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的神话中也有一个关于火的由来的故事,你知道是哪个故事吗
钻木取火传说
12000年前时昆仑山上多白石,白石积聚之处,少草木,唯一能在石头上生长树,叫燧木。燧木有个特点,只有树杆,没有皮,有树枝,没有树叶。看上去就是一棵干的树,你把他的树枝当成树叶来看,也可以。每年会掉树枝,第二年再生。
但是这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说,我看见一个木头,我就上去钻一钻,看会不会起火,人不会有这种意向的。
但是有一天,昆仑山中来了一只鸟,后世管她叫毕方,毕方这种鸟有一个习惯,它是嘴特别尖,喜欢啄那个木头。转木取火其实是啄木取火,当毕方啄木之时,那树竟生起火来。 着火之后,这些燧人氏族人一看着火了,这样也能着火。等毕方一走,他们拿别的燧木也试着钻,试着看看能不能起火。后来他们用在里面磨的办法,用尽办法想最后成功了,转木取火。
当然这个钻木取火之后,人们当时仅限于一种木头,就是燧木,用它来取火。但是燧木取火之后,我们说这个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因为那场大灾难的来临,随着他们9000年后从昆仑山上迁下来,迁到日月山的时候,这种原来存在的木头不复存在了。那么钻木取火,只是我们的一个很遥远的传说,人们想尽办法才能钻木取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以至于距现在9000年到3000年之间,多时候都知道钻木取火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挑各种各样的木头,来用不同的办法钻。挑什么样的木头呢?春天的时候用柳树,夏天的时候用枣杏,秋天的时候用柞,不同的木头来保证钻木取火成功。
当然,在钻木取火的同时,距现在4000多年的时候,人们发现还有一个办法能取火。把一个桶敲成半椭圆形,让它保持光滑,打磨光滑,越光滑越好,里面凹下去,对着太阳,那块放着柴草,这样对上它去照,就像咱们今天说的放大镜一样,照的时候来取火。有太阳的时候,用阳燧来取火,没有太阳的时候用木燧来取火。但是木燧取火其实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等到最后的时候,我们说据现在1800年的时候有火石,那个火石不是靠火石本身取火,是下面像电一样的东西,我们管那个叫火轮,只要有火星溅在上面,立即就着火。到近代的时候有火镰、火石,但是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怎么存储火。
最早的时候,就像所有的人都想的一样,其实你不用特意的去存储,因为你这个族群在洞里面,那个火都是永远不灭的,但是这不是长久的办法,他们要迁移,迁移的过程发明了陶土,陶土是用泥捏好,黄土一和,和完以后把火就直接放在里面,周围烧硬,防止它裂。
后来为了防止裂,放在阴干的地方,里面有两个窟窿眼,就跟咱们现在的蜂窝煤的炉子差不多,只是用陶土做的蜂窝煤炉子。把那个木头烧到一半的时候,把它放在里面,然后盖上那个,就留两个眼,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木炭,用木炭的办法保存火种。就是以前的陶土。
这个办法一直用到了4000多年,从9000多年日月山上出来,一直用了5000多年,直接用了4000多年,等到后面的时候,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在渭河流域有一种草叫白蒿,一米多长,把这种草在它长成年之后拔下来,每边两根,总共六根草,编在一起,有两米左右长,晒干之后,一年四季在那儿放着,他们要生活,要去别的地方,大家要做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只要拿一根艾蒿就行了,路上拿一根艾蒿,就不灭。到了那个地方,拣了一些柴火,这样一吹,火就着了。
燧人氏族对人们最大的贡献,是我们第一次认识到可以自己动手创造火种,而创造火种的灵感,来自于一种叫毕方的鸟,来自于燧木。所以这个氏族就以燧木为号,我们把他称之为燧人氏族。但这个燧人氏族跟昆仑山上另外一个族群最后融合,融合成一个族,这个族叫羌族,今天还有这个族群存在。后来燧人氏族消失不在了,但是羌族一直存在。
B. 有关鸟的神话故事
1、画眉鸟
在春秋时期,吴国灭亡后,范蠡和西施为了避免被越王勾践杀害,化名隐居于德清县的蠡山下一座石桥附近。每天清晨和傍晚,爱美的西施都要到附近的一座石桥上,以水当镜,照镜画眉,把两条眉毛画得弯弯的,格外好看。
一天,有一群黄褐色的小鸟飞过石桥,来到她身边不停地“呖呖”地欢唱着。它们见西施在画眉,越画越好看,于是便互相用尖喙画对方的眉毛。不多时,它们居然也“画”出眉来了。
范蠡见西施画眉时总有一群小鸟在陪伴着她,好生奇怪。便问西施:“这群小鸟,似乎和你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知叫什么鸟?长得这样好看,叫得这样好听!”
西施笑答:“你没有看见吗?我画眉,它们也画眉,它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白眉,就像用粉笔画上去似的。不管是什么鸟,我们就叫它‘画眉’吧!”由于西施这样称呼这种小鸟,于是,“画眉”这个美称就自此世代相传,并一直沿袭至今。
2、不死鸟
根据希腊的传说,不死鸟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口枯井附近。每天当黎明来临时,鸟儿就在清晨的阳光下沐浴,并唱着美妙动听的歌,而太阳神就停下他的战车静静地聆听这动听的歌声。这时世界上好像就只有不死鸟的存在了。
每当不死鸟知道自己要接近死亡的时候(每500年或1461年),它都会用芬芳的树枝来筑巢,然后在火焰中燃烧。当它快燃尽的时候,会有一只新生的不死鸟从火焰中飞出。它会用没药树的汁液涂在死去不死鸟的尸体上并和它一起飞向太阳之城——Heliopolis。
它会将卵放在太阳神的祭坛之前。而在埃及,它却被描述成为苍鹭的巢,但在古书上它被说成是孔雀,或者是鹰。那个时候它常被放在石棺里,他和埃及的Benu,印度的迦楼罗,中国的凤有着某种联系。
3、三足乌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
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或太阳神鸟在宇宙中由东向西飞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表达了融化于并激神话之中古代对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4、鹊桥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老牛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
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最后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眼见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5、精卫填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有一个监管太阳按时东升西落的神,人们叫他炎帝。炎帝尺蔽郑有个最宠爱的小女儿,叫女娃,她从小就希望能和父亲一起到东海去看壮观的日出,可是父亲总是没有时间带她去。
有一陵颂天,女娃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她独自一人离开家,前往东海。翻过一座座高山,蹚过一条条大河,她终于来到东海边。当时正好是早上,一轮朝阳从东海喷薄而出,在海面上洒下万道金光,在火红的朝霞映照下,一群雪白的海鸥在空中盘旋飞翔。
女娃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她忍不住跳进水里,欢快地游起来,不知不觉就游到了大海深处。就在这时,天突然变了,风暴来了,狂风在女娃耳边雷鸣般咆哮,黑暗的海面掀起滔天的巨浪。女娃惊慌失措,奋力向岸边游去。突然一个浪头打过来,女娃被卷入了深深的海底。
几天后,一只小鸟在女娃沉没的地方破浪而出,她长着长长的白喙,红红的脚爪,身披乌黑光亮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花羽冠,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人们就给她取名精卫。
精卫就是女娃的灵魂变成的,她痛恨无情的东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化作小鸟,发誓要填平东海。从此,精卫就住在了布满荆棘的发鸠山上。每天天不亮,她就衔着小石子或者小树枝,飞到东海上空,把它们投下去。
海上咆哮的风浪裹挟着她,一次次地想要把她淹没,她拼尽全力在风浪中穿行,即使美丽的羽毛被折断也不畏惧。她辛苦地衔树枝、衔石子,尖尖的喙被磨钝了又长出新的,纤细的脚爪也变得越来越粗糙,但是她从不停歇。
东海发怒了,他问精卫:“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千千万万像我一样年轻无辜的生命。”
东海奔腾着,咆哮着,掀起山一样的巨浪,向她发出了怒吼:“小鸟儿,算了吧,你的力量微不足道,而我是无边无际的,就是再过一百万年,你也休想把我填平。”
“不,我要填,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哪怕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只要我永不停歇,一定会把你填平的!”精卫看着狂暴的东海,坚定地说。
然后,她又飞回发鸠山,衔起一颗石子投进了东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循环往复,衔木石以填沧海,从来没有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