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襄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及故事
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
这里是炎帝神农氏、汉水女神等神话传说的重要发源地和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
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
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近几年,全市大力开发了被确定为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古隆中风景区,修建了代表鄂西北民居的仿古一条街,恢复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当年写下脍炙人口名作《登楼赋》的仲宣楼以及明王府、昭明台,开辟了岘山自然风景区、檀溪万山风景区、鹿门山自然风景区和邓城遗址风景区。
杜甫诗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王维的《汉江临眺》更是将悠悠汉江水融入了滔滔汉江情中,把汉江之美,襄阳之魅贯穿其中。
襄阳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老凳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历史上着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
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襄樊学院。
隆中名景(17张)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
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沂蒙老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着名的《隆中对》。
米公祠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纪念北 米公祠
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
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符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穗拦。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广德寺多宝佛塔
襄阳籍的名人:
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 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 着名辞赋家——宋玉 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 襄阳大名士——庞德公 足智多谋之士——蒯越 襄阳大族——蔡瑁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蜀汉名臣——马良 智计之士——马谡 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杨仪 以果烈着称的大将——廖化 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向朗 孙吴丞相——张悌 都亭侯——向宠 向后主刘禅建议立诸葛庙的尚书——向充 襄阳侯——习郁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 唐代名相——柳浑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张柬之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诗圣——杜甫(祖籍襄阳) 《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 唐代着名禅僧,菏泽宗之祖——神会 诗人、思想家——皮日休 与李清照并称的襄阳女词人——魏玩 南宋初宰相——范宗尹 北宋着名书法家——米芾 明朝状元——任亨泰 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王聪儿 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 辛亥革命义士——杨洪胜 辛亥革命领导人,共进会第三任总理——刘公 *** 鄂北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人——程克绳 第一任襄阳党团特支书记——谢远定 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 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 从襄阳枣阳走出的开国中将——田维杨 文化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陈荒煤 酷口相声演员——贾玲 侍族旅当代作家——蒋方舟 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亚运会冠军——黄秋爽
非襄阳籍,与襄阳有关的名人
千古名相——诸葛亮(山东沂南人) 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 三国名士----徐庶 荆州牧——刘表 昭明太子(生于襄阳)——萧统 梁武帝——萧衍 镇南将军——刘弘 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 魏末征南大将军——羊祜 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的最早传播者——萧楚女(湖北汉阳人) 袭杀襄阳王的“八大王”——张献忠 【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 抗战名将,民族英雄——张自忠 建都襄阳的“闯王”——李自成 宋理宗时期京湖制置使——李曾伯(今河南武陟县西人) 收复襄阳等六郡的抗金名将——岳飞 曾生活(随州)为官(谷城)于襄阳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② 襄阳小山中,到底藏着多少“三国故事”
秦巴汉
襄阳岘山,是世界级的文化名山。韩国就照抄了襄阳,岘山等地名,并且搞了个"岘山文化祭",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襄阳岘山属大荆山余脉,共有40多座山头组成,海拔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它雄踞襄阳城以南,北抵汉江,俯瞰樊城,至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攀登的名山胜地。如今修了绿道,游人游览更加方便。
仅三国时期,在这里就发生了许多故事:
一,万山
万山名气很大,有汉水女神,神女弄珠等故事,又叫“上岘”,“岘尾”等,汉水流到山脚下转弯向东(来的方向是北),形成襄阳,樊城夹江而立之势,又是襄阳城堤防之首。
其三国故事主要有三个:一是王粲隐居故宅,据说《登楼赋》写就于此。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为避战乱投奔刘表,虽有安置,但不被重用,故常在万山行吟。二是刘关张“三义石”,刘关张三人到隆中请诸葛亮吃了“闭门羹”后路过万山,遂下马登山,刘备远望而叹息,关羽与张飞也很郁闷。关羽一刀劈开一个大石头,张飞一矛把山捅了一个井,三人靠着石头休息,并取水饮用。三是杜预“沉碑潭”,杜预在襄阳接任“征南大将军”,处在灭吴最前线,他经常侦察敌情,策划攻击方案,并参与完成了灭吴归晋大业。唐朝杜甫到襄阳时写过“吾家碑不昧”的诗句,表达对杜预崇敬之意。杜预在镇守襄阳时,写了两块石碑,一立岘山之上,一沉万山之潭,有人说是杜预为自己竖碑立传,有争议。
二,岘首山
岘首山位于襄阳城南,汉水在山脚下环绕流入宜城。羊祜镇守襄阳时,军中存粮不足一百天,他以德治州,与吴军陆抗搞好关系,抽一半兵力屯田,二三年军中积粮可用十年。为灭吴打下坚实基础。
羊祜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即岘首山),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淹没无闻啊!”
羊祜见伐吴时机成熟,上书晋主,晋主十分赞同,可朝内大臣多数反对,最后作罢。后来羊祜抱病回朝,晋主亲自到家看望,并接受他推荐的杜预接替他镇襄阳。羊祜不久病亡,荆州百姓在集市之日闻羊祜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吴国守边将士也为之落泪。羊祜的仁德流芳后世,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羊祜生前喜欢游息之地岘山建庙立碑,原名为晋征南大将军羊公祜之碑,简称羊公碑。此后每逢时节,周围的百姓都会祭拜他,睹碑生情,莫不流泪,羊祜的继任者、西晋名臣杜预因此把它称作堕泪碑。
三,柳子山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三国志》也有记载,刘备到荆州,刘表待之甚厚。表欲废长立幼,备劝止之。刘表后妻蔡夫人忌恨备,命弟蔡瑁在襄阳设宴,欲乘机杀备。至期,伊籍暗告备,备急飞身上“的卢”马奔出城,至城西檀溪,人马俱陷入水中,备急呼“的卢”,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蔡瑁引军追至溪边,备急勒马往西南而去,乃至南漳访司马徽,得闻伏龙,凤雏之名。而这段故事檀溪的发源地,就在扁山与尖山之间的一块平地处..扁山是岘山最高山峰,海拨459米,尖山是第二高山,海拨371米.扁山旧称柳子山,过去在扁山与万山之间还设有柳子关.刘备就是从柳子山逃往南漳的。
四,凤林关
凤林关在襄阳城南岘首山下。这里左江右山,地势险峻,仅有一条山道,孙坚攻刘表时,凭好勇性情,仅带十余人骑马追敌,结果被伏兵射杀于此地,一生英勇就此陨落。
史书称,孙坚攻刘表时,刘表派大将黄祖抗敌,两军先战于樊,邓之间,黄祖不敌,逃回襄阳,孙坚追击,被埋伏的军士射杀。《三国志》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五,百丈山
据《襄阳府志》:在县南三十里。旧传山有麝香兽,刘表尝遣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 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人间所有。后元兵逼襄阳时,以百艘侵百丈山, 即此。
六,鹿门山
《襄阳府志》:在县东南三十里,舟行为六十里,旧名苏岭山。汉建武四年,帝幸黎邱(即东汉光武帝刘秀,黎邱即今宜城),与侍中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帝因命郁立祠于山上。郁刻二鹿夹道,竦峙 如门,因名鹿门山。上有清泉茂林映带左右。汉庞德公隐居山中,唐孟浩然、皮 日休先后皆隐于是山。有鹿门寺。
鹿门山因庞德公而成为隐居名山,刘表迁荆州治所于襄阳,渴求贤才,数次派人请庞德公作官,并亲自相请,庞德公均不去,终身未入城府,后庞德公说进山采药,借此隐居鹿门山,刘表只得作罢。
七,虎头山
在县西南五里。上有濯笔池。云:汉昭烈尝濯笔于此。元阿术驻马是山,指白河口曰:“若筑垒于此,襄阳粮道可绝矣”。
当年刘表与刘备常带人游玩于虎头山,在山上作诗题字,今留有刘备洗毛笔的池子。
八,隆中山
是诸葛亮隐居十年之地。诸葛亮十五岁左右随叔父诸葛玄投奔刘表,在刘表办的“学业堂”读书,受到綦毌闿,宋忠等大儒教导,十七岁时诸葛玄逝去,就带着弟弟诸葛均隐居隆中,躬耕陇亩,二十七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遂出山。
“襄阳府志”:在县西三十里。有诸葛武侯祠。《三国志·诸葛亮传》注: 《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名隆中。隆中在汉隶 南阳邓县,在今隶襄阳县,与《出师表》所云“躬耕南阳”句正合。《旧志》云:山有十景,曰:三顾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父岩、抱 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皆在是山中。
③ 湖北襄阳的一些古老传说,老故事
1、解佩渚
在襄阳城老龙_北面的汉江里,有很大一片沙洲。这沙洲上林木葱茏,莽莽苍苍,好看极了。人们叫他‘解佩渚’。
传说汉朝有个才子叫郑交甫的,有一次游敬晌襄阳,在这个沙洲上遇上了下凡的仙女,而且彼此一见钟情。仙女于是解下身上佩戴的宝珠,送给了郑交甫,来表达对郑的爱慕。这就是‘解佩渚’的故事。
2、玉印岩
在南漳县巡检镇南条荆山的金镶坪出口。在遮阴蔽日的高山边,有一个天然石窟,其上刻有‘玉印岩’三个大字。传说两千多年前,楚国卞和就是在逗稿肆这里得到的名扬古今的和氏璧。
3、昭明台
在襄阳城的中心地段,是为纪念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建筑的。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生在襄阳,他因为编辑‘昭明文选’而闻名后世。由于这个建筑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因此,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襄城第一胜迹’。
4、仲宣楼
在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上。东汉末年,着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的诗人王粲【字仲宣】据说就是山轿在这里,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他因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这反而使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极好的发挥。‘仲宣楼’是后人为纪念王仲宣而建的。
5、老龙庙
提起老龙庙的来历,襄阳城的老人大都知道一个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汉水经常泛滥成灾,害得襄阳一带的老百姓民不聊生。为了拦住泛滥的江水,老百姓日夜挑土筑堤,可屡筑屡垮。
一天,一个道人经过,看到襄阳人修堤情况,十分同情。于是这个道人脱下草鞋,拆开绳子,一头拴在万山腰上,一头钉在城墙上,人们沿草绳填土筑堤,从此拦住了洪水。
原来这个道人是个镇河神,他拆的草绳是一条老龙,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堤称作老龙堤。人们在堤上建了一座庙,供奉龙王,这就是老龙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