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药故事-金银花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又叫二花、双花、银花、二宝花等。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夫妻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取名叫“金花”和“银花”。两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的成长,很快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在农忙时,她们下地帮父母种田,农闲时就跟母亲学绣花、织布纺纱,并自学医术和上山采药,深得父母和乡亲们的喜爱。
一年初夏,村里面流行一种怪病。患病者无一例外发热,高烧不退,浑身上下泛起红斑或丘疹;病后不久即卧床不起,神昏谵语,随即命丧黄泉。村子附近的郎中均束手无策,外地的郎中均不敢进入,眼看怪病威胁着全村人的性命。这时,金花银花姐妹俩主动要求外出为乡亲们寻医问药。然而,此时她们的父母也不幸患上了此病。乡亲们出于好心劝她们不要去,以免求医问药不成,反而没法为二老送终。姐妹两人面露难色,就在这时,父母语重心长地说:“去吧!好孩子!你们尽快去寻得名医或好药回来,否则就不要回来见我们!”姐妹两人含着泪花收拾行李,带上干粮很快就上路了。姐妹两人不辞劳苦,访遍各地名医,名医对该病也是一无所知。一天,姐妹两人路过华山,听说山下有一草棚,那里住着一位老郎中能够医治此病。姐妹两人来到草棚里,见到一位童颜白发,面容睿智的老者刚为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农做过治疗。姐妹两上前说明缘由,老郎中告诉她们:“这个乡亲正是你们所说的热毒证”要治好此病需要到丘陵、山谷和树林边采集一种初夏开花,花儿成对生于叶腋,黄白相映,严冬不落,名叫“忍冬”的草药,用它就可以治好乡亲们的病。姐妹听罢,急忙四处采集草药,不久便满载而归。老郎中用“忍冬草”治好了老农的病,也教会了姐妹两热毒证的方法。姐妹两又采集了很多“忍冬”草赶回家乡。乡亲们和她们的父母服药后病情很快痊愈,为感谢姐妹两人,乡亲们便把这种“忍冬草”叫做“金花银花”。后来大家便渐渐地把“金花银花”简称为“金银花”了。
故事的目的就是利用金银花所治疗的主要病症,通过虚构场景和人物达到看故事学中药的目的。不要试图去推敲故事中时间是否合理,病情发展的快与慢。不然,也就失去了通过故事让自己了解此种中药功效的意义。
在自己身体出现毛病时,尽快找大夫诊治,以免耽误病情。以上中药的使用一定要在有资质的中医明确诊断,开具处方方可用药。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阿莹. 金银花的传说与用途[J]. 中国保健食品, 2011(1):70-71.
⑵ 金银花的故事主要内容
乡下的一间药房里,师父带着袁谦在忙碌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这间药房里看病、抓药,也会把挖来的草药拿到这里卖。这不,陆陆续续又有人来卖药材了,袁谦都客客气气地招待、称重、算钱、付钱,而另一边,师父则忙着给病人看病、开药方,两人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天,下起了小雨。袁谦朝窗外望去,忽然看见两个人正向药房走来,是一对母女,女孩大约十岁,一手搀着母亲,一手打着雨伞,雨伞大部分在母亲那边,女孩的衣服都湿了。袁谦赶紧撑把伞迎上去,把母女俩接到了药房。
那个妇人犯支气管炎有十多年了,只见她猛烈地咳嗽着。师父给她搭了搭脉,看看舌苔,又观察她的脸色,眉头慢慢紧锁了起来。妇人的支气管炎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程度,特别是这个季节就会加重。师父在纸上写了一些字,袁谦观察着师父,没出声。小女孩焦急地望着师父,机灵的眼珠骨碌碌地转着,细声细气地问:“大夫,我娘病得重吗?”师父朝小女孩笑了笑,安慰道:“没事,不严重,吃几服药就好了。”
袁谦听师父说过,小女孩家里很穷,如果不是咳嗽得厉害她们是不会来看病的。只见师父在开好的方子里加了一味金银花,然后把方子递给了袁谦。
袁谦按方子抓好药,刚要算多少钱时,小女孩突然从两个小口袋里各掏出两个鸡蛋来,对袁谦说:“哥哥,我们家没钱了,就剩下这四个鸡蛋,你看可不可以当药钱?”袁谦一愣,回头看了看师父,师父一脸慈祥地笑了,师徒二人异口同声说道:“可以,当然可以。”小女孩立马开心地笑了。
师父递了个眼色给袁谦,袁谦立刻就领会了,他在打包药材时将四个鸡蛋偷偷地包在药包里,递给了小女孩,嘱咐她拿好。
小女孩母亲的眼睛一直湿润着,她咳嗽着给师父鞠躬,也满含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女孩这时抬起下巴看着母亲,高兴地说:“娘,您以后不用担心了,我们家有几只母鸡可以下蛋,有了蛋就可以买药治好您的病了。”
师父招手叫小女孩过来,指着一堆收购来的金银花对小女孩说:“现在正是金银花开的时候,你也可以去采些。你采的我来买,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药钱了。”小女孩一听,兴奋地点头说:“好!”
雨停了,小女孩搀着她母亲走了。袁谦看着小女孩的背影忽然眼窝有点微热,他转头看看师父,师父竟在悄悄地擦拭眼角。师徒二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目送母女俩,直到她们的背影在一个拐弯处消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袁谦和师父在采草药的路上经常能遇见那个小女孩。小女孩很乖巧,看到他们就主动打招呼。师父每次都会在她的小背篓里抓一把金银花,夸她能干,采摘的金银花又香又漂亮。小女孩每次都是天真烂漫地笑着。有一次,小女孩对师父说:“上次我带我娘去看病,你们把鸡蛋又还给了我们,到时我得还钱给你们。”师父一听,哈哈大笑:“你个小机灵鬼,这个就当是对你的孝心的奖励吧。再说,你要多吃几个鸡蛋,身体好了,才能多采些金银花给我啊。”
金银花是药房里一味需求量很大的药材。这天,忙了半天的师徒俩不知有什么感应,同时巴巴地望着药房外。这时,还真的看见了那对母女,小女孩背着一篓晒干的金银花,她母亲看上去脸色好了许多。袁谦赶紧跑出去,接过小女孩的背篓,师父再次给小女孩的母亲诊病,袁谦则给小女孩称金银花的重量。
这次师父的眉头舒展了许多,妇人的病缓解了不少,师父沙沙地写好了药方,方子里又特别加了一味金银花。那边袁谦也称好了重量,算好了钱。小女孩高兴地冲她母亲说:“娘,我们有钱看病了。”袁谦按照师父开的药方抓好了药,打包好交给小女孩,小女孩赶紧掏出钱,这时师父说话了:“小机灵鬼,不用付钱了,你的金银花品相好,又干燥,药钱就不用付了。”小女孩回答:“不行的,大夫,看病付钱是应该的。”于是,师父让小女孩看她采的一大堆金银花,比其他人采摘的好多了,意思是给小女孩的收购价已经低了,小女孩这才心安起来。
师父捏了捏小女孩的脸蛋,说道:“小机灵鬼,以后你自己能挣钱给你娘治病了,让你在外的爹爹安心打工,不要再担心你娘的病了。”原来,小女孩的父亲为了治好妻子的病,变卖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然后外出打工,家里只有母女二人,生活辛苦得很。
不久后,镇里来了一个扶贫的公益组织,师父推荐了小女孩家庭。后来,小女孩被接到城里去读书了。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很快,在城里读书的小女孩慢慢长大了,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金银花”。高考那年,金银花想都没想就选择了报考医科大学。皇天不负有心人,金银花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她很快成了当地医院的技术骨干,后来成了医院的院长。
然而,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金银花都不会忘记小时候那些温馨的记忆。她曾专程跑回当初乡镇里的药房去看望袁谦师徒。而这时的师父已老,袁谦也早已成家,还继承了师父的药房。她曾经试探着问过袁谦,愿不愿意到她的医院去工作,那里条件好,收入也高。可袁谦坚定地摇摇头,不为别的,就为这一份乡情。金银花也想接母亲到城里去看病,可执拗的母亲一直坚持要袁谦师徒看,每次金银花都能闻到母亲熬的药汤里有金银花的香气。
多年来,金银花一直尝试着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给病人治病,没想到竟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金银花的倡导下,她所在的医院经常会下乡义诊,他们会定时带着医疗器械到乡镇里免费为当地的老百姓看病。
已经满头银发的师父看着当年的小女孩这么有出息,心里乐开了花。但是谁也不知道,金银花一家曾经亏欠过师父,如果不是金银花的父亲主动向袁谦的师父道歉,也许这段往事将永远尘封起来,因为师父从来没提过。那时的袁谦还没来当学徒,金银花也还没出生。
当年,金银花的父亲因为妻子的病久治不愈,看着家里越来越穷,心里十分窝火,越想越来气,于是他借着酒醉,冲到师父的药房闹事,责怪师父的医术不精,还把师父的药房砸了。没过两天,金银花的母亲就要生金银花了,偏偏还是难产。金银花的父亲见妻子命在旦夕,只好厚着脸皮来求救。师父不计前嫌,帮金银花的母亲顺利地接生了。但经此一事后,金银花的母亲自觉对不起师父,再也不肯来看病,后来病情越拖越重,直到后来被金银花拽着来看病。
金银花的父亲走到袁谦的师父面前,说道:“大夫,对不起,您是好人!当年的事您不但没有责怪我们,还救了我们,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欠您一个道歉!”说完,金银花的父亲朝师父深深鞠了一躬。在场的袁谦和金银花转头去看师父时,只见这位老人依然一脸慈祥地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