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聊斋志异》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1、《四十千》
王大司马家里很有钱。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欠我四十千钱,现在该还我了。”然后径直进了屋内。他惊醒,妻子正巧生了个男孩。看来这孩子是来算上辈子的帐的。于是他拿出四十千钱单独放在一个房间。
凡是孩子的一切衣食、医药费用,都从这四十千里支出。过了三四年,四十千钱就剩七百了。这天,奶娘正抱着孩子玩耍,王大司马对孩子叹气道:“四十千快用完了,你可能也该走了罢。”话音未落,小孩脸色大变,一仰头一瞪眼,立时没气了。
王大司马也没想到自己吐个槽,孩子的气性就那么大。只好操办白事,把小孩埋了。正好把那剩下的七百钱花光了。
蒲松龄评论说:这件事,欠帐的人可以引以为戒。曾经有个人老来无子,去询问高僧,高僧答:“你不亏欠人家,人家也不亏欠你,那你岂能得子?”所以说,生了孝子就是来报恩的;生了不孝子,那是来讨帐的。生死都是因果,生了孩子的不要过于欢喜,孩子死了的也不要过于悲哀。
小时候读聊斋,大部分文言都看不懂。但读到这个故事时,就隐约觉得蒲公写在末尾的一段话非常有深意。当读完最后一句“生者勿喜,死者勿悲”,我突然感觉蒲公很温暖。当然不必所有人都相信蒲公这一段话,因为它只是写给需要这段话的人们看的。
2、《盗户》
清顺治年间,山东滕县一带盗匪猖獗,平均十个百姓中就有七个是盗匪,官府都不敢抓。后来这些盗匪受招安归顺了朝廷,县官给他们另立户籍,称之为“盗户”,也就是贼户口的意思。凡是“盗户”与良民发生了争执,官府就千方百计的袒护他们。
没办法,怕他们造反啊。后来一打官司就总有人冒称“盗户”,最后演变成每次打官司时,诉讼双方都不用说事儿,一上来就开始争辩谁是真"盗户",官府还得去核查户籍。实在荒唐。正巧,县衙门里有狐狸作祟,县官的女儿被一个公狐狸精迷得不要不要的。
县官请了法师,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放进一个瓶子里,准备用火烧死。这时,只听狐狸在瓶子里大喊:“我是盗户!”连县官都乐了。
3、《夏雪》
丁亥年夏天,苏州下大雪。老百姓吓坏了,赶紧到龙王庙去祈祷。“龙王老爷发发慈悲,我们可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
龙王忽然附在一人身上说话了:“现如今叫谁老爷,前面都加个‘大’字;难道你们看我这个神小,担不得一个‘大’字吗?”众人惊得赶忙喊:“大老爷!”雪立刻住了。
4、《诸城某甲》
小时候看这篇,吓得我头都掉了下来:说有个人(某甲)被杀,头坠在胸前,要掉还没掉,咽喉处竟还连着一指宽的皮肉没断。家人扶着他的头送他回家将养,少量喂食,养了半年竟然好了。脖子上还留着一圈裂痕,细思恐极,还没完。
十几年后,某甲与朋友宴会,有个爱抖机灵的朋友说了句笑话,某甲鼓掌大笑,然后刀痕突然破裂,头掉了下来!气绝身亡!喷得到处都是血!死者家属把那个说笑话的人告上公堂。害得我这么多年都不敢跟朋友抖机灵了。
5、《禄数》
某贪官,平日里没少做坏事。妻子常用因果报应劝戒他,不听。有个方士,能知人命数。贪官去见他。方士说:“你不积阴德,禄数不多了。再吃二十石米、四十石面,就该死了。”贪官回家跟妻子说,“我省着点吃,一年吃两石面,这么一算我还能活二十年呢。
好开心”遂不以为意,继续为非作歹。第二年,忽然得了糖尿病,饭量大增。吃完一会儿就饿,一天十几顿都不够。又过俩月,死了。
Ⅱ 聊斋志异》里都有哪几个故事内容是什么
《聊斋志异》由六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包括《小倩》、《陆判》、《画皮》、《小翠》、《阿宝》、《小谢与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与风格。
小倩──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感受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陆判──换头风波,书生上天下地状告冥官,讨取公道……
画皮──这是一个关于女鬼复仇的故事……
阿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爱情上,只要是至情至诚,定能感动佳人,终成美眷……
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
小谢与秋容──书生勇闯鬼屋,巧遇两只调皮鬼,经历了多番生死患难,发生了一段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Ⅲ 《聊斋志异》经典10个故事是什么
《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以下是《聊斋志异》中十个比较经典的故事。
1、《阿宝》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妖鬼,但有传奇的地方,孙子楚被捉弄对阿宝一见钟情,但孙子楚不改初衷,离奇的连番灵魂出窍,一次魂魄却跟着阿宝到了她家里。
第二次孙子楚的魂魄变成鹦鹉飞到阿宝家,开口说话,阿宝终于为孙子楚的真情感动,决定嫁给他,最后还上演一出死而复生的桥段才成就美满结局。
2、《辛十四娘》辛十四娘虽为狐女,但非常写实,前面她对冯生的追求一直小心翼翼,提出种种要求和规劝,可她守护爱情的结果却非常令人感慨,与其说冯子平是落入旁人的圈套,不如说仍旧性格决定命运。
辛十四娘其实是以一个凡人女子的心态经营婚姻却劳而无功,写出人间现实婚姻一种极为真实的状态。辛十四娘付出巨大代价,虽然换回冯子平性命,但他最终是与另一个女人相守下去,冯生对辛十四娘的感念算是仅有的安慰而已。
3、《锦瑟》这是写阴间地府的故事,本书讲述的是落魄书生王生因考试不中被夫人“劝说”自尽,死后与地府娘娘锦瑟相知、相恋、相许的故事。同时也是对阳间人世的一个比照,很有特色。锦瑟,显然是借着名大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寓意地府仙子苦守阴间耗费青春年华的那种外冷内热的心境。
4、《乔女》故事基本没有神怪诡异的内容,只在结局乔女死后有一小段显灵的情节,却把中国古时一段普通人家人生沧桑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就是艺术的动人魅力,也体现了蒲松龄杰出的创作功力。
5、《聂小倩》这篇小说着重描绘了孤弱少女聂小倩,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中,跳出了专以害人为生的火炕,挣脱了恶势力的控制,走向了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人间正道。
6、 《云翠仙》是《聊斋》故事中少有的男女最后反目的一个。云翠仙与梁有才的结合本属于极为牵强,云翠仙基本是为了遵从母命。梁有才忘却身份,将货郎担给了朋友,自己过起公子哥生活,引起地痞无赖嫉妒,哄他入局。梁有才在好赌的歪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到了卖妻的地步。
7、《阿绣》整个故事略带喜剧色彩,只是最后部分狐仙变作阿绣来到刘子固家中戏弄他们,狐仙要变为阿绣是因为她们本来前世就是姐妹,此后狐仙时常来刘家窜门,尽管狐仙一直看顾刘家,但家中上下为此颇为惊惧。
但最终是一番善良美好的意愿撮合了阿绣和刘子固。而刘子固和阿绣也真把狐仙视作家人知己。
8、《陆判》朱尔旦和朋友去参加聚会时,专门走小路捷径,遇见判官处理鬼神的景象,陆判替朱尔旦剖胸换心,朱尔旦果真变得才华横溢,高中魁首,虚荣心开始泛滥,他又想为其妻王氏割头换貌。
陆判其实问过朱尔旦当真要换,陆判用判官笔割掉朱尔旦妻子脑袋的一幕真的颇有惊悚效果。哪知换上美貌小姐头颅的妻子一觉醒来不认朱尔旦,家里闹得不可收拾,还引来街谈巷议。这样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
9、《画皮》讲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装扮成一个令人心爱的美女,耍弄各种欺骗手段,以达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后来,恶鬼被一个道士识破,在木剑的逐击之下,逼得他最终脱去“画皮”,露出本相,而被一剑除掉。
10、 《司文郎》这是《聊斋》中少数没有女主角的故事,也是针对封建科举比较尖锐的一个范本。大部分时候看不出宋生其实是已死的可怜文人,而王平子则是一个潜心好学的普通书生,与宋生一见如故。
这个故事大体还是比较乐观的,尽管人间充满了余杭生和考官这样的平庸之辈,但王平子能够结交知己宋生,而宋生能成为梓潼府司文郎(梓潼府是民间文曲星的故里),还是有光明的希望。
Ⅳ 《聊斋志异》经典10个故事是什么
《聊斋志异》经典10个故事是《婴宁》、《辛十四娘》、《连琐》、《荷花三娘子》、《翩翩》、《画皮》、《娇娜》、《小谢》、《商三官》、《席方平》。《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的着作。在文学史上,它是中国文学一部着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聊斋志异的特点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Ⅳ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有哪些
1、《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婴宁》
诗人王子服在元宵灯会偶遇尤物,他捡起女人丢落的梅花(掌酷网)花,相思成疾。表兄吴生诳他说女子是他的表妹,在西南三十里的山里。王子服一人入山探求,见到尤物,不想竟是本身的姨妹,叫婴宁。
婴宁本为狐产女子且随鬼母长大,全然不知道人世的礼数,憨纯无比。当子服向她求寝时,她竟然以“不惯与生人睡”相答,并将此事汇报鬼母。其后,婴宁和子服一路归家。王母和吴生都困惑是鬼,但见她成日爱花爱笑,不避太阳,就让她和子服结为伉俪。
婚后还惩办了邻家的浪浪子。一天夜里,婴宁汇报子服她的闹事,并求他迁其鬼母的坟与本身的生母和葬。又过了一年,婴宁生下一子。在娘怀里就不怕生人,和婴宁一样。
Ⅵ 聊斋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聊斋有两个版本: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491篇,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6)聊斋都有什么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