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大名着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带“三”的故事
四大名着中有很多带三的故事。如刘备三请诸葛,诸葛亮三气周瑜,三,表示众多的意思,这样写更能体现作家的写作功底。
⑵ 有没有关于倍数的小故事
今天我在做家庭作业,不慎遇到了“拦路虎”。嘿!瞧瞧,还是“和倍问题”。“和倍问题”是什么呢?我急得抓耳挠腮也没有想出来。碰巧,哥哥来了,我像是见了大救星似的。一是要让他教。到底一道什么题让我这么煞费苦心呢?这道题目是这抨的:“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两根铁丝各长多少米?哥哥深思熟虑后给岀租惊人的答案30厘米。这是为什么呢?哥哥见我丈二的和尚一摸不着头脑,便笑着给我分析了为什么是30厘米。“已知上面的条件,第二根由于比第一根多剪26一18=8(厘米)那么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倍。以此类推8除以2得4厘米。4厘米就是第二根现在的长度就是4+26=30厘米,而第一根和第二根一样长,所以第一根和第二根都是30厘米。算式列为(26一18)除以(3一1)+26=3O厘米。“哦!原来是这么做的”。我恍然大悟。“那再让你做另一种题型的,你会做吗?”“先试试吧!”“好”。哥哥给我的题目是这样的:三堆货物共1800箱,甲堆的箱数是乙堆的2倍,乙堆的箱数比丙堆少200箱,三堆货物各多少箱?我绞尽脑汁,终于想了出来。即然丙堆多岀200箱,我们可以先不管去掉。早有2份,乙有1份,丙有1份。所以算式可列为(1800一200)除以(2+1+1)=400箱。而求岀来的正好是一倍数乙。乙知道,甲堆和丙堆就简单了:400x1+200=600(箱)…乙400x2=800(箱)…甲总算式列为(1800一200)除以(2+1+1)=400(箱)…乙。4OOx1+200=600(箱)…丙。400X2=800(箱)…甲。答:甲有800箱,乙400箱,丙600箱。“完全正确”哥哥听了我的分析,可开心了。原来,数学并不能单靠死记硬背,也要看自己的灵活运用。
⑶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空城计
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
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弹琴,司马懿的兵来到城外,看到四个城门大开,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马懿命令按兵不动,自己上前一看,看诸葛亮神情自若、琴声不乱,怀疑有伏兵,这才命令撤军。
2、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
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3、挥泪斩马谡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
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
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诸葛亮回军后,将马谡连同与之一起在街亭作战的张休、李盛等全部处斩。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4、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
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5、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