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贺新郎讲了什么故事

贺新郎讲了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15 07:17:34

‘壹’ 朱晞颜《贺新郎·归雁,用刘季和韵》诗词选鉴赏

贺新郎·归雁,用刘季和韵

云影低平楚。看翩翩、离群避暖,去寻孤戍。犹记登楼看瘦字,零落西风无数。把往事、书将空处。乍别榆关秋梦迥,向江南、睡足菰蒲雨。天欲暝,雪初絮。江空岁晏衡阳度。尽冥冥、稻粱谋拙,弋人何慕?行断惊飞悲吊影,谁念嘹风最苦?算只有、天涯羁旅。莫听城笳迷去翮,被落花飞絮相萦住。输海燕,笑迟暮。

雁为候鸟,在我国北方每年秋去春来,自古便有许多有关大雁的美丽传说,朱晞颜的这首《贺新郎·归雁》即讲述了一只春归边塞的大雁故地寻旧的故事‍‌‍‍‌‍‌‍‍‍‌‍‍‌‍‍‍‌‍‍‌‍‍‍‌‍‍‍‍‌‍‌‍‌‍‌‍‍‌‍‍‍‍‍‍‍‍‍‌‍‍‌‍‍‌‍‌‍‌‍。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尾述大雁春归,中间忆南飞情景,其描写回环曲折,颇富于情节性。

“云影低平楚。看翩翩、离群避暖,去寻孤戍”几句写春天时大雁北归寻旧的情景。“云影低平楚”为大雁飞起的背景。“平楚”,犹平野,谢朓《宣城郡内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大雁在烟云低迷的大地上翩翩飞翔,雁是合群喜暖的禽鸟,奇怪的是这只大雁却“离群避暖,去寻孤戍”。“孤戍”,边塞上孤独的城堡。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紧扣人心的悬念,使作品很自然过渡到了对往事的追忆上。

下面“犹记”三句回顾去年秋天大雁离去之事。作品从“孤戍”中人即戍守边城的漂泊者的视角去写空中的大雁,看到雁群排成“人”字行阵向南飞去。这里用了一个“瘦”字,它既是对雁“字”形体特点的形容,同时其中也暗寓了离人此时哀伤的心情。这里漂泊者眼中雁字之“瘦”实质上也是其愁苦心境的一种外射。“零落”句交代雁飞的时节,意谓雁飞时正是草木在萧瑟西风中纷纷飘零的秋天,同样这“飘零”也暗含人的飘零之意。“把往事、书将空处”句意谓大雁好像是以天空为纸书写以往的情事,也就是说它们在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行迹。

接下来作品追随大雁南飞的踪迹,由寒冷的北疆来到气候尚暖的江南。先写大雁“乍别榆关秋梦迥”。“乍别”,刚刚告别。“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此处代指北方关塞。“迥”,不同。大雁刚来到江南,连秋梦都三不同于前了,可见大雁对江南的喜爱。“睡足菰蒲雨”一句则进一步写大雁在江南的快活生活。“菰蒲”,生长在水边的两种植物,即茭白与菖蒲。此句大意谓在下雨的日子里大雁吃饱后美美地睡个够。作品表现江南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让大雁留恋难舍,实际上也是反衬北方边地的寒冷与环境的恶劣,暗衬漂泊者的“天涯羁旅”之苦。歇拍“天欲暝,雪初絮”启下片大雁继续南飞之意。“雪初絮”,即雪初下。在一个黄昏时分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这意味着江南也变冷了,大雁将继续南迁。

换头处承歇拍意绪,写大雁在旧年将尽时度过了衡阳。衡阳在湖南南部,境内有衡山。其山有回雁峰,传说大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尽冥冥”句至“天涯羁旅”句,为大雁由江南起飞后途中情景的回顾。“尽冥冥、稻粱谋拙,弋人何慕”此指啄取稻谷的办法,写大雁飞到高高的空中,不能谋取食物,所以猎人也就没有办法加害于它。“行断惊飞悲吊影”句写“弋人”虽然不能射中大雁,却还是将飞行的雁阵惊散了,失群的大雁冲着自己地上的影子悲伤不已。于是有了下一句中“嘹风”之举,“嘹风”即大雁在寒风中嘹唳悲号。谁最同情这悲号着的大雁呢?“算只有、天涯羁旅”,是那些漂泊天涯的人,也就是那些“孤戍”中的征夫戍卒,他们与离群的孤雁有着类似的命运,所以也只有他们才最理解孤雁的不幸。这里的描写实为篇首所设置的大雁“离群避暖,去寻孤戍”这一悬念的解答。正因漂泊者最“念”失群的孤雁,所以这只当年的孤雁春归时才急于去寻找那“孤戍”中的旧时相识。

从“莫听”句始,作品由大雁南飞的追忆重新回到大雁春归的描写。“城笳”,城市里的笳鼓,与中脊下文中的“落花”和“飞絮”一起形容城市中的繁盛景象。“去翮”,飞行的翅膀。“海燕”,即燕子,与大雁一样为候鸟,古人认为它来自海上,故称海燕。这里是大雁的自励之语,意谓不要留恋城市里的繁华热闹,如果孙宽不能赶在海燕之前到达,便会被它笑话来得太晚了。大雁急于寻找故人要做什么则培亮呢?也许要去传递其亲人的音信,也许是为了看望一下天涯游子的近况,也许急于送去春天的祝福。

‘贰’ 贺新郎匿名咸鱼讲的什么

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
刘克庄写这首词给他友人陈子华送行,热切地期望陈子华此去能为收复失地做出贡献,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虚首
在这首词中,作者要陈子华正确对待义军,招抚义军,思想是进步的。他的词,发展了辛弃疾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雄放畅达,继承辛派的爱国主义词风,又有自己的风格。这首词气势磅礴,一咐誉拆气贯之,是名词的显着特色。立意高远,大处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于那些一昧衡枣讲究直率的人。

‘叁’ 辛弃疾的《贺新郎》··就是开头是“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这个,说明下其中的

“老大哪堪说”就是老大无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似而今”就是像如今,只有好友相聚可堪一提。“元龙臭味”比陈亮。三国时陈登,字符龙,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陈亮“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义气颇像陈登,所以说他有陈元龙的情趣。“孟公瓜葛”比自己。西敏岁汉陈遵,字孟公,非常好客,每逢客满酒醉之时,把门关紧,“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辛弃疾与陈亮在上饶盘桓十日,意犹未尽,分别之后,竟冒雪尾追,再求一叙。自称有孟公之干系,实当之无愧。
“我病”以下六句叙相聚的欢畅。“硬语盘空”是化用坦拿纯韩愈“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的诗句,指铿锵有力、干预国事的言论。此种言论令投降派掩耳,只有雪后的凄清月色,从西窗透进来,似是略表同情。“重进酒,换鸣瑟”境遇的孤独凄凉,压不住志士们激昂慷慨的情绪,夜虽已深,激情不减,他们重新添酒调弦,又继续饮宴了。
“事无两样人心别”收复沦丧的国土,自古以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从1127年“靖康之变”金人侵占了中原地区,到写这首词时,已经过去六十多年。无怪辛弃疾愤怒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先生们,你们究竟要让神州大地,在敌人的铁蹄之下蹂躏多少时日啊?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是对南宋王朝埋没人才,压制爱国志士的生动写照。“汗血”是大宛产的名马,因流汗如血而得名。宝马良驹应该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正如辛弃疾和陈亮等有才智之士,应该在抵抗金兵、收复国土中发挥作用。实际情况却令人痛心。这和《战国策》中那个让千里马去拉盐车,以至膝折尾溃、漉汁洒地的故事有什么两样?这样一个昏暗的王朝,纵然摆出一副像燕昭王花五百金买骏骨的爱才姿态,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写的是大雪弥漫的景,实际写的是山河被决裂,坦途变蜀道的政治情势。描述间,表露出词人极其沉痛的心情。“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是对陈亮词“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的回答。把陈亮比作半夜闻鸡起舞,后来击楫中流,渡江北伐的祖逖,可见器重与期望之情。“最怜”就是最爱。表明了这样一个矢志奋发、心坚如铁的壮士,正是辛弃疾心中的英雄楷模。
陈亮词中有“龙共虎,应声裂”的句子,是以点铁成金的炼丹术为喻,要立志经过磨练成为治国安邦的英才。辛弃疾以“看试手,补天裂让咐”相应答,既是鼓励陈亮,也是鞭策自己,是要像女娲补天一样去整顿山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到这里,词人感情震起,斗志昂扬,词便戛然而止了。

‘肆’ 辛弃疾的《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中运用了五个典故。请问是哪五个,还请高手详细说明一下!多谢了!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亏老,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

这五个典故分别是:
杜鹃——杜鹃传说为古蜀王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在春天的时候常悲啼出血,古人们多来比喻极大的悲痛,唐人李商隐曾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
马上琵琶——这是汉代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的故事,当时昭君出塞,送行的人怕她思国伤心,命乐师在路上弹琵琶,一直到关外
长门——这是武帝时期陈皇后失宠的故事,陈皇后失宠之后,被武帝打入长门宫,从此过着冷宫的生活,后又置千金令司马相如作《长门赋》试图从新得到皇帝的宠幸,到最后还是徒劳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这是汉代名将李陵对敌作战失败、兵尽粮绝而被迫投降,以致身败名裂,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汉书·苏武传》载,李陵在匈奴送别苏武语:“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从此李陵就再也没有回西汉。
易水锋散——这是战国时荆轲行刺秦王的故事,燕太子丹及众宾客素服相送于易水,在易水边的饯别宴会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乐而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有“看燕燕,送归妾”银空氏也是典故,《左传》隐公三年、四年记载,卫庄公夫人庄姜无子,以庄公妾戴妫之子完为子。完即位不久,就在一次政变中被杀,戴妫遂被遣返。庄姜远送于野,作《燕燕》诗以赠别。

‘伍’ 很喜欢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易水萧萧西风冷),谁能详细点评点评全词说的好了加分!

这也正是我最喜欢的辛词之一。所以就过来码字了,算是交流一下吧。

个人认为这首词最值得注意的是通篇的结构把握。
“绿树听鹈鴂”一直到“杜鹃声切”,引出凄凉的基调。“啼到春归无寻处”到“人间离别”一句,承上启下引出离别主题。然后从梁答启“马上琵琶关塞黑”到“悲歌未彻”,连续引用了五个典故,由生离,写到死别,气势由凄婉变成悲壮。“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一句重新回到首句的内容,深化离别主题。“谁共我,醉明月?”一句,则是真正的点名主旨,或者橡如可以说深化主旨,前面都是侧面描写离别的痛苦,只有这句是真切的表达自己对弟弟的难舍难分,前面铺垫到位,最后这句直抒胸臆的句子,简单六字就震撼人心。
这首词也有着稼轩词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行文壮,而止于悲。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面一句豪气冲天,却又急转直下令人哀叹。就如别茂嘉十二弟中整个文章的章法一般。昭君出塞是个人离开故土的悲哀,而后长门别离则是被深爱的人抛弃,燕燕于飞一句,我暂时还没有琢磨透,不好把握先不提了,而后是苏武李陵诀别的典故,这几句写的极为悲壮,因为李陵苏武均为忠臣良子且英雄相惜,李陵却背负着叛国投敌的恶名不能重归故土,苏武虽然回到的故土,却也凄凉而死,这个诀别里掺杂的感情更加复杂,有道义上的诀别、知己的诀别、还有被最爱的故举袭国人民误解的诀别,也许还有更多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最后用易水送别的典故,更是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歌声慨之情,这五个典故步步推进,内容情感不断深化累积,气势扶摇而上,最后止于悲,“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最后六个字,气势一下子收敛回来,变成一种沉郁的忧伤,可谓妙极。辛公另一首佳作《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中有一句“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这“欲飞还敛”四个字,像极了辛词的风格,充满张力和情感。
所以王国维对这首词评价也甚高,说此词“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极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有见之语。
另外,很多人认为此词仿照李白的《拟恨赋》的艺术手法。确实有些相似之处,不过私以为还是略有不同的,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那也是一篇极好的文章。本人大爱。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

今天看了一本诗经的讲解。终于对“看燕燕,送归妾”的内容有了一个自己可以信服的理解。
先贴过来一段大体的意思:
序称:“卫庄姜送归妾也。”郑笺详之曰:“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

在辛词中可以理解为:虽然此诗送归妾而作,但诗中除了承载着姐妹情深,更多的是寄托着亡夫丧子之痛,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是以将其置于昭君出塞、长门离别之后,而放于苏武李陵离别、燕太子丹易水送荆轲之后,正是合适。

‘陆’ 贺新郎 BY公子欢喜 的主要剧情

宁怀璟与徐客秋幼时在侯府相识,两人一起长大,彼此暗生情愫。心中不知纠结几许后,终于两人相恋,在一起了。但年龄见长,终归到了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年纪,坦销家里催的也越来越紧。儿时的好友一个又一个都远走他乡,两人也曾想着去到无人认识的地方,却都各自心里清楚,都是不切实际。终于有一天客秋告诉宁怀璟,他要成亲了。两人心知肚明,再无可能回到从前一般,末了却还是笑笑祝福。客秋成亲后宁怀璟度日如年,父母一再催促成家,却还是倔强地告诉父亲不前芹准备娶媳妇了,儿子要等一个人,等不来也要等。徐客秋的妻子一直都知道她相公眼里从来都不是他,亦知客让悔游秋喜欢宁怀璟,高傲如她怎能忍受与别人共用一个丈夫,她走了,拖着一副病体,离开了这里。最终两人抛开了一切,宁怀璟放弃了他锦衣玉食的侯位,带着客秋离开京城。

……
雪落无声,黄瓦红墙之下,皑皑白雪之中,有一个声音这样说道:“徐客秋,我也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怎样,但是我肯定,明天,我们一定还在一起。”
感情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期待光明的明天,但是一定要相信未来的美好。
既然懦弱地不敢相信未来,那就一起手牵手认真过好每一天,直到那人不敢期许的未来到来。
很久很久以前,当徐客秋还是那个在学馆饱受欺凌的徐客秋,当宁怀憬还是那个傻呵呵站在廊外以为自己撞鬼的宁怀憬。在那个午后,被徐客秋冷不丁一拳打翻在地的宁怀憬也是这般温柔地轻声哄着跨坐在自己身上的小野猫:“徐客秋,今后你就跟着我。跟了我吧,嗯?”
又有谁知道呢,这一跟居然就是一生一世。
END

‘柒’ 张元干《贺新郎》意思

主要描写中原沦陷的惨状,同时又感慨时事,送别好友。

我辈梦魂一直萦绕着未复的中原 。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别去,此情能向谁倾诉!

我与您在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洞粗起,产生一丝凉气。直到银河斜转,只见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云儿漂浮。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象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了!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金缕曲》。

‘捌’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1

【年代】:宋冲正孙

【作者】: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内容】: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作者】: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着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注释】:

綀掖:粗线织成的布衣。

艾虎:《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清橡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灵均标致:灵均,屈原之字。标致,风范。

纫兰佩:联缀秋兰佩带于身。

椒醑:椒,香物。醑,美酒。二者用来降神、享神。

骚魂:屈原的忠魂。

角黍:粽子。

把似:如果。

【赏析】:

黄蓼园云:“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思想超超,意在笔黑之外。”又云:“就竞渡者及沉角黍者落想,是以实处落想。”《黄蓼园词选》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2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淮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赏析】

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的义军。问题从南、北宋之际说起,当时的爱国将领宗泽为抗击金军,招抚了义军首领王善、杨进等人,他敢于招抚被人视为寇盗的义军,有能力驾驭他们,依靠他们壮大抗金的力量,所以宗泽声威大震,军民都敬重他,喊他为宗爷爷。宗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措施,在抗敌方面收到了巨大的效果。

作者写这首词时,宗泽逝世已久,但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仍有义军活动。其中红袄军力量最大,首领杨安儿被杀后,余众归附南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们,把抗金民众武装看成是手上拿的蛇和跨下骑的虎,甩掉又不是,用又不敢用。作者送行的友人陈子华,他曾主张积极招抚中原地区的义军。他出知真州(治今江苏仪征),在公元一二二七年(宋理宗宝庆三年)四月,当时李全还未叛降蒙古。宋朝如果能够正确团结、运用义军的力量,抗金是大有可为的。所以作者送陈子华赴江北前线的真州时,要他认真地考虑这个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重大问题。这里前二句歌颂宗泽正确对待义军,声威极大;后一句用《魏书。彭城王勰传》的典故,批判昏聩无能的投降派。两种不同的形象,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笔力遒壮。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希望陈子华到真州要效法宗泽,使京东路(指今山东一带)的豪杰,欢欣鼓舞,做到谈笑之间,能够收复、安定齐鲁北方失地。既是勉友,更抒发自己延纳俊杰、收复河山的热切愿望,写得酣畅乐观,富于豪情壮志。

下片情感波澜起伏,一会儿奇峰突兀,一会儿陡转直下,沉郁凝重。两淮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面对当时现实:国土沦丧,人烟稀少,狐兔出入;父老长久盼望,然而看不到祖逖那样的志士。笔调跌宕,感情变为悲愤。多少新亭挥泪散链客,谁梦中原块土?说当时不但丧心麻木、公然卖国的投降派不想念中原,连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们也没有意志去收复失地。笔调和前三句相同,用南宋统治区域的现实去补充前三句,进一步浓化前三句的感情。算事业须由人做。指出事在人为,不须颓丧,又转为充满信心的乐观,和上片的思想感情相呼应。单句回斡,陡然而来,戛然而止,这是词中表现豪迈之气的顶点。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用《梁书·曹景宗传》的典故,嘲笑书生气短,言外之意,也是希望陈子华要振作豪气勇于作为,似自嘲而实是勉励陈子华。空目送,塞鸿去。

以写送别作结。全词正面写送别,只有这两句话;又不直接写送人,却言写目送塞鸿并去,仍与北国河山联系在一起。既点题,又围绕全词的中心内容,有余味,有力量。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都是敌视人民的力量,勇于对内,怯于对外。在这首词中,作者要陈子华正确对待义军,招抚义军,思想是进步的。他的词,发展了辛弃疾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雄放畅达,继承辛派的爱国主义词风,又有自己的风格。这首词气势磅礴,一气贯之,是名词的显着特色。立意高远,大处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于那些一味讲究直率的人。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3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之一。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拈(niān)出:搬出来。

岑(cén)寂:高而静。岑音此仁反。

匿(nì):隐藏。

赏析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昏黑风雨交加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乱愁如织”点出全篇主旨。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但“千崖秋色”,寂寞凄凉,会使人泪水滂沱。“白发”四句直抒“老眼”登览之所感。“神州泪”说明词人是为神州残破沉沦的“往事”而极度伤心洒泪。“神州”二字曾在词人词中反复出现,说明恢复中原是他念念不忘的头等大事。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常恨世人”三句则有更深寄托。词人慨恨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名士风流的狂客行径,每年在重阳节登高,总喜欢提起东晋孟嘉落帽的故事,把它称扬一番,毫无现实意义。“若对”两句,是说如自己这样的忧国志士,并不追慕魏晋风度,但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却又无能为力。词意至此急转直下,壮志未酬,词人在感愤之余,觉得自己既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在此佳节也只能赏黄花以遣怀,借酒浇愁了。“鸿北去”,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上片写重阳节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感喟。下片批评当时的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表达出词人对国事和民生的极端关注。全词写景寓情,叙事感怀,以议论为主,借题发挥,感慨苍凉。主旋律是英雄失路融家国之恨的慷慨悲歌,意象凄瑟,既豪放,又深婉。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玖’ 《贺新郎》 张元干 赏析

共有两首,不知道你要那首。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作者:【张元干】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在北宋灭亡,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慷慨悲壮的忧国忧民的词人们,名篇叠出;张芦川有《贺新郎》之作,先以亏脊“曳杖危楼去”寄怀李纲,后以“梦绕神州路”送别胡铨,两词尤为悲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芦川作此词以相送。
“梦绕神州路 ”,是说我辈灵魂都离不开未复的中原 。“怅秋风”三句,写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此句将南宋局势,缩摄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绝似屈原《天问》之风格。
首问 :“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 ?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须知狐兔者,既实指人民流离失所,村落空墟,明皮只剥野兽乱窜,又虚指每当国家不幸陷于敌手之时,必然“狐兔”横行,古今无异。
郑所南所谓“地走人形兽,春开鬼面花 ”,让国破家亡之人而视之,此情此景便会产生共鸣,笔者亲历抗战时期华北沦陷的情景,故而被这情景深深感动。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言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离然分别,悲可知矣!——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过片便预想别后情景,饯别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 。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阳、苏东坡,写“微云渡河汉 ”,写“疏星渡河汉 ”、“金波淡,玉绳低转”,为什么情调如此相销槐渗似?而对于芦川,悲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显示出了深挚的感情。如以“闲笔”视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晓细品,浅人难得深味矣。
下言写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 ,在何所,想象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 ,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的!语云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 ?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不但问天之意直连上片,而且痛别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关心国家、社会,纵怀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关切者绝非个人命运得失穷达,又岂肯谈个人琐事。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是此句的依据。
情怀既然这样,何以作词?所谓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以此豪迈之言借以打发心头之痛,作者用笔如夭矫之龙,不以陈言落套为比。
凡填《贺新郎 》,上下片有两个仄起七字句,不得误以为与律句全同 ,“高难问”“怀今古”,难、今二字,皆须平声(与上三字连成四平声),方为协律。又两歇拍“送君去”“听金缕”,头一字必须去声,此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无一二人。故此说明,以示学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新郎 寄李伯纪丞相
作者:【张元干】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燕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释】:
李纲(字伯纪)是着名的爱国英雄,他在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 ,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干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干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高宗绍兴七年(1137 ),宰相张浚被罢 ,以赵鼎为相。八年二月,秦桧第二次入相,赵鼎被罢免,四月,宋派王伦使金,力图和议;十二月,李纲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上书反对议和,被罢回福建长乐。作者为此写了这首词,对李纲坚决主战、反对议和的行动表示无限的敬仰并予以坚决支持。
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此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起首四句写自己携着手杖登上高楼,只见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宽广无边,波涛万顷,月光流泻在蒙着烟雾的洲渚之上 。“扫尽”三句,是说江风极大,将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风大而无人乘舟夜渡。沉思间又见雁儿飞落在芦苇深处夜宿,并由此引起无限感触。
“怅望 ”两句,先是怅望祖国山河,徒然吊影自伤;这时正值深夜,“鼻息鸣鼍鼓”,是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水中动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辈,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慨。“谁伴我”两句,承上,“月流烟渚”、“怅望关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意,自伤孤独(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结句之“谁共我,醉明月”,与此意同 )。李纲与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当亦包括共商恢复中原之事,至此才转入寄李纲本题。
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十年”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时,当时为建炎元年(1127)。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东路的杨州为行都;次年秋金兵进犯 ,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扬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战争摧为一片空墟 ,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梦,此处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诗句。如今只剩残破空城,使人怀想之余,不觉加强了作者对高宗的屈膝议和感到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 。“倚高寒”两句,继续写作者夜倚高楼,但觉寒气逼人,远眺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满腔,但又感到自己壮心犹在,豪气如潮,足以吞灭敌人。骄虏是指金人 。《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要斩”两句,运用两个典故反映出对宋金和议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图强,象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西域国名 )王那样对付金人。《汉书·傅介子传》说楼兰王曾杀汉使者 ,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 ,刃交胸,立死 。”词中以楼兰影射金国,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后一句是借汉嫁王昭君与匈奴和亲事,影射和议最终是不可行的,必须坚决抵抗。杜甫《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者在此用杜甫诗意,说明在琵琶声中流露出对屈辱求和的无穷遗恨与悲愤,以此暗示南宋与金人议和也将遗恨千古 。“谩暗涩”句,是叹息如今和议已成定局 ,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以宝剑被弃比喻李纲等主战人物的受到朝廷罢斥压制 。“唤取”两句,先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这是对李纲的推崇。李纲自己也曾在《水调歌头》中说:“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作者对他评论,即发表意见,面对和议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能否就此隐退苕溪(浙江吴兴一带),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呢?结尾振起,指出要凭浩荡长风,飞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怀着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对李纲坚持主战、反对和议的主张表示最大的支持,这也就是写他作本词的旨意。

阅读全文

与贺新郎讲了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肖里面哪些算美女 浏览:600
魔环讲的是怎么的故事 浏览:814
女人嫁给了爱情该怎么办 浏览:847
我不在乎爱情将结束是什么歌 浏览:566
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的爱情 浏览:50
从哪里可以咨询婚姻法律网 浏览:977
爱情坚贞花正好下句是什么 浏览:660
父母爱情老大为什么去当兵 浏览:793
事业单位变更年度报告怎么写 浏览:54
婚姻证件管理专用章怎么弄 浏览:967
男子求婚姻念什么经 浏览:30
怎么跟身边的人推荐健康事业 浏览:297
有哪些美女当上了领导 浏览:922
如何刷高经济 浏览:925
幸福树腐叶病怎么治 浏览:532
阿凡提分鹅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浏览:99
事业单位编制报考岗位如何选 浏览:653
经济金融的大四实习岗位有哪些 浏览:661
什么使我幸福立意 浏览:602
教科书的爱情怎么样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