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敦煌壁画的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北魏)西壁的壁画以本生故事画的形式向我们呈现出着名的九色鹿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位菩萨现在鹿王身上,鹿王身上的毛有九种颜色,鹿角白如雪,鹿只要站着不动,就能看到它身体闪着七彩光。在鹿的身边常有一只小鸟与它做伴。鹿与鸟生活在恒河边的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自在安乐。
Ⅱ 敦煌壁画中有哪些故事和人物谁来帮我应付老师啊!!!
一、九色鹿舍已救人
古时候,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是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称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一个人抱着根木头顺流而下,在汹涌的波浪中奋力挣扎,高呼:“救命啊,救命!”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不顾自己安危,跳进河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惊魂未定的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频频向九色鹿叩头,感激他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对天起誓,永做你的奴仆,为你寻草觅食,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头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救你并不是让你来做我的奴仆。快回家与亲人团聚吧。你只要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又起誓说:“恩人请放心,如果背信弃义,就让我浑身长疮,嘴里流脓!”说完,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个国家的王妃,妩媚动人。有一天梦到了毛色九种、头角银白的九色鹿。心发奇想:如果用此鹿的皮毛做件衣服穿上,我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娇嗔地对国王诉说了美梦,要国王立即捕捉九色鹿。不然,就死在他面前。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悬重赏捕鹿,有知九色鹿行踪或捕获着,赠国土一半,并用银碗装满金豆,金碗装满银豆作为重赏。调达看了皇榜,心中暗喜:我当国王、发大财的机会到了。虽然我对鹿立下誓言,但它毕竟是个畜牲,怕什么?于是揭了榜文,进宫告密,说自己知道九色鹿居住的地方。国王闻言大喜,调集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前来捕捉九色鹿。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红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好友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起身一看,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仔细一看,调达站在国王旁边,便明白了。心想:即使死也要把他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于是,毫无俱色地走到国王面前,问:“大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住处的?”
“是他告诉我的。”国王指着调达说。
“你知道吗?”九色鹿说,“正是这个人在河中快要淹死时,是我救了他,并发誓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圣明的陛下,你竟然同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岂不辱没了你的英名?”
此时,调达无地自容,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流出了脓血,臭不可闻,遭到了报应。
明白了事实真相,国王非常惭愧,责斥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传令收兵回宫。并下令全国臣民不许伤害九色鹿。
王后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二、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西端画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有人曾依据此图论证了汉武帝派张骞赴大夏国问金人(佛佗)名号,是佛教传人中国之始,但也有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这是附会之说。但不管怎么说,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功绩是真实可信的。此图是现存最早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三、吉祥天
大吉祥天女梵语译音是“摩诃室利”,藏语译音是“班达拉姆”,她是佛教里的一个比较着名的欢喜神。也被称做“大功德天”。
吉祥天的父亲是德叉迦龙王,母亲是鬼子母神,而毗沙门天是她的兄长。她是财富、功德和美丽女神,形象是一手持莲花,一手撒金钱,坐金翅鸟或猫头鹰,有白象相随左右。关于她的出生,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天神和阿修锣搅动乳海,吉祥天坐于莲花上出世,所以她又叫做“乳海之女”。是不是好象希腊的爱情女神阿佛罗迪特的出生呢!
Ⅲ 谁知道有关敦煌壁画的故事吉祥天的~
转载: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
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
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二、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四、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六、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 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2.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3.因缘故事画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4、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5、比喻故事画 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七、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
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Ⅳ 古敦煌有那些传说
http://www.gycity.com/oldbbs3/bbsall/307958.html
屋洼传说
敦煌的的魅力还在于一些虚幻的传说,而传说多半又与残存的客观事物紧密相联,这就不能不使人有些半梦半醒,搞不清是传说依附了真实世界,还是真实世界附会了这些传说?总之也是相得益彰,敦煌就这样扑朔迷离于虚幻与真实之间。
屋洼池的神奇倒不在于它何以是这沙漠之中一个明亮的湖泊,更在于有一匹神奇的“天马”曾在这里横空出世,博得汉武帝龙颜大悦,亲作天马歌。
西汉控制河西后,除修筑边防要塞,还大量移民屯垦,“人气”对于繁荣一个地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中国古有的一个哲学观点。特别是敦煌,地处丝绸之路最西端,人口的多少也反映政权的牢固程度,所以一时间,敦煌人口猛增。除了移民,也有获罪的各级官吏,“皆徙敦煌郡”。当然,对于后者,就有发配的意味。这其中河南新野的一个小官暴利长,就因犯罪被充军到敦煌,在屋洼池一带放牧。
他经常见到一群野马到池边饮水,并且注意到其中的一匹马长得特别壮硕而神态奇异。他在暗中窥视,对这匹马觊觎良久,终于想到一个智取的计策。他做了一个和自己形体差不多的土人,将自己的衣服穿在土人身上,并让土人手拿勒马索像真人一样立于池边。起先,群马一见,大吃一惊,不知其为何物,都不敢近前,跳开跑到远处去张望、逡巡。后见土人并无攻击之举,也就慢慢习以为常,又继续毫无顾忌地去池边饮水嬉戏了。这时,河南小官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摇身一变,将土人撒掉,自己立到了池边。看到群马又来池边,忍不住满心窃喜,甩出套马索,终于一举成功,得到了那匹他心仪已久的骏马。他把马献给了汉武帝,因为他深知武帝有爱马之癖。他对套马的诡诈和辛苦只字不提,称马是从水中跃出的天马,落入他手纯粹是上天的旨意。此话严丝合缝,丝毫不露溜须拍马之嫌,武帝怎么能不满心欢喜,即刻作天马歌,“湖中天马冲波出,蹴踏惊涛行飘忽”。
不知颇有心计的河南小官是否因此得以减轻了罪责,重回故里,反正从此屋洼池便得了一个出天马的声名,流传至今。
现在的屋洼池水深波阔,周边芦苇丛生,游鸟浮鱼,相映成趣。靠附近泉水灌溉栽种出的葡萄又自成一景,有几座晾房,远处看,蜂巢一般,出产的葡萄干比蜜还甜。没有谁再在这里发现过天马,但是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吟诵起“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醉卧沙场也真不足以见笑,屋洼池是那样充满了别一样的塞外风情。
白马佛塔
这已是十六国时的事情。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符坚统治了敦煌。他接受西域车师前部王和鄯善王的建议,派大将吕光带兵伐西域。吕光从长安出发,经过敦煌出玉门关,花了两年时间,大破龟兹等诸国联军,得胜凯旋。其时,吕光用两万多匹骆驼满载西域各国的贡品,还带着东去长安传播佛教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
罗什骑一匹白马,到得敦煌,白马就一病一起,不吃草也不饮水,罗什为此十分焦虑。这天晚上,罗什沉沉睡去,就见白马对他说,我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主之命,驮你进关,因为进关前的路上风沙迷漫,难辨方向。现在我已完成了使命,敦煌是我超脱生死之地,我不能伴你前行了,你前途郑重。闻得此言,罗什心中十分难受又恋恋不舍,他紧紧拉住马尾,对马说,传教乃佛祖大事,可不能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白马见他情意恳切,便又说,前面不远就是葫芦谷,那里有你的新坐骑,你去吧。说罢,就化作一片彩霞冉冉腾空而去。正在这时,一声马嘶惊醒了罗什,他正庆幸原来是一场噩梦,不料,随从却进来报告说,白马死了。罗什心中感念佛恩,便花重金修建了这座白马塔。
白马塔九层,象征白马九岁。塔壁形奇饰美,顶上为六角刹盘,每角挂有一串铃铛,风摇铃响,犹如白马正在亦步亦趋。
鸣沙神山
你知道鸣沙山原来是一位女神从香炉里抓出来的一撮香灰么?
传说敦煌本没有山,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有一队出征的将士在这里遭到沉重打击,全军覆灭,陈尸数万。一位女神刚好路过这里,禁不住大动恻隐之心,就从香炉里抓出一把香灰撒下来,顿时遍地成丘,掩埋了这些将士血肉之躯。可藏身于此的将士并不甘心,仍然时时发出军乐鼓角之声,那是他们在征战不息。
细嚼敦煌这些传说,既有真实的影子,又不乏想象力,极有人情味,充满了生活气息。所以我没法不以为,敦煌的人和神是不太容易区分的,敦煌的人一旦潜下心来极容易得道,而敦煌的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半空掉下来,这是真的。
敦煌不大,总面积不过3万多平方公里,但要走遍读透,没有三冬五夏的卧冰历暑,一切认识也只能是浮光略影。还有好些地方,我还没有来得及去,所以文中涉猎仍然只是几个点。什么时候真能由点及面了,我想,我一定要把一个完整的敦煌好好铺陈在你面前,让你看敦煌的深沉厚重、繁花似锦。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