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有哪些
一、荆轲
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计划进展得很顺利,当荆轲献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荆轲是个英雄,他不畏强大的秦国势力,毅然刺杀秦始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等的豪言壮语,何等的气魄。这便是上古的“侠”,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将生命置于度外。这便是“侠”的动人心魄的悲壮。
在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
霸王项羽确实让人怀念。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这是真正的男子汉,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英雄末路,他没有选择逃生,而是从容自刎。
2. 历史英雄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1、 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的传奇英雄。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2、 罗宾汉
对于罗宾汉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对于罗宾汉有着无休止的争论。他联合小约翰、温里奥等人,劫富济贫,整治暴戾的路德曼贵族、官吏,并把得来的钱财用于救助贫苦百姓,体现了中世纪英国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
3、匈奴大帝阿提拉
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阿提拉是匈奴族的统一者。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
4、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领军驰聘欧亚非大陆,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是世界古代史上最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5、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中华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 有哪些关于古代英雄人物的爱国故事
岳飞是古代着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
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
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平”。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请求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不远的朱仙镇。金军统帅兀术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
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岳飞也准备渡河北上,彻底打败敌人,收复北方。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不准再打。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
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4. 英雄故事有哪些
如下:
1、精忠报国——抗金英雄岳飞
岳飞,字鹏举,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着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岳飞北宋末年投军,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面对金军步步紧逼,南宋危如累卵,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收复建康,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
1140年,金军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率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精锐,进军朱仙镇,两河义军纷起响应,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无奈赵构、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诏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39岁。
2、威震敌胆——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字符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着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出身将门,少年即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555年至1565年期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一带坚持抗击倭寇十余年,训练出一支“戚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我国东南海防和沿海人民安全。
后又在北方边境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拱卫北疆,闻名天下。戚继光还是杰出的兵法家、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着。
3、碧血丹心——抗元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状元,抗元名将,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南宋危急,一介儒生的文天祥散尽家财,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元军兵临城下,文天祥出城与援军谈判被扣,在押解回北方的途中脱逃。
但他不改匡扶社稷之志,又组织兵力陆续收复许多州县。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送到元大都,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文天祥不为所动,誓死不降。
充分诠释了“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铮铮铁骨,在狱中写就流传千古的《正气歌》,最后终于从容就义,年仅47岁。
4、忠烈赤胆——抗清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抗清名将,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明末崇祯年间,史可法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史可法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军重兵围困扬州,派人劝降,史可法写就着名的《复多尔衮书》,慷慨陈辞,拒不投降,不卑不亢。
史可法率领四千军民坚守孤城,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害,年仅44岁。事后,清军统帅多铎下令屠城十日以为报复,军民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5、收复台湾——抗荷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皇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抗清名将,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646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为国家大义舍弃父子亲情,与父决裂,募兵抗清,与清军交战中互有胜负,后败退厦门。
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舰120艘,横渡台湾海峡,东进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宝岛台湾。
经过激烈的海战,收复“赤嵌楼”,又在其后近一年争夺中,重创驻岛荷军,终于在1662年2月1日逼迫荷兰殖民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重归祖国怀抱。同年5月,郑成功病逝,享年39岁。
5. 古代的英雄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古代的英雄人物及事迹有:
1、岳飞: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
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诏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当阳桥厉声大喝,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6. 中国古代英雄故事有哪些
1.蒙恬破匈奴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5](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2.霍去病、卫青远征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别称或曰即今俄罗斯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
3.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4.郑成功收复台湾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5.岳飞抗金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蒙恬早筝传说
汉代应劭着《风俗通》记载:“仅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后人根据这段文字,又有如下说法:“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
西晋傅玄驳斥这种说法,见《筝赋》序:“筝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似十二。设之则四象存,之则五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岂亡国之臣所能开思运巧哉,或以为蒙恬所造,非也。”
蒙恬为秦国大将,傅玄用“亡国之臣无法创造乐器”的阴阳五行论调,似嫌勉强。《旧唐书·音乐志》也称筝非蒙恬所造:“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制与同而弦少。”在中国的第一部纪传通史的《史记·蒙恬列传》中并没有蒙恬造筝的记载。
而《风俗通》的说法也仅用疑问的口吻说蒙恬造筝,一件乐器若出现在史籍上,其必已经流传一时间了,很可能记史者将此乐器的创造记为当时某领导者之功,或者蒙恬为了适应自己的戎马生活,将筝改制为瑟。
7.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英雄的古代神话故事写出几个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出自中国先秦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的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的心里,于是开始逐日。他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他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人类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一般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勇敢光明慈爱的淳朴人格。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大自然的困境、追求光明的完美愿望。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宫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既定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的主角是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着的《三五历纪》。
在太古的时侯,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像是一个鸡蛋。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向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