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记叙文一波三折的方法有哪些
记叙文的故事应“一波三折”----叙事技巧之二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曲折,有波澜。无论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写故事。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叙述直来直去,读来没有情趣;故事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美国一家杂志悬奖文字简短、情节曲折的文章,结果题为《猎狮》的文章获首奖。全文如下: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尔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尔猎狮身死――佛来特”。伊丽薇娜蜚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周后从非洲运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巴布尔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无误。巴布尔在狮腹内。”这篇短文以电报为线索,缀连出猎非洲、猎狮身死、运狮回家、尸在狮腹等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而且情节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须在认识、思路,技巧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并具有内在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写事时要注意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此事与他事的联系。《猎狮》正是基于对“猎狮身死”后“身死狮腹”的认识,而把情节写得曲折变化的。
其次,情节的曲折生动还取决于作者思路的清晰和严密。《猎狮》作者思路清晰严密,他将“猎狮――身死狮腹――运狮――尸在狮腹”的奇特情节叙写得明明白白。
再次,情节曲折同写作技巧有很大关系。组织材料是使情节曲折的关键。《猎狮》一文的故事本来是很寻常的,但作者却能化平淡为奇特,原因是作者把来回电报内容及误解、释误等情节加以巧妙组合的结果。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先说“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驿骆梨花》采用了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妹妹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同志。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先设置县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这种构思法,既可以使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再说“误会法”。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
同学们写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普遍存在平铺直叙的毛病,避免这个毛病,除巧设悬念,巧用“误会法”之外,还可以抓住叙述对象的心理变化,可使文章的叙事具体、曲折。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写菲利普夫妇就是抓住他们心理的变化来叙事的。先写菲利普夫妇非常盼望于勒回来,接着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赞颂,再写游船上遇到于勒时由恐惧而至诅咒的心理变化。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变化,才把故事的过程叙述得有声有色。
下面请看一名同学的习作:
寒假中的一件事
从前,我总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然而有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在集市上闲逛。因为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今天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转来转去转到了卖鲤鱼的地方。今天卖鲤鱼的人买卖可真红火!买鱼的人多,卖鱼的人少。许多人都围着一位老大爷转。在人群的最外边,有一个手拿一把零钱的小男孩和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看小男孩的样子很是着急,却又苦于挤不进去。而那个中年人却并不着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对那拥挤的人群显出鄙夷的神色。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真不错,才一会儿,他那满满的两筐鱼就剩下一条了。此时,也仅剩下两个人要买鱼了:小男孩和那个中年人。两人几乎同时递出钱又同时说了一句:“我买鱼!”面对这种情景,我有了兴致,想看看究竟谁能买到这条鱼。
“这鱼多少钱一斤?”中年人问。
“3块钱!”老大爷答道。
“几斤呀?”中年人又问。
“3斤!”大爷答道。
“我这儿正好有9块钱,我买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嘶哑。
“老张,怎么还在这儿呢?你那宝贝儿子吵着要吃鲤鱼呢!”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对中年人说。
“给你10块钱,我买了!”中年人边说边拿鱼。
“大爷,俺们刘老师得了种怪病,听说只有吃鲤鱼才能把病治好。这点儿钱是全班同学凑的,求您把鱼卖给我吧!”小男孩恳求道。
中年人不耐烦了,嚷道:“20块,20块钱总够了吧?你们老师有毛病也用不着你们管!”边说边扔钱,伸手去拿鱼。
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激动地说:“老大爷,谢……谢谢!”边说边把手里的一把零钱递给老大爷,老大爷用粗大的手把小男孩的手挡了回去。中年人愤愤地说:“老头儿,你……”老大爷白了他一眼,对小男孩说:“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
简评:这篇记事的文章将“卖鲤鱼”这个中心事件写得一波三折,作者先运用“悬念法”要看看老大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究竟谁能买到。然后又抓住小男孩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由希望“正好有9元钱”到失望――中年人给10元,小男孩说出买鲤鱼是为给老师治病,似乎又有希望,可中年人紧接着又拿出20元硬要拿鱼,小男孩又一次失望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这不仅使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通过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最后由老大爷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将老大爷的高贵人格充分表现出来。
最后,请同学们记住,作文叙事贵曲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同样写不曲折,内容就不生动感人。巧设悬念,就会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B. 如何写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前几天好报请了张嘉佳来做了一个《如何写好一个故事》的分享,昨天才有时间听了回放。他说所谓的好故事,就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用各种文学技巧结合自己的感觉及生动的细节,调动读者的胃口,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最后再揭露真相、表达感悟、讲述一个道理,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就诞生了,其实它就是经验的总结。不过要注意关键是需要有真实的细节。
故事分两类,一种是散文类的,就是情节类;一种是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有悬念。生活中的同事朋友他们讲自己的某些经历时,讲得绘声绘色很有趣,如果其中他还设置了一些悬念,那你就会很好奇,接下来情节是如何发展的,你会渴望知道真相或最终结果。
写故事和讲故事差不多,为了讲清楚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是如何构思的,张嘉佳拿自己以前写的一个故事为例,讲解了一个精彩故事是如何写出来的。
一年前,一个中国男孩与一个芬兰女孩在网上相识了,聊来聊去逐渐发展出感情,不久这个芬兰女孩答应这个中国男孩来中国探望他,然后两个人见面。见面之后,他们走在马路上的时候,那个女孩突然发生了车祸,然后倒在了马路边上,头部还流出了血。这时候读者肯定会猜这个女孩会不会死,如果马上就写出答案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你要按住它,然后切换,跳跃到多年以后,那个男孩又交了一个新的女朋友,重新跟他相处恋爱,但是读者一直会惦记着前面那个悬念,想知道那个芬兰女孩到底怎么样了?
在第一个悬念悬而未决之时,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悬念,有一天这个新女朋友向这个男孩提出了分手。然后读者就会很吃惊,为什么他们要分手(暗示前面的情节),这就是第二个悬念。
接着又抛出第三个问题,这个中国男孩与新的女友真的分手了,他做了一件事,就是买机票去芬兰,去到当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回忆他经历的这两段感情,然后开始解答第一个悬念。原来当年那个芬兰女孩遭遇车祸,倒在地上还流出了血,这个男孩很恐惧,他抱住那个女孩,就在这个男孩伤心欲绝之时,那个芬兰女孩突然睁开眼还哈哈大笑,原来她是在和他开玩笑,她会变魔术。芬兰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他们国家的孩子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但是他们内心很空虚,为了追求刺激,对,这就是那个谜底。这个芬兰女孩她没有死,她是变了一个魔术,她说她是来旅游的,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然后他们分手了,最终那个女孩回芬兰去了,但是这个芬兰女孩给这个中国男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个中国男孩一直忘不了那个芬兰女孩,但是他必须继续生活,所以就认识了第二个女朋友,可是他始终忘不了他的初恋,这个中国男孩脑海里一直不能忘怀前面那个芬兰女孩,他掩饰的比较好,但是他的新女朋友,还是凭着直觉知道了。他虽然身体与现在这个女孩在一起,但是他的心却从来没有与这个女孩贴近过,这个新的女朋的直觉感觉这个男孩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他并不真正的爱她,他们两个分手了。这就解答了第二个悬念。
然后来到了故事的最后。这个中国男孩两段感情都失败了,他很难过,很郁闷,所以他想出国去散散心,同时为了缅怀他的初恋,于是去了芬兰。这时候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终极悬念,这个男孩到了芬兰后,他来到了一个风景名胜的地方,在一个大桥上,那个桥边上站着很多人,然后这个男孩突然从桥上一跃而下,跳下了河。这个男孩为什么要跳河呢?这个就是终极悬念。
然后接着解答疑问,这个男孩他把完整的爱给了芬兰那个女孩,却对后来那个真正爱她的女孩,没有付出真心。他陷入回忆,他一直沉浸在初恋的回忆里,没有完全体会当下的感情,没有珍惜眼前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这个中国男孩参加了一个极限运动,就是蹦极。受到初恋的影响,他也想让自己死一回,感受那种终极体验,告别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从新学习如何去恋爱,如何真正地去爱一个人,珍惜当下所爱的人。
在阅读这种故事时就会被极大地挑战我们的想象力,带来不断的惊喜,体验这个故事的魅力,感动的同时又有所领悟并记住这个故事。想到自己的爱情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中参考找到答案。这就是作者创造这个故事的意义及价值。
张嘉佳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部分是借鉴了身边人的一些经历,把自己的经历与他人的经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加上一些情节的设置和细节的描述,创作出了这样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至少需要三个悬念;长篇小说的话,也是一脉相承,悬念翻倍,大悬念与各种小悬念互相交错,就像《甄嬛传》里,各种悬念高潮起伏不定,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故事的素材除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可以去报纸中的社会新闻、《法制日报》的真实案件、《小小说选刊》里去寻找灵感。
C. 一波三折,写出曲折情节
作文叙事贵在一波三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不会曲折;没有曲折,文章当然味同嚼蜡,缺少感染力量。怎么办?那就试试“一波三折法”吧。
先举个唐伯虎的例子。一位老太太做寿,他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写出事情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写出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一篇记叙文,如果看了开头,就知道文章的结尾,那就提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在文中加一点波折,使情节波澜迭起,回旋推进,于是,便能够不断地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新奇感,从而增进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样的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前提条件:要么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要么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比如“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法”、“铺陈误会法”、“抑扬交错法”、“巧合法”、“虚实法”、“烘托法”等等,其中“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法”和“铺陈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情节突转法”:是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举例:某地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80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80分以上和70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老师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设置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举例:《驿路梨花》一文中采用了“设置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姑娘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构思法先设置悬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既可以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铺陈误会法”:“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世界的波澜,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
举例: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励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顿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弄着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误会)
比如:《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他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误会)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
一波三折的“三”,并非实指数字“三”,是取其“多”的意思。到底一波几折好,这要根据事物发展和作者表达意图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不一定仅仅局限于“三”。关键在于让文章出现跌宕起伏的变化,能让情节更加吸引人,故意让事情的发展一次次出现各种波折,随着情节的变化,文中人物和读者的心情起伏且富有变化,这才是古人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折”,要折得合情合理,不能硬折,要顺其自然,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在使用“一波三折法”时,应注意避免:1、将事件故意描写的繁复曲折,与突出中心的关系不大,使文字显得冗长拖沓;2、情节的构思老套,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D. 写作教育心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
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是的,作文叙事贵在一波三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内容没有曲折,读这样的文章味同嚼蜡,缺少感染力。怎么办?那就试试 “一波三折法”吧!
何谓“折?”能让文章出现跌宕起伏,这就是 “折”。写作时在文中加一点波折,使情节波澜迭起,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新奇感,从而增进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样的作文才会扣人心弦。
1. 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如《西游记》的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水浒传》里的三打祝家庄等,都属于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不一借芭蕉扇?一打白骨精?因为那样的故事过于平淡,不能引人入胜。只有“三借,三打,三顾,三气”才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美国写作研究者杰里.克利弗发现:故事是任何一个叙述的基本元素,没有故事就没有叙事,写作叙事性作品的关键在于能够写好故事,而好故事只有一个核心要素:冲突。是冲突推动了故事的发生,让故事发生了种种变化,冲突使得故事产生了各类效果。因此,同学们写记叙文时,一定要设计好冲突,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人物情感的一波三折。
人们常说:“写作文时要记真事,说真话,叙真情”。是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并不是每件事都是一波三折的。“折”要折得合情合理,不能硬折,要顺其自然,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虽然每件事情的经过可能不全是一波三折的,但是人物的心情或情感是可以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可以寻找人物内心的曲折点来写。如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桃花心木》中,“我”的情感变化线索是: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这样的情感变化既真实(符合常理),又达到了“一波三折”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多从情感变化的角度来构思写作。
祝同学们都能较好的掌握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