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故事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故事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6-23 18:07:13

⑴ 如何在故事创编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创造力文献综述

《幼儿创新智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从古至今有了很多的科学发明,涌现出了相当多的科学家,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没有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中国的学生得过很多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冠军,至今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深深的思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的局面?我想这可能与中国的教育现状有很大的关系。笔者从事教育事业多年,也有一些小的体会。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真正的把素质教育的精髓领会、贯通、实施者却寥若晨星。说白了,科学研究靠的是创新力,而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死记硬背、记住唯一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这就造成了现在很多的高分低能的现状,这当然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能力,而在各种能力中,创造力的培养显然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是相当重要的。而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为人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开发。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只要得到及时和科学的开发,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幼儿的创造性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发展起来。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幸运的是,今天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师——孩子的启蒙教师,更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就更应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已具有思维能力,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有求知好奇、创造的需要,这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需求。无视幼儿这种发展需求,则很容易使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被抑制或弱化。幼儿的创新潜质是与生俱来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好奇,什么都想试一试,爱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正是有了这种好奇心,尽管他们的创新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种经常创新实践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成人的创新只是偶尔为之)。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微弱的,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却十分巨大,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 如今,虽然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都比较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只是重复原有经验,再现原有水平,缺少想象和创新,致使我们在进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时,只是一味的在原有水平上和幼儿讨论某个话题。 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必须营造轻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会有创新的可能吗?面对不信任的目光,耳听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心慌意乱、忧心忡忡、惊慌失措,他们的大脑感受力会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新活动之中。如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穿上白大褂拿起听筒当医生,用积木轻轻垒起,堆砌出各种造型。究竟该如何去营建、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激发孩子的创新灵感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要一切教师说了算。要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要给孩子充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将来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不屑一顾、甚至当头棒喝,这样做不仅会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堵回去,而且会丧失对创新的兴趣。教师应该深入其中,组织孩子,积极探究,寻找原因,帮助解决。当孩子在创新过程中讲错或做错事情时,教师不能加以训斥,粗暴对待,否则,你会就此堵住孩子再创新的源泉。 3、提供孩子安全和自由的空间。自由和安全是创新氛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教师要多开辟这样的小天地。为此,我们在创设各类游戏区域时,从名称、色彩、布局等尽可能地让幼儿感到温馨、亲切,还通过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鼓励孩子玩,玩出新方法、新花样,增进孩子对创新活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再次,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师应先开发自己的创造性。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当教师在开发自己的创造性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理解幼儿的创造性,更能鼓励幼儿创造,并从中找到适合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方法。 二、必须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潜力 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安排,孩子执行;老师制定规则,孩子服从约束;老师判断对错,孩子服从判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最可贵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幼儿对创新的态度和热情,幼儿对创新的兴趣等,而不是追求结果。注重创新过程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创新激情。究竟该如何去走好这一步呢?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走好这一步的关键所在。孩子虽然想象力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经验的不足和操作技能的不娴熟,其创新在成人眼里会显得稚拙、简单,但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孩子的创新,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惊人力量,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真棒!真聪明!可以试一试,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简明扼要的对幼儿发出语言暗示,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能帮助幼儿树立“我也能创造”的信念。面对幼儿的好奇、探索和冒险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保护,千万不能泼冷水或过多地加以干涉和限制,否则会扼杀幼儿的创新激情,幼儿的创新激情只有在成人的既大胆又精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激发。 第三步,要善于捕捉创新的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音乐活动时,幼儿会创编出鞋子穿在手指上,或袜子套在头顶上;又如在绘画教学中,一名幼儿把苹果画成了方形,老师发现后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幼儿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老师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幼儿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且鼓励幼儿早日培育出方苹果;回答老师提问时会说出很有创意的答案,但与老师的标准答案有一段距离。这时,如果老师能给予肯

阅读全文

与故事的文献综述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冈健康码怎么使用 浏览:470
美女姐姐在哪里过节的 浏览:395
心火电影苏菲完整版高清 浏览:57
当事业和家庭需要抉择时如何选择 浏览:375
天津商家进店扫码健康码怎么弄 浏览:904
两位美女在哪里歌唱 浏览:712
猪年的人搞什么事业好 浏览:823
挽回爱情的僵局该怎么打破 浏览:6
宏观经济赤字什么意思 浏览:956
今年航天事业交通发展有哪些成就 浏览:443
孕妇偷情片 浏览:630
95年猪男的婚姻与属狗如何 浏览:180
幸福风的纸怎么样 浏览:428
荆门什么时候上线健康码 浏览:298
安庆为什么美女这么多 浏览:823
匡衡这个故事怎么讲 浏览:931
必须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什么位置 浏览:448
从哪些方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浏览:214
经济类杂志用什么字体 浏览:865
免费在线观看的网站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