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导演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导演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导演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如果以镜头论电影拍的好坏,当然可以说明问题,但是我觉得这倒是有种把剪辑摄像的工作与导演的工作做了一些混淆。也就是说,对问题进行了曲解,甚至于提问的题主也没搞清楚这个问题自己究竟是问的什么,到底是镜头有多漂亮还是问导演怎么拍的好电影。
电影,究其本质是在以一种方式讲一个故事。这种方式借助于影音的手段,这种方式不不同于以往众多技术与艺术形式,而且由于其复杂性,一般情况下已经超于了一个人所能驾驭的范围,所以导演拍摄一个电影时候,需要众多的帮手,这些人统统需要为导演服务。如果这些人服务不好,那是他们职业素养问题,这些人服务的好,电影拍摄不好,这是导演功力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拍电影的功力?拍电影的功力,就是讲一个完整故事的能力,讲得好讲不好,这才是一个导演驾驭这个电影的能力。
所以,你可以拿评价讲故事讲的好讲不好来类比,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你至少能有个简单的认识与评价体系而不至于混乱。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故事讲的好与不好呢,首先是故事是不是精彩,这对应于电影拍摄层面,其次是故事有没有深度,这决定于故事到底能深挖多少内涵。前者趋近与技术,后者趋近与精神内核。
拿镜头讲的朋友我极其尊重,但是我瞧不上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为什么有些导演拍个小样很不错,但是被称呼驾驭不了大片呢,为什么有些导演掌握大量资源要拍商业大片,还拍成烂片了呢,究其根本,都是不会讲故事。讲故事一是通过设计精心的场景推动情节发展,二是这个故事真的能夹带了导演想表达的内容,你能找到你自己需要的感动。
只举一个李安的例子。对于李安的认可度,应该没有疑义。李安导演本就是写剧本出身,他是作为一个导演,创作的剧本得到了认可,慢慢一步步走向奥斯卡巅峰,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讲故事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果看他的功力,看完这个电影首先我想问自己,这个电影讲了个什么东西?我会给自己回答,李安在这个电影里完美的展示了自己的世界观,他要讲述一个信仰的问题。那么好,如何讲的.。为了讲信仰的问题,李安就要把场景设定在印度,让年幼的派信了好几个宗教。你觉得这些是为了玩的吗,不是,因为阿三的国家太牛了,印度教到处都是神,一个村子一个,好几万个。这就是说,我要拍信仰有关的,那就是要从信仰最多的地方开始,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李安让年幼的派跟着父亲上的那一课,你肯定得先知道导演想干什么再说这么干好不好,你说呢,场景怎么精彩的我就不分析了。第二步,少年的派已经信仰了这么多神,那哪个神是真的呢。李安为了让这些神显灵,就要把派扔在一场大的海难里,让用海难去试练这些信仰,看如何派才能得到救赎。其中有一个场景,面对狂风暴雨,少年的派对着天空嘶吼,Jesus,我都这样了,你们还要我怎么样?这个时候是什么,是导演让派在海上漂啊漂啊,经历了各种困难,心灵要崩溃的时候,再加一场暴风雨,好了,故事讲到这里,派就可以对神发出质疑了,你们根本对我没什么用。
当少年的派真的决定一定要生存下去的时候,故事实际上就讲完主要部分了,所以到那个岛上少年派要离开的后,剧情就到了海滩上。为什么,因为刚刚已经证明那些神不好使了。最后的一段,导演的另一部,否定了那些神灵的救赎,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观念才是他歌颂的呢。他让中年的派慢慢的讲了出来,什么大老虎甩甩尾巴走了,我多么想说声谢谢云云....李安要表达说,那些痛苦的记忆就是痛苦,痛苦过去了,就恢复正常的生活。导演最后用了一个场景,派的老婆孩子回来了,视角从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切到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这个普通生活的一家人的场景里。——这是多么伟大的世界观,我们总是期望一个受过大灾大难的人发生某种变化,要么活在悲痛里,要么人生再也提起不起激情,但是派经受过这么多苦难,仍然保持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小说家当时惊奇一下,其实这就是观众应该有的惊奇。由此,整个故事讲完,近乎完美无缺。当时看完我当即立Flag表示这电影不得奥斯卡奖我就再也不看电影了。
导演的功力体现在调动各种手法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还体现在不观众的意志。李安知道自己拍完之后很多人看不懂,他也不强求观众看懂。所以在讲派的故事的时候,这是怎么讲的呢,当时微博上一堆人吵闹相信哪个故事。其实李安为什么这么拍,可能吃肉这种事真的发生了,但是如果你把这种镜头拍下来,固然紧张吓人,这不就是赤果果的血腥么,但是如果不留下这一笔只用几只动物,这就是童话。要知道,这是一件事的两面,一面是血腥,一面是神性。缺少了哪一面,都不完全,李安没有相信俩故事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他相信了哪个,他就不会把另一个讲出来。
所以讲故事的人另一个能力是适当的给人以空间,让喜欢血腥的人找到自己的重口味,把小清新的童话留给文艺小青年。但是作为讲述完整故事的手段,你一定记得故事是怎么一步步高潮的,你说这是镜头拍的好还是导演设计的好?他如果不想这么拍,那又怎么能拍出来?李安自己描述导演的作用,就是要讲这么一个故事,然后有一根线牵着观众,有高有低,观众就会有时候舒缓有时候紧张,就像写作文一样的起承转合,然后高潮收尾。作为一个导演,牵这根线的能力,就是功力。
总结下,导演的对电影的掌控力体现在调用各种方法与技术手段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能力上。导演作为一个拍摄电影的主体,能良好的协调各路人马为自己讲这个故事服务并最终产出一个好的作品,这就是好导演。
;㈡ 如何写好网络小说的三个核心要素【网文写作技巧】
网络小说的三个核心要素——‘人物’‘故事’‘设定’。
传统小说的定义里,也可以将其比作人物,情节,环境,道理其实是相同的,只是网络小说在具体意义上稍微有那么一点差别。
一,人物。
所有的网络小说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讲述人物的故事。
分析人物,塑造人物,铺设人物,代入人物 是人物创作的基本技巧,当然,顺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排列。
所谓 分析人物 ,有两层意思,一是只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实人物,搜集素材,二是分析自己笔下的人物,做深入了解之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创作。
思考人物的 所思,所感,所悟,所为 ,分析人物的 关系,动力,目的,能力 。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以人物为主要核心创作小说的一个入门技巧。
然后是 塑造人物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需要为人物分清 主次,定位,意义 。
根据之前所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人物 圆融,饱满,灵动,立体 。
创作的关键在于 铺设人物 ,通俗的说法就是,把脑内构想的人物呈现在纸面(文档)之上。
铺设人物需要根据之前理清的动力与目的,主次与定位融入具体的剧情之中。
不仅如此,你需要通过切实的情节将之前塑造好的诸多人物特点表达出来,比如 性格,外貌,背景,能力,风格,以及人物关系 。
最后则是代入人物,这里的代入同样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作者自身代入人物,另一个则是说通过文字引导读者代入人物。
具体方法有两种,类似戏剧表演艺术中的 ‘体验派’‘表现派’ 。
这在人物创作中有触类旁通的地方,体验派指的是“ 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去进入人物,然后表达出人物。 ”这种方法放在小说创作中也同样适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作者将自己当成主角,去考虑主角因该怎么做,会怎么做,因该怎么想,会怎么像,然后通过主角的视角,将其描绘出来。
表现派则是指:“ 通过外在表现形式突显人物个性,包括道具,特定的表情,标签式的动作。 ”
转换成网络小说的创作中,即是指用具体的描写去设计情节,由此达到表达人物的特点,代入人物的内核。
当然,戏剧表演艺术中还存在方法派,其内核依旧是体验派,区别在于一个小技巧。
这个技巧对于网络小说创作同样也非常有用,“ 记住类似的情感,然后使用情感替换的犯法去代入人物 ”。
当你想要刻画一个人物的愤怒的时候,心里去想着最让自己愤怒的事情,仔细体会,描绘出来。
这三种方法中,体验派和方法派浅尝即可,对于视角的调整非常有好处,真正需要仔细琢磨的其实是表现派,因为你一本小说不是只写一个人物,而是需要考量上百位角色的言与行。
表现派中的很多技巧,都可以直接拿过来作为塑造人物的小诀窍。
二、故事
故事是所有小说的中心,我们经常说想要写好网文,你需要先学会讲故事。
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大多数小说技巧,大多都是为了创作故事而服务。
不管“ 起、承、转、合。 ”
还是“ 起因、经过、结果。 ”
亦或“ 开头、铺垫、发展、高潮、结尾。 ”
这些都是在表达一个故事的组成部分和基本排列顺序。
小说之所以区别与其他文学载体的根本,即使小说讲求故事,描绘故事,述说故事。
所以,故事性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想来大家也能够轻易理解。
如何写出一个好看的故事,其中有五个关键: 有趣、突然、合理、完整、通俗。
如果一篇故事,想要吸引到读者,首先你要保证自己有趣。
如何表现有趣,你可以新奇,你可以古怪,你可以制造困境,你可以提出疑问,你可以营造恐惧,你可以异想天开。
方法多种多样,难以尽述,这也是我们通俗意义上讲的‘灵感’,但同时,衡量一个灵感的好坏,也因以‘有趣’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然后是突然性,好的故事不能始终保持平缓,毕竟我们不是在写事件报告。
‘起承转合’中的‘转’,既表达了故事中的突然性,这是构建故事整体节奏的重要力量。
哪怕你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子,可中间毫无一丝波折的叙述,也会让作品沦为平庸,因此我们需要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突然性转折。
这个过程就好像做拉面一样,在面条没有断裂的情况下,甩动的幅度越大,面就越筋道。
转折也是同样,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突然性越强,转折的效果越好,读者情绪的起伏越大。
转折讲求一个切入点,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制造‘爽点’,不合适的切入点只能沦为‘毒点’。
选择切入点大致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计算’,精密的计算读者的情绪流,据此找出最适合的切入点。
另一个则是‘设计’,有意识的去设计适合的切入点,控制读者情绪的起伏,埋坑之后判断读者的适应期,然后巧妙的引爆。
计算与设计纯熟之后,可以演变成作者的直觉,让转折信手拈来,可以归入‘经验’一栏。
好的故事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合理,一是普世观念的合理,一是自身逻辑的自洽。
普世观念的合理,非常容易理解,也就是所有人普遍存在的观念,包括已被证实的科学。
然而虽然我们尽量遵循普世观念,但也不要被它牵绊住手脚,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了剧情忽视这种合理。
逻辑自洽大于普世观念。
当你符合自身的逻辑自洽时,可以为了剧情需要忽视普世观念的合理性。
简单的说,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可以一定程度上揭翻牛顿的棺材板。
但反过来,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就请不要劳烦牛顿他老人家了。
合理性的好处在于能够为故事提供真实感,环境层次的真实感对于读者代入剧情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因素。
哪怕你说纯架空的异世界,也尽可能的不要让设定与环境发生严重的冲突。
出色的合理性能够使你的世界观更加圆融,也是一本优秀网文作品的前置条件。
完整性对于故事的意义在于提升其饱满性和阅读体验。
这个不用拆开来讲,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尽可能的去保证一个故事从头到尾能够写完整。
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挖坑不填,不要中途跳车。
你可以多线并列,你可以插叙倒叙,你可以打乱叙述节奏,这些都可以,不管是线性叙事,还是非线性叙事,一定要保证故事的完整,在读者还没有完全忘记前面那些情节之前,将他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在之后的讲‘情绪’的时候还会提到,就不展开说了。
小说的定位是通俗文学,如果你都不通俗,那还谈什么文学。
好的故事需要通俗的理解,网文尤其如此,你要考虑到你的读者并非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不要去卖弄辞藻,制造阅读障碍。
哪怕是你所熟知的世界名着,也同样强调用通俗易懂的预言去书写故事。
不去谈东西方的文化壁垒以及语言差异,我们单看中国的四大名着,三国、水浒、西游、红楼。
每一本的语言都非常的简练通俗,语言流畅。
这是他们能够流传千百年的基础,也是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广为流传的基础。
如果你对文字的要求高,这是好事,但前提是,你需要考虑这是真的美感,还是你的臆想。
哪怕烽火和猫腻这两个被称为文青的作者,他们在小说中对故事的描述,也没有一丝一毫文字艰涩的问题,这个时候,文字的美感才是加分项。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卖弄辞藻,繁杂叙述。没有任何读者会觉得无病呻吟的文字存在所谓美感,包括喜爱诗歌散文的纯文学读者。
三、设定
优秀的设定可以支撑一本书么,答案自然是可以的。
网文中也存在设定流这样的说法,往细的说,深受大众喜爱的《三体》其实就是一部设定流作品。
同样,设定也是网文非常鲜明的一个标志,往往新的门类开创,都源于某本优秀小说的设定,比如《缥缈之旅》的修真境界,《无限恐怖》的主神空间,《佛本是道》的洪荒世界。《我的老婆是杨玉环》的穿越。
世界名着中有没有设定流小说呢,其实也有,《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这些都是以设定作为内核驱动故事剧情的。
从这些书籍中,我们可以知道,设定大致分为 ‘世界观设定’‘体系设定’ 。
世界观设定,他的包含范围很广,大到一本书中对宇宙的认知,小到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不管是势力,格局,作品特色,都可以算作世界观设定。
体系设定,这大概算是网文独有的一个特色,通常也被叫做力量体系设定。
标志性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修真小说中关于境界的划分,‘练气、筑基、金丹、元婴、渡劫、化身、飞升’诸如此类的设定都可以算作成长体系设定。
当然体系并不只是力量体系,同时也包括传统的势力体系,人物体系等方方面面。
设定这根支柱是网络小说展现自己特色和卖点的主要战线,同时也是想象力的加工厂。
然而设定本身其实也分为‘脑内设定’、‘真实设定’、‘创作设定’这三个分类。
脑内设定,既是只存在于作者脑海之中,不为读者所知,或者暂时不为读者所知的设定。
一个构思,如何传达给读者才是关键,创作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分清什么是脑内设定,千万别将自己还未做交代的设定当做读者已经知道的设定。
举个例子,如果《三体》之中的罗辑还没有得出黑暗森林理论,就跑去威胁三体人,你敢来咱们就同归于尽,读者会是怎样的反应?那绝对是典型的‘爽点’写成了‘毒点’。
很多网文中让人嘀笑皆非的情节,都是因为作者没有仔细的区分开脑内设定与创作设定的区别。
真实设定,既是作者与读者普遍默认的规则 ,比如‘人被杀就会死’、‘万有引力’之类。
这类设定是小说不用去写出来,但却始终存在的默认设定,如果你在其中某一点上因为剧情需要而做出了更改,那么就要特别交代,也就是将其转换为创作设定。
创作设定,即是情节中明确交代,读者已经认知的设定。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设定如何从脑内设定转换为文字,如何铺设设定,说明设定。
这就像一场棋牌类游戏,你必须先将规则说明白,才能够产生对局的胜负,比如你要跟人玩‘二十一点’,你首先要告诉他怎么抽牌,怎么下注,输赢如何判定,这样才能产生牌局。
如果换做是象棋,你要告诉他车马炮分别怎么走,怎么用,将和帅只能在田字格里移动,不能越界,只有将这些规则讲清楚,才能够开始下棋。
小说也是一样,设定就相当于规则,你要描述一个故事的时候,先要告诉对方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即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
你要将书中的规则告诉读者,读者才能体会到剧情,而这就需要认真的铺设。
设定的铺设方式通常来说有四种,说明式,对白式,推测式,剧情式。
说明式 也就是最简单的平铺直叙,利用旁白直接阐述设定,好处是简单易懂,坏处是缺乏代入。
适用类型:环境设定的描绘,比如地点,人物外貌,地图框架。
对白式 也就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引出设定,好处是注意力集中,坏处是比较忌惮大段式的设定说明,那样同样会缺乏代入感,而且还会影响对话本身的趣味。
适用类型:人物设定的描绘,比如性格,动机,目的,背景。
推测式 是偏向心理描写的设定铺成,大多数源于主角对某件事物的猜测,好处是代入感比较强,坏处是难以掌握,需要以比较深刻的代入主角,考量思维逻辑。
适用类型:剧情设定的描绘,比如势力,人物关系,目的,动机,背景,世界规则。
剧情式 则是直接通过事件进行侧面刻画,好处是无声胜有声,坏处是表达的比较隐晦,最好配合推测式加以说明。
适用类型:客观设定的描绘,比如力量体系,势力构成,地形地图。
设定需要 明暗相间,逻辑自洽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 最好都不要长篇大论,因此中断故事的叙述节奏 。
并且 部分关键设定需要反复提及,不断加深读者印象 。
比如主角的性格,小说中的力量体系,最主要的世界观,这些都不是说上一遍就丢在一边不管的设定。
铺设定的时候最好采用 多种方式互相切换 的方式,关键点在于 融入到字里行间 ,顺着剧情将其不引人注目的刻绘到读者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