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安阳着名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安阳着名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11 04:24:33

Ⅰ 王冕的故事

1、王冕自幼好学,白天放牛。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2、王冕游历归来,听到他的杭州朋友卢生死在滦阳(河北迁安县西北),只留下二个幼女一个男孩,没有人抚养。于是他赶到滦阳,安葬了卢生,带了二女一男回到自己的家中,一直抚养长大。

3、王冕做山农以后,生活日益窘迫,乡里人都蔑视他,让他的心境悲戚不堪,最让他不忍心的,是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后来他父亲在贫病交迫下逝世了,他悲痛万分,但是生活依旧贫困。他的朋友想推荐他做官,王冕用“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岂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唤吗?”的理由拒绝。

4、因为生活的原因,王冕养成了诙谐风趣放诞的性格。他曾经送母亲到绍兴城里疗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的母亲想归故乡,王冕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便自造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买一乘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挂着木剑,唱着山歌,从村上走过,使得一群孩子跟着他笑,他也不在乎地向他们笑。

5、1359年东南骚动,朱元璋派胡大海攻绍兴,屯兵九里山,村子里吓的到处奔跑,王冕当时有病,在床上躺着不动。士兵把他押到胡大海的面前,胡大海请王冕上坐,向他请教策略,王冕说:

大将军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如果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如以兵力服人,谁人能心服?我绍兴乃秉义之地,要我教你们杀我父兄子弟,则万万做不到。你能听我,希立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请立即杀我。

胡大海被他讲得无话可说,只得再拜领受,叫王冕不要讲话就行了。王冕被送回后,过几天就逝世,胡大海备丧礼殓葬于山阴兰亭之侧,墓碑题“王先生之墓”五字。

Ⅱ 河南名人故事50字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
荣耀: 她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名人故事:“邓亚萍从小打球就特别认真。在邓亚萍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困难。因为个头矮,省队不要她,这些情况父亲都跟邓亚萍说了,邓亚萍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所以邓亚萍从小就很乖,训练特别能吃苦。”——摘自“网络”

Ⅲ 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故事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心,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3)安阳着名人物的故事有哪些扩展阅读: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立木取信,讲的就是有关商鞅变法的故事。公元前340年,卫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卫鞅在魏国时的朋友。

卫鞅就请公子昂和谈,公子昂顾及友情毫不怀疑,结果卫鞅在会谈后生擒魏将公子昂,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

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

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战亡,而后被下令车裂其尸。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大规模改革引起激烈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

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

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

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人物介绍: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

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

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

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

其次,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商鞅一样抱着法家“明法”的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

商鞅独立的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

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

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第三,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阅读全文

与安阳着名人物的故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77的蛇跟79的羊婚姻如何 浏览:552
最悲苦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64
两边婚姻孩子如何上学 浏览:156
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哪个级别高 浏览:421
猴男婚姻配什么好 浏览:179
浙江省哪里的美女多 浏览:589
为中国艺术事业发展做了什么 浏览:302
有哪些古代四大美女 浏览:44
章子怡的诗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50
145代表什么爱情暗示 浏览:203
再婚幸福概率是什么 浏览:750
中年人最靠谱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572
徐州目前哪里可以办理健康证 浏览:812
哪些省属事业单位招聘 浏览:541
砍伐树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浏览:389
杰克的故事主要是说什么 浏览:862
婚姻登记信息没有联网如何处理 浏览:719
怎么样去介绍一个美女 浏览:728
幸福出行共享电动车如何收费 浏览:516
423爱情暗语什么意思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