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听老人讲过什么鬼故事
清明节当天,一个50多岁单身老汉带着几个年轻人进山里祭祖。
中午时分,一群年轻的人耐不住寂寞,上完香,就匆匆回家了。单身老汉看见墓地旁边有很多干枯的哗镇松枝,于是就单独留了下来,拾一些枯柴。
那老汉不知道的是,旁边也有一座废弃的了孤坟。
接近傍晚,村里人村里传开那留在山上拾柴的老汉还没回来。据当时一起祭祖的人反应,坟墓的周围应该没多少枯柴,对多一个小时就能回来。
村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并派了十几个人上山找,上山喊,都没找到人。
快入夜了,加上又是清明这一天,村里也有各种猜测。
接近晚上8点的时候,那老汉突然就回到了家里。回到家里,整个人状态不好,村里的人都想知道这一下午他去了哪?
据那老汉回答,“我当时听到村里有人喊他,也努力地朝着声音的靠近,但野草太多、太高挡住了视野,所以很难靠近找他的人。”
“口干舌燥,后来一寸寸地往前走,直到晚上8点多才走出山。”
母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讲,那还是在密山住的时候,父亲在公安局上班,当时去沈阳党校学习,母亲带俩个姐姐在家,那时点油灯,晚上的时候,油灯有时候突然灭了,在看盘子里干干净净一点油没有了,厨柜里的碗咣咣咣响,有时,说开门
哗自己开了,说关上,咣当自己关上了,母亲刚开始吓坏了,后来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小的时候在我们农村老家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我们老家有一条河,我们那条河,其中有一段比较深的那个区域,曾经淹死过很多的人,后面就有着这么的一个传说,听那些老人们说,每到了晚上凌晨三四点钟夜深人静无人外出的时候,都可以看到那个河淹死人的那个区域,隐约的看见有两三个白影漂浮在那个水上面,而且还可以听见男人声音,女人的声音和小孩的声音,有一天早上呢,就在那个河边上面一点,有一户人家,那里住着一个老太婆,还有一个小孙女,那么一天早上老太婆早上起来得比较早,四五点钟她爬起来煮猪草的时候,原本开门出去上厕所,又听见那个河上面传来了人的声音,那么他就好奇就用电筒往那个水上照射了一下,结果让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有一个人那个头像一口锅那么大,瞬间他吓得脚趴手软,赶紧跑回门去将门给反锁起来,后面白天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给说出去,然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后面呢就请来法师请来道士对那个河里面的这种妖怪这种鬼神进行抓捕,进行捉拿,和尚从手里带来的一口钟扔到河里面去之后那个中立马变得非常非常的大,然后三个妖怪就被吸到里面来,这样子闹得人心慌慌的这个地方才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你听老人讲过什么鬼故事吗?
我听老人讲了许多鬼故事。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
那是在很久很久的时候。在一个小.山沟里住着一户人家。人家的主人叫刘二。刘二今年18岁了。父母双亡。
他长着一表人才。而且勤劳肯干。他生活在山村。以打猎为生,一次他在打猎的途中。发现一只狐狸。
被一个铁夹子夹住了腿。在那里嗷嗷直叫。鲜血之流。它看见了猎人,那浑身哆嗦。
刘二满心欢喜。今天没有走空。还白捡了一只狐狸。他抡起枪托,准备打死它,他高高举起的枪托,停在空中。没有落下。
刘二收手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情况。狐狸的眼中噙着眼泪。他看到狐狸的肚子鼓鼓的。
哦,那只狐狸一定怀有小宝宝。他放下枪,弯下身。使劲儿的搬开了了铁夹子。
他小心神芦卜翼翼地帮狐狸治伤,上面涂了枪伤药。用布包扎好。带回家。养了十几天。
狐狸的伤好了。刘二把它放回了大自然。他把狐狸装到篓子里。背到大山深处。
把它放下地。狐狸向刘二磕了三个响头。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回头,消失在森林深处。
那只狐狸走了。刘二怎么突然感到有点失落?他真希望那只狐狸永远陪伴在他的身旁。
因为在这个方圆几十百八里。他没有一个朋友。这个狐狸在他家待了十几天。的确给他带了不少乐趣。
他打猎回来。狐狸蹦到他的腿上。替他挠挠痒。他同狐狸说下悄悄话。
今天狐狸这一走,他的确有点放心不下。他摇了摇头。笑了笑。真是自作多情。
它毕竟是一个畜生。懂得什么 情感 ?刘二不自觉感到脸上有点发热。
刘二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游穗。他每天照常出门打猎,早出晚归。
一天傍晚。太阳还没落山。刘二就回来了。离家还有几百米。刘二闻到一阵阵肉香味。
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还有人家在做饭吃。越往前走。肉香味儿越浓。
他回到家推开门,一看。楞住了。只见桌子的中间。放着几碗菜。中间放着一盆香喷喷的鸡肉。旁边还摆放着一碗白花花的米饭。
看到这些美味的食物。他管不了那么多。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这是他有生以来吃的最香最饱的一顿饭。就这样,以后许多天。刘二天天享受着美味佳肴。
一天他突发奇想,他想见识下是哪一位美丽的姑娘给他做的饭。
那一天他故意的,大声的嚷嚷着,又出门打猎,这一次他没有走远。他躲在房屋不远的地方。偷偷地观察着家里的一举一动。
他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两三点钟。什么也没发现。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生怕放过一个可疑的环节。
突然,看到有一群狐狸。向他的家跑来。是一只大狐狸带了一群小狐狸。他
们来到牛二的门前。那些狐狸在地上打了个滚儿。变成了一个个水灵灵的大姑娘。
他们把那些狐狸皮收起来。放到刘二的猪槽下面压住。打开门。就开始做饭。
一会儿烟囱里就冒出了白烟儿。屋里传来了一阵阵笑声。不一会儿又传来一阵阵肉香味儿。
刘二的眼睛就看大了。他不敢弄出动静。他要个出究竟。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概饭做好了。
门开了,那些女孩儿在猪槽下拿取各自的狐狸皮,往身上一披,在地上打个滚儿。又变成了一只只小狐狸。他们蹦蹦跳跳的消失了。
刘二终于明白了,这些天的饭是谁做的。他连续观察了好几天。天天如此。
一天他突然想。我把他们的狐狸皮收走。会是怎么样呢?他终于等到了那一群狐狸的到来。
正当狐狸们在家兴高采烈做饭的时候。刘二悄悄的把他们的皮拿跑了。
饭做好了。狐狸们出来了。他们掀开猪槽,惊呆了,他们的皮不见了。
他们站在那发呆。看看四周。绝望了。刘二笑着从树林里走出来。他看到眼前一个个美如天仙的小姑娘。他们一个个是那么活泼可爱。
刘二打听他们的来由。那个年龄稍大的女孩说。我就是你救的那一只狐狸。
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我们本是来报答你的。没想到我们现在现了原身。
我现在只好做你的妻子。这些都是我们的孩子。刘二高兴的只点头。从此寂静的小山村。奇迹般的充满了笑语欢声。
老人们讲的鬼故事你敢听吗?
听完了,要么晚上不敢睡觉,要么晚上不敢出门,要么尿床。
要知道我们小的时候,弯弯小路杂草丛生,大树七歪八扭,坟地随处可见。没有月光的晚上,漆黑一片。
老人们讲的故事,要么就是没有月光的一个场景,独自一人被鬼迷了。
要么就是月光下见鬼,看的清清楚楚。
老人们讲的鬼故事有很多,听的时候特别想听,听完了晚上是绝不敢不敢出门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夜困乱葬岗》了。
就是一个人,我们就把他叫刘老大。以前的人时间非常多,因为没有 娱乐 ,就喜欢串朋友,说白了就是跟谈的来的人晚上聊天。刘老大也有这个爱好,经常跟朋友喝酒聊天,有时聊到半夜才回家。
那时候为了聊天,尤其是与谈的来的人聊天,走上十里八里的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刘老大的朋友隔着几个村庄,很远,晚上聊到快半夜了就往回赶。
那夜,月光也是有的,偶尔也会被云遮挡。
走着走着,有点迷糊了,觉得这个地好像没有来过。正在奇怪的时候,来了一群人,没有认识的。
这群人见刘老大吸烟,就找他要烟抽,不然不让他走。
刘老大一看这么多人,足足有八九个人,也不敢不给,于是就把烟拿出来,一个一个递给他们。
他们说要点火,于是刘老大拿出火柴来,那时候流行火柴,一盒有几十根火柴棍。
给他们点烟的时候,刘老大却怎么都划不着火柴。反正那些人就是缠着他,点不着就不能走。
刘老大划光所有的火柴,也没有点燃一根烟。最后想走也走不成,干脆就坐在地上了,跟他们干耗着,不知道耗了多久。
渐渐地,月光没有了,天更黑了。
不知不觉中,突然远方一声公鸡叫!把刘老大吓了一跳,怎么回事啊?那些人突然间就没了!一个都没有了!
要知道公鸡叫,天还没亮,刘老大那时候有点懵,想跑发觉腿软的厉害,跑不动。
呆到天亮了,刘老大呆了,八九座坟,他就在几个坟中间,每座坟头上都有一根烟!火柴棒撒了一地!
这时候有人路过,发现了刘老大,看见他浑身是土,灰头土脸,就问他是不是夜里做贼偷东西?那时候听说做贼都半夜,偷庄稼的多,有些小偷被抓住时都是浑身是土。
刘老大对他说,遇到鬼了,指着坟头上的香烟,前前后后跟那人一说,那人听得毛骨悚然。
那人说,这里本来就是随便葬的地,以前就是乱葬岗。你回家的路在那边,怎么会岔道这里来了呢?这条路只有白天才有人敢走过来。
刘老大也说不清楚了,被那人扶着才能站起来。
刘老大回家之后,大病一场,自此以后再也不敢走夜路。
有一个秀才,赶考落第归来,快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因为村外这条道路他非常熟悉,所以摸黑他也不怕,眼看就要到家了,看见路边那块大青石,他感觉有些疲累,便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歇息。
刚坐下不久,感觉天一下子就黑了,远远传来马蹄的声音。他伸着脖子往路上张望,忽然发现,原来他熟悉的景色不见了,路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一座非常宏大的庄院,里面人影绰绰,仿佛在办什么大事!
马蹄声到了他跟前戛然而止,一辆非常精美的马车停在了院门口。车上先下来一个非常精致的小丫头,秀才心里一喜,因为他看才子佳人的书多了,知道后边肯定是个小姐,而且,应该非常的美丽!
他猜的没错,紧跟丫鬟下来的,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小姐,秀才眼都要看直了,差一点哈喇子就流下来。小姐撇了他一眼,丫头仆人搀扶着,进了院门。秀才爬起来,试探着往门口凑,刚到了门口,里面出来两个小厮,拱手请他进去。
秀才大喜过望,他知道下面的情节,难道他要桃花临头?什么落第之事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进了大门,里面装饰的花红柳绿,秀才还暗想,可惜了这么好的庭院,装饰的够俗气。
跟着到了客厅,里面有一个老头在迎候他。老头非常的客气,说相见即是有缘,请他去后堂稍候,现在很忙,一会儿会去请他。
秀才满腹欢喜,来到后堂静等。小姐的美貌他惊为天人,真早得此佳人,此生无憾。等了半天,却没人来给他换新郎的衣服,他忍不住想进去问问,这个时候,那个马车上的小丫头走了进来,说老爷有请。
他急不可待的跟着进了大堂,老头笑容可掬的对他说,你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今
㈡ 古老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很多的 传说 故事 。那你知道古老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老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老的传说故事:五龙圣母的传说
古时,燕山后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风景很美。人长得也俊。
村里有户姓李的人家,父母哥嫂小姑,五人和睦相处,日子过得甜甜的。
春天,姑嫂二人端着洗衣盆来到河边。路上桃红了,柳绿了,蝴蝶世渗罩一双双,燕子一对对,看得小姑翠兰春心萌动了。想到白己都十八岁了还没有主,脸忽地红了,赶忙拽一根柳枝去轰身边的蝴蝶。
来到河边,小姑翠兰由于心不在肝上,一件衣服顺水漂走了都不觉。嫂子看她丢魂的样子用水撩了一下,她才清醒过来,忙顺水去追衣服。可是追出很远很远也不见衣服的影子,这时她真着急。心想要是有人在下边截住就好了。哪知这念头刚动,下游突然响起一阵悠扬的笛声,她寻声望去,只见对岸一片粉雾似的桃花中,飘出一位白衣少年,眨眼来到翠兰面前。
少年从腋下扯出一件衣服,彬彬有礼地说:“姑娘,这衣服是你丢的吗?”
翠兰羞答答地点点头。怪了,那衣服昨干的那么快呀?仿佛从未沽过水!翠兰不由向少年打量几眼。那少年的脸也象桃花,白里透红,是个美男子。
翠兰鼓起勇气,细声细气地问:“君子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这个……”少年皱皱眉,转转眼珠,说:“我叫白水生,家住风门沟。”
姑娘从没听过这地方,还想问个明白,那少年抢先说道:“我常到这里玩,后会有期。”
少年转身不见了,姑娘向离去的方向久久地望着不动。这一切都被乖觉的嫂子看在眼里。此后每到河边嫂子总是推故躲开。于是翠兰便天天去河边与少年相会。一来二去俩人相爱了,还偷偷吃了禁果。
转眼三年过去搜闹了。这三年小村的光景特别好,逢到天旱了,旱得庄稼打了蔫,翠兰一犯愁,水生旁边就搭了话:“娘子不用愁,阴天雨就来。”次日,果然有一场好雨。又一次,正当庄稼成熟结籽时,天上布满了怪云,翠兰惊叫:“哎呀,要下雹子!”水生说:“不用怕,云彩马上就散了。”话未完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大风,马上云散日出。翠兰见水生的话这么灵验,虽觉奇怪,可还是痴痴地热恋着他。
这一天,翠兰又在河边等水生。等啊等,直到月上林梢仍不见人来。她有些沉不住气了,就顺着河边去找。走着走着,猛然眼前人影一晃,水生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
翠兰问:“干啥去了?让人好等!”
水生满脸悲愤,眼角挂着泪痕,说:“咱们私配姻缘的事被父王知道了。”
翠兰好不明自,问:“父王?什么父王?”
水生长叹一声,说:“实话告诉你吧。我是风门沟龙潭龙王的小儿子。因多次私改龙王旨令,无旨降雨,违旨驱雹,而且私配凡女。父王震怒,已降旨,明日就要把我贬入寒宫受苦。今晚一别恐无相见之日了。”
翠兰放声大哭,紧紧搂住水生,说:“我去见你父王哀告,咱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水生摇摇头,说:“神凡有别,父王怎肯见你,况且你已身怀有孕,应该保重,把孩子生下来……”
小夫妻正在难舍难分之际,西北乌云密密地向他们头上压下来。翠兰耳旁只听风声怪响,眼前轰雷闪电十分怕人。乌云里一只大手将她凌空抓起,甩出三丈开外……
翠兰醒来时水生已不知去向,她心里窄的没份儿,一直哭到半夜。
次日她仍到河边去等水生。天天,月月,总也等不来。她的身子渐渐沉重起来,走路感到吃力了。她的隐私终于暴露。一天,父亲把她叫到屋里,用鞭子抽她,逼她,还要活埋她。好心的嫂嫂趁公公不注意,当夜把翠兰送到风门沟旁的一座破庙里,还时常偷着送些衣服、饭食给她。
翠兰进庙不久,孩子便生下来了,而且一胎生了五子。
一晃过去十五年,五个龙子长大成人,他们都拜普提真人为师,各个练就一身武艺。
又是一个桃红柳绿的春天,五子拜别师傅回家探母。翠兰见水葱似的五个孩子站在面前,想起他们杳无音信的父亲,不禁又是一阵心酸。五子看到眼里,齐声问母亲如何伤心。
翠喊段兰把他们父亲的遭遇讲了,并说:“眼前要是再有你父亲,全家就团聚了。”
五子如大梦初醒,气得磨拳擦掌,齐向母亲请命,誓要打碎龙宫,救出父亲,翠兰应允了。
五子请来附近的百姓,在龙潭周围挖渠放水,把砍来的柴点着了,昼夜往龙潭里扔,然后用神法催得烟火在潭里劈劈啪啪地燃烧。烧得蟹兵虾将现了原形。五子各持兵刃杀进龙宫,擒了龙王。老龙王怕死只得放出水生。水生和翠兰又得团圆。他们更加相爱,直活到百岁,无病而终。
五龙把两位老人葬于庙内。按照母亲的嘱咐,他们兴和风,助顺雨,亲自护持这一方的生灵。人们为了怀念圣母和五龙的恩德,以后把破庙改为五龙圣母庙。
古老的传说故事:穿胸国的传说
大禹王治理洪水时,来到了会稽这个地方。他在会稽召集 天下 各路诸侯,前来商议治水的事情,其它的各路诸侯都来了,只有一个叫防风氏的诸侯没有把大禹王的 命令 放在眼里,迟迟不来。大禹王派人去催促,他在很不情愿的来了。大禹王很生气,依照法令,就把这个防风氏给砍头了。
防风氏为啥不把大禹王放在眼里呢?因为他们这一族都是巨人。他被杀死以后,尸体有三丈长,都没有那么大的车子搬运他的尸体。大禹王就下令先切割成小块,再搬运,就这样,一共搬了三天才搬完。他的每一根骨头都得一辆车拉才行。
大禹王治理好了洪水,天下太平,女娲娘娘赏赐两条神龙给他作为奖赏。于是,大禹王就经常让两条神龙给他拉车,巡视天下四方。
一次,大禹王驾着龙车巡视南方,路过防风氏的部落。防风氏的族人不忘旧仇,非常愤怒,两个原来防风氏的臣子要去射杀大禹王。
两只利箭只奔大禹王的心窝飞去。这时,天空中雷鸣电闪,突然刮起狂风,两条神龙伸出爪子,就抓住了利箭。神龙又想去抓两个大臣,却被大禹王阻止了。
两个臣子见事情失败,料想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非常害怕,就当场用利刃刺透心脏而死。
大禹王见到这个情景,很可怜他们,就拔去插在他们胸中的利刃,并用不死草将他们救活。
从此以后,这个部落的人就非常敬重大禹王。大禹王就赏赐他们一个名字,叫“穿胸国”。
穿胸国的后人胸口都长有一个洞,这个洞可以从前胸穿到后背。这个国家地位尊贵的人不坐轿子,而是用一根竹竿穿过胸前的洞,让人抬着走。
古老的传说故事:七仙女与董永
传说汉朝的时候,淮南地方住着一户贫苦人家,父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名叫董永。董家靠租种地主傅员外家两亩薄地维持生活,父子二人早出晚归,辛辛苦苦,遇到风调雨顺,打下的粮食除了交租,还可以勉强糊口。不料这一年老天大旱,秋后颗粒无收,地主催租逼得紧,老汉一急之下病倒了。董永是个孝子,他想方设法给老爹爹四处买药,可是当他提着草药回到家中时,老父亲已经咽了气。董水心中悲痛万分,眼下手中分文皆无,拿什么去给父亲买棺木呢?他想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就是卖身葬父。于是请人去跟傅员外说,只要帮助埋葬了老父,愿在傅家做三年苦工。傅员外知道董永身强力壮,正好趁此机会找个好长工,便答应了董永的要求,立下了卖身的契约。
董永埋葬了父亲,三日之后便到傅员外家上工。一路上,他心头痛苦,愁眉紧锁,不住地长吁短叹。走着走着,见前面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个土地庙,便想在这里坐下来,歇歇脚。
董永刚要坐下,就见有个衣着朴素、容貌美丽的姑娘朝老槐树走来了,站在他的身旁。
董永有些局促不安。沉默了一会儿,姑娘首先开口道:“这位大哥到何处去?”
“去那傅员外家做苦工。”
“看大哥老实忠厚,为何到傅家做苦工?”
“我乃贫苦之人,老父故去,无力埋葬,是那傅员外借钱与我,葬了父亲。今去卖身抵债,要做三年苦工啊!”董永说完,叹了一口气。
“大哥真是苦命之人,比小妹我还要苦呢!”姑娘说着,流下了眼泪。
“大姐为何而悲伤?”董永问。
“母亲去世,爹爹娶了后妻。继母欲将我卖给商人为妾,我逃了出来,故而悲伤。”
“我二人都是苦命之人啊!”董永叹息道。
“小女子已无家可归,不知大哥可肯收留,结为百年之好?”
“大姐差了。”董永忙说,“你我素不相识,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怎能私下婚配!”
“大哥何必固执?若嫌无媒,就请这老槐树做媒,请土地爷主婚,如何?”
“老槐树如何能做媒?土地爷如何能主婚?”董永不解地问。
“你可问老槐树三声:你愿意为七姐和董永做媒吗?老槐树如果答应三声,就是愿意。问过老槐树,再去问土地爷。”
于是董永上前问老槐树:“老槐树老槐树,你可愿意为我们做媒吗?”
老槐树突然开口说:“仙女配贤郎,美满世无双。愿意,愿意!”
董永一连问了三遍,老槐树回答了三遍。
董永又去问土地:“土地爷,你可愿意为我们主婚吗?”
土地爷说:“仙女配贤郎,一对金凤凰。愿意,愿意!”
董永一连问了三遍,土地爷回答了三遍。
这天晚上,董永和七仙女就在老槐树下结成了夫妻。
董永与七仙女结成夫妻,双双到傅员外家去上工。因为原来的卖身契上写着“无牵无挂”,现在凭空多了一个女子,傅员外故意刁难,不肯收留。经过一再的恳求,傅员外答应了,但是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限定董永夫妇于当天夜里织出十匹云锦,如果织得出来,三年的长工改为百日,如果织不出来,三年之后再加三年。七仙女爽快地答应了,董永却焦急万分。
晚上,董永愁眉苦脸地坐在灯前,心想:一夜之间,不要说织出十匹云锦,就是一匹也织不完啊!织不出来,三年长工做满之后,还要加上三年。他越想越觉得可怕,心中暗暗埋怨妻子答应了傅员外的条件。可是七仙女一点儿也不着急,她叫丈夫放心去睡觉,说她自有 办法 。
夜深人静时,七仙女在屋子里点起一炷下凡时姐妹们赠送的“难香”。天上的众仙女闻到香味,知道小妹妹在人间遇到了难处,便顷刻之间来到了傅员外家。她们听了小妹妹的述说,就一起动手干了起来。这些天上的巧手姑娘,善长织造的仙女,还没等到天亮,就把十匹绚丽多彩的云锦织出来了。
第二天早晨,董永看见这十匹美丽的云锦又惊又喜,心想自己的妻子莫非是神仙吧!他们抱着十匹云锦给主人送去,傅员外也大为惊异,只好把三年的工期减为百日。
期满后,夫妻俩高高兴兴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时七仙女才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还说他们将要有一个小宝宝了。董永听了更加欢喜。从此夫妻俩男耕女织,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天上的玉帝终于查出小女儿私下凡尘,跟董永结为夫妻的事,不禁勃然大怒。他命使者来到人间,传下圣旨,叫七仙女务必在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有违抗,定派天兵天将捉拿问罪,并将董永粉身碎骨。
天庭的钟声响了,午时三刻到了。七仙女为了不使丈夫遭到杀害,只好在他们定情的那棵老槐树下,忍痛跟董永告别。
董永哭天喊地,悲痛欲绝。他上前问老槐树:“老槐树啊老槐树,你说我们是仙女配贤郎,美满世无双,今天为何有人硬要把我们分开?老槐树,你怎么不开口啊!”
可是那棵老槐树,任你喊一千声,唤一万遍,它也不答应,变成了哑巴木头!
董永又跪在土地庙前叫道:
“土地爷啊土地爷,你说过我们是一对金凤凰,愿意为我们主婚。如今为何有人硬要把她逼回天庭?土地爷爷,你要给我们做主啊!”
可是那位笑眯眯的白胡子老头,竟连吭一声也不敢,成了一个哑巴人!
临别时,七仙女流着泪和董永约定说:
“来年碧桃花开日,槐荫下面把子交。”说完便被凶恶的天神捉走了。
董永向前追赶几步,扑倒在地上。
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残酷地拆散了。
猜你感 兴趣 :
1. 古老的传说故事
2. 古老传说故事
3. 中国的古老传说故事
4. 古树名木的传说故事
㈢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 传说 故事 是民族 文化 的瑰宝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植根于民间,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民族性格。那你知道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刘安升仙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道等各家学说,相传《淮南子》这部书就是他撰写的,也喜欢炼丹求仙和星相占卜等方术。虽然贵为诸侯,却能够礼贤下士,广泛接纳有才德的人,因此,四方俊杰纷纷慕名前来投奔,使他收养的门客逐渐达到数千人之多。
一天,又有八位老人来到王府前,要求刘安接见。
门官见他们个个须眉雪白,老态龙钟,就说;“我们大王需要的人才,最好是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术的高人;其次是博古通今、悟彻精义的大儒;再就是力能扛鼎、降龙伏虎的壮士。
你们这样的年纪,走路还要人照顾,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我是不敢去 通报 的。”
老人们笑着说:“听说大王一向礼贤下士,只要有人来访,他在吃饭时会马上放下饭碗,洗头时也会握着头发出去见客,现在看来并不可信。既然他怕见老朽,那我们就把年纪减轻一些吧!”话音刚落,八个老人一下子都变成了十四五的少年,头上用青丝扎成小辫,脸色个个像嫣红的桃花。
门官见了大吃一惊,马上三脚两步奔进堂内去 报告 。刘安一听,知道来者不是凡人,慌忙倒趿鞋子赶出去迎接。
这时八位少年又变成了老人。刘安称他们为八公,把他们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室内宝帐牙床,玉案金几,布置得富丽堂皇,还天天派人送去美酒佳肴,像上宾一样款待他们。八公也将自己所知的各种方术传授给刘安,并且送给他《丹经》三十六卷,其中有炼服九丹成仙的方法。于是,刘安便请八公在思仙台上架起药炉炼丹,准备有朝一日丹成之后,服食升天。
过了几天,八公把升仙的事情一一准备就绪,便陪随刘安和家眷以及一部分亲信门客登上寿春(今安徽寿县)北山,先行祭天之礼,将带去的金器埋入地中。然后,八公取出九丹,给刘安和其他人服食。转眼之间,个个都觉身轻如燕,飘飘地向天空飞升而去。
不久,刘安等来到天界玄洲,只见祥云缭绕,虹彩满天,玉宇琼楼,气象万千。在进入天宫以前,刘安命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人返回人间,去向朝廷报告。
差乱左吴等奉命下凡后,立即前往长安。汉武帝亲自把他们召到前殿,详细询问了淮南王刘安升仙的情景,不由懊丧万分地叹息说:“假如朕也能像淮南王白日升仙的话,那么,我看这个 天下 就像脱掉脚上的鞋一样!”
后来,人们因为寿春的毁庆简北山是八公陪随刘安升仙的地方,就把它改称为八公山。相传山上许多石块都留下了人马践踏的印迹。在淮南王府中,八公临走前曾经将炼丹的药炉留在庭院里,鸡、犬都来围着啄舐,结果也跟着升了天。古代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从这个神话传说概括而来的。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井下仙国
很早很早以前,记不清是哪个朝代了,在湖北房州竹山县发生一件奇事。
竹山县有个大户人家,主人叫阴隐客,他雇佣工人吴某在庄后打一眼井。吴某干了两年,已挖深一千多尺,但还没有见到水,就对阴隐客说:“老爷,这地方怕是不行了。”
阴隐客回答:
“你继续挖吧,哪纤裤有无水之理!”
“下面没有泥土了,尽是坚硬的石头。”
“那就用凿子嘛。”
吴某只好早出晚归继续干下去。他又干了一个多月。这天他凿了一阵,感到累了,便坐下休息。忽然从地底下传来鸡犬鸟雀声。吴某以为是自己耳朵响,但仔细听听,在地底下确实有鸡犬鸟雀声。他不由得跳了起来,自言自语:“奇怪!太奇怪了!”这时,他好像也不累了,左手掌凿子,右手用力挥着榔头,“丁丁当当”地干起来。
吴某一口气凿了五六尺,发现傍连着一个岩洞,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让我进去看看。”
这个小伙子一向以胆大力壮出名。他摸着洞壁,小心地往前走着。不大一会儿就出了山洞。洞口连着一座山。吴某走出洞口便是山顶。他站在山上抬头一看,蓝蓝的天空悬着一轮红日。
“怎么地底下也有天空呢?难道我稀里糊涂地把井凿弯,居然弯出地面了吗?”吴某顾不得想下去,他低头往下看,下面是无数的山峰。山的石头都是碧绿的琉璃色。在数不清的山沟里,都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吴某纳闷道;“没听说哪个皇帝到山沟沟里盖宫殿呀!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吴某从山顶走下去,在一座茂盛的树林子面前停住了脚步。
他被这里古怪的大树吸引住了。“我从来不曾见过嘛!”吴某心里嘀咕。你说它是树吧,主干却像竹子,一节一节地拔上去;你说它是竹子吧,那叶子却像芭蕉。这时他觉得头顶有飞行物在盘旋,仰脸一看,见两只蒲扇大的鸟。是什么鸟呢?他细细辨认,不由得惊叫:“好大的蝴蝶!”接着,吴某在树林里看见许多花花绿绿的鸟,百灵鸟竟有仙鹤那么大!
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山峰。山峰上有两眼泉。一眼是清泉,水清如镜,一眼是白泉,水白如乳。这两眼怪泉没有引起吴某的 兴趣 ,因为他的目光投向山沟里的宫殿了。
吴某来到宫殿大门前,从大门两旁的了望楼里跑出两个人来。这两人都身高丈余,童颜如玉,红红的嘴唇,洁白的牙齿,青丝似的须发,身上穿的衣服宛如白雾绿烟,头戴金冠,却光着脚。吴某上前打个躬, 问道 :“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两个人叫他抬起头看。他抬头一看,只见大门上方有块巨匾,上面有“天桂山宫”四个银色的大字。吴某还是闹不清楚,在中国不曾听说有什么天桂山宫呀。他正要再问,那两个人反问他道:“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到这里来?”
吴某便把情况说了一遍。话音刚落,只见从大门里跑出十几个人,一见吴某,就说:“怪不得有股混浊气,原来闯进来一个凡人哪!”看门的那两个人连忙解释说:“我们正在盘问呢,所以没有来得及报告。”
那十几个人走进去不久,有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出来,对看门的两个人 命令 说:“你们客客气气地把这个入送出去。”
两个人说:“知道了。”红衣人便回去了。
两个看门人,一个进去,一个则陪着吴某走了。这个看门人非常热情,他对吴某说:“既然叫我‘客客气气’地对待你,那么,我就领你走—圈开开眼界,然后再送你回去。”
吴某 自然 求之不得,一连说了好几次“多谢”。
看门人领吴某来到一眼清泉面前,叫吴某在水里洗个澡,然后把衣眼也洗了洗。到了白泉眼,又叫吴某喝几口。这泉水味道好极了,就像牛奶加了糖一样。吴某一连用手掬了好几口,越喝越想喝。
他俩走遍了所有山峰,才用了半天时间。吴某感到奇怪:我们走得并不快,却走遍了这么多地方,真是奇迹!
后来,看门人领吴某来到一座雄伟的古城门前。吴某一见城门上面的题字便知道这里是梯仙国。可是,梯仙国是怎么回事,他却一点也不清楚。看门人告诉他:“梯仙国是刚成仙的人呆的地方。他们被关在这里要修行七十万日……”“多少时间?”
“七十万日。”
“哎呀呀———需要这么长时间哪?”
“你以为当神仙那么便当吗?”看门人眯缝起眼睛望着面前的小伙子,“告诉你,这还不算。等他们修行七十万日后,还得到各地去做好事,走遍普天下,这才能得到仙宫里的职位。”
两个人说着说着,不觉来到吴某从井里出来时那座高山顶上。吴某想从旧路回去,看门人摇摇头说:“你那口井早该塌了,还想从那里出去呀!”
“你这是什么意思?才半天的工夫,哪能塌得这样快呢!”
看门人咕咕笑起来。笑得吴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你笑什么?”
看门人笑着说:“你别看在这里只有半天时间,可在你们人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啊!那我得赶快回去。”
看门人叫吴某不要着急,在这里等一等,他要进梯仙国取来通天关钥匙。不一会儿,看门人拿着一把大钥匙,领着吴某来到通天关前,用钥匙把大门打开,把吴某送出门外。吴某刚想告别,忽被一阵大风卷走。
吴某安全地落在原来凿井的地方。这里哪还有井,只是一个巨坑了。他去找阴隐客,人早就死了。回到家里一看,也没了亲人。原来,从他去神仙世界至今,都换了五六个皇帝,整整过去了八十年之久。
吴某没了家,便 决定 周游世界,宣传在地底下的见闻,希望人世间也变成干干净净的“神仙世界”。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冰雹神的传说
冰雹原是一个神,名叫李佑车,家住农村,父亲早已死了,家里只有一个母亲。李佑车是个雹神,走到哪里,哪里就要落冰雹。老百姓受害,他还不觉着。后来,张天师晓得了,把李佑车收服后带回家里,头上套上紧箍,让他当佣人,一直不给回家。
㈣ 小时候你听老人讲过哪些神奇故事
小的听过关于爱情、兄弟情、以及亲情的故事,我的奶奶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她经常给我讲各种奇妙的故事,每天晚上吃完饭,我就会很自觉地把板凳和奶奶的茶杯摆好,等待她给我讲故事,奶奶每天讲的故事都不一样,还特别神奇,我每天都在她的故事当中进入梦乡。
三、拥有超能力的男孩
洛洛拥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的男孩,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想要去另外一个城市看自己的妈妈,他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去,就蹲在地上一直哭,洛洛就抱起她,把他送到了他的妈妈身边。
奶奶还给我讲过狠多故事,虽然知道他它是不真实的,可是,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㈤ 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些什么传奇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老妈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我妈才十五岁左右。那时候穷,柴火不够烧,我姥姥就领我妈去山上捡柴火,我妈小。我姥姥就让我妈背着一小捆柴火,自己背了一大困,天快黑了,就往回走了,再回家的途中,没走几步我妈就感觉后背背的柴火扎我妈的腰部,和针扎的一样疼,我妈就动了动柴火,以为是柴火没放好,有支出来的柴火扎了自己,走了几步,又被扎了一下,我妈又动了动背后的柴火,但是不论怎么动还是会被扎,我妈也没当回事。就这样坚持到家,到家后我妈就感觉被扎的部位很疼,就和我姥姥说了,,把我妈衣服撩起来了,看到我妈腰那里已经紫了。中间有一个小红点。我姥姥也以为是柴火扎的,没当回事。就这样,我姥姥开始做饭,做饭要烧火的,就把我妈捡的那捆柴火给烧了,当烧到其中一个柴火棍的时候,奇快的事情发生了,那根柴火棍竟然发出了奇快的吱吱声,和流了红色像血一样的液体,在农村谁家都知道点稀奇古怪的事情,我姥姥就对着我妈说,老姑娘,就这根棍扎的你,这玩意成精了,我妈那里知道呢,就问,为啥啊?姥姥说,因为别人有可能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手指的中指,血滴到上面了,以为人的中指血液灵气最大,所以经过常年吸收日月精华,这东西就成了精怪,开始祸害人勒。烧了就好了!
第二个是我妈在我舅姥爷家发生的,那时我妈在那边上学,所以就住在我舅姥爷家那天晚上有月亮。我妈睡到半夜,忽然听到嘭,嘭!的声音,我妈以为来小偷了呢,借着月光往窗外看,给我妈吓坏了,平时放在窗户下一根没用的房梁木竟然自己滚动!嘭嘭的声音就是它撞院子里的墙发出的。我妈赶紧把我舅姥爷叫醒,我舅姥爷一看,也没啥反应,就说了一句。没事,明天起来再收拾它。就接着睡了,我妈那时候也小,大人说了没事肯定没事,也就安心睡觉了。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看到院子里那面墙已经被那根木头撞到了。而那根木头也被我舅姥爷用斧子劈开成了柴火了。到了做饭的时候就要把这木头烧了,说来也怪,看着特别干燥的木头,怎么也点不着火,我舅姥爷就把自家拖拉机里的柴油放出来倒在木头上,这次就能点着了,老话说的好,旺火无湿柴!这根木头被烧的唧唧乱叫,好像烧了只老鼠一样,流出血一样的液体,被火烧的直冒泡,。我妈问这是咋回事,没想到我舅姥爷说的和我姥姥说的几乎一样。后来我为了验证我妈是不是骗我,编故事给我听的,我问了我姥姥和我舅姥爷,她们都记得这件事!!
㈥ 爷爷奶奶都给你们讲过哪些稀奇古怪的民间故事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有关“养尸地”的故事。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依偎在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说奇异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虽然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始终觉得听不够,感觉比童话故事还精彩。而今,我已长大,爷爷奶奶也早已离世,但是这些故事却深深的印入了脑海,挥之不去。下面我就说一个有关我们当地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有些封建迷信不科学,但是在我们老家老一辈的人却深信不疑。
其实这个故事真不真实我真不知道,但是十二组那块地确实一直都荒废着,而且那户人家搬走以后,房子也成了废墟。不过,我觉得民间故事本来就是传说,并非真实之事,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都添油加醋的添了一些故事情节进去,所以可信度不高,况且在科学上也解释不通,所以只能当作民间故事来听。
㈦ 农村老人总会讲一些灵异传说,你听说过什么“奇怪”的故事吗
导语:小时候跟着奶奶生活过一段时间,经常听她讲一些世间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狐仙喜欢书生啦、黄皮子邪乎耍人了、谁遇到“鬼打墙”了等等灵异传说!
这下坏了,我三个人头立马大了,吓的不轻,也顾不上狗了,赶紧往家跑……特别邪乎的是,我们三个小孩回家都病了,然后把这事告诉了家长。大人们就去查看那是谁家的坟,结果大人们去看的时候,啥也没发现,就是一座孤坟而已,也没有窟窿啥的,因为刚下过雪,也没有人在那里活动过的痕迹。唯一确定的是,那是邻村一个难产去世女人的新坟,奶奶还叫了人家主家,一起去烧纸……!奶奶回来神神道道告诉我,让我们以后别去那里了,也不知道啥意思。
㈧ 老人讲的阴间鬼故事 陪伴我们童年的那些民间传说
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还很穷,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晚饭过后,跑到爷爷的跟前,缠着他讲故事给我听。爷爷学过一段时间快板,嘴皮子利索,说起故事来那也是津津有味,是我儿时始终不曾遗忘的美好时光。
爷爷曾经跟我讲过这么一个有关阴间的鬼故事。
说人的寿命啊,是上天注定的,阴曹地府里的阎王爷啊,有个生死簿,上面记载了所有人的生辰和死亡时间,一旦到了那个时间,阎王爷就会排牛头马面去锁魂,少一秒不行,多一秒也不行。
有这么一个读书人,在赴京赶考的路上,为了救一名落入河中的女子,不幸被淹死了,牛头马面就牵着读书人的魂魄来到了阎王殿,阎王对账的时候发现,这读书人命不该绝,尚还有三日的寿龄,阎王爷意识到读书人是被冤死的,经过夜叉侦查,果然是因为读书人的同窗担心其才华横溢,抢夺了自己的名次,故而设计害死了读书人。
虽然只有三天的时间,阎王爷但还是连忙命牛头马面将其送还阳间,不过因为事情匆忙,阎王爷竟然忘记抹去读书人的记忆。
当读书人悠悠醒转,回想起刚才地府中的一幕幕,恍如隔世,读书人在知道自己只有三天的活头后,悲痛欲绝,良久之后,读书人才重新安定好情绪,想着家里的二老还没人照顾,自己必须得把他们的事情安排好,才能安心离去。
于是读书人急急忙忙的赶回家中,委托亲戚朋友照顾自己的父母,为了给予他们回报,读书人尽自己所能,在这几天不断的帮散渣助乡里乡亲,做了好些个善事,
到了第三天,读书人静静的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可一直到日落西山,读书人冲洞悄仍然没有丝毫变化。
读书人暗暗思量,老人常说,日行一善,益寿延年,难道是因为自己做了善事,延长了寿命?
当然这也只是读书人的臆想,可在度过那日之后,读书人仍旧安然无恙,自此之后,读书人每日行善,渐渐就成为了十里乡亲有名的大善人。
读书人颤卜一直活到七十多岁,才与世长辞,去往阴间后,读书人又见到了阎王爷,询问此事,阎王爷呵呵一笑:只因你心地纯良,为善之事每日皆做,故汝寿辰不断增添,实属意外。读书人恍悟,原来如此。
故事到这也就讲完了,我明白,这是爷爷在教导我,要多做善事,不做恶事,而这个故事,也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㈨ 有什么家里长辈讲过的民间故事
这是一个懒人懒到极致的故事。从前在村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下一个男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请一个非常灵验的算命先生来给这位孩子算过命,这位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在25岁的时候会发一笔大财。父母听到这一个当然是非常开心,于是他们就给这位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娶了一个老婆,但是非常不幸的就是在24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相继去世了,家中只剩下了这个孩子和他的老婆。父母去世了之后,就没有人能够给他们投喂食物,他们也变得落魄了起来,于是他们就把自己家的房子给卖掉,搬到了土地庙当中去住。
但是他等的等啊,等到他25岁的时候都没有在这土地庙当中看过,那么这笔钱放在土地庙之内,他也没有办法去拿到最后就被活活饿死了。明明钱就在身边,但是却因为他太懒了,懒到动都不想动,就错过了这一笔钱。于是这样的人下辈子就投胎成了猪。现在的猪就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