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带佛的故事有哪些

带佛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8-04 12:25:45

‘壹’ 佛教十大经典故事有哪些

每一尊佛出世都有这么八种瑞相:1、舍兜率天 2、降王宫 3、弃位出家 4、苦行学道 5、降伏魔王波旬 6、成最正觉(即成佛)7、讲经说法,开导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 8、示现灭度,入涅槃
这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故事,当然,包括下一尊弥勒佛。而每个佛的故事都有差异,这里略举一例,非常好的例子,叫《七个儿子与一个拐杖的故事》。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只拐杖让七个儿子、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迈的婆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着一根拐杖还捧着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了,除了死人就是他。他弯着腰弓着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着老人:老人家,你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还要出来讨饭,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老人回答:有,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这是老人家回答佛陀的回话。我们通过这段话,我们看到问题在外,不在内,孩子娶妻生子了,无法容纳我,所以才把我给轰出来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人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在埋怨他的儿子、埋怨他的媳妇,因为娶妻生子了,所以他们不养我,没有反弓自省,没有改正自己过错的认识。说着他抬头一看,认出是佛陀,赶紧跪下说:佛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么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儿子?你看还是要教育别人,还是要求佛陀帮助他,看来这个老人家是一点道理都不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惠能大师说
的,他不知道向内求,只知道向外求,找原因。
佛陀很慈祥的说,道理要用心听,它翻译成普通话了,可能就是谛听。他说道理要用心听,才能启发他的良心。老人说:那要启发我的儿子,教育他们就难了。你看他还是认为要教育儿子,要启发别人。因为现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道理。你看还是想要教育别人,找别人的问题。佛陀说:只要你用心,仍然可以。老人问:我要如何用心?佛说:你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记得将你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时用心走稳。咱们说这是什么?止,止住妄念,止在哪里?止在拐杖上;完了,观。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其实佛陀很婉转的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您之所以老人家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就是不会感恩,换句话说,感恩的人有福,感恩的人不会当乞丐。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因为它帮助你走路,这是第一条,你要看到,你要知恩。第二件事,怎么观察这个拐杖,若有恶狗跑来,你可以用拐杖赶走它,第二个作用。佛陀启发他,你手里这个拐棍,第一帮你走路,第二有恶狗来,它可以把恶狗赶走,保护自己。涉水时可以用拐杖去探探深浅,以测安全,你看第三个作用。过河的时候,可以用拐棍探探水的深浅,来保证安全。它助你走出一条平坦的路,不会踢到石头而跌倒,这一切你都要用心感恩它。如果你的意念言语都很用心,就能感化你的儿子。怪不怪,迷信吗?我怎么感恩这根拐杖,我的儿子就能得到感化?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选了一个乞丐而讲出来?它说明一个道理,贫贱福薄到像乞丐这样的人,都有要感恩的东西,更何况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乞丐,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老婆罗门,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要饭度日,就这种人都有要感恩的对象。换句话说,你之所以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当乞丐,就是因为你不会感恩。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也不可能把好的命运给你,只能把教育给你、把方法给你,你自己要照着修,福就来了,就能感化你的儿子。老人心想,这的确是真的,这个时候我还能靠谁?你看启迪智慧。我只能依靠这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给我的帮助最大,我应该感恩。你看,找到感恩的对象了,明白感恩的道理了,从此老人拳拳服膺佛陀所说的话,听话、老实、真干!拳拳服膺,一丝不苟,坚决落实,不再抱怨儿子娶妻生子,没有心照顾我,所以把我轰出来了。用那个时间,不干这个,不搞是非人我,不找他人的麻烦和责任,而一心一意的感恩,每一天都感念着拐杖的恩情。你要在今天咱们说不是傻子吗?原来是叫花子,今天变成疯子了,感念着拐杖的恩情。有时他脱口而出,边走路边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走路,感恩拐杖让我探测水的深浅,感恩拐杖保护我的身体轰走恶狗。你看这三件事,做这样的观想,止住妄念,止住是非人我,止住埋怨儿子的这种怨气。他不断不断的感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想口念均是感恩。
老人的七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唯有妻子儿女是他们的最爱。有一天他们听人说,城里有一位佛陀能够赐福给世人,若求佛赐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报。真的吗?真的,福自己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他告诉你修福的方法而已。我们看看这七个儿子是怎么转变的?这七个兄弟就相邀一起去求佛赐福,自私自利,到这个时候,想要福,谁不想要福,谁不想过好日子?人生一世福愈大愈好,所以就相邀,咱们一块去,找佛来赐福,多好的事,甚至连妻儿都带去了。到达王舍城耆阇崛山时,佛陀正在为大众开示。那一天老婆罗门也拿着拐杖,捧着碗出来祈祷,现在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会感恩的人的标准是什么?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换句话说,只要有一毫的烦恼,你感恩感得不圆满,感恩感得不究竟。不要小看“所有”这两个字,做到是真难。
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心里只有感恩,一心只有感恩。不给烦恼留地方,人家就一个拐杖,他没别的了,除了拐杖可能就是空气了,白吸。所以边走还是边念着感恩,感恩他的拐杖。咱们今天看,这神经病。会感恩的人不是神经病。有人路过看到老人那么慈祥,又满口的感恩,于是问他,老人家您的心那么知足感恩,您一定是位有福的人。你看会感恩的人有福。有什么福?一个叫花子,一个乞丐。那个人接着说,您可知道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说法,您想不想去看看佛?让佛为您祝福。老人听了满心欢喜,他说:非常感恩佛陀,佛曾在路途中对我开示,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一箪食,一瓢饮,回不改其乐”。你看他是个叫花子,心里过得很欢喜。“未发其福,先发其慧”,《了凡四训》上说,他的福还没发出来,智慧先发了。未发其福,先发其慧,知道感恩的人就有智慧,福还没现前,智慧先出来,以慧导福。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心灵很自在,不知如何才能再见到佛,再闻佛陀的开示。
这位过路的好心人就说:我正要去礼佛闻法,我们可以一起去。福报现前了,有人告诉他佛在讲法,能闻法是福,老人就随着好心的过路人去了耆阇崛山。那时佛陀已经开始说法了,老人从远处慢慢的走来了,边走还是边念着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一直走到佛前。佛陀看到他就说:你来了,老婆罗门看你这么欢喜,你到底如何感恩?你来这里再多念几次吧。当时有很多人听闻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儿子们也在场,他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没有烦恼的说。你看看这三句话,“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感恩什么样子?你说我有感恩的心,我会感恩,我知道感恩,我懂感恩,那你必须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都没有烦恼,这三个标准你做到了,感恩于内,外露其相就是这三点。我很感恩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帮助我度过危险的路;让我渡水时,知道深浅;如果有恶狗,还可以用它保护我,把狗赶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这根拐杖。佛陀听了很欢喜,用眼睛扫视着他的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佛陀语重心长的说:对!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帮助你生活,可以让你那么欢喜的过日子,所以你应该感恩。世间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将来的因果一样会受到儿子的折磨,还要堕入地狱,像这样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佛就讲完了,七个儿子媳妇看着自己老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说法,实在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即
刻被启发,七个儿子同时站起来,媳妇也跟着一起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感恩佛陀。然后转过身到老父亲身边,扶着他说:我们很惭愧、很忏悔,从今天开始要请父亲回家,一定要奉养您,这时七个儿子都争着要迎请父亲回家孝敬。故事讲到这就完了。
自度才能度他,老人家不知道感恩,现世受这种苦报,当乞丐,有儿子不孝养他。儿子不孝养父亲,佛说了要堕入地狱,自毁就是毁他。而老人家并不是找街道委员会去做七个儿子的工作,也不是到法院去打官司,要跟这七个儿子掰哧,让法院做出裁决。“行由不得,反求诸己”,知道自己的德行薄,知道自己的福薄,要修,而修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存一颗感恩的心。老人家感恩拐杖,通过这根拐杖,这是个药引子,把感恩的心引发出来,福报就现前了。福报现前,七个儿子都争着要孝养他,那是大福之人。而七个孩子都孝养父亲这颗心一发,他们还会堕地狱吗?不会了。不孝养父母肯定要堕地狱,而孝养父母就不会了。老人家把自己的感恩心一出
来,依报随着正报转,儿子是依报,他的正报好了,转了,会感恩了,你看依报全变了。所以《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强调的就是正报。《了凡四训》上说,“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你建立德行都容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你自暴了没关系,你是正报,你正报自暴自弃,依报就跟着倒楣了。所以如果这个老人家要跟儿子结怨,冤冤相报,指责别人的不是,指责别人不孝养父母、不懂事,自己毁了,也把儿子毁了。自己有了感恩心,境界提高了,儿子也救了,这叫大圆满。
就这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之外,醒着就给自己两个任务,第一发现感恩的对象,第二找到自己的过错,这齐了。为什么?儿子就回来孝养你了,你不用再想别的了。这老人家想什么?什么都没想,就是感恩这个拐杖,感着感着福报现前了。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当小人,你看老人家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烦恼都没有。你看君子乐得做君子,最后怎么着?七个儿子争先恐后来养他。这个道理很深,依报随着正报转,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现识变,这不都是这个道理吗?所以问题不在外,问题在内。内,我没有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
就举这么一个吧,很有代表性的,看完了看懂了,你就觉悟了。

‘贰’ 佛教经典小故事有哪些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弯凳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液缓。”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4、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闹闹模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叁’ 佛教的经典小故事

佛教 故事 ,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关于那些佛教经典的小故事我们不妨看看。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佛教的经典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佛教的经典小故事篇一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闇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又一间地盖了起来,除了前厅、后堂、凉台、温室,还有厅堂两侧的厢房等十馀间。现在,还在加紧赶工盖着后方的厅堂。

一日,佛陀观察到这位老婆罗门寿命将尽,而他对此事却毫无所知,仍旧疲于奔命的建造房舍,而让自己精疲力竭,实在非常可怜。佛陀慈悲,想要度化这位老婆罗门,便带着阿难尊者来到婆罗门家,慰问老婆罗门说:“你每日亲自监工建造房舍,真是辛苦!你家的厅堂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还要盖房子呢?”婆罗门回答:“这些房间各有用处,前厅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后堂是我们自己住的,东西两侧的厢房可以安置我的孩子、财物和仆人。夏天太热时,可以到凉台乘凉;冬天太冷时,就进到温室保暖。”

佛陀又说:“我有一个偈子,对你生命有所帮助,想要送给你,你是否有空和我坐下来谈谈?”婆罗门回答:“世尊,很抱歉!我现在急着盖新房子,实在没有时间听法,等以后有因缘再去向您请法!至于,您说要送我的偈子,就请您直说。”

于是佛陀便说了以下的偈语: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忧子财?

暑当止此,寒当止此,

愚多预虑,莫知来变;

愚蒙愚极,自谓我智;

愚而胜智,是谓极愚。”

婆罗门无心听偈子,便说:“世尊,您所讲的这个道理实在很好!可惜我现在真的很忙,等以后再谈吧!”世尊见无缘度化便离去。婆罗门又继续去监工盖房子,正当他指导如何上屋梁时,竟被掉落下来的梁木打中头部,当场死亡。婆罗门全家哀痛啼哭,惊动了附近邻居。

这件事,在佛陀尚未走远就发生了,路上数十位梵志见到佛陀,上前问佛:“请问您从哪里来?”佛陀回答:“我刚从那位往生的老婆罗门家离开,我曾数次为他说法,可惜他心中只想盖房子,不信佛说的话,不知无常的道理。结果,今天仍无法逃避无常生死的到来。”佛陀借此因缘对梵志们宣说偈子中的真理,梵志们闻法欢喜,即得道迹。

世尊进一步为梵志们开示:

“愚闇昏昧的人亲近智者,如同以水瓢尝味,如果不能亲身去体会,就像水瓢在美味的羮汤中浸泡许久,仍然无法知道羮汤的味道。

开朗明达的人亲近智者,如同以舌尝味,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也能够马上知道食物的味道。

愚人的所作所为,多为自己招来祸患。只知一意孤行去作恶,自然会引来重大的灾祸。

对于不善的恶行,所引发的祸端,事发后再悔不当初,也只能痛哭流涕。应当如实认知,所有的果报都是自己过去的业习所招感!”

梵志们听完佛的开示,更加坚实笃信,向佛顶礼,欢喜奉行。

佛教的经典小故事篇二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不孝”的因果,更是大如须弥,丝毫不爽!

现将我所见闻及经历的“不孝”的因果报应,说与大家,是自己的深切的忏悔,更愿大家引以为戒,多行善法,孝养父母。

我师兄曾给我讲过一个“不孝”的因果事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的外祖父有一个姐姐,这个姐姐终身没有嫁,领养了一个孤儿。后来孤儿长大了,对养母非打即骂,常常将养母打得遍身是伤痕,胳膊居然也被打断了。养母被打得卧病在床,他也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旁人自然也无从知晓。直到一个香港亲戚回来探亲,一定要见到所有的亲人,就去了这个孤儿家见孤儿的养母,结果发现不对劲,回来就和我师兄的外祖父说了。

外祖父脾气火爆,当时带着我师兄的两个舅舅就去了,去了以后看到果真如此,便询问他的姐姐。那位养母至此还对她的孩子心存慈悲,只是一直哭,不忍说出儿子的不孝。但是这个孤儿却不知悔改,后来还与他的外祖父打了起来。外祖父就要这个孤儿在一周内登门做出解释,否则就要灭掉他。七天后,孤儿来到外祖父家,承认是他打了养母,但是又历数养母种种不是。外祖父哪里听得进去,劈头给了孤儿几个耳光,孤儿怒从心头起,竟然还手和外祖父扭打起来。这个时候,在厨房的舅舅看到后,一把菜刀对着孤儿扔过来,从孤儿头边飞过,孤儿惊恐莫名,准备逃出去,但是在门口,被我师兄拦住。

大家继续狠狠打骂了他一顿。一个月后,我听师兄说这个孤儿死了,首先就联想到是不是自己的舅舅继续去上门索仇打死了他。因为他的一个舅舅似乎是黑社会,但是真相是这个孤儿在登船的时候,因为手中的两张VCD片掉在江里,弯腰去看的时候,就掉进江里,被救起时已经死了。

这个故事听到以后,我立刻想到某次和父亲吵嘴,我还一拳砸塌了一张桌子。过后虽然很后悔,但也不愿意向父亲道歉。和妻子出门时,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掉进了满是青苔的江里,好久才爬出来,等妻子用竹子拉我出来,手上还留下了一个好大的伤口,肉已经翻出,两天内睡觉疼得睡不着。

又有一次,妻子和我母亲顶嘴。我在旁边,当时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我什么也没说。后来,我和妻子出去,在过水沟的时候没有跳过来,栽进了水沟,那个水沟竟然淹没胸部,且前胸狠狠撞击在石头上。我立刻拉她出来,那个水沟的水比下水道的水还臭。我妻子污泥满身,回家就直接进了厕所冲凉。我妈妈还问:“怎么出去一会就这样了?”等她洗干净出来,两天后就得了一种浑身起疹的皮肤病,发作起来很痒,她抹了很久的药膏,大约三个月以后才好。

三个不孝之徒,都是遭遇水淹之罪罚。《地藏经》上说:“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古时候有个人,出去买毒药,准备毒死自己的母亲,结果被雷劈死在桥上,跪着死在那儿。他的媳妇都知道孝顺,过来当众指着他的尸体骂他不孝该死。果然罪罚难免!

不孝为什么得天地灾杀报?儿女和父母本是连根一体,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不孝父母,就是在掘自己的根本,必然违反伦常大道,弃离宇宙的规律。天道好还,岂不速受报应。

父母生你养你,恩德超逾天地,父母是你的生命来源,是“家中的活佛”,是你在这世间最大的福田,就是你修福所在。自古孝顺父母的人,父母在不远游,即使暂时出门,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是多么智慧,多么让人敬佩啊。现在的人,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就是孝行的落实。

佛教的经典小故事篇三

二祖慧可大师(487—593,下文为描述方便故,皆称慧可禅师),俗家姓姬,是虎牢人。其父名寂,在慧可禅师出生前,经常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历代推崇善行,难道上天还会让我绝后?”于是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可以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禅师之母怀孕,其后顺利生下一子。为了感念佛恩,慧可禅师出生之后,父母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禅师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儒家典籍,尤其精通《诗经》《易经》,为人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机缘巧合接触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开始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只好同意让他出家。慧可禅师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经过多年苦学,慧可禅师对经教已有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回到香山,并放弃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借禅定之力解决生死问题,这样一直过了八年。一天,慧可禅师在禅定中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无上道果,就不要再执着于枯坐在这里。大道离你并不遥远,你往南方去求,就能如愿以偿!)”慧可禅师知道是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就将名字改为神光。次日,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犹如钢针在刺,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来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并非普通头疼之症。”慧可禅师就将这一信息告诉宝静禅师,宝静禅师仔细一看,果然看见慧可禅师顶骨有如五峰隆起,于是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定会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前往南方,分明是告诉你,现在少林寺面壁的达摩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慧可禅师辞别宝静禅师,一路风尘去少室山,来到达摩祖师面壁之地,朝夕承侍在旁。最初,达摩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虔诚,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慧可禅师有此认识,因此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这年腊月初九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下起鹅毛 大雪 。慧可禅师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次日凌晨天快亮时,积雪居然已没过慧可禅师的膝盖!

这时达摩祖师慢慢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慧可禅师,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你这样在雪中长久坚持,究竟是为什么而来?)”

慧可禅师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我只恳请和尚大发慈悲,打开甘露之门,普度世间一切众生!)”

达摩祖师却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之所不能行,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希求一乘大法,只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没有任何结果。)”

慧可禅师听到达摩祖师这一番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心和决心,他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子,咔嚓一声砍断左臂,并将断臂放在达摩祖师面前,断臂洒出的鲜血顿时染红了雪地。

达摩祖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感动,知道慧可禅师是一个大法器,于是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诸佛最初求道之时,都是舍命求法,为法忘躯。如今你为求法,在我跟前砍断手臂,这样求法也能成功。)”

达摩祖师于是为其改名,舍弃神光之名,从此改为慧可。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祖师应道:“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后茫然,又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则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良久,这才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正色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到达摩祖师这一句话,当下豁然大悟。

慧可禅师开悟之后,继续留在达摩祖师身边,前后长达六年(或说九年),其后继承达摩祖师衣钵,成为中土禅宗二祖。

禅宗史籍记载,二祖慧可禅师付法给二祖僧璨大师后,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酒肆,或过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曾有人问慧可禅师:“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是一位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为什么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慧可禅师则回答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自己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跟你又有什么相干?)”

慧可禅师长于辞辩,他虽无意推广禅法,但知道慧可禅师的人却日渐增多,随着影响一天天地扩大,慧可禅师的弘法活动遭到当时拘守经文一派僧徒的攻击。当时有一个法师叫辩和,在寺中讲解《涅槃经》,学徒中有些人听过慧可禅师讲法,于是渐渐离开讲席,跟随慧可禅师学祖师禅。辩和法师非常恼恨,就在行政长官面前诽谤慧可禅师,说他妖言惑众。长官听信谗言,迫害慧可禅师。慧可禅师怡然顺受,毫无怨色。灯录记载,慧可禅师世寿一〇七岁,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圆寂,谥号大祖禅师。

阅读全文

与带佛的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努力你怎么给晚辈讲故事 浏览:300
行政事业单位的在编合同制工人是什么编制 浏览:644
除了当幸福来敲门还有哪些 浏览:138
事业单位录取一般什么时候上班 浏览:855
什么地方的美女漂亮啊 浏览:993
教师和机关事业单位哪个好考 浏览:103
事业单位上班戴什么手表 浏览:33
三七的经济价值有哪些点 浏览:506
事业对女人有什么好处英文作文 浏览:646
故事大纲怎么写好 浏览:310
健康码红色码隔离多久 浏览:566
2021护理事业编考试看什么书 浏览:331
爱情需要考虑什么方面 浏览:33
事业单位转企业退休人员怎么接续 浏览:536
为什么要了解经济模式 浏览:899
怎么唤醒对幸福的认知度 浏览:266
机关事业学位社保交什么档次 浏览:6
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 浏览:47
爱情有哪些忌讳 浏览:930
松桃婚姻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