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聊斋志异原着共有多少篇 各是什么
500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主要名篇:
1、莲香
讲述了狐仙莲香和鬼女李氏与书生桑子明的爱情故事。起初莲香与桑生欢好,然后李氏乘莲香不来时来会桑生,后桑生身体每况愈下,莲香与李氏相互猜疑,后来莲香医好了,桑生并让李氏认识到自己与桑生在一起会有损他的健康。
李氏伤心离开并转世到刚死的燕儿身上,桑生娶了燕儿后不久,莲香产下一子狐儿并死去,十四年后转世又跟李氏和桑生在一起了。
2、考城隍
这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
3、陆判
详细的描述了朱尔旦和陆判之间的友谊故事。朱尔旦平时因为比较迟钝,众人就哄他去背谁见到都害怕的陆判,没想到这一背,就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和他成为好朋友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
陆判酒量豪爽,而且谈吐不凡,他认为朱尔旦心窍堵塞,作文不快,就为他挑选了一颗好的心脏,果然就得了两个第一。朱尔旦因为灰心仕途,就对判官请求,让为妻子换一个美人首。陆判二话没说,找了一个机会就帮朱尔旦妻子换了一个漂亮的头颅。
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了官,经常来到家里教养儿子。后来他赠送了儿子一把佩刀,嘱咐他当个好官,并将这把佩刀世代相传。
4、梦狼
选自《聊斋志异》第八卷第十一篇。白老汉思念在外地做官的儿子,但却惊愕地梦见儿子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环视四周,白骨如山。更有甚至,儿子竟然想以死尸招待老爸。原来儿子因为官不仁,早已变成恶狼。故事惊悚至极,深刻地讽刺当时岁月贪官如狼似虎的社会现实。
5、梅女
一个名叫封云亭的人,外出时住到一个房子里,看到墙上有女人的影子,皱着眉头,伸着舌头,脖子上套着绳索,是吊死鬼。这吊死鬼大白天从墙上走下来,请求封云亭把房梁烧掉,那样她就可以在泉下得到安宁。
Ⅱ 《聊斋志异》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聊斋志异》在中国影视剧上,是除了《西游记》等四大名着,还原次数最多的一部书,这部书虽然是描写古代封建迷信的鬼神妖魔之间的故事,但是每个故事却传递了一些或爱情的美好、或来自于现实社会与鬼怪相碰撞的优良品质,虽然蒲松龄看似是创造了一个鬼故事集合,但其实,它展现的东西是非常积极正面的,虽然其中也有抨击清朝时期的一些混乱政治,但它多是与美丽爱情相关的,全书的内容也很丰富,一共是有491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
其实,在《聊斋志异》中,表达的多是美好,而拷问的往往都是人性,有些鬼有些妖虽然长相丑陋,但心却比人还要善良,而很多人看似道貌岸然,实则内心歹毒,比鬼还要可怕,很多人的心连鬼都不如,也是很可悲。
Ⅲ 聊斋志异系列都有什么故事啊
第一类是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此类故事情节大多为富有才情的书生或公子在打发孤独寂寞的读书生活过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两人一见钟情后,由于各种原因又暂时分别,此后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有学者指出,联系蒲松龄的个人生活情况,有理由认为这正是由他自身孤独寂寞的际遇而生发的幻想。蒲松龄大半生都是离妻别子,孤身一人在缙绅之家坐馆教书。他在长期寂寞孤苦的独身生活中产生了希求艳遇的幻想。然而他的这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便假借鬼狐故事聊以自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大致相仿,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各有千秋。婴宁天真无邪,青凤温柔羞涩,连琐才华出众……均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却无妖鬼之气,而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在她们身上寄予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她们不外乎都是才貌双全,温柔良善,坚贞而痴情,具有女子优良的品行。她们选择爱人,也不以身世门第论高低,而是重在以才德取人。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够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作自我牺牲,冲破现实的层层阻隔,最终和爱人团圆。
第二类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友情故事也是蒲松龄看重的一部分,如《叶生》、《田七郎》、《娇娜》、《蛇人》等。第二类故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内容上都各有不同。《叶生》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篇作者感怀身世的自况之作。同时,这个故事也讲述了叶生报答知遇之恩的故事。《田七郎》报的不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却是朋友的扶助之义。《娇娜》故事中尽管也有爱情故事,但是友情故事也是一条主线。这是一种有别于同性情谊又异于夫妻情爱的男女之间的友谊。而《蛇人》则是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友情,以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深厚情谊来反衬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第三类故事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这类故事虽然多写鬼怪狐妖,但实是借此来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抨击朝廷腐败黑暗,豪强仗势欺人,民冤深重而不得伸,最后只能采取极端手段或是借助鬼狐仙怪的法力或是以牺牲复仇者生命为代价,才使善恶得果报,如《席方平》、《梦狼》、《红玉》、《商三娘》等。《席方平》写了席父得罪了富豪羊某,羊某死后买通阴间官吏,将席父掠至阴间。席方平赴阴间为父伸冤,连告三级,均以失败告终。原来冥间官吏早已被买通,他们贪赃枉法、狼狈为奸,毒打含冤未白的席方平。虽讲的是阴间的故事,但是影射当世之意相当明显。《梦狼》则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员冷酷凶残的虎狼本相。而《红玉》讲述了一个叫红玉的狐女帮助自己爱人惩罚恶人的故事。至于《商三娘》则更为惨烈,是一个弱质女流为了复仇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二是揭露科举弊端和科场腐败,也表达了科举失意的无奈和不平,如《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续黄粱》等。此类故事多以讽刺的手法来表现。《司文郎》、《贾奉雉》均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主考官昏聩无能。而《王子安》、《续黄粱》等则展露了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连在梦中及第都不得的可悲可怜,最后也许只能像《罗刹海市》中所说“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画皮》讲述了厉鬼披上人皮伪装成为美妇来吃人的故事。国家博物馆藏。
第四类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骂鸭》、《雨钱》等。此类故事教育训诫的意味很浓,但是总体看来却不流于僵化的说教,而是寓庄于谐、发人深省。《崂山道士》嘲笑了一些人得了一点小利便贪得无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以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的丑态。《画皮》则讽刺了因贪图美色而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愚人。
Ⅳ 聊斋志异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1、新聊斋志异有六个故事。
故事名称及主要饰演演员:分别为《画皮》(曾黎、江华主演)、《小翠》(林志颖、李冰冰主演)、《痴心灵雀》又名阿宝(袁弘、杨丞琳主演)、《陆判》(黄晓明、胡可主演)、《小谢》(TAE、唐宁、霍思燕主演)、《小倩》(胡歌、杨幂主演)。
2、主要剧情:
《画皮》:这是一个关于女鬼复仇的故事:梅三娘与陈楚慧同为心爱的人害死,在丈夫王安旭与明霞公主成亲当晚,两人变成厉鬼前来索命。
《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狐女小翠之母为报答恩人王源智,将小翠嫁给王源智又痴又傻的儿子王元丰,演绎出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
《痴心灵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述痴心名士孙子楚(袁弘饰)爱慕才女阿宝(杨丞琳饰),化身灵雀传达爱意,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左手有六根指头的兽医孙子楚医好了赵家小姐阿宝的鹦鹉,与阿宝一见钟情。
阿宝拒绝恶少柴少安的求亲,恶少找人给阿宝施咒使其得了“失忆症”,视子楚为陌路。子楚每天以真情打动阿宝,却被害身亡;阿宝殉情,阎王让他们重返人间。最终子楚考到功名,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谢》:TAE饰演的书生陶望三住进了一个鬼宅,碰到了霍思燕饰演的秋容、香港演员唐宁饰演的小谢等一帮女鬼,几经惊吓后却和她们成为了朋友。这些女鬼帮陶望三在招亲大会上打败了文武状元,眼看陶望三就可以娶到富家小姐了,可小谢爱上了陶望三。
《小倩》:聂小倩要勾引宁采臣的魂魄,不知不觉间却成了爱情的俘虏,但千年树妖不会让他们轻易逃掉。
《陆判》:换头风波,书生上天下地状告冥官,讨取公道。胡可饰演的小曼与黄晓明饰演的书生兼医生白扬展开了一段生死恋,即使小曼死了变成鬼,白扬也要追入地府去与之相会。
(4)聊斋一二三部分别有哪些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新聊斋志异》根据蒲松龄作品《聊斋》改编而成。该剧制片人裘立新表示,与忠实于原着的老版比较,新版最关键的是让观众通过看故事而明白道理。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是希望透过诡异荒诞的情节故事,刻画人性沦亡,从而令人反思。《新聊斋志异》的构思也是如此,希望透过紧凑的剧情、轻松睿智的演绎手法,令观众得到娱乐之余,能够反思一下有点遗忘的道德价值观念 。
Ⅳ 电视剧《聊斋》系列有哪些故事,《聊斋》一、二、三分别列出来。
聊斋早橘清一小翠、小倩、陆判、画皮、小谢秋容、阿宝
聊斋二婴宁、义犬、罗刹海市、粉蝶、胭脂、莲香
聊斋三陆前画壁、白秋练、公孙伍或九娘、庚娘、梅女、江城
Ⅵ 聊斋志异全集 讲了几个什么故事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尸变 喷水⑴ 瞳人语 画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荞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种梨 劳山道士 长清僧 蛇人 斫蟒
真定女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娇娜 僧孽 妖术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蛇癖 鬼哭 焦螟
叶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灵官 王兰
鹰虎神 王成 青凤 画皮 贾儿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龁石 猎婆龙 某公⑵ 庙鬼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义鼠 小官人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张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凤阳士人 耿十八
珠儿 胡四姐 祝翁 快刀⑶ 狐联
侠女 酒友 莲香 阿宝 九山王 遵化署狐
张诚 汾州狐 巧娘 吴令 口技
滩水狐 红玉 龙 林四娘
卷三
江中⑷ 鲁公女 道士 胡氏 戏术 阎罗 丐僧
伏狐 苏仙 李伯言 黄九郎 金陵女子
汤公 连琐 单道士 白于玉 夜叉国
小髻 泥鬼 西僧 老饕 连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于江 小二 庚娘 宫梦弼 鸲鹆
刘海石 谕鬼 犬灯 狐妾 雷曹 赌符 阿霞
毛狐 翩翩 黑兽 番僧 李司鉴 五羖大夫 梦别 蛰龙
卷四
余德 杨千总 瓜异 青梅 罗刹海市 田七郎
公孙九娘 促织 保住 蛙曲 库官 土地夫人
狐谐 姊妹易嫁 续黄粱 辛十四娘 双灯 胡相公
秀才驱怪 柳秀才 念秧 水灾 诸城某甲
酆都御史 产龙 龙无目 龙取水 雨钱
妾杖击贼 小猎犬 棋鬼 白莲教 蹇偿债 头滚
鬼作筵 鼠戏 泥书生 寒月芙蕖 酒狂 捉鬼射狐⑸
卷五
阳武侯 赵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鸦头 酒虫 木雕人⑹ 封三娘 狐梦 布客
农人⑺ 章阿端 馎饦媪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狮子 阎王 土偶 长治女子
义犬 鄱阳神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骂鸭 柳氏子 上仙 侯静山 钱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舆 窦氏 梁彦 龙肉
卷六
潞令 马介甫⑻ 魁星 厍将军 美人首 绛妃
河间生 云翠仙 跳神 大力将军 白莲教 颜氏
杜翁 小谢⑼ 缢鬼 吴门画工 林氏 胡大姑
细侯 狼 刘亮采 蕙芳 萧七 乱离 豢蛇 菱角
饿鬼 考弊司 阎罗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
鸽异 聂政 冷生 狐惩淫 山市 江城
孙生 八大王 铁布衫法 山神 雷公 戏缢
卷七
罗祖 刘姓 邵九娘 巩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树 牛成章
青娥 镜听 牛癀 金姑夫 仙人岛 阎罗薨
颠道人 胡四娘 僧术 柳生 冤狱 鬼令
甄后 宦娘 阿绣 小翠 金和尚 商妇
禄数 阎罗宴 役鬼 龙戏蛛 鬼津 细柳
杨疤眼 梓潼令 赤字
卷八
画马 局诈 三朝元老 锺生 鬼妻 梦狼
象 负尸 紫花和尚 嫦娥 鞠乐如 褚生
盗户 鸿 霍女 司文郎 丑狐 吕无病
崔猛 化男 禽侠 诗谳 鹿衔草 小棺 邢子仪
李生 陆押官 蒋太史 邵士梅 顾生 陈锡九
放蝶⑽ 男生子 黄将军 医术 藏虱 夜明
夏雪 周克昌 某乙 钱卜巫 姚安 采薇翁
卷九
邵临淄 于去恶 狂生 凤仙 佟客 爱奴
小梅 于中丞 绩女 抽肠 张鸿渐 太医
王子安 农妇 金陵乙 郭安 折狱 义犬
杨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岛 云萝公主
鸟语 天宫 乔女 刘夫人 王司马 澄俗
辽阳军 邑人 单父宰 孙必振 研石⑾ 大鼠
武夷 岳神 张不量 皂隶 牛飞 刁姓
红毛毡 富翁 张贡士 元宝 牧竖 沅俗
药僧 蛤 陵县狐
卷十
王货郎 罢龙⑿ 真生 布商 彭二挣 何仙
神女 湘裙 三生 长亭 席方平
素秋 贾奉雉 胭脂 阿纤 瑞云 仇大娘
曹操冢 龙飞相公 珊瑚 五通 申氏 恒娘
葛巾
卷十一
冯木匠 黄英 书痴 齐天大圣 青蛙神 任秀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陈云牺 司札吏 司训
织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张氏妇 于子游
汪可受 王大 乐仲 香玉 三仙 鬼隶
王十 大男 韦公子 石清虚 曾友于 嘉平公子
某甲 大蝎 外国人 拆楼人 牛犊 蚰蜓
男妾 黑鬼 衢州三怪
卷十二
二班 博兴女 鸟使 苗生 毛大福 浙东生
土化兔 雹神 乩仙 蝎客 李八缸 周生
老龙船户 鸮鸟 古瓶 元少先生 青城妇
杜小雷 车夫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⒀
褚遂良 刘全 姬生 果报 韩方 纫针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锦瑟 太原狱 新郑讼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桧 一员官 公孙夏
Ⅶ 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多少个故事
《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以下是《聊斋志异》中十个比较经典的故事。
1、《阿宝》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妖鬼,但有传奇的地方,孙子楚被捉弄对阿宝一见钟情,但孙子楚不改初衷,离奇的连番灵魂出窍,一次魂魄却跟着阿宝到了她家里。
第二次孙子楚的魂魄变成鹦鹉飞到阿宝家,开口说话,阿宝终于为孙子楚的真情感动,决定嫁给他,最后还上演一出死而复生的桥段才成就美满结局。
2、《辛旁纳十四娘》辛十四娘虽为狐女,但非常写实,前面她对冯生的追求一直小心翼翼,提出种种要求和规劝,可她守护爱情的结果却简悄非常令人感慨,与其说冯子平是落入旁人的圈套,不如说仍旧性格决定命运。
辛十四娘其实是以一个凡人女子的心态经营婚姻却劳而无功,写出人间现实婚姻一种极为真实的状态。辛十四娘付出巨大代价,虽然换回冯子平性命,但他最终是与另一个女人相守下去,冯生对辛十四娘的感念算是仅有的安慰而已。
3、《锦瑟》这是写阴间地府的故事,本书讲述的是落魄书生王生因考试不中被夫人“劝说”自尽,死后与地府娘娘锦瑟相知、相恋、相许的故事。同时也是对阳间人世的一个比照,很有特色。锦瑟,显然是借着名大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寓意地府仙子苦守阴间耗费青春年华的那种外冷内热的心境。
4、《乔女》故事基本没有神怪诡异的内容,只在结局乔女死后有一小段显灵的情节,却把中国古时一段普通人家人生沧桑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就是艺术的动人魅力,也体现了蒲松龄杰出的创作功力。
5、《聂小倩》这篇小说着重描绘了孤弱少女聂小倩,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中,跳出了专以害人为生的火炕,挣脱了恶势力的控制,走向了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人间正道。
6、 《云翠仙》是《聊斋》故事中少有的男女最后反目的一个。云翠仙与梁有才的结合本属于极为牵强,云翠仙基本是为了遵从母命。梁有才忘却身份,将货郎担给了朋友,自己过起公子哥生活,引起地痞无赖嫉妒,哄他入局。梁有才在好赌的歪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到了卖妻的地步。
7、《阿绣》整个故事略带喜剧色彩,只是最后部分狐仙变作阿绣来到刘子固家中戏弄他们,狐仙要变为阿绣是因为她们本来前世就是姐妹,此后狐仙时常来刘家窜门,尽管狐仙一直看顾刘家,但家中上下为此颇为惊惧。
但最终是一番善良美好的意愿撮合了阿绣和刘子固。而刘子固和阿绣也真把狐仙视作家人知己。
8、《陆判》朱尔旦和朋友去参加聚会时,专门走小路捷径,遇见判官处理鬼神的景象,陆判替朱尔旦剖胸换心,朱尔旦果真变得才华横溢,高中魁首,虚荣心开始泛滥,他又想为其妻王氏割头换貌。
陆判其实问过朱尔旦当真要换,陆判用判官笔割掉朱尔旦妻子脑袋的一幕真的颇有惊悚效果。哪知换上美貌小姐头颅的妻子一觉醒来不认朱尔旦,家里闹得不可收拾,还引来街谈巷议。这样一个悲喜交集的故事。
9、《画皮》讲的是一个面目狰狞拦启渣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装扮成一个令人心爱的美女,耍弄各种欺骗手段,以达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后来,恶鬼被一个道士识破,在木剑的逐击之下,逼得他最终脱去“画皮”,露出本相,而被一剑除掉。
10、 《司文郎》这是《聊斋》中少数没有女主角的故事,也是针对封建科举比较尖锐的一个范本。大部分时候看不出宋生其实是已死的可怜文人,而王平子则是一个潜心好学的普通书生,与宋生一见如故。
这个故事大体还是比较乐观的,尽管人间充满了余杭生和考官这样的平庸之辈,但王平子能够结交知己宋生,而宋生能成为梓潼府司文郎(梓潼府是民间文曲星的故里),还是有光明的希望。
Ⅷ 谁知道完整的《聊斋志异》里面的全部故事目录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尸变, 瞳人语 ,画壁 ,山魈 , 咬鬼, 捉狐,荞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种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庙鬼,义鼠,地震,猪婆龙,陕右某公, 好快刀 ,江中鬼 ,戏术,蛰龙 ,小髻 ,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车夫,杨疤眼,鼠戏。
卷二:
崂山道士,长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王公筠苍···),狐嫁女,娇娜,妖术,野狗, 三生(刘孝廉···), 狐入瓶,真定女,焦螟,叶生,四十千,成仙,新郎,灵官,王兰,王成,梦别,李公,鄱阳神,骂鸭,柳氏子。
卷三:
青凤,画皮,贾儿,董生,龁石,陆判,婴宁,聂小倩,海公子,丁前溪, 张老相公,水莽草 ,造畜,头滚,侯静山,钱流,龙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凤阳士人,耿十八,珠儿,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侠女,酒友,莲香, 阿宝,九山王 ,遵化署狐,张诚,跳神,铁布衫法,吴门画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吴令,口技,狐联,潍水狐,红玉,林四娘,鲁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 苏仙,李伯言,黄九郎 ,金陵女子,汤公,阎罗(莱芜秀才···),厍将军,雷公,戏缢 ,死僧 , 赤字 ,梓潼令,鬼津,禄数,鬼令,禽侠,负尸。
卷六:
连琐, 单道士,白于玉,夜叉国,西僧,老饕,连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于江,小二,庚娘,宫梦弼,泥鬼。
卷七:
鸲鹆,刘海石,谕鬼,犬灯,番僧,狐妾,雷曹,赌符,阿霞,李司鉴,毛狐,翩翩,黑兽,余德,青梅,罗刹海市,紫花和尚,鞠乐如,盗户,某乙。
卷八:
田七郎,保住,公孙九娘,促织,柳秀才,水灾,诸城某甲,库官,酆都御史,狐谐,雨钱,妾杖击贼,秀才驱怪,姊妹易嫁,续黄粱,小猎犬,棋鬼,辛十四娘,男生子。
卷九:
白莲教(白莲教某···),双灯,蹇偿债,鬼作筵,胡相公,念秧,泥书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 酒狂,阳武侯,赵城虎,武技,小人,秦生,鸦头,封三娘,狐梦。
卷十:
布客,农人驱狐,章阿端,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阎王(阎罗王),土偶,长治女子,义犬(潞安某甲···),伍秋月,莲花公主,绿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采薇翁,鹿衔草, 小棺,李生,蒋太史,澄俗。
(8)聊斋一二三部分别有哪些故事扩展阅读: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编着的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着作。“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在文学史上,它是一部着名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青年作家贾飞曾评价,现当代所有奇幻、玄幻、鬼故事所用的套路和手法,都是蒲松龄用剩下来的,其《聊斋志异》堪称这些小说类作者的鼻祖。
《促织》写明朝宣德皇帝好玩促织(蟋蟀),责令地方上每年给他进贡,致使促织也成了可居的奇货,“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华阳县有位叫成名的人,因为交不出应征的促织,被打得“两股间浓血流离”。
受女巫的指引,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一只促织,却又被小儿子不慎弄死了,小儿子因为害怕父亲责怪,竟投井自杀。后来,儿子的灵魂化成一只促织,能征善战,,成名因此受到了赏赐,成了秀才,还发了大财。
一只蟋蟀,竟然决定了人的生死!这是血泪的控诉,也是绝妙的讽刺。
这种反映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的作品,还有《红玉》《梦狼》《窦氏》等。
《青娥》写霍桓对青娥一见钟情,却无法与之相会,后从一个道士那里得到了一把斫石如泥的小铲,挖开墙壁,与青娥相见,并赢得了青娥的爱情。但这种爱情又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挠,几经周折,才在县令的帮助下成了亲。
几年之后,青娥又被父亲招到深山。霍桓找到山里,用那把小铲奋力“凿石攻进,且攻且骂”,终于把青娥接到家里。
这个故事歌颂了这些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谴责了阻挠、破坏这种爱情的封建势力,表现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聊斋志异》中,这种描写理想爱情的故事很多,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鸦头》等。
《司文郎》写了一个有特异功能的瞎眼和尚,只要在他面前把一篇八股文烧掉,他用鼻子嗅一嗅,就能立刻说出文章的好坏。书生王平子虚心好学,受过高人指点;余杭生则惯好吹牛,对写文章一窍不通。俩人一起来向瞎眼和尚请教。
和尚嗅过王平子的文章后说:“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又嗅余杭生的文章,嗅一篇便“咳逆数声”,连呼“勿再投矣”!
可是应试的结果却是王平子落第,余杭生高中。和尚感叹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
这种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弊端,控诉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的作品,还有《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王子安》等。
《席方平》中,席方平在冥司告状的过程中受到严刑拷打,城隍、郡司又许以千金,他均不为所动。到了冥王那里,又受笞刑,他喊道:“受笞允当,谁叫我无钱耶!”冥王又把他放在火床上,“骨肉焦黑,苦不得死”。
冥王问他:“敢再讼乎?”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必讼!”冥王又命令把他锯成两半。虽是“痛不可禁”,他却“忍而不号”。
他的这种精神使得行刑的小鬼也不由地发出“壮哉此汉”的赞叹。冥王没有办法,只好又来软的,叫他回到阳间,答应让他发财,给他增寿,并当场把这些写在生死簿上。但他毫不动心,终于在二郎神那里告了一状,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种歌颂被压迫人民对恶势力的抗争的作品,还有《商三官》《向杲》等。
《劳山道士》写一个慕道的王生往劳山拜师学道,却又受不了山中艰苦的劳动生活,终于半途而废。
临行前,他请老师教给他穿墙之术,老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法术不能乱用,否则就不灵了。他回到家里,却马上向妻子吹嘘自己的本领。妻子不信,他便当场试验,结果一头撞在墙上,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作者在篇末说:
“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
显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要讽刺王生这一类喜高名、好卖弄,却又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去学一点真本事的人。
这类故事总结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还有《种梨》《画皮》《瞳人语》《狼》等。
蒲先生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讲的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读之,欲罢不能。
比如《西湖主》讲书生陈弼教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一个猪婆龙,后在洞庭湖遇风翻船,流落到个小岛上。原来被他救的猪婆龙正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恰巧住在这里。相遇之后,,妃子把女儿嫁给他,他因此得以发财成仙。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可是到了作者笔下,却写得起伏跌宕,一波三折。陈弼教误入园亭的一段尤其精采。
陈弼教在岛上误入王妃园亭,偷看了打秋千的公主,一见钟情。后在秋千架下拾到公主的红巾,遂题诗一首。一会儿,一个侍女来寻红巾,见红巾已被玷染,大吃一惊,告诉他:窃窥宫仪,又玷染红巾,其罪当死。
看到这里,读者不能不为陈弼教的安危担心。
过了许久,侍女又来告诉他:公主并不生气,看来求生有望。读者也随之松了一口气。后来,公主又派人接连给他送来饮食,读者又松了一口气。
不想,就在问题趋于解决的时候,又掀起一重大波澜: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妃,王妃十分生气,“大骂狂伧”。气氛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拿着绳索来捉他。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当年跟随王妃的婢女认出了陈弼教,报告了王妃,于是他一下子由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还真的与公主结了婚!
没有好的语言,再好的故事也食之无味。《聊斋志异》用文言写成,一方面继承了文言文精炼、含蓄的优点,一方面又大量吸收民间口语,兼有生活化的长处,语言准确精练而又生动传神。
如《红玉》写冯相如与狐女红玉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
短短的几句话便把整个过程交待得清清楚楚。“视之”“近之”“招以手”“固请之”几句写冯相如,“美”“微笑”“不来亦不去”写红玉,文字简练到无法再简练的程度,内容却十分丰富,不仅写出了两个人的动作、神态,而且准确地传达出双方微妙的心理变化。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了《狼》这个故事,你还记得对那只狡猾的狼的描写吗?“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多么生动传神!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法国汉学家克罗德·罗阿说:“《聊斋志异》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这都是对《聊斋志异》的高度赞颂。当然,受时代所限,《聊斋志异》在进步的思想内容中也夹杂着一些落后的成分,如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倾向等,对某些低级趣味的故事也津津乐道等等,这是我们阅读时应注意分析批判的。
Ⅸ 聊斋志异有哪些故事怎样分类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另外:
《聊斋志异》由六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包括《小倩》、《陆判》、《画皮》、《小翠》、《阿宝》、《小谢与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与风格.
小倩——带你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感受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陆判——换头风波,书生上天下地状告冥官,讨取公道……
画皮——这是一个关于女鬼复仇的故事……
阿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爱情上,只要是至情至诚,定能感动佳人,终成美眷……
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
小谢与秋容——书生勇闯鬼屋,巧遇两只调皮鬼,经历了多番生死患难,发生了一段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
Ⅹ 聊斋一共有多少个故事
聊斋有两个版本: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491篇,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10)聊斋一二三部分别有哪些故事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