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食周粟和哪个历史人物相关
伯夷和叔齐,二人是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儿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
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⑵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
不食周粟故事简介。
不食周粟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然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未除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⑶ 不食周粟的典故
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那典故有哪些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不食周粟的典故,欢迎阅读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在今辽宁卢龙东南。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困岩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1. 冰清玉洁,以义不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
2. ”赤兔马泣曰:“吾尝闻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3. 周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4.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
5. 后发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饥,最后都饿死在首阳中。
6. 帝又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犹发议,在今甯得息谈邪?
7. 夷齐以薇代粮,不食周粟,持志高洁,士宽雀大夫们常引以为同调。
8. 的长子和次子,武王灭商,兄弟二人逃往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9. 又掘一坟,亡者曰:‘予伯夷也,不食周粟而饿死,岂有厚葬哉。
10. 时夷雍之子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
11. 伯夷和叔齐避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南),不食周粟而死。
12. 周灭商后,伯夷、叔齐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为有气节之人物。
13. 他发誓“不食周粟”,不事新主;不挣民国的钱,也不做民国的事。
14. 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慎尺早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
15. 、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
16. “不食周粟”、“老马识途”、戚继光“改斗”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
17. 广为流传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为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8. (12)伯夷:殷商末年的贤士,反对武王伐商,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19. 武王灭周后,他们逃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不食周粟,饥饿而死。
20. 叔齐,在商灭后发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饥,最后都饿死在首阳中。
21. 高士之粟,说的是商末伯夷、叔齐兄弟俩,周朝灭商后,不食周粟而亡。
22. 【成语释义】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23. ”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周灭商后,与弟叔齐逃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24. 因相互辞让君主之位而相偕去国;又因反对周武王以暴易暴,不食周粟而死。
25. 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
26. ”盖因怕夷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下;而文天祥被俘初未死,故以诗促其死节。
27. 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饿死的故事。
28. 该画画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至首阳山,采薇充饥,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
29.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30. 该书将中国悲剧划分为三大类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伯夷不食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