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你列举四个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
1、战地女杰
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
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尽管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
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
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
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2、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进的道路。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雪山小太阳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
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
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
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
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
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最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4、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
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
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5、魂驻小红桥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春地点:甘南。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
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
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
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
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
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嘛。决不能!”。
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
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
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
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
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边,凝视远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有变。”
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2.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1、金色鱼钩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2、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
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
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3、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
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
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4、毛泽东恸哭警卫班长胡昌保
毛泽东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亲率军委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
正在说笑之际,忽然,毛泽东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这时,大家才听清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马达声,抬头一看,从东南方向来了几架敌机。毛泽东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来不及了。人们还没来得及跑开,敌机便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
呼啸的炸弹成群落地开花,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落在离毛泽东很近的地方。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主席”,随即猛地向毛泽东扑去,趁势将他推向一边。瞬间,毛泽东刚刚休息的地方腾起了烟柱。大家不顾一切地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
所幸,毛泽东没有受伤。满身尘土的毛泽东蹲在胡昌保身旁,一边用手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在毛泽东的呼唤下,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他微微睁开双眼,看到毛主席就在身边。
胡昌保躺在毛泽东的怀里,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缓缓而吃力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替我保卫好主席吧!”胡昌保看着大家,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毛泽东的怀中。
毛泽东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烈士遗体上。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下来。
5、陕北吴起镇,毛泽东痛哭红军子弟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率先到达陕北吴起镇。为迎接新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走上讲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红军将士们
目睹眼前这些衣衫褴褛、憔悴疲惫、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他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泪水。
他含泪说道:“我们虽然丢掉了中央根据地,遭到了失败,但到了陕北,毕竟还是胜利了!我们的队伍少了许多人,损失是惨重的。但走过来的同志经过千锤百炼,都是革命的种子!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要从头做起。”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当着如此众多的人流泪还从来没有过,而这次,这么多红军干部看到了毛泽东这么伤心地流泪。
3.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1、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2、半碗青稞面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
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
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
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
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3、魂驻小红桥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春 地点:甘南。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
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
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
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
血直往头上冲。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
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
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嘛。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
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
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
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
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
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
4、红军鞋
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还有的说,有一年天旱,人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事先没有吃斋。
“神仙”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个也没下来。我们不信什么“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毛主席知道了这情况,教育大家说:“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
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军团首长也向我们讲明了雪山的情况。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而且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来,用手掂量着,心头涌起很多感想。一首在江西中央根据地流行的山歌在耳旁萦绕着。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色政权万万岁。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到我们离开老根据地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
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清早就抬着各种慰劳品来送别。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动了半天才说:“孩子,带上这双鞋吧!这鞋一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
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大爷,看着手里的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伙伴。
5、年龄最小的11岁女红军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着名的中共早期党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
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
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
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
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
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
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
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
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
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4. 红军25000里长征中有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如什么什么什么
1、断肠就义红军师长
1934 年12 月初,中央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进行了一次惨烈的血战。红军伤亡很大,由出发前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在这场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负责掩护中央机关转移。主力红军西渡湘江后。
敌军切断了他们的通道,全体官兵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最后,除少数红军突出重围外,6000名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江面。至今,当地还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带领的百余名官兵在突围中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他本人腹部受重伤,不幸被捕。
在被敌军抬往县城的路上,他从昏迷中醒来,乘敌不备,用手伸进腹部伤口,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 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和信念。
2、贺子珍舍身救伤员
贺子珍是毛泽东的妻子。长征开始时,她已怀有身孕。1935年4月的一天,贺子珍随干部休养连在黔西盘县境内隐蔽休息时,突然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一个担架员被炸死,伤员暴露在田地里,敌机又一次俯冲下来。
在这危急关头,产后虚弱的贺子珍立即冲过去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躯体掩护着伤员。伤员得救了,贺子珍却倒在血泊中,她身上嵌入了17块弹片。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只得把表层的弹片取出,有些深入体内的弹片伴随了她一生。
部队又要出发了,贺子珍为了不拖累大家,影响部队行军,主动要求留下来。毛泽东和战友们坚决反对。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她继续随部队长征。贺子珍这种舍生忘死救伤员,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激励着战士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向最后的胜利。
3、一封血信
1935年2月,红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了激战。军团长彭德怀十分焦急,因为不拿下娄山关,红军大部队就有被围歼的可能。突然,军团宣传队长钟明彪发现,敌人阵地里跑过来一个人,他一手捂着肚子,一边往山上招手。钟明彪立即冲出掩体,跑去接应。
跑近一看,原来是半年前刚入伍的小战士。他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肠子流了出来。见到钟明彪后吃力地喊着:“十团已冲上主峰,又被敌人压下来,快派部队增援!”钟明彪想给他包扎,他说:“别管我,快去报告!”钟明彪只好飞速跑回指挥所汇报。
彭德怀立即命令干部团增援,一鼓作气拿下了娄山关。后来,钟明彪和战友们沿着一条血路,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已经牺牲的小战士。大家忍着眼泪掩埋了小战士,悲痛万分地踏上新的征程。
4、毛主席爱兵如子让担架
长征初期,毛泽东大病初愈,组织上给他制作了一副担架,配备了坐骑。但他很少用担架,不是让给生病的警卫员,就是让给冻脚的小战士。
坐骑更是秘书、警卫、勤杂人员轮流使用。渡赤水河时,警卫员黄泽九因肚子痛掉队了。毛泽东马上将担架留给他,自己和战士们夜行军走了100里山路。尽管很疲劳,他们一路上还给战士们讲笑话,鼓舞大家。
一天,红军来到雪山脚下,机要秘书黄有凤又突然得了疟疾,打摆子发高烧。毛泽东亲自找卫生员给他服药治疗,又让他躺在担架上,一再鼓励他要坚持下去。
可毛泽东自己却拄着拐棍,迎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滑地向着雪山走去。黄有凤躺在暖暖的担架上,望着毛泽东那举步维艰的身影,感动得热泪盈眶。长征中,红军将领们像这样爱兵如子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5、彭德怀宰杀坐骑救急
1935年8月,红三军团在过草地时,由于连续长途行军作战,干部战士都十分疲惫。因为缺粮,他们只能靠吃野菜草根充饥。此时,军团长彭德怀决定把仅有的六匹骡子全部杀掉,以解燃眉之急。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一听要宰杀全部骡子,包括彭德怀的坐骑大黑骡子后,都不同意。
这头大黑骡子在长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路上,它不是驮着粮食、器材,就是驮着伤病员。过湘江时,许多不会游泳的战士就是它一次次地运过江去的;过雪山时,一些疲劳过度奄奄一息的战士,也是靠它翻越了雪山。
彭德怀耐心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不杀它们,部队靠什么走出草地?人比牲口更重要!”最后,骡子全部杀掉了,军团部只留下了一些杂碎,其余都留给了后面的部队,这些肉不知救了多少红军战士,使部队渡过了难关。
5. 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有那些
一、半碗青稞面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
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二、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政府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三、三次遇到母亲
1934年,刘湘围攻川陕苏区。红军撤离时,红军战士李中权全家9人参加长征。其中,李中权的父亲李惠荣、母亲王理诗、大哥李中泮、二哥李中池、妹妹李中珍在长征途中先后牺牲。1937年,兄妹在陕北团聚时,只剩下4人。虽然和母亲同在长征队伍中,但李中权和母亲只有过3次短暂相见。
第一次是在1934年春天,当时母子两人已经知道李中权父亲的死讯,但都向对方隐瞒,最后还是母亲告诉了李中权。由于任务在身,李中权匆匆离开了母亲。
第二次见面是在1936年3月,李中权在宝兴县意外遇到母亲,那时正准备二过草地。母亲拉着他的手,高兴得顾不上回答他的问话。李中权没有告诉母亲二哥李中池、五妹李中珍夫妇的死讯。第二天一早,队伍就要出发了,李中权又一次匆匆和母亲告别。
第三次见面是在1936年6月,在西康省丹巴县东边耳时,李中权当时任红四方面军大金川独立二师政委。行军路上遇见了母亲、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李中权留下自己的战马和部分干粮,含泪而去,不忍回头。
李中权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母亲面容极度憔悴,神情忧郁,只是呆呆地望着我,似乎累得已经不能开口了。”虽然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战马的帮忙,李中权的母亲和弟弟妹妹翻过了雪山,但1936年7月7日,在西康草地炉霍县,李中权的母亲再也走不动了。
幼小的李中衡、李中秋兄妹掩埋了老人,带着老人留下的拐杖,一直走到陕北。
四、金色鱼钩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五、半截皮带
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十三四岁参加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干粮野菜、枪皮带都被战友们吃光了,开始轮流吃周广才的皮带。估摸着要走出草地了,他哭泣着恳求战友:“不吃了,同志们,留着做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见毛主席”。
就这样,这条被吃了一小截的皮带留存了下来。为缅怀先后牺牲的战友,周广才一直珍藏着这条皮带,还在上面烫了“长征记”。
6. 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一、长征途中出生的孩子
长征途中,红五军团参谋长周子昆的妻子曾玉是一名在战火中生下孩子的女红军。曾玉本不在长征的名单中,但她实在舍不得离开红军、离开自己的丈夫。挺着7个月大的肚子,悄悄跟在队伍后面一路走了下来,成了编外人员。因为是“编外”,曾玉没有口粮和装备,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战友们的接济苦苦支撑。
部队在翻越老山界时,遇追兵追赶,那时曾玉肚子疼得厉害,马上要生了。董必武找来担架抬着她没走多远,抬担架的人在遭到敌人袭击时放下担架跑了。曾玉只好骑上钱希均找来的马,颠簸中,鲜红的血顺着她的腿流下来,把马鞍上垫着的被子都湿透了。
追兵越来越近,女红军们只好把她从马上扶下来,搀着她走。大家架着曾玉一步一个血印朝前走,想找一个稍微安静和安全点儿的地方把孩子生下来。莽莽山林中,不见一户人家,几位女红军只好找来一把枯草,把曾玉围起来,孩子就出生在这把枯草上。
这个红军长征途中出生的婴儿还没睁开眼睛,她的命运就已注定。她的母亲只能把她留在出生的地方,期待有人能收养。孩子的哭声在继续,母亲的心更痛,女红军们只能架起曾玉继续赶路。
1936年,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妇女干部李金莲就要生了。草地一望无际,妇女工作人员只好在距离大部队行军道旁不远的地方围成一个圈,李金莲就在这个圈中生下了孩子。孩子生下后,大家你扯一块衣襟、他凑一块布,勉强把孩子包裹起来,走出了草地。后来,她含泪把孩子送给了当地的老乡。
二、七根火柴
王愿坚在1985年发表的《七根火柴》的小说中,生动记述了这一曾经真实存在着的故事——一名红军战士在即将陷入沼泽地的战友身上找到了一本党章和宝贵的七根火柴。
“那同志一只手缓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并且是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战士用生命守护的火柴和党章留了下来,然而他却永远地牺牲了。
看似普通的火柴对于在草地上行军的战士们来说,就像是救命的药品一样。草地里的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经常冻得战士们瑟瑟发抖。所以,火柴是草地上最珍贵的物品之一。这位战士留下的火柴,不知可以带给多少战士温暖,挽救多少战友的生命。
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来取之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是为了表达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恋,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主席借书故事
在长征途中,因为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还曾闹出过笑话。有一天,红军队伍经过一个村庄,毛泽东命令队伍在村外扎好营地,然后派警卫员去村里借书。毛泽东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小王,你去村里看看有没有读书人,想办法帮我弄‘水浒’和‘三国’来。”
警卫员找了几个读书人,其中有一个私塾先生,他知道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好兵,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听说红军首长需要“水壶”和“三锅”用。私塾先生二话不说,拿出家里的水壶就给了警卫员,可是,他家里实在没有“三锅”,只有“一锅”,但他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一口烧饭铁锅交给了警卫员。
警卫员谢过私塾先生,喜洋洋地把水壶和铁锅带回了驻地。警卫员说:“主席,水壶拿来了,村里人没有一家有‘三锅’,我就借来了‘一锅’。”毛泽东抬头一看,禁不住笑了。他把警卫员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小王呀,你有空要抓紧学习文化知识才行啊。我要你去借的是中国四大名着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而不是烧水的水壶和做饭的铁锅。
四、运动会烧牛粪
红军在炉霍期间,为了活跃长征途中的部队生活,鼓舞士气,朱德总司令倡议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内容十分丰富,有球赛、赛跑、跳高、跳远、跨越障碍,有刺杀、投弹、骑兵表演,也有识图、测距、识别和利用地形地物。在这次运动会上,最别出心裁的项目,要数朱总司令提议增设的烧牛粪比赛了。
比赛规则是,看谁先点着升起火苗。比赛开始了,随着点火的信号声响起,数千名红军战士几乎在同一时间划着了火柴。一会儿,宽阔的平地上到处冒起了青烟。青烟越拉越长,越滚越大。数千条烟龙汇合在一起,翻动飞腾,直上青天。
五、吃冰激凌
爬雪山时,周士第在黄埔一期的老同学———干部团团长陈庚,提议周士第用广东话给大伙唱支歌。周士第大大方方地放开嗓门,唱了两句,自己就开怀大笑起来。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人吃干粮,有人一把一把地吞雪解渴。干部团参谋长毕士梯把珍藏在笔记本中的一小包糖精拿出来,往每个人的口杯里放了一点点。
肖劲光大声喊道:“来来来,吃冰淇淋了!”周士第尝了一口拌糖精的雪粉,故作陶醉状说:“我这杯,比南京路冠生园的还美哩!”陈庚也啧啧赞道:“我的更美,是安乐园的哩!”他们把干粮当饼干,把雪粉当冰淇淋,又说又笑,浑身的疲乏一冲而散。吃罢“冰淇淋”又向着雪山顶上爬去。
六、吃牛皮
郭林祥在回忆录中记载:“走出草地的前一天,我带的干粮就吃完了,肚子饿急了。好不容易找到前面部队杀牦牛吃后丢下的一块皮,我捡起来,把毛烧掉再烤,半生不熟的,洗一洗就吃,一边咀嚼还一边吱吱地响,靠这块牛皮维持了一天。
“其实,能吃到皮带,那对战士们来说,可是一顿大餐。”黄忠学将军的儿子黄宏波说,“父亲常说,吃皮带时,先把皮带烤一烤,烤软了以后,再放到水里煮。这一根皮带,就是战士们的美味佳肴了。”
黄忠学的回忆录中也写到:“一天,一个同志笑着对我伸出一双手,‘给一块油炸饼干你吃吧。’我惊喜地接过来瞧着:‘你从哪儿捞到的饼干呀?’焦黄的颜色,缀着粟米大的泡泡儿,很像是油炸的。我放到嘴里嚼了嚼,觉得滋味不错,就问道:‘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牛皮!’他哈哈地笑了。
我们十来个人每人都有一条牛皮带,往后,我们除了挖野菜充饥外,还烤牛皮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