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战国时期有哪些英雄故事

战国时期有哪些英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7 06:49:54

⑴ 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的故事(20字以内)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
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率领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
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四、十二金牌
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
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
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
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名人有哪些?找扫把就上拼多多!,拼团更实惠
扫把精选,快下载拼多多查看热门商品!新人专享更多福利,多实惠多乐趣。
572019-11-08
岳飞的故事20字数多
抗金直捣黄龙心未干。 苦难碰野冤屈风波亭 功成名就 牛头山,金兀术慨叹 不可撼动岳家军。 一曲满江红 慷慨悲歌我辈楷模
44 浏览204
精忠报国的历史故事20字
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中国最着名的历史典故之一
100 浏览5042018-04-15
岳飞的家国情怀小故事20字?
直捣黄龙 岳飞北伐中原,收复大量国土,只差一步,岳飞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1:文天祥宁死不屈,行刑前说到:“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美国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华罗庚。华罗庚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后被前吵纯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3 3:岳飞从军上阵前,他母亲在他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慧咐报国”,之后大破金兵,威振敌胆。 4:隆化城战斗,董存瑞毫不犹豫冲向暗堡,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董存瑞用生命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5: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林海雪原里坚持抗日,最后壮烈牺牲。敌人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发现没有一粒米,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谋

⑵ 战国英雄事迹

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
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好绝罩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

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
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入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
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
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
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
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
赵王再三勉犟,
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
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友闹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
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李牧常设奇阵,
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10馀万骑。
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
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
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宏蚂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
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后。
这一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
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

两年后,悼襄王继位。
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
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
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

赵王迁二年(前 234年),秦大将桓(齿奇)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
三年(前 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
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桓(齿奇)兵败潜逃。

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齿奇)(又称樊于期)之首。
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
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
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
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
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正迁七年(前 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
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瑞和率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
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

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
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
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

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
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
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
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
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

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
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
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
“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
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
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这种义愤。
起着犟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

<廉颇>
战国后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诸侯国,
都想要称雄天下,相互兼并的斗争十分激烈,战争的烽火燃遍了整个中国大地。
频繁的战争产生了众多的军事家,
赵国的廉颇就是活跃在当时军事舞台上的着名将领。

当时赵国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陜西、北东各一部分,
国都邯郸是历代的军事要地。
赵国的西邻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不断向东扩张势力。
使赵国面临着被秦国逐渐蚕食的威胁。赵国以廉颇为干城,使秦国难以东进。

他骁勇善战,名振天下,前后四十多年,为赵国的生存,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公元前三0六年,秦昭王即位。他在安定了国内的局势以后,
便不断派兵进攻赵国。
廉颇率领赵军奋力抵抗,打退了秦军的数次进攻,迫使秦王只好和赵国讲和。

公元二八五前年,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约定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会谈,
秦国暂时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

公元前二八三年,廉颇率领赵国军队打败了齐国,夺取了阳晋(今山东郓城县西)。
当年,他因战功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主持赵国的军事。
从此,廉颇的声名也就传遍了各个诸侯国,使赵国保持了此较犟大的地位。

公元前二六五年,秦、赵双方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下)相峙。
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
赵国的国势已大不如前,廉颇统帅赵军,他针对秦犟赵弱的形势,
采取守势,筑垒坚守,不与秦军直接交锋。
秦军多次挑战,廉颇坚守不出,想以长期坚壁固守消耗、疲惫对方,
迫使秦军不战自退。

秦军屡屡求战不得,就千方百计地想要去掉廉颇。
他们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假如赵括担任大将,
秦国就非败不可了。”
赵王不知是计,轻信了谣言,埋怨廉颇坚守不战,
有失国威,改派赵括为将代替廉颇。

赵括虽然自幼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他指挥军队和秦军交战,被打得落花流水。
赵括本人被杀,四十馀万赵国官兵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大军。
这时,赵王后悔不迭,才重新起用廉颇统兵。

公元前二五一年,燕王听从丞相栗腹的意见,
以为长平一战,赵国国内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大概有机可乘,就派兵进攻赵国。
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大破燕军,杀死了燕车主将栗腹,
并乘胜进军,包围了燕国,燕国只好割地求和。
廉颇因功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

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
这更使他在战国后期的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受到各国的尊重。

公元前二七九年,赵国的外交家蔺相如因为先后挫败了秦王的诡计,
维护了国家尊严,被拜为上卿,位居于廉颇之上。
起初廉颇自恃战功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但相如总是主动避让。

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让秦国有机可乘,
才处处忍辱让步,于是感到十分惭愧,就解开上衣,
背负荆条,去蔺相如家请罪。

他见到兰相如即跪倒在地,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宽恕。
他们从此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
和共同扶助赵国、增犟国力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就是着名的“将相和”故事和“负荆请罪”典故的由来。

秦国得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睦,很长一个时期内,对赵国就不敢再轻易侵犯。
廉颇到了晚年,因赵王听信奸言,被剥夺了兵权,只得客居异国,但仍然思念赵国,最后郁郁而死。

<白起>
白起,战国时秦国郿人。
善用兵,事秦昭王,屡帅军攻韩、魏、赵、楚诸国,
前后得七十馀城,以功封武安君。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二六○年),秦将王龁攻赵,
赵将廉颇坚守,秦不能克。
秦人行反间曰:“秦不畏廉颇,独畏赵括耳。”
赵王信之,使赵括代廉颇将。

秦王阴使白起为上将军攻赵,赵括出击。
秦军佯败而走,赵军出追。秦军坚守壁垒,赵军不得入。
白起命出奇兵二支:一支绝赵军粮道;一支绝赵壁间,分赵军为二。
赵军败,急筑壁坚守。
秦王闻之,尽发十五岁以上民兵至长平,重围赵军。
历四十六日,赵军粮尽,阴相杀食。
赵括欲突围出,分为四队,四五复之,终不得出。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赵军败卒四十万降于白起。
白起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馀人归赵。赵人全国大惊。

秦相范雎惧白起功高难为之下,说秦王罢兵许赵和,由是白起与范雎有隙。
白起遂称病。秦使王陵攻赵邯郸,少利。
秦王欲使白起代王陵,白起以邯郸实未易攻辞。
秦军多亡失,秦王使范雎强劝之,白起终称病笃不起。
秦王怒,迁白起离咸阳,赐之剑令自刎。
白起叹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
良久曰:“我坑赵降卒,固当死。”遂自刎。

<王翦>
(?-220BC),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东乡人,秦国名将。
据说,周灵王太子宗敬,人称王家,因以为氏,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孙

王翦自幼好兵,后来成为秦王的侍从。秦王政向他学习兵法,尊称为王将军。
十一年(236BC),亲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为将军,
与桓齮、杨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为名,进攻赵国,
夺取其漳水流域的阏与(今山西和顺)等九城。

三路大军又并并由王翦指挥,王翦对军队进行整编,
士卒及斗食以下的军官十抽其二,
以精兵对顽犟坚守的军事重镇邺(今河北临漳)发动进攻,仅十八天时间,
就攻得该城,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

其后,秦军与赵将李牧反复争夺,李牧虽多次取胜,但其兵力损失严重,
国土也丧失颇多。

十七年(230BC),赵国大早,饥荒。
秦国乘机于次年派大兵伐赵,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
赵将李牧、司马尚迎战,秦以反间计使赵杀李牧,
废司马尚,以赵葱、颜聚代之。

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王翦大破赵军,
杀赵葱,败颜聚,克邯郸,俘赵王迁。秦设邯郸郡。

赵王迁的异母弟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
自立为代王。

二十年(227BC),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事败,秦王派王翦、辛胜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

次年,取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
秦将李信率兵紧追不舍,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杀太子丹献秦。
王翦之子王贲此时也成为将军,带兵于二十二年(225BC)灭魏。

国攻灭三晋,夺燕都,并一再打败楚军,秦王政决定乘胜一举攻灭楚国。
他问李信:“我想攻取楚国,你看需要多少军队?”
李信回答:“有二十万就足够了。”
秦王政又问王翦,
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说:“王将军真是老了,怎么这样胆怯!”

于是以李信为主将、蒙恬为裨将,率领二十万军队伐楚。
王翦见自己的意见不为秦王所用,就以生病为由,告老还乡。
秦军兵分两路,李信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
破鄢郢(今安徽寿春),蒙恬军攻寝(今安徽临泉),
连败楚军,两军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

楚军在老将项燕指挥下,尾追李信军三天三夜不停顿,
终于攻破其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败走。

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政大怒,亲自赶到频阳,
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听将军之计,果然兵败。
现在楚军日益西进,将军虽然有病,能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

王翦说:“臣年老糊涂,大王还是另择良将吧!”
秦王政说:“算了,将军不必再说。”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用臣,非要六十万兵不可。”秦王政应允。

二十三年(224BC),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咸阳,秦王政亲自到灞桥饯行。酒酣之际,王翦请求朝廷赐给他很多的良田美宅园池,
秦王政不解地问:“将军出征,还担心贫穷干什么?”
王翦说:“在大王手下为将,有多大战功他不予封侯,
所以,在大王正信用臣时,请赐这些作为儿孙的产业。”
秦王政大笑。

王翦出关之前还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赐给良田。
手下的将领们都困惑不解,王翦这才吐露心迹,
说:“大王骄矜,而不相信人。
如今将全国的甲兵都交给我指挥,
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田宅让他认为我胸无大志,岂不是让他怀疑我吗?”

王翦领兵至大梁以后,转而南下,拔楚旧都陈,
西越颍水,进抵平舆。
楚人出动全部军队由项燕率领前来迎战。

王翦命令部队构筑坚固的垒壁防守,不与楚军交战。
楚军多次挑战无效,只得向东撤退。
王翦立即以壮士为先锋,出动追击,
大破楚师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

项燕立昌文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继续攻楚,
于二十四年(223BC)破楚军,攻入寿春,
掳楚王负刍,昌文君死,项燕自杀,楚亡。

秦在楚地设楚、九江、长沙三郡。
王翦军乘胜南征百越之君,平定江南,设会稽郡。

二十五年(222BC),王贲率大军攻取辽东,掳燕王喜,燕亡。

贲回军攻代,掳代王嘉,赵亡。

二十六年(221BC)王贲、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齐,突袭临淄,齐人不敢反抗,齐王建降,齐国亡。至此,秦兼并天下。

⑶ 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的故事(20字以内)

1、尊王攘夷: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问鼎中原:楚庄王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表明夺权决心。
3、退避三舍:宋楚之战晋国支持宋国,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大胜。
4、一鸣惊人:楚庄王自比鸟儿,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形成大治局面。
5、老马识途:管仲跟随齐桓公回国途中入迷谷受困,建议用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6、负荆请罪:廉颇挑衅,蔺相如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背着荆条负荆请罪。
7、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受吴王另训练宫女,三令五申野塌,终显成效。
8、围魏救赵:赵军京城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围魏国都城迫使魏军回兵自救并击溃魏军。
9、胡服骑射:战国赵国武灵王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10、图穷匕见:荆轲假称向秦王献上地图,打开地图拿毕带出匕首刺杀秦王嬴政。
11、卧薪尝胆:勾践立志报仇手脊芦复国,每天睡柴火上饭前尝苦胆,终于灭掉吴国。

⑷ 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的故事(20字以内)

求采纳

卧薪尝胆:

春秋早冲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野核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颂睁掘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⑸ 中国战国时期有哪些英雄

1、先轸:《左传》第一名将。城濮之战是中国最早的诱敌深入的战例,淆之战是最早的包围歼灭战。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先轸是中国兵家谋战的祖师。 2、荀罃:春秋中期难得的名将,晋悼公复霸的头号功臣。三驾服楚,是晋对楚优势最明显的时期。 3、伍员、孙武:这两人实在不好分开。五战拔郢,千里闪击,3W破20W,这样的战例在中国是空前的。其中,孙武着有《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圣” 战国: 1、吴起:战国第一牛人。军政一把抓,到哪个国家拍悄哪个国家强大,哪个国家失缺雹去他就要元气大伤好一阵。吴起历来和孙武齐名,被奉为“亚圣” 2、白起:战国歼灭战第一人,杀人克敌无数,但没有打出过明显的以弱克强、以少克多的战例,稍逊吴起,政治能力也比不上吴起,屈居第二。 3、乐毅:以微弱之燕下齐70余城。诸葛亮的偶像。 4、孙膑:经典的“围魏救赵”,对手庞涓也绝对不弱。围魏救赵,几千年后来看依然是完美无暇的策略,难怪毛主席评:“围魏救赵,千古高手” 5、廉颇:老廉颇确实很厉害,攻必克战必取。长平之战后,靠着赵国残余的兵力竟然可以打到燕国国都!很厉害。 6、李牧:这个人应该很熟了吧。用奇计破匈奴十余W,然后数次打败强秦,是战国后期优秀的将领。 7、魏无忌伏贺帆:无忌公子两次合纵,让六国灭亡的时间推迟几十年。

⑹ 战国时期着名的故事

历史故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曲折的故事情节还原历史的真实情景,揭露历史的动态过程,描述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丰富历史事件的内容,这对于改变历史课程的枯燥性,促进历史理论教学的深入浅出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战国时期着名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战国时期着名的故事篇一:商鞅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腔羡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 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塌圆瞎强起来的,就封 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 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 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 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 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 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 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团空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 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 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 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 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 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 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 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 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 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 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战国时期着名的故事篇二:墨子破云梯

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 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 为鲁班的。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 是不自量力。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 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 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

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音dí),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 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违背他的主张。

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这回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 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 下一块裹着脚走。

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 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 “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 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 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 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 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 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

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 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 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 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 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战国时期着名的故事篇三:屈原沉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 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 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 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 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 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 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 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 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 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 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 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 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 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 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 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 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 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 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 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 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 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 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 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 说就是这样来的。

阅读全文

与战国时期有哪些英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被尘封的故事奇迹石是什么 浏览:908
古代儿童早慧故事有哪些 浏览:386
如何理解爱情生活 浏览:109
关于革命事业的领袖人物有哪些 浏览:860
去哪里找胶州第一美女 浏览:686
美国经济霸主多少年 浏览:408
美女怎么这么不爱笑 浏览:856
老挝美女嫁到中国办证需多少钱 浏览:664
有哪些英雄以及故事让你难忘 浏览:244
幸福置业哪里最好 浏览:157
蛇跟羊女婚姻如何 浏览:200
使命召唤战区故事模式怎么搞 浏览:864
事业单位工人的技术工有哪些等级考试 浏览:9
你幸福吗拼音怎么写 浏览:545
美女用什么眼妆好看 浏览:587
经济学有哪些选修课 浏览:843
小孩子体脂率多少才算健康 浏览:750
有什么由囍转悲的故事 浏览:78
王者荣耀如何出健康系统 浏览:143
醴陵市疾控中心办健康证要多久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