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看华尔街如何讲故事

看华尔街如何讲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24 06:51:55

Ⅰ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目录

引言
第1步怎么找到好故事
第2步好故事该如何构思
第3步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第4步计划与执行
第5步组织材料和结构
第6步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第7步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第8步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第9步如何有效地修改
附录样文

Ⅱ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序言

★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许多冗长枯燥的会议曾经占据了我相当多的时间。每次当我在会议上开小差做起白日梦时,一个衣冠不整、脾气古怪的人物就会走入我的梦中,他叫梅尔·布克斯坦(Mel Bookstein)。他只生活在我的想象中,但是他的遭遇却非常真实。布克斯坦是一位面临着很多麻烦的记者,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在我的想象中,他通常是蜷缩在一把椅子上,盯着墙上的装饰画发呆,几个一次性塑料杯零散地摆在桌上,旁边是一堆没有头绪的资料。他正在准备的稿件现在只是一些没有用的残骸:毫无关系的文件、找不出任何信息的采访记录、记录着未成形想法的简短笔记。
即便这些堆成山的材料真的能够形成一个故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在哪里。在看过所有的材料之后,他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有太多的信息还没有找到。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故事主题,他不知该如何下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于是,饱受困扰的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午餐,还有一个更加明媚的下午,结果只会再次发现——时间也是他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从事写作的人有谁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吗?至少我自己是深有体会。
我非常明白他的沮丧和焦虑,以及他面对一个故事却找不到正确处理方式的失落。有这种感受的远远不止我一人,当我向成百上千的记者和作者们讲述写作技巧时,我也在他们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同样的症状。
有一句话说得好: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物。如果你没有受伤,你就没有尽力。不过这种痛苦应该是有回报的,这种回报就是创作完成后,从一篇成功作品中产生的深切满足感。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作者体会到了痛苦,却很少得到这种满足。
本书的宗旨就是要让这样的痛苦少一点,让最后的快乐多一点。我们将提供一种全新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告诉大家如何把真实的故事变成优秀的报道。这本书的前身,是一本没有正式出版过的内部刊物,它是《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内部教材,用于培训那些从事特稿写作的记者,尤其是那些为头版提供特稿报道的记者们。不要被《华尔街日报》的牌子吓倒,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和经济新闻报道无关(只有一小部分引例涉及经济新闻报道),这本书也不是专门为《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们准备的。这本书要讲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困扰着广大记者的中心问题,它的对象是所有从事非虚构类作品写作的人——新闻记者、专栏作者、纪实作家,还有你和我。
我们如何才能让其他人对我们感兴趣的真相也产生兴趣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中的有些人,就像我自己,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穿梭,写着不同的人和事。还有一些人,停留在一个地方,专注于某一类故事。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承担着一种责任,一种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这两件事,就没有人理睬我们的作品。
这样,我们的关注点就和有史以来所有故事讲述者的关注点交织在了一起。虽然我们是现代人,我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用电脑来写作—但是我们和古希腊那些从一个村庄云游到另一个村庄,用奥德修斯(Odysseus)海上探险的故事吸引大量村民的说书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论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还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的要求从来没有改变过。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新闻系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太少了,他们只学习采访技巧和编辑技巧。一旦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也许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这往往需要多年的点滴积累。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一无所获。这就难怪我们的布克斯坦先生会如此痛苦,他无法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他非常明白这一点。
其实,我们可以从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本书的内容仅仅是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把我们的工作同文学家的写作技巧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本书与其他写作教材最大的区别有两点:首先,它彻底否认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即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可以分开的,学习写作不用涉及采访报道;其次,它把整个报道过程看作一个流动的程序,环环相扣,每一个步骤都相互联系,而不能孤立存在。
采访和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如果前期的采访中没有获得有用的材料和丰富的信息,如果在采访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读者的喜好和需求,那后期的写作不论运用多少技巧,也都是华而不实、徒有其表。所以,尽管本书并没有提供大量的前期采访技巧,但是本书却告诉记者,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去寻找哪些材料,以及该去如何展现这些材料。
这种把采访/写作视作一个流动程序的观点,在新闻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但是任何优秀的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他以前的工作将极大地影响到他现在的工作,而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又将影响到他下一步的工作。他在产生故事想法时所做出的决定,将影响到他整个的创作过程。
总而言之,这项工作是无法被分割的,就像一条河里的水不可能因为不同的支流而被完全分割一样。
这本书反映的正是这种不可分陛。因此,它需要读者从头到尾地阅读。
当然,有的读者也可以从随便挑选的章节中,获得一两条有用的建议,就像他们在阅读其他写作书籍时一样。但是,我不推荐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只会让他失去大量必需的材料,他所获得的片断永远不能构成有形的想法。更为重要的是,他将错过整个写作的流程。从记者心中蹦出的一点点想法开始,到最后经过修改完成作品,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我们会跟随这个过程,一步步地前进。我们会使用《华尔街日报》的一些故事作为我们讲述的例证。这都是些非常棒的新闻故事,但是它们并非完美无缺。之所以选择它们,是因为它们正好反映了我们要讲述的一个或几个要点,而并不是说它们就是新闻写作的典范。这里面有许多作品是我自己的,这是因为我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正好运用到了我讲的这些方法,我不知道其他人在写作时,是否和我一样。
从头到尾,这本书都在强调故事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技巧是让一个故事受欢迎的重要因素。负责提供这些因素的,应该是记者兼作者,而不是编辑。编辑可以给故事润色、删减、让其变得更加清楚,但是他们不可能提供那种能够让故事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和一个冗长乏味的故事的最大区别。没错,读者需要准确的信息,而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信息。但是除此之外,读者还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果他们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逃走。没有什么是比放弃阅读更容易的事情了。
即使我们原本知道这些需求的存在,我们也往往会忘记这些需求。即便我们承认这些需求,我们也很难认真对待这些需求,总是在自己的故事中零乱地应付几笔(而且往往毫无关系),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这个最普遍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本书要讲的内容。

Ⅲ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介绍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如果你是一个记者——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如果你虽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听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Ⅳ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多数情况下,读者之所以会产生好奇,不是因为作者在第一段中说了些什么,而往往是作者在第一段中省略了什么。

有的时候导语包括好几段内容,第一段里制造神秘,第二段解答读者的部分疑问,第三段才完全解开谜底的面纱。

但是千万记住“过犹不及”的教训,不要变成故弄玄虚,毫无实质性内容。

直截了当的硬新闻导语、具体事例导语、描述性导语、主题相关的引语或生活片段……选择什么类型的导语取决于故事的性质。

多数的特写故事缺少硬新闻的那种中心事件,更倾向于趣闻式的或者举例式的。

趣闻式/举例式导语  的使用标准包括:

1.  简洁:导语中的例子必须清楚明了,能够被立刻理解

最理想的举例式导语就像一个吸引鱼儿上钩鱼饵,优美简洁,其长度最多一、两行。

2. 与主题表达方向一致

3.  有内在趣味:只有精彩的生活片段才能让导语光彩照人

4.  有焦点:被导语中的描述所吸引的读者,会期望导语中的内容与故事的柱体有密切关系

通常情况下,导语中选择的事例都应该反映出故事主题的某个方面。如果导语中的事例选自故事的关键部分,而且很快在后文得到了重点强调,读者会有一种承诺兑现的感觉。

概括型/总结型导语 :

比较简单,很快将读者带入故事主体中去。

作者可以选择一种比主题陈述更加轻松、更具戏剧性的语气来写导语,省略主题陈述中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元素,为故事制造一种神秘气氛,吸引读者兴趣。

留给读者的疑问:“为什么”、“如何”……

第一步: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数据。虽然有些时候像拔牙一样痛苦,但优秀的作者会彻底改造他的数据,让这些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

用比率代替庞大的数据。数字越小,越容易被记住;数字越大,越抽象

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

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250英亩-英尺=让整个纽约城浸泡在11英尺深的水里

故事因为拥挤的人物变得混乱不堪,不要让真正有意思的人物,被埋藏在一群无关紧要的人物里,让读者很难分清楚谁是谁。

作者不比像条件反射一样,必须引用太空宇航员的话,才能确定明天的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还有的在故事中大量使用没有必要的引语,是想告诉读者,他很认真地完成了功课。这两种都是因为恐惧而放弃了讲故事的原则,躲到了信息源的背后。

谁有资格出现在故事中?选择引语的标准:

可信度 :资历+实质内容

情感回应 :让一个人在讲话过程中能够真情流露,才是好的引语

鲜明有力 :尖锐有力度

多样性 :有时候是辅助工具;有时候充当陈述中最后那一记重拳

人物的行动,永远应该是故事的主导内容,故事的发展步伐会更加明快。

重点突出一两位主角同时,可以淡化其他人物形象,比如给配角分配一些工作。

信息源讲话枯燥零乱时,你可以用更清晰、更简要的语言来取代他的原话,但是保留他的头衔已确保信息的可信度。

选择引语时,一定要简短、犀利的,并且尽量剪裁到只剩下核心部分。千万不要在一句话中多次引用不完整的句子。

一个好的结尾能帮助你满足读者最后的要求:让我记住这个故事吧!

前后呼应型 :间接进行的,通过使用一些非事实性证据——象征、情感回应、观察后的评论甚至还有诗歌的片段。

展望未来型 :大多数故事结尾,这样的方式最自然。故事主体中没有太大用处的推测和展望,往往能够成为结尾处发人深思的好材料。

展开拓展型 :把突出报道重点的原则抛开,通过介绍给读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让他们的视野在瞬间扩大。这会扩大故事的影响力,让整个故事更值得记忆和回味。

什么时候该出现?如何利用自己形象给读者施加多大影响?

概括者/ 总结者

记者得出的结论在强度和戏剧性程度上一定不要超过支持该结论的材料。

聪明的记者会放弃清楚地结论,小心翼翼把自己的意见穿插在整个故事或某个具体段落之中。

裁判

首先,记者把双方的批评和职责汇聚到一起。然后去掉大部分无理中伤的话(只留下一、两句来展示冲突双方的感情深度),同时把不能证实的话都去掉。剩下的,就是争论的核心内容。

双方轮流发言,不能在一个问题上来回反复。

观察者

在处理故事的中心章节时,记者要像一位向导一样,引导读者得出故事结论。

他可以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进行简单评论,让读者对故事的某些方面有更形象的理解。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观点要来自人物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公平、足够的证据。

Ⅳ 读书‖《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全球顶尖大报的故事技巧

《华尔街日报》: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

作为一家享誉全球一百多年的财经类报纸,《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订阅此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尔街日报》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金融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

那么,作为一家全球顶尖的主流大报,记者们又是怎样讲述故事的呢?

这家报纸又是怎样吸引住那些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高管们的呢?

从今天起,阅读第三本书——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一位面临着很多麻烦的记者,不知道该如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蜷缩猜敏在一把椅子上,盯着墙上的装饰画发呆,旁边是一没袜堆没有头绪的资料:毫无关系的文件、找不出任何信息的采访记录、记录着未成形想法的简短笔记。

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故事主题,他不知该如何下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饱受困扰的他,再次发现——时间是他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相信从事写作的人看到以上这幅场景都会发出会心的苦笑:有谁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吗?

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物。可惜,许多作者体会到了痛苦,却很少得到这种满足。

本书的主要亮点如下:

【亮点一】

强调一直被忽视的、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 讲一个故事,一个有趣的故事。

报纸类媒体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而经常忽视所有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讲一个故事,一个有趣的故事。

其实,不论哪个时代,故事的要求从来没有改变:

【亮点二】

本书使用《华枯兆激尔街日报》的经典报道、故事作为精彩的案例。这些非常棒的新闻故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非虚构故事的各项要点。

【亮点三】

这本书确实能为深受交稿折磨的人们提供一种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教给大家如何把真实的故事变成优秀的报道。

【亮点四】

这本书的前身,是一本没有正式出版过的内部刊物,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教材。

【亮点五】

这本书要讲的,是在非虚构类作品写作中困扰着广大写作者的中心问题。

输入倒逼输入,写作倒逼阅读。

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阅读这本书,力争做好读书笔记,希望与各位有志于写作的朋友共同努力。

阅读全文

与看华尔街如何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适合四年级看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浏览:845
喜欢吃水果的美女是什么星座 浏览:401
北京哪里有外籍美女 浏览:342
无缘婚姻是什么意思 浏览:795
老婆备考事业编怎么办 浏览:670
事业单位政审合格后多久通知上班 浏览:282
什么叫知识型美女 浏览:651
古冶区爱情海在哪里 浏览:581
女人为什么认为婚姻只是一张纸 浏览:885
你怎么知道你的事业有多难 浏览:652
晚年的婚姻叫什么 浏览:458
初婚跟二婚哪个幸福 浏览:270
爱情走下神坛怎么回事 浏览:424
餐饮健康证要求什么类型 浏览:99
如何求得好婚姻 浏览:555
事业单位招考现场模拟题如何回答 浏览:276
事业单位优秀怎么评 浏览:222
市直属事业单位和县级市哪个好 浏览:729
属龙属蛇婚姻怎么样 浏览:32
父母与子女婚姻关系如何确定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