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跟党徽有关的故事有哪些文字版

跟党徽有关的故事有哪些文字版

发布时间:2023-05-12 01:40:04

㈠ 党旗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的象征和标志。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的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制作统一的党旗。l943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制作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的决定:“中共党旗样式长宽为3:2,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会议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制作一批标准党旗,分发给各机关。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自己的党旗,从而结束了中共“一大”至“六大”无正式党旗的历史。另外还有一段说法就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过当时由于起义比较仓促,没有打出一面旗帜来。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组织秋收起义,他觉得应该打出一面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来。他就找到了当时革命军的一个参谋何长工。何长工说,不怕流血牺牲,这面旗帜就是红色的,是我们的鲜血染红的,工农联盟,你们觉得那个党徽怎么样,镰刀、斧头。同志(们)说好是好,但是不跟党旗重了吗。何长工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在这个党徽后面衬一个五角星,五角星代表着工农革命军,这支军队永远跟着党走。就这样,这面镰刀、斧头的军旗,就设计出来了。1933年4月,当时中央研究觉得这镰刀、斧头中的斧头不能足以代表工人阶级,决定把这个斧头调整成为锤子。因此,从那会儿开始,咱们党旗上的标志就是镰刀和锤子。相应地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以及当时苏维埃的旗帜都发生了变化。

㈡ 新疆亮出党员徽章的大叔找到了,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宣誓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我们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祖国献出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最后让我们衷心的祝福这位党徽大叔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㈢ 张桂梅事迹80字

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 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天这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从椅子上起身,需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 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 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 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心。 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党徽,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党徽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㈣ 求一个三分钟左右有关新中国成立的红色故事5!!!!!

在瓯海,有这样一批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战争年代,他们以生命写下对党的承诺;和平时期,他们默默付出,矢志不移。这些老人中,有的已忘记了自己的出生年月,却牢记着入党的日期;有的已记不清自己的人生经历,却能脱口而出当年的入党誓言;有的每天把党徽别在胸口,为了提醒自己时刻不忘是一名共产党员……让我们走近这些老党员,听听他们的红色故事。1947年夏,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浙南地区的游击战争也迅猛发展并全面展开。当时,瞿溪街道的潘锡斌刚20岁,是一名地下党通讯员。回忆起这段岁月,老人讲起了“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一天,潘锡斌接到任务,要给潜藏在泽雅水碓坑村的党员干部送一封鸡毛信。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白天干农活,晚上趁着夜色出发。在黑黢黢的山路上,他摸索前行,不敢点燃火把照明,实在看不见路时,就点一小节竹篾,在昏暗的光亮下继续赶路。到达目的地后,潘锡斌躲在村民家的窗沿下,用事先商定的暗号,连敲五下窗框,然后停一会儿再连敲五下。成功对上暗号以后,潘锡斌放下信,连夜返回,在天亮之前赶回了家。潘锡斌说,那时候他常为地下党送信,送信时要把信纸卷得很小很小,藏在裤脚里。若是遇到敌人搜查,他就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将信纸吞进肚子里,以免被敌人发现。解放后,潘锡斌回到瞿溪“打小铁”,后来进了一家做缝纫机的乡镇企业。而今,90多岁高龄的潘老喜欢用一句温州俗语形容当年的革命生活:“火笼当棉袄,竹篾当灯草,山水流镬里道,番薯干一年吃到老。”坐在椅子上,潘老双手紧握着党徽说道:“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只要党还记得我,我就很知足。”

阅读全文

与跟党徽有关的故事有哪些文字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事业父母如何正确排序 浏览:875
怎么样才能有健康科学的思想 浏览:217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叫什么 浏览:455
幸福满足的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827
女羊配男鸡婚姻怎么样 浏览:513
爱情为什么会给人恐惧 浏览:403
梅州国企调到事业单位是什么编制 浏览:220
小美女想找什么 浏览:198
桐乡幸福小区属于哪个学区 浏览:494
蕲春事业编待遇如何 浏览:295
九三年生的男人的婚姻如何 浏览:614
爱情到来为什么会突然结束 浏览:485
在哪里建婚姻档案 浏览:376
幸福树与绿宝树哪个好养 浏览:915
经济仓升级头等舱多少 浏览:980
有爱情的歌词是什么歌 浏览:34
怎么还原健康 浏览:844
为什么女生考事业单位 浏览:231
经历了哪些与船有关故事 浏览:440
南岸区健康证什么时候拿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