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人物故事的例子有哪些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要越王去吴国侍候吴王,勾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励,锻炼斗志,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掉了吴国。
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 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国语??鲁语》说:季文子身居位高权重的鲁国上卿大夫,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
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
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孟献子闻知,怒而将儿子仲孙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亦仿而学之。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❷ 武王伐纣讲述了什么故事
文王长子伯邑考被纣所杀。文王死后,由后立的太子发即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兴师东至孟津伐商,但因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还师。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杀比干,囚箕子,商朝矛盾急剧激化。周武王又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作誓声讨纣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军进至商郊,与纣兵于牧野决战。牧野之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
武王进入商都,分商的畿内为邶、都、卫三国,以邶封纣子禄父(即武庚),鄘、卫则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理,合称三监(一说管叔监卫、蔡叔监鄘、霍叔监邶)。随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记载被征服者有九十九国之多。
克商后,武王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❸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有什么历史典故 故事 道理
夏禹把帝王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成了家族天下,经过四百年,朝代变迁,商汤讨伐夏桀,建立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经历了六百年,到纣王时灭亡.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
商汤(前?年-约前1588年),即成汤,商朝开国君主,河南商丘人。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据史书记载,商族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将商邑扩建为亳,称之为亳邑(今河南偃师商城)。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力量渐衰,至桀时更甚。汤定居于亳,为灭夏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汤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辅助国事,又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在今河南滑县,彭姓,即为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部落﹑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伐夏。汤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大败。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时为诸侯,被推为天子。夏,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第二个奴隶制度王朝。
周武王,姬姓,名发,谥武,日名为珷帝日丁,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文王临死时嘱武王早图克商。
武王即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竟有800个。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不顾虑财政,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
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在牧野发动战斗,据说杀人无数,“血流漂杵”。商朝因为军人不足,故武装奴隶兵,但奴隶未经过严格军训,不敌周的精锐武士。
阵前倒戈,反攻商军,殷商大败,纣王只能自焚于鹿台,周武王以钺砍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殷商正式灭亡,史称武王克殷。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武王年寿有九十四岁、九十三岁、五十四岁、四十五岁,甚至有六十多岁等多种说法。
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辅佐继承人成王。传统上,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禹和商汤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