟呢。
故事思维就是用故事的元素把事实包装起来,把个人 情感 融进去,让人产生代入感。像放电影一样,让他身临其境地经历这个事情,更加能够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主题。
最后,我们在选故事的时候,尽量不要选那种有双方对立的,而要多选一些没有善恶分明,非此即彼类的故事,这样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一些包容,更平和的心态去看人和事。
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要分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时间不同,所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同,最重要的是有互动有共情。
1、0-1岁亲子共读。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会撕书和吃书,这是个要经历的阶段,父母也要耐心引导和不断的提醒陪读会度过这段时间。
2、1-3岁亲子共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在10-20分钟,可以完整的听完一本绘本,并且能够理解和听懂故事的意思,这时候父母讲故事除了声情并茂意外,还要有互动,这样更利于孩子理解和专注,提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互动的好处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3-6岁亲子共读。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互动讲故事依然是关键,到了6岁左右要引导孩子自己阅读,为上小学阶段自主阅读做准备。
在引导自主阅读的时候要经历一个特别长的时间,孩子习惯性的听故事,会依赖于别人讲。有一个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技巧就是讲到高潮的时候,就停止,孩子会特别好奇然后会自己去看。
6岁以上基本能自己看书了,虽然会有点吃力还是可以克服的。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也就这么几年,值得被珍惜哦!
我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一直有3个原则:
要孩子读的绘本,我都会自己先读一下,不只是翻看绘本内容,还会对绘本做一个初步全面的了解。从封面、封底、环衬、扉页以及勒口等处,了解绘本作者、译者、获奖、媒体推介、名家推荐等内容,基本了解一本绘本的背景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绘本故事的背景内容,为孩子理解故事提供辅助;
二是可以向孩子介绍插画和文字的艺术特色,正确引导、提升他的审美能力;
读绘本需要真诚、投入,同时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主要从语调、节奏等方面去把控。
首先了解故事本身的调性,然后选择轻松、快乐、平静等不同的语调来阅读讲解,而急躁、焦虑、悲伤等情绪要尽量避免出现在讲述过程中。同时,在阅读中,要把握好讲述节奏,讲述过程中适当代入情绪和感情色彩,同时,抓住故事的关键点,在讲述中为孩子做到准确引导和提炼。
特别要注意的是: 当故事中令人伤心的情节出现时,让孩子去感同身受是好的,但同时要注意讲述的语气应平静而有力度,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痛苦”这件事是正常的,是可以面对的。同时,借助快乐的情节释放其它情绪,使亲子阅读最后达到一种有所感、有所悟的效果。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阅读上养成依赖心理,但即使孩子学会了很多汉字,也不宜让他早早独立阅读,而应该两条腿走路,慢慢放手。
因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孩子还没有建立一个较完备的语言体系,因而没有足够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能力将它们连接成美妙的故事。亲子共读的过程就是在为孩子的独立阅读储蓄能量,一旦语言的感觉成熟,他自然会拿起书自己阅读。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是教育创作者晓晓静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给孩子讲故事,我是选择带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形式。我女儿现在是幼儿园中班,我是从她1岁半-两岁的时候开始亲子共读绘本故事的,不同阶段讲不同阶段的故事。
首先,专注开始读书的关键时期。我女儿是从她1对半时开始读绘本讲故事,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非常重要。每天可以睡前给孩子读3-5本绘本故事书。大点的孩子,也可以读适合他们年龄的故事书。
其次,选择喜欢和适合的故事书的类型,一定要符合孩子的阅读理解的年龄。比如幼儿喜欢读字少,有鲜艳图案的绘本故事书。大点的孩子根据性别不同,喜欢读书的类型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男孩喜欢科普类、昆虫类,女孩喜欢公主类等故事书。
再次,指读的方法,读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指给孩子读,逐字给孩子读,读时声音也要抑扬顿挫些,中间可以设定绘本书外图文的问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孩子回答下,然后再继续读。再比如,为了让孩子能在上小学前多认识些汉字,我特意每次用手指着绘本读时,漏掉那个字不读,让她来读,问她:“这个念什么?”逐渐地,她就认识了些常见的汉字,以后看到这个字时,自己会大声说出来。
最后,共同读完一个绘本故事,我都会总结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般我会给她重复读很多遍,她自己喜欢重复听,我就重复读。到最后,她可以指着绘本故事书,她可以复述给大家讲故事听了。
你好,我是一名对家庭教育有浓厚兴趣的教育从业者。关于您的问题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建议您可以这样做:
挑选好故事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给孩子展示什么,说什么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讲故事也一样。不同的故事给孩子的感悟是不同的,故事也有好坏之分。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是希望孩子能通过故事获得成长。因此在讲故事时,要选择积极的,正面的故事。所以给孩子见故事的第一步是要挑选好故事。
让故事对孩子有吸引力在给孩子讲故事前,可以通过给孩子设置悬念或者从身边的真人真事开始延伸,借此来增加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在讲故事时我们还要学会音调,音色,语气,肢体动作等的变化,让故事变得有声有色,让孩子能跟随故事的变化,情绪也能融入故事当中。借此来增加孩子对故事的领悟和体会。
让孩子分享感悟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看法未必一样。因此在听完故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用于表达自己的感悟。借此来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这样也可提升孩子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让故事影响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讲故事是为了提升孩子,因此在故事结束,孩子分享完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像故事中讲的那样,变得勇敢,聪明,有爱心等。那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学会引导孩子向这方面发展,进而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总结给孩子讲故事不能敷衍,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从故事的选择,故事的讲述,到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故事起到应有的效果。
我讲的故事都是有知识性的!比如北斗星不会因为季节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凡是听过的小孩子都记得这个故事。比较喜欢讲身边的事,举例身边的例子,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
怎么才算讲好一个故事,我认为,首先孩子要吸收你想要在故事里传达给他们的信息,这样故事才到作用。
但怎样才能让孩子接收到你想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这是我自己的讲故事的方法,我不会照着故事一字一字的读给她听,我会用我们平时沟通的语言先告诉她,这本书是讲什么的,然后再给她讲这个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会让她参与在其中,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她回答。
有的人会觉得,讲故事不是为了能让他们早点进入睡眠状态吗?为什么还要提问,这样脑子就活跃了起来不想睡了。
其实用什么方法讲也没有错,主要是看家长是想怎么去讲,我会以这种方式讲,我是想传达绘本的信息给她,让她比较容易记住,她读过的故事,都可以学习到一个什么道理。不过这也要因材施教,每个小孩子都不一样,他们都有自己接受事物的方法,适合你小孩子讲故事的方法,就是讲好故事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选择相应的故事材料。如果孩子习惯不好。讲些行为习惯的。如果孩子缺乏勇气缺乏毅力,讲些励志的。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一般,就讲一些 情感 上可以共鸣的。总之,最重要的要最大程度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第二,讲故事的时间最好固定在一个时间,比如晚睡前。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有规律地去行动,一定好过毫无章法。更何况,越是有规律,反而就越轻松,越不觉得是负担。
第三,讲故事有没有收获,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来有效测评,如果孩子的的日常行为发生预期的好的改变,说明家长的努力是有效的。反之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讲故事的内容和策略。争取每天让孩子有切切实实的收获。
② 长期在外工作,想要跟小孩培养亲子关系,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故事,怎么办
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父母一定要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密接触,比如一起睡觉,或者给孩子洗澡等。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忸怩不愿意,但父母可不能知难而退,要告诉孩子自己对他的思念和爱。其实亲子关系不怕肉麻,就怕爱在心里口难开,这才是最大的障碍。
好久不见,除了平常在电话里的交流,父母也要多关心孩子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让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他身边,父母也是想参与进他的生活的。如果孩子犯了错,也不要严厉批评,可以用温和的态度,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跟他对话,一般孩子都很吃这一套。
家长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故事呢?
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他喜欢的绘本给孩子阅读。
另外就是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
睡前故事不宜太长,并且故事的情节不要太激烈,以免让孩子过于兴奋难以入睡。
【小贴士】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不要局限于一位家长,可以爸爸妈妈轮流来给孩子讲。
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家长的语速不要过快,要让孩子听清楚。
如果能根据故事中的角色,在讲故事时,语气有所变化,孩子会更喜欢听。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尤为重要。每天坚持为孩子讲睡前故事,其实并不会占用家长太多的时间,关键在于坚持。
凡事都是需要付出才能有收获,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希望亲子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淡,那么家长就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去陪伴孩子。
③ 亲子阅读其实并不是照本宣科读故事,怎么做比较好
比如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候,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控制,甚至有些妈妈的肢体语言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夸张起来,让孩子能够在亲子阅读中感觉身临其境。爸爸妈妈和孩子看同一本书,讲述同一种故事,孩子在提问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心理需求。长期坚持亲子阅读的结果就是,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或者说是发脾气的时候,我会用绘本来转移他的注意力,结果就是——非常有效果。
听父母讲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甚至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乐得呵呵直笑,或者提出一个个疑问,与父母来一场交流,这种互动是温馨,高效的亲子活动呢!从动态过程来说,亲子共读更多侧重于脑力活动,多数时候是静态的。亲子游戏则不然,更加注重游戏过程的动而不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