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佛教讲的故事有哪些

佛教讲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6-28 03:00:52

1. 关于佛教的一些故事,有知道的吗

(一) 《“释迦牟尼”食物中毒离世》 话说这一天,年老多病在身的“释迦牟尼”,和学生去毘舍离城化缘。
到了班达镇,释迦给当地居民讲经说法,讲到酣处,一个叫穷达的铁匠走过来,向释迦施礼,要求释迦师徒第二天去他家吃顿午饭。释迦牟尼答应了。
第二天,这位铁匠用甜粥、糕饼和“栴檀树菌茸”(或译“干野猪肉”)来招待释迦师徒。释迦让学生们吃甜粥和糕饼,他自己吃“栴檀树菌茸”,释迦没有吃完,他对铁匠说:“穷达,你去挖个坑,把这剩下的木耳全给埋了。”穷达说:“这“栴檀树菌茸”可都是旁人想吃都吃不到的,白白扔掉多可惜啊……”
释迦告诉他:“这种“栴檀树菌茸”不是谁都能享用得了的,这世上除了我释迦之外,其他所有的人类都不能吃”
从铁匠家出来,释迦开始猛烈地肚疼,紧接着就窜稀,他一遍遍地去厕所,把血都拉出来了。
学生们很恐慌,嚷着去城里找大夫。
释迦摆摆手,对阿难说:
“阿难,你把我身上这件袈裟脱下来,叠成四叠,铺在这棵树旁边。我太累了,想靠着树坐一会儿。”
阿难依言去做,释迦靠坐在树旁,喘得很厉害,样子非常痛苦。
休息了一会儿,释迦牟尼口渴,让阿难去给他打水喝。由于附近没有人家,阿难就去河里舀了一碗水。释迦牟尼接过碗,咕嘟咕嘟喝完,挣扎着站起来,和学生们继续向前走.
等大伙走到酰连尼耶瓦提河的岸边,释迦牟尼就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倒在两棵娑罗双树的中间沉沉睡去,从此一眠不醒。
(根据南传佛经《大般涅槃经》第四章) (二) 《“龙树菩萨”的传奇》
1
“龙树”这名字,是中译。据佛经的说法,“龙树”其母在一棵树下生了他,后来又有“龙”助其成道,所以叫“龙树”。
实际“龙树”梵名是:nagarjuna,音译“那伽阏剌树那”。
梵语naga(那伽)在印度是特指“蛇”的。在印度神话中,一般谓其为住于水中,能呼云起雨的人面蛇尾的蛇形鬼类,其种族有一千,为迦叶波之妻歌所生,住于地下naga宫。(在印度经论中有关naga的记载颇多,印度传说,在佛法隐没时,naga宫即为护持、秘藏佛法的地方。)
rjuna“阏剌树那”是指树为名。
“那伽阏剌树那”如果诚实直译就是“蛇树”。
2
话说年青的龙树和几位同学,打听到有一个术士,会隐身术,他们就去登门求教。那术士给每人一粒药丸,告诉他们,用水将药磨化,涂在眼睛周围,就会隐身。
龙树和几位同学,仗着学来的隐身术,潜入王宫,奸yin了不少宫女,百余日后,宫中的一些美女,竟有人怀孕了。国王大为忿怒,严加责问。宫女哀泣有妖人作弄。
国王在大法师的指导下,派武士乱刀杀死了三个隐身贼,龙树侥幸逃脱……
后来,龙树遇到一位叫“大龙”的比丘,把龙树领入“龙宫”。他在“龙宫”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经典反复细阅,几乎能背诵了。“大龙”又授予他一些神通术,他才别师出来,从此大力宣扬“大乘佛教”,由此把上座部僧侣对立面称为“小乘佛教”。
公元5世纪后,龙树的说教传到中国,被尊为“八宗之祖”。
3
“龙树”晚年的传奇
根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介绍:
龙树在晚年合成了一种长寿药,过百年后还不见衰老,有一国王子看到自己的父亲亲近龙树也得到了长寿。王子急了,想让他的父亲快点挂掉,好让自己早日登上王位,于是找到龙树,提出要龙树的头颅,要他舍生取义的自杀。
龙树不知道是被迫还是随其意愿而用草叶自杀了。

(三) 《“达摩”遭嫉被毒死》这一天,达摩师徒两人从洛阳白马寺出来,看天色尚早,又赶到了位于今天龙门石窟附近的禹门千圣寺,受到了正在寺内从事译注经卷的西天僧人菩提留支和寺中方丈的热情接待。第二天早课佛事之后,菩提留支把自己译出的、并对众人将说过的十卷《楞伽经》交给达摩祖师恳请指教。
达摩览阅佛经十分认真,他和昙林一起字斟句酌了9天9夜,才终于把《楞伽经》读完。几天以后,菩提留支笑容满面地去见达摩祖师,几句寒暄之后,达摩就切入正题,毫不留情地说:“你这个译本错讹比较多,需要从头到尾进行修改,最不可容忍的是,不该把《楞伽经》同《楞严经》相混。象这样的译本,怎好拿出去教化他人,更不能流传世间,贻误后人,除非重新再译不可。”
菩提留支自恃多年学佛,颇通翻译,而且也确实在这本《楞伽经》上下足了功夫,满心以为会得到达摩的夸奖,不料却是这样一番不留情面的苛责。后来,他又听说达摩的弟子早已经译出了《楞伽经》,心里再也无法平衡。一天晚斋,菩提留支表示要酬谢达摩的指点,竟然亲入厨房,为他做了两样在西天才能吃到的佛门菜,苦瓜拌刀豆和番茄溜苦菜。谁也不知道,他在菜里做了什么手脚,但就在这天夜里,达摩祖师突然毒发,无声无息地圆寂了…… (以上记叙佛经依据,如有疑问,请指教修正依据)

2. 佛教小故事合集大全

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这样可分为三种,即经、律、论。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佛教小 故事 ,方便大家学习。

佛教小故事1

过去在农忙之余,村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换彼此的消息,难免也会有人发发牢骚,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有一天,须赖讲起专门跑南北货生意的莫勃,‘这个老莫很会作生意,也很热心助人,但是就是有两个毛病不太好,一来动不动就大发脾气,二来做事情很仓卒,还来不及听人家说清楚,就说他知道了……。’

没想到,这时候莫勃刚好拉着马、驮着货经过,听到屋里头一群人正在谈论他,想也不想立刻破门而入,‘那个爱嚼舌根的人,给我站出来!’看到莫勃突然出现了,大家吓了一跳、正面 面相 觑时,没想到莫勃已经一把揪住须赖的前襟,顺势一扯,瘦小的须赖当众扑倒在地!

‘我莫勃什么时候对不起你了?竟敢在这里造谣生事!说我动不动爱发脾气、做事急躁?今天不给你一点教训,我莫勃在村子里还抬得起头来吗?’顺势又扑上去,要给须赖一顿拳打脚踢时,大家七手八脚地拦了下来。

‘有话好说……你一动手,不就摆明了须赖说的是事实吗?大家眼见为凭,对不对?’村长才说完,大家都对莫勃的莽撞无礼议论纷纷。‘就好像那些贪好杯中之物的人,整天醉生梦死、不务正业,人家看不惯他如此糟蹋生命,劝他、骂他,他不但没有清醒,反而意志消沉、愈喝愈多,这不是自讨苦吃,自己害了自己吗?’

听了村长一番话,莫勃平静些了。村长接着说:‘老莫,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过失,不知道检讨反省,反而起嗔心责怪别人,就好像喝醉的人失去理智、愈喝愈多一样。只有如此愚痴的人,才会一再地为隐藏自己的嗔心,不断地施暴于人!’

村民们都为村长的智慧叫好,也劝莫勃跟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听听大家的意见,才不会误会大家的好意。

典故 摘自《百喻经》

省思

无始劫来习气的染缸,是一坛最浓最烈的陈酒,如何从纸醉金迷中醒来?身边的善知识良药苦口的劝导,往往是引领我们觉察迷失的曙光。不再文过饰非,才有可能觉照进而觉悟。《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佛法中有二健儿,一者惭,二者愧,惭愧之药握在自己手中──唯有坦白面对自己,才能从生死的染缸中醒来。

佛教小故事2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 辩论 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镇、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佛教小故事3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佛教小故事4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他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他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学佛是要学习简单、朴实的人生真理,唯有身体力行,将“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实慈悲喜舍的精神,造福人类。

总之,行善要及时,“渴时点滴如甘露”;若不能时时刻刻把握因缘,或不愿做小善,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援手;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会误人误己,甚至误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佛教小故事5

有一个牧羊人,很会牧羊,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没有多久,他的羊从几千只到一万只了。他很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见到他虽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那时有一个人,很会机巧诈骗,走过来甜言蜜语地和他作成很好的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于是这个人就对牧羊人说∶“我和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不论什么话都可以来谈。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寞。现在我打听东村有个女郎真是美丽极了,给你作妻子,很是合适。我作介绍人,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牧羊人听了很欢喜,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礼物,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走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的妻子,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儿子了,我特地来给你道贺。”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走来说∶“唉!真可措,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呢。”牧羊人听了以后,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

这故事告诉我们∶佛教里有种多闻的人,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便贪着于世间的欲乐,为它所诳惑,而抛弃了修习善法功德的财宝。结果,不但丧失了善法,而且也丧失了生命及财物,弄得大忧苦,大悲泣,正是自寻烦恼。


佛教小故事精选汇总相关 文章 :

★ 佛教经典故事最新汇总

★ 佛教经典故事2020汇总

★ 佛教故事大全2020精选

★ 民间小故事精选汇总

★ 佛教经典励志小故事

★ 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

★ 精选小故事大道理十篇集合

★ 佛教经典故事2020汇集

★ 佛教经典故事2020大全

★ 经典小故事精选汇总

3. 佛教故事大全2020汇总

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信佛,而烧香拜佛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佛教 故事 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佛教故事大全1

从前有两个国家,一叫迦尸国,一叫比提酰国。

比提酰国王养了一头大香象,力大无穷,勇猛善斗。依靠着这头大香象,比提酰国屡次打败迦尸国的军队。

迦尸国王一心一意也想找那么一头大香象,好与比提酰国一决雌雄,打败他们的军队。

有一次,有人 报告 迦尸国王说:“我在山中见到一头大白香象。”

国王一听,立刻贴出告示:“有谁能把那头白香象抓来,一定重重有赏。”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不少人聚集起来,入山捕象。

白香象知道了这一消息,心想:“我父母年事已高,双眼又都盲了,全靠我奉养。我如果逃遁到远处去,父母怎么办呢?还不如顺从他们,先到王宫去再说。”于是顺从地让众人把自己抓住了。

众人把白香象带到迦尸国王的王宫前。

国王见大白香象骨骼清珍高大,神力惊人,高兴极了,专门为它修盖漂亮的房屋,屋里铺上柔软的地毯,派许多乐师去为它弹琴鼓瑟,给它送去各式各样精美的食物。

白香象却默默地站着,不吃不喝,对面前的一切都无动于衷。

守象人看到这种情况,连忙报告国王。

国王便亲自来到象房,拍抚着象鼻,问道:“你为什么不吃饭?”

白香象开口说:“我有父母,年龄已大,眼睛又瞎了。我被抓到这儿,就再也没人给它们送水送草的了;它们在山中没吃没喝的,我却在这儿锦衣玉食,怎么忍心呢?”接着又对国王说:“我如果想走,大王所有的军队都挡不住我。但是,由于我父母年老眼瞎,所以我才顺从地跟着大王派出的捕象人来了。如果大王能放我回山,待我奉养父母天年之后,一定来为大王效劳。”

国王听了白香象的这番话,心里很感动,想道:“这么一比,我们成了人头之象,而这只大象却是个象头之人了。”迦尸国的人过去对父母非常不恭敬,返早人老了就会被其他人讨厌,呼来喝去的。这时,国王便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不孝顺恭敬父母的人,一律治罪。”并把白香象放走了。

白香象回到山中父母的身边,奉养它们;等待到父母死后,果然践约来到迦尸国。

国王见白香象这么守信用,主动来为自己效劳,十分高兴,立即整顿兵马,点齐军队,准备与比提酰国决一死战。

白香象见迦尸国王积极备战,就说:“打仗终究不是好事。

一打起仗来,难免会有死伤,所以还是不要打仗的好。”

国王说:“比提酰国王欺人太甚,仗着有一头香象,总是欺负我国,我要报仇。”

白香象说:“这样吧!你让我到比提酰国去一趟,我保证他们从此再也不敢期侮你。”

国王担心地问:“你去了,还能回得来吗?”

白香象回答:“你放心!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阻挡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于是白香象来到比提酰国。

比提酰国王听说有这么一头大白香象,主动来到自己的国家,喜出望外,以为从此增加了一个征战沙场的助手,亲自出城迎接。见到大象后,就说:“你从此就住在我国吧!我会用最优厚的待遇来对待你。”

白香象说:“我不能住在你们国家。我从小遵守誓言,从不这儿来,只是想对您说几句话,你们两国如果能尽弃前嫌,和睦相处,各自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那不比你征伐我、我攻打你更好吗?”说罢念了一首偈语:

胜者徒招怨,负者更忧苦。

不争胜负者,快乐又幸福。

比提酰国王听后,心想:“看来白香象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再说,如果这头大象在战斗中帮助迦尸国,那我绝对打不过他们。”于是答应了白香象和平的要求,并派遣使者与白香象一同到迦尸国讲和。

从此,迦尸国和比提酰国和睦相处,两国人民免除了战争之苦,都过着和起幸福的生活。

佛教故事大全2

从前,有一群乌鸦和一群猫头鹰,生活在同一座森林中,两群鸟结了怨仇。

乌鸦知道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白天就杀进猫头鹰的巢中,啄杀猫头鹰,吃它们的肉。

猫头鹰知道乌鸦夜里看不见东西,于是每到夜里就杀进乌鸦的窝里,啄杀乌鸦,剖腹开肠,吃它们的肉。

两群鸟你杀我、我杀你,互不相让,怨仇越结越深。这边怕白天,那方怕黑夜,整天胆颤心惊的,谁也不得安宁。

有一只乌鸦特别聪明,它对其他乌鸦说:“我们与猫头鹰的怨仇,是无法纾解的了,双方不共戴高孙天,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们只有想办法彻底消灭它们,才能安心地过太平日子。否则的话漏念雀,它们身强力壮,终有一天,我们会被它们全部杀光。”

乌鸦们说:“事情的确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么你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能消灭那伙可恶的仇敌呢?”

那只乌鸦说:“你们都过来啄我,把我的羽毛啄光,把我的头啄破,我就有办法消灭这些猫头鹰。”

乌鸦们就依照它的吩咐,统统拥上来啄它,把它啄得遍体鳞伤,浑身的羽毛也被啄个精光。

这只乌鸦挣扎着来到猫头鹰的巢外,假装悲伤地痛哭起来。

一只猫头鹰听到哭声,就探出头来,看见乌鸦那副狼狈相,便好珍地问:“你是怎么弄成这副模样的?你为什么哭着到我们这儿来?”

乌鸦回答说:“我劝乌鸦们说:‘猫头鹰身强力壮,我们根本打不过它们,干脆投降了吧!’它们就生气了,把我啄得遍体鳞伤,还把我赶了出来,并说下次再看见我,非杀了我不可。我现在无家可归,又怕它们追杀我,所以来投靠你们,希望你们能收留我。”

这只猫头鹰见它说得挺可怜的,就想收留它。

但其他猫头鹰都说:“这是我们的冤家对头,不能亲近。

要是收留了它,就等于帮助我们的敌人。”

想收留乌鸦的那只猫头鹰说:“它是为了说服其他乌鸦投降我们,遭到反对,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它现在来投靠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收留它呢?再说,不就是一只小小的乌鸦嘛!即使它有什么坏心眼,量它孤单单的,也起不了什么风,作不了什么浪!”其他猫头鹰听它说得有理,就不再反对。

于是那只乌鸦便被收留下来,猫头鹰们每天觅食回来,都会把吃剩的肉送给它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乌鸦身上的伤全好了,羽毛也重新生长出来。乌鸦装出非常感谢的样子,每天欢天喜地的。

过了些日子,它便经常飞出去,衔一些树枝、干草什么的回巢中来。

猫头鹰们问它:“你叼这些东西回来干什么?”

乌鸦回答说:“我们这个窝在山洞里,四周全是冷石头,到冬天寒风吹过来,多冷啊!我叼些树枝、干草回来,到时候可以挡风御寒。”

猫头鹰们听了挺高兴的,都不再吭声,也不再阻挡它。

过了些日子,乌鸦又说:“为了报恩,我愿意为你们效劳,希望你们让我看守洞口,我保证不让任何别的鸟进来。”

猫头鹰也答应了。

冬天来了,狂风怒号,雪片纷飞,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猫头鹰们纷纷飞回洞中,挤成一堆取暖。

乌鸦看机会来了,就用干草塞住洞口,飞到牧牛人那儿,衔来一点火种,把干草点着。火苗就着风势,呼呼地烧起来,洞里塞满了干树枝、干草,火越烧越旺,洞里的猫头鹰全被烧死了。

佛教故事大全3

从前有一个老婆罗门,娶了一个年轻的老婆。

他老婆嫌自己的丈夫年龄太大,就经常与别人私通。她胆子越来越大,欺骗丈夫说要在家里开宴会,想把一些年轻力壮的婆罗门都请来。

老婆罗门心里已有点怀疑自己的老婆,所以不肯去邀请。

那少妇就想出种.种办法来欺骗丈夫。有一次,老婆罗门前妻的儿子,不小心掉入火里,这少妇明明看见了,却眼看着他掉下去,也不伸手拉一把。

老婆罗门责备她:“你怎么眼看着儿子掉到火里,也不伸手拉一把?”

少妇回答:“我不是不想拉,可是我从小到大,除了自己的丈夫,从来没有碰过其他男人,所以实在伸不出手去拉。”

老婆罗门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的老婆真是那么贞洁,于是答应在家设宴席,招待年轻的婆罗门。

这下子少妇可方便了,成天跟那些人鬼混私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婆罗门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他又气愤、又羞惭,觉得没脸再在这儿住下去,于是收拾家里值钱的珍宝财物,打成包裹,拿上自己的衣物,扔下老婆,弃家而走。

老婆罗门四处漫游,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另一个婆罗门,于是结伴同行。一天晚上,他们向一户人家借宿,第二天清晨又一起动身。已经走出好远了,那个婆罗门突然说:

“哎呀!真糟糕!昨晚睡在人家的草堆上,今天早上没注意,衣服上沾了人家一根草。我从小严守戒律,从不妄取别人的一草一木,可是今天竟然偷了人家一根草,太不应该了!

我马上把这根草送还给主人,请您在这儿等我一会,我马上回来。”

老婆罗门听了他这番话,信以为真,心里非常佩服,觉得这个人太可敬了,就答应等他。

那个婆罗门装模作样地拿着那根草去还给主人,其实走了没多远,估计老婆罗门已看不见自己了,便在路旁的一条小沟里,躺下来睡了一觉。睡醒后,伸个懒腰,方才回到老婆罗门那儿。

老婆罗门果然还在那儿傻等呢!

那个婆罗门说:“我已把草还给主人了,我们走吧!”两人继续前进。

老婆罗门心想:“和这样坚守戒律的人在一起,真是我的福气!”对那个婆罗门敬重极了。走了一会,老婆罗门大小便后,想洗洗下身,就请那个婆罗门代为看管包裹。那个婆罗门满口答应,可是没想到老婆罗门转身刚走,那人背上包裹也走了。等老婆罗门洗完回来,人不见了,装着自己全部家产的包裹也不见了。

老婆罗门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不禁叫道:“没想到那个人表面那么正直,其实是个骗子!”又联想起自己老婆的行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一个人又往前走,走了一会,在一棵树下休息,看见一只鹳雀嘴里衔着一根草飞来,对树上的其他鸟讲:“我们鸟类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让我们住在一起吧!这样能更好地互相照顾。”

其他鸟纷纷答应,都说这样最好。

可是那只鹳雀等别的鸟全飞出去衔草建窝时,竟来到别的鸟巢中,偷吃鸟蛋,还吃其他巢中的小雏鸟。等其他鸟快飞回来时,鹳雀又装模作样地衔起草来。

鸟群飞回来了,一见鸟蛋被吃,小鸟被杀,纷纷责骂鹳雀,鹳雀却死不认帐。

鸟儿们知道它是大坏蛋,绝对不能与它共同生活,就扔下它飞走了。

所有过程全让老婆罗门看在眼中,他不禁感慨万分地叹道:“人中有骗子,鸟中竟然也有骗子!”

在树下又坐了一会儿,老婆罗门正准备动身,只见路上走过来一个出家人,身穿袈裟,神态安详,一步一步地慢慢走,一边走,嘴里一边叨念着:“去!去!众生。”

老婆罗门觉得很奇怪,问道:“您一边走,一边说:‘去!去!众生。’这是什么意思?”

出家人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虫纱罩灯。我怕走路时踏死了虫蚁,所以嘱咐它们离远一点。”

老婆罗门一听,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十分敬仰,就与他同行,一直来到这个出家人的住处。

当天晚上,出家人对老婆罗门说:“我晚上要安安静静地修持坐禅,您就到另一间屋子睡吧!”

老婆罗门就高高兴兴地到另一间屋子休息。到了半夜,他被一阵阵歌舞声吵醒,爬起来出门一看,原来出家人住的房子中有一条地道,从里面钻出来一个女人,与这个出家人私通。两人正在 唱歌 跳舞,寻欢作乐。女人跳舞时,出家人为她弹琴;出家人跳舞时,女人为她弹琴。

见到这一情况,老婆罗门心想:“唉!我又受骗了。天下万物,无论是人还是兽,没有一样是可以相信的。”于是念了一首偈语:

从来也不碰男人;

草叶也要还主人;

假装衔草有鹳雀;

怕伤虫蚁出家人;

统统都是骗人精;

没有一个可相信。

第二天,老婆罗门继续前进,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刚刚发生一件窃案,一个大财主在一夜之间丢失许多金银财宝。

国王问大财主:“有谁常到你家去?”

财主说:“我几乎不和任何人往来,只有一个婆罗门常来。

但这个婆罗门持律特别严,从来不要求什么东西,对一切世俗之物都不感兴趣。即使身上沾了一根草,他也会返回来送还给我,他绝对不可能偷我的财宝。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往来的人了。”

国王觉得很奇怪,却怎么也抓不到偷财宝的贼。

老婆罗门听到之后,也觉得很奇怪,心想:“怎么可能找不到偷财宝的贼?”老婆罗门来到王宫,对国王说:“您把这个案子交给我吧!我一定能破案!”

国王见他说得挺有把握的,就答应了。

老婆罗门立即下令,把那个常去财主家的婆罗门抓起来,关进监狱。

财主得知此事,连忙前来求情:“这个人志行高超,世上少有,绝不可能干坏事,您怎么把他抓起来了呢?我的财宝反正已经丢了,我自认倒楣,丢了就丢了吧!请你们把这个婆罗门放了,不要冤枉好人,反而增加我的罪业。”

老婆罗门说:“所有打算骗人的人,他们表面上都会装出一副正直和善的样子。关于这种人,我是很有 经验 的,你放心吧!且看我如何审案子。”于是下令把那个婆罗门从监狱中提出来审问,在老婆罗门的审问之下,那个婆罗门理穷辞屈,不得不承认自己偷盗财主珍宝财产的事实,低头认罪。

丢了东西的财主受到教训,国王也重赏老婆罗门。

佛教故事大全4

从前,有个婆罗门娶了个年轻的妻子。

他妻子容貌艳丽,性情淫荡,不太安分守己。婆罗门为了谋生,经常要出门,这就给了他妻子许多机会。可是家中还有一个婆婆,这使得婆罗门的妻子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个女人从早到晚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个老不死的眼中钉除去?”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从此,她对婆婆百依百顺,孝顺极了。每天一早就问安,晚上安置睡眠,天一冷就添衣,肚子未饿先做饭,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一定先端给婆婆,嘴上也是甜言蜜语,哄得老太太心花怒放,逢人就说自己的媳妇好。

婆罗门看到这种情形,自然十分高兴,对妻子说:“你这么做,可真称得上是孝顺的媳妇。我母亲年龄已大,没想到还能碰到你这个好媳妇,靠着你,还能再享几年福。”

他妻子说:“我现在供养婆婆的,充其量都是些人世间常有的东西,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能够让婆婆享受到天堂的各种供养,那才算是尽了我们做儿女的心愿。你 说说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老母亲送到天堂去,让她在那儿永远享福?”

婆罗门想了半天,说:“照我们婆罗门教的办法,要从山崖上跳下去,或者跳到火堆里,这样,就可以升天了。”

他妻子连忙说:“既然可以用办法把婆婆送上天堂,让她到天堂享福,那么又何必让她继续留在世间,受世间这些粗茶淡饭的供养呢?”

婆罗门想了想,觉得妻子的话挺有道理的,就在田野上挖了个深深的大坑,在里面堆上许多木柴,把它点燃了。然后他带着母亲,召集亲戚、朋友、其他婆罗门等,在火坑边举行宴会。大家又吃又喝、又唱又跳的,尽欢竟日,客人们散去之后,只剩下婆罗门夫妻及老母亲三人,夫妻俩便让母亲来到火坑里,猛地把老母亲推进火坑,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凑巧的是,火坑中有个小土崁上,老人家一骨碌滚下去,刚好掉在土崁上,没掉进火中。老人家这才明白,儿媳妇过去的孝顺全是假装的,心地竟是这么毒辣。她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向上爬,好不容易爬出坑来。这时,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她顺着来时的路途,蹒跚地走回家,途中经过一片丛林时,由于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从阴森森的丛林中时而传来一声声令人汗毛直竖的嚎叫声。老人家胆颤心惊,生怕碰到豺狼虎豹、罗刹毒蛇,再也不敢向前走了,便找了一棵大树,爬上去,躲在一个枝叶繁茂的树叉处。

附近有一伙盗贼,经常四出作案。这天,他们又偷了一批财宝,一伙人来到森林中休息、分赃,凑巧就坐在老人家躲藏的大树下。

她听到树下来了一伙小偷,心中害怕极了,一动也不敢动,唯恐被人发现。可是,她越是紧张就越是浑身打哆嗦,嗓子痒得实在憋不住了,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又吓得连忙用手把嘴捂住,憋得满脸通红。

而那些贼听见树上突然发出咳嗽声,也吓坏了,以为有什么恶鬼在这儿,个个拔腿就逃,连那些偷来的财物也没来得及带走。

老人家等天亮了,就从树上下来,见树底下摆满了各种宝物,她从中挑选了一些值钱的,什么璎珞、珠玑、金钏、耳环之类的珍宝,满载而归。

婆罗门夫妇看见老母亲竟然回来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僵尸鬼索命来了,都躲得远远的,不敢上前。

老母亲说:“你们别害怕!我是死后上了天堂,又从天堂回来的,还带回来许多财宝。”

说着,她解下身上的包袱,指着那些金银首饰对媳妇说:“你看,这些璎珞、金钏、耳环等,都是你死去的父母、姑姑、姨娘及姊妹们托我带给你的。

他们给得非常多,可是我年纪大了,没力气,只给你带回这些。他们说,如果你自己去的话,他们还会送更多好东西给你。”

婆罗门的妻子听婆婆这么说,高兴极了,便让丈夫把自己也送上天堂。她对丈夫说:“婆婆投入火堆而上天堂,得到这么多财宝,可是却因为力气小而没能多带,我要是去了,一定能带回更多财宝!”

婆罗门想了想,觉得妻子的话很有道理,便再次点燃火坑,照上次的样子,把妻子推入火坑。

可是媳妇的运气没有婆婆这么好,她没掉在土崁上,而是直接掉入火堆里,一下子就被烧死了。

佛教故事大全5

有一次,龙王的公主变成一条小蛇出去游玩,教一个放牛小孩给逮住了。

小孩用绳子把蛇绑住,拖在地上,用树条抽打着玩。

刚好该国的国王出来游巡,看见这条小蛇挺可怜的,便让小孩把蛇放了,并亲自把它送到河中。

公主哭哭啼啼地回到龙宫。

龙王问:“你哭什么?”

公主说:“我在外面游玩,国王无缘无故地把我打了一顿。”

龙王心想:“这个国王向来仁慈,怎么会平白无故地打人呢?这事有点奇怪,我要调查一下。”于是变化一条蛇,钻进王宫,躲在国王的床底下,心想:“如果国王真的做了这样无理的事,我就咬死他,为女儿报仇。”

晚上,国王回宫休息。他躺在床上,与王后讲起一天的见闻,说:“我看见一个牧牛小孩捆着一条小蛇,用树条抽打,便把那条小蛇放了。”

龙王听了,明白是自己的女儿撒了谎;他回到龙宫一再追问,事情果真像国王说的那样,便把女儿狠狠地责备了一顿。

第二天,龙王变成人的样子来见国王,说:“我是龙王,大王昨天解救的小蛇,是我的女儿。您对我们龙族有大恩,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您想要些什么东西呢?”

国王说:“各式各样的宝物我都有了,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听得懂百兽百鸟、一切生物的语言。”

龙王沉默了一下,说:“我可以满足您的愿望,请您斋戒七天,七天之后我再来。”

国王依言虔诚地斋戒了七天。

龙王果然来了,他把听懂鸟兽语的技巧教给国王后,再三地嘱咐:“您千万不能把这种技巧泄漏出去,也不准把从鸟兽那儿听来的话告诉别人,否则,您马上就会死掉。”

国王郑重地答应了。

当天晚上,国王与王后一起吃晚饭,有两只飞蛾在饭盘前飞来飞去。国王听见雄蛾对雌蛾说:“这么大一盘饭,我们各吃各的吧!”

但雌蛾撒着娇说:“你没见我怀孕,挺着个大肚子,很不方便?你还不多照顾我一点,给我把饭搬过来。”

听到这番对话,国王不由得发笑。

王后见国王莫名其妙地发笑,很奇怪地问:“你笑什么?”

国王不吭声。

过了一会,只见那两只飞蛾停在墙壁上吵起架来,吵着吵着还动起手来,扭打着从墙上摔到地上。国王不由得又笑起来。

王后问:“你又在笑什么?”

国王仍不吭声。

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王后一再追问国王到底在笑什么。

国王无奈,回答说:“我不能告诉你。”

王后生气地叫道:“你要是不告诉我,我马上自杀给你看。”

说着拔出刀来,做出自杀的样子。

国王急了,连忙上前抢刀,可是王后执意自杀不可。

国王这下可为难了,心想:“告诉她吧!自己要死;不告诉她吧!夫人要自杀。”想来想去,只有牺牲自己。

他说:“好吧!我告诉你。不过要等我出去游巡一趟,回来后再讲。”说罢便出宫了。国王想:“我马上就要死了,临死前再游巡一次我的国土,看看还有什么事要办。”

这时龙王也知道了这情形,就带领一群虾兵蟹将,变成一群绵羊来到河边。

国王也来到河边,看见一群绵羊正要过河。

有一头怀孕的母羊,叫唤着公羊说:“你快来背我过河。”

公羊说:“我累极了,实在没法背你。”

母羊发脾气说:“你要是不背我,我就自杀!你看国王为了王后,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奉献,你对我就没这么有情意。”

公羊也发脾气了:“那个国王是个大笨蛋,为了一个不懂事的女人,竟然甘愿抛弃生命。你要自杀就自杀,难道我还怕找不到另一头母羊吗?”

国王听了这番话,心想:“我身为国王,还不如一头羊想得开。”于是打消原意返国王宫。

王后看国王回宫了,便对国王说:“这下你该告诉我了。

如果你不肯说,我就死给你看。”

国王说:“你真的要自杀,那就请便。我宫中有这么多美女,不在乎你一个。”

王后一听,哑口无言,再也不提自杀的事了。


佛教故事大全2020汇总相关 文章 :

★ 佛教经典故事2020汇总

★ 佛教经典故事2020大全

★ 佛教经典故事2020汇集

★ 禅的故事2020大全

★ 经典传说故事大全2020精编合集

★ 经典民间传说故事2020最新整合

★ 哲理故事大全2020汇集

★ 讲故事大全2020汇总

★ 经典故事2020最新

★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2020大全

4. 3个佛教经典故事

佛教的故事可以让人们得到一种信仰,可以净化自己心灵,相信美好的事物,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3个佛教经典故事。

3个佛教经典故事之1:三藏比丘出家前的故事

佛祖在给孤独园。当时波斯匿王的王后生了一个男孩,端正殊胜,世上稀有,而且出生时,身上穿着袈裟,一生下来,就能说话。

王子问父王:佛祖还在世吗?大德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等佛祖的大弟子,都还在世吗?波斯匿王说:都在呢。

王子说:太好了,希望大王为我设供,供养佛祖和众僧。

波斯匿王马上安排供养,请佛祖入宫看看王子。

佛祖问王子:你自己还记得你在迦叶佛的时候,你是一位三藏比丘吗?王子说:是的。佛祖问:你在胎中过的还好吗?王子说:托佛祖的福,得以保全性命,得过日夕不知什么意思。

王后见到王子能跟佛祖对话,非常高兴,问佛祖:我的儿子前世修了什么福,生下来就会说话啊?而且能跟佛祖对话?希望佛祖为我们开示。

佛祖就为波斯匿王说一个偈子:

前世造了各种善业,即便经过百千劫也不会消亡,因为这些善业的缘故,所以现在受到这样的果报。

波斯匿王和王后听到佛祖说这个偈子,问佛祖:不知道王子前世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希望佛祖为我们开示。

佛祖说:认真听,我给你讲故事。

贤劫当中,迦叶佛出世,带领比丘游化人间,到了迦翅王的国土。当时,迦翅王的太子名叫善生太子。善生这个名字比较受欢迎,在佛经里面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有一部善生经,2013年分享过,有兴趣的师兄可以去看看,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次分享。

善生太子见到迦叶佛,深深地生出信敬心,回去启禀迦翅王,请求出家。

迦翅王不同意,说:我只有你这么一个独子,你应当继承王位,照顾黎民苍生,我不同意你出家呢。

善生太子听到之后,非常忧愁,倒在地上,绝食,坚持了六天。

大臣就劝导迦翅王:太子已经绝食六天了,再这样下去,明天恐怕就要死了。希望大王同意他出家吧。这样至少还能父子相见。

迦翅王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就跟善生太子约定:你如果能够流利地背诵三藏经书,我就同意你出家。

太子听到之后,非常高兴,马上就出家了,然后精进地背诵三藏经书,把所有的经文都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回来见父王。

迦翅王问善生比丘:我前面跟你约定,要流利背诵三藏经书之后才能见我,你现在背熟了没有啊?善生比丘说:背熟啦。

迦翅王听了非常欢喜,对善生比丘说:我所有的财产,都让你随便取用,我绝不吝惜。

善生比丘听到父王的教诲之后,就拿出很多财物,置办各种美食,供养迦叶佛和两万比丘,供养之后,还向每一位比丘奉施了三衣六物。三衣就是佛祖允许出家人拥有的三种衣服,六物就是佛祖允许出家人拥有的六种物品,六物包括了三衣,具体的内容,我们在家人就不需要去深究了。

因为这个功德,他不堕恶道,天上人中,经常是裹着袈裟出生,这辈子遇到佛祖,还是裹着袈裟出生,而且出家证果。

大家听到佛祖所说,欢喜奉行。

3个佛教经典故事之2:佛陀和魔王前世

很久以前,海中有一条大龙他老婆怀孕了,忽然想吃猕猴的心,茶饭不思,以致身体赢弱,面黄肌瘦。大龙问太太怎么了,想吃什么东西?起初母龙不肯说,在大龙的追问下,母龙说如果你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告诉你,否则说了也没用。大龙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想办法替你找来。母龙即说:我想吃猕猴的心你能弄到吗?大龙说:这个很难办啊,因为我在大海中,而猕猴在山林的树上。母龙说:如果吃不到猕猴的心,不但胎儿保不住,我也活不长了。大龙说:您忍耐一下,我这就去。

大龙出海来到岸上,离岸不远有棵大树,一只大猕猴正在树上摘果子吃。大龙来到树下和猕猴打招呼:您好啊!您在树上做什么?觅食辛不辛苦啊?猕猴回答:还好不是很辛苦。大龙又问:您在树上吃些什么呀?猕猴说:我吃果子。大龙说:我一看到你就很高兴,很想和你做好朋友,请听我说,这树上果子不多,海的对岸有片大树林,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果树。猕猴说:海这么大这么深,我怎么能过得去呢?大龙说:我可以背你过去啊!

猕猴不知是计,听了大龙的话就高兴地从树上跳到龙背上,向大海游去。大龙心里暗自高兴:哈哈搞定啦!大龙驮着猕猴沉下海中,向自己的住处游去。猕猴问:您怎么往海里游啊?大龙回答:我老婆怀孕想吃你的心,所以我把你带来。

猕猴心想:我今天真是不幸,自取灭亡啊!有什么办法可以脱此大难,保住性命呢?又想:我得骗一骗大龙。于是猕猴说:好朋友,真不巧啊,我的心还留在刚才那棵大树上呢,如果不去取来,您拿什么给你太太呢?您要是早告诉我,我当时就把心带上了,我们先回去取心吧,取了再回来,好吗?大龙听信猕猴所说,就驮着猕猴浮出海面,快到岸上的时候,猕猴使出浑身力气,跳到大树上。大龙在下面等了一会儿,不见猕猴下来,就说:好朋友您快下来一起去我家啊。看到猕猴很久都不肯下来,就说:您已经拿到心了,快点从树上下来吧,我送你到对岸的树林,那里有很多好吃的果子。猕猴心想,这大龙还挺笨的,就说:那边的树林里虽然有很多美味的果子,但我现在不想去了,我还是吃这树上的果子就好了。

佛说:那时的大猕猴就是我,而大龙就是魔王波旬。他那时想欺骗诱惑我,尚且不能得逞,何况现在以世间的五欲来诱惑我,又怎能动摇我所坐的金刚菩提座呢?

3个佛教经典故事之3:放生持圣号得菩萨救度

常言“母子通心”,三月二十四日这要命的一日,整个上午心悸忐忑,一股莫名的躁郁,压着心头,挥之不去。下午二点,铃声骤响,怵然屏息,电话那头是雾峰警分局:“吴衍辉在丁台路段发生车祸,很严重,目前大里仁爱医院急救中,请速到医院办续!”

啊!晴天霹雳,遭诛一击,我一路狂喊:“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救辉仔,可别出命!”

赶至医院,医护人员告知很危急已送进手术房,因不能及时连络上家属,只好请调解委员会主任、警察作证代为签名。闻毕,全身颤抖,跌坐候诊室椅,茫然抽搐,不知所以。

湿冷的空气,凝结慌乱的思绪,波诡云谲,喧沸错置时空,扰人魂飞魄散,心神恓惶。猛,念头一闪“找师父!”急忙透过侯师姐、陈师兄帮忙请示上圆下因师父,师父答云:“放生功德最快消业障,必须尽快放生,还要虔诚恳切的心,求观世音菩萨”。

瑞宏师姐马上到草屯附近鸟店买鸟放生,伸港洪师兄、水里洪师姐及侯师姐,亦各自在不同地点购买水族放生。大伙儿念佛、拜忏,抄写金刚经,集中念力,齐心回向。

开刀房外惊悚十二小时,佛号不断;中兴念佛会莲友,轮流驻颂,梵音响彻整个医院三楼。上照下因师父嘱共修会三天的危险期中,虔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力持菩萨圣号及大悲咒。还有南投龙泉寺莲友亦交心奔走,纷至杳来的关怀、沁人心脾,芳香室外回廊、远近薰染。

翌晨主治医师徐雷泽先生出现,却不断摇头,说情况很不乐观要有心理准备。因送达时瞳孔已经放大,血压只剩五十~四十,前额头右边破裂,深及脑部,脑髓稍有溢出,右手肘骨、右大腿及膝盖全属开放式骨折,人完全呈昏迷状态。徐医师走到衍辉左侧用力捏一下衍辉的手臂,辉仔抽了一下,徐医师惊觉,“快!快!有反应,赶快救!”

乍现生机,守着加护病房,至心虔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念掏心,不敢怠慢。天天居士帮忙放生,衍辉的病情也一天一天地进步;第十三天终于脱离险境。恻怛不安的心,才暂获舒解,然而思及连日来师父与莲友们的辛劳协助,铭感五内,泫然涕零,久久不能自己。

脑神经外科曲医师说:“这是奇迹!”记得衍辉醒来的第一天,迷惑的问我:“妈!我怎么了,为什么躺在医院?”还来不及意会,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的牵引,衍辉道出:“妈妈!本来我一个人呆在很暗的地方,没有人理我,忽然天上出现很多像球一样会发亮的东西,我随手抓住一个,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可是一下子又不见了。天空恢复黑暗,于是我念着菩萨圣号,突然,观世音菩萨从地上一直浮上来,好高好大,全身是金黄色,抬头望着菩萨,菩萨坐在莲花上对着我微笑;同时又对我比了比手势,继而天空再次出现好大好大的字——‘南无观世音菩萨’,排成一排,非常非常的亮,照射我身,且愈靠愈近,愈靠愈近…妈!我怎么了?”涕泪如滂沱江河,纵纵涟洏,佛力加被,菩萨恩德,无以复加,倾囊相报,岂能尽答。

嘹亮法音,遍洒水面,声声佛号,盘荡潆洄。迎风而立,极目江心,光可鉴人的漪涟,鱼跃顺流,逐浪随波;激扬生之喜悦,卷覆累劫病恹。

回首前尘,垂泪感恩;若不是每月例行参加上圆下因老法师举办的放生活动,数年来结善因缘;生死交关处,心坚石穿,奉‘放生赎命’之圭臬,哪能救儿逃过一劫!

“凡我所放一切生命,以及十方无尽有情,尽得度脱”——传情所有坚持放生理念,不退菩提心,连年日月,孜孜营营者。

阅读全文

与佛教讲的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着名外国电视剧与制毒 浏览:58
事业单位记账怎么计算 浏览:170
日本最新出的推理片 浏览:13
985美女为什么嫁中专男 浏览:78
市事业编去哪个局好 浏览:569
绘本水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浏览:643
安保人员发现健康码异常怎么处理 浏览:848
幸福树长叶子发软怎么办 浏览:509
水与墨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986
范冰冰与韩国人演的电影 浏览:909
你到底从不从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401
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网 浏览:467
好看站电影电视剧 浏览:700
谈恋爱之前爱情是什么样子 浏览:185
韩国经典推理电影 浏览:272
美女是怎么放的 浏览:696
早上好美女怎么那么漂亮迷人 浏览:643
冰雪奇缘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734
台湾电影哪里看 浏览:857
看电影不卡网址 浏览: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