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解读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背后的故事
老学究楚子讲成语故事又跟大家见面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成语恰是中化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语言的一种凝炼的表现形式。
可以说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深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么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后面,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就让草根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的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创造这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成语的主人公,就是问鼎中原让楚国成为春秋霸主,威震中原的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年),姓芈,熊氏,斗瞎首名侣。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空数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楚庄王自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即位其实很突然,由于其父楚穆王突然去世,作为嫡长子的熊侣,即楚庄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位 。
据史书记载:楚庄王即位时年纪尚幼,朝政一度被强大的贵族势力若敖氏集团把持。楚庄王在位前三年都呆在楚王宫,没有针对楚国的朝政发号施令,后来在一帮忠臣的帮助下,楚庄王才从若敖氏手中夺过执政权。
楚庄王亲政后不久就做出了一鸣惊人之举,即观兵周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楚庄王做出的第二件惊人之举,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解读的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楚庄王在晋楚争霸的邲之战中大败晋军,一飞冲天如愿登上了春秋霸主之位。
自楚庄王登基以后,楚国进入了空前的盛世,晋楚争霸再次燃起战火。与城濮之战晋楚两国争夺宋国有所不同,这一波的晋楚争霸郑国成为争夺的主战场。
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中,晋国四次伐郑,郑于是附于晋。而从公元从前606年到公元前598年的八年中,楚国七次伐郑,郑国又转而依附于楚国。晋楚两国为争夺郑国,两国多次发生冲突。
郑国认为:“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采取了“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的策略,楚强服楚,晋强服晋。这就成为引发晋、楚为争郑而爆发的邲之战的导火线。
公元前597年,鉴于郑国在晋楚两国之间反复无常、左摇右摆,朝晋暮楚,楚庄王决定要狠狠教训一下郑国。于是楚国围攻郑国,晋国率军救援,楚晋在邲地展开了对决。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着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但是在开战前发生了戏曲性的一幕,因为两国主帅与副帅就战与不战产生重大分歧,而这一戏曲性的小插曲竟成为交战双方胜败的关键。
公元前597年三月,楚庄王因对郑国时叛时服相当不满,于是亲率大军围攻郑都新郑。至六月破城,迫使郑国签订城下之盟归附于楚国。正当楚围郑之际,晋景公派中军元帅荀林父率上、中、下三军救郑。晋军进至黄河边时,听闻郑国已经归附于楚国。本不想与楚决战的荀林父,正好以救郑不及为由,欲引军而还。上军主将士会也认为,楚国内部稳定,军队训练有素,不可与楚争锋。支持主帅苟林父的意见。
而中军副将先縠则认为,面对强敌而退,将使晋失霸业,反对避战回师,并且刚愎自用,根本不把刚刚当上三军总司令的苟林父放在眼里,不服从主帅苟林父的命令,而单独行事。竟自率中军一部东渡黄河。
身为三军主帅荀林父也没法子,只好被迫命令全军尽快渡黄河,南进至邲地,扎营于敖、鄗二山之间。等待与楚军决战。
但是身为晋军主帅的苟林父坐在中军营帐里,正为晋军将帅不和而担忧之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此时的楚军内部也因战与不战的问题正吵得不可开交,产生了重大分歧。
当时楚军北进至于郔(今郑州北),欲饮马于黄河以扬楚威,然后班师回朝。得知晋军渡河而来,楚庄王考遇到将士已经很疲劳,且楚庄王与令尹孙叔敖商量后,都认为征服郑国的目的已达,没有必要与晋决战,打算率军南撤。而参军伍参却建议楚庄王与晋军交神册战。遭到令尹孙叔敖的申斥,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打郑国,够多事的了,你少在这里煽风点火,瞎参和。并讽刺伍参说,要是打不过晋国,你的肉够我们吃吗?
这伍参也算得上是一名奇才,在楚军中虽然只是一个参军,官位不高,而见识却不浅,且胆识过人。竟对着令尹孙叔敖反唇相讥地回敬说道:要是打赢了,就证明你无谋,要是打输了,我的肉将为晋人所得,你还能吃的着吗?
孙叔敖也懒得再跟伍参理论,下令全军把车辕转向南方,把军前的大旗调到南头,部队开始缓慢有序的向南撤退。
这时,心有不甘的伍参再次向庄王进言: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通,将帅矛盾,如果与之一战晋军必败,这对我们楚军来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在邲之战打败晋军,楚国就可以实现称霸中原的梦想,机不可失啊!何况,堂堂大国之君遇上敌方的臣子就逃跑,这样对得起社稷吗?
这一席义正言辞的话最终说服了意欲称霸中原的楚庄王。楚庄王决定在邲地与晋军决战,使郑国坚意附楚,随即改命孙叔敖停止撤退,转而回师北上,与晋军决战。
楚军利用晋军将帅不和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在邲地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晋国。
经此一战,致使晋国丧失其长达数十年的中原霸主地位,楚国夺得中原霸权。楚庄王一战成名,如愿以偿地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春秋第三位霸主。
城濮之战的结局的晋胜楚败,邲之战的结局是楚胜晋败告终。其中的是非和得失,后世的评价大多从战争的过程来作为接入点,历来的评价主要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国力的强弱,士气高不高昂,主帅的指挥正确与否等方面做出评价。
后世对邲之战的评价认为,晋军的失败,主要在于将帅不和,指挥不统一,楚军的胜利,则在于作战指导的高明一筹。楚庄王亲自统率楚军,指挥集中统一,不像晋军那样各自为政。
其实楚庄王能够在邲之战后成为春秋霸主,一个重用的原因在于楚庄王的一系列的施德行为,征服了北方诸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在攻下郑国都城后,随楚庄王一同入城的大夫们认为,郑国反复无常不可信,一致要求楚庄王灭掉郑国,但是楚庄王不同意灭郑,并对身边的人说,郑不服楚,我才伐郑,现在郑国已归顺于楚,我复何求。于是下令全军退出城外一舍之地,然后派人与郑君签订城下之盟。此举不仅郑人感激不尽,也赢得了中原诸侯的普遍好评。
2、晋军在被楚军打败后,在溃逃中乱作一团,楚庄王于是下令楚军停止追击。晋军有的战车陷入洼地的泥坑中,无法前进,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马仍盘旋不进,楚人又教他们拔去大旗,扔掉辕前横木,战车才冲出陷坑。
楚人帮助自己的敌人晋人逃出洼地的行为,估计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都很难得一见。晋军对楚军放他们一马并帮助他们逃出洼地,自然是惊喜万分、感激不尽,有些晋人还轻松诙谐地对帮助他们的楚人调侃说:我们在逃跑的方面没有你们楚人有经验啊!(言外之意:无非是说楚国以前老是打败仗,善于逃跑。)这样的场景根本不像刚刚还在战场上相互厮杀的敌人。
3、在晋楚邲之战大败晋军后,楚国的一些官员主张楚庄王效仿晋文公在城濮之战那样,也筑几个“京观”,让子孙知道祖先的战功,楚庄王拒绝了部下的建议。所谓的“京观”,就是把敌人的尸体堆成小山模样,封上土,插上表,用以炫耀战功。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对部下说:这个你们就不懂了,你们没看这个“武”字,从字的结构上来看,“止戈”才是武。“夫武,禁爆、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上列七德,而寡人一德也没有,寡人拿什么去告诉子孙呢?又说晋人本无罪,他们是尽忠于君命而死的,怎么可以把他们的尸体做成“京观”呢?楚庄王在邲之战获胜后拒绝筑“京观”,与战胜了就得意忘形的晋文公相比,高下立判。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得出楚庄王最终成为春秋霸主,靠的并不是耀武扬威,而是“止戈”、立德。他要在邲之战中让晋军输口服心服。楚庄王无疑是做到了。他的一系列的止戈,立德的行为,赢得了北方诸侯的赞誉,一洗“蛮夷”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与担当。成为春秋霸主可谓实至名归。
❷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是出自那个典故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粗祥梁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成语“一鸣惊人”故事中的楚庄王,为春秋时代楚国着名的贤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临岩运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22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将,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广揽人才,重用了苏从、伍参、孙叔敖、沈宴唤尹蒸,让他们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在楚庄王的领导下,国家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前597年,于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订下城下之盟,并陆续迫使鲁、陈、宋、郑等国归依,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