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马的故事有哪些
一,老马识途,典故如下:
老马识途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最后是管仲除了个主意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其带路,最后终于走出山谷的故事。
二,指鹿为马,典故如下:
指鹿为马的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讲的是秦朝末年,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三,伯乐相马,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典故如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
四,塞翁失马,典故如下:
讲述的故事是赛翁的马走丢了,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五,马革裹尸,典故如下:
讲的是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
马援认为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