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诚信的成语
关于诚信的成语(精选160句)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学过成语,肯定都很熟悉吧,成语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到能为他人所理解的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裂旅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诚信的成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5、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6、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7、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8、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9、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0、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1、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2、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13、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14、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15、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6、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7、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皮首。
18、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19、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20、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21、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22、秘而不宣: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23、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24、温恭肆握凳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5、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26、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7、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28、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29、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30、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1、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2、抱诚守真: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3、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4、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5、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6、竭诚相待: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7、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8、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9、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10、开心见诚: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11、推诚相见: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12、闲邪存诚: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13、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4、心虔志诚: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15、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16、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8、诚心实意:见“诚心诚意”。
19、诚心正意: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20、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1、殚诚毕虑:竭尽忠诚与思虑。
22、竭诚尽节: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23、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24、久惯老诚:同“久惯牢成”。
25、露胆披诚:同“露胆披肝”。
26、朴讷诚笃: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27、倾抱写诚:谓推诚相待。
28、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29、少年老诚:见“少年老成”。
30、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31、推诚接物: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32、推诚置腹:同“推心置腹”。
33、五体投诚:同“五体投地”。
34、一秉虔诚:谓诚心诚意。
35、正心诚意: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36、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37、主敬存诚:语本《易·干》:“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谓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38、修辞立诚:〖解释〗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一言立信:信:信誉。以一句话树立了信誉。
3.人心所向: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4.人望所归:人望:众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惟天可表:只有对上天才可以表白自己的心情。表示在别人不信任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慨叹。
6.人微权轻: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7.千金之诺: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8.九锡宠臣:-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9.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0.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11.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12.大孚众望:孚:使人信服;众望:群众的愿望。指符合群众的心愿,使群众心服口服。.
13.大信不约:真正讲信义,不在于订约盟誓。
14.心服首肯: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15.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16.不孚众望:不为众人所信服。孚,使信任、信服。
17.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18.天人共鉴: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19.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20.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21.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22.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3.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4.旦旦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指誓言诚恳可信。
25.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26.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7.同寅协恭:同寅:原指同具敬畏之心,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协恭:友好合作。形容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
28.交洽无嫌:洽:协商;嫌:猜疑。指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信任。
29.众望所属: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0.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1.言行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深被信任。
32.众望所依: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3.众口捧月:大家共同捧举月亮。比喻共同拥戴一个人。
34.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35.有如大江:指着长江起誓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可信。
36.有如皎日:皎日:白日。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7.有如皦日:皦日:白日。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38.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39.至信辟金:至信:最有信用;辟:排除。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40.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41.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42.坚明约束:坚:坚守;约束:信守诺言。坚守同盟,信守盟约。
43.众望有归:众望:众人的希望。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
44.违信背约: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45.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46.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47.讲信修睦: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48.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49.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
50.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51.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52.杖莫如信:杖:通“仗”,凭借。可仗恃的莫过于守信用。
53.松枝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54.物望所归:物:指人,公众;物望:众人的希望。形容众人所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5.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56.众望所积:众望:众人的希望。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57.信以为本:信:诚实。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58.信誉卓着:卓着:突出显着。信用与名誉特别好。
59.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60.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61.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62.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63.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64.金字招牌: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65.海翁失鸥:翁:老人。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66.忠款诚信:款:诚恳。忠实诚恳守信用。
67.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68.季礼挂剑:季礼: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69.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70.钻刀立誓: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71.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72.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73.腹心之臣:像人的腹心一样的臣下。比喻极受信任的臣下。
74.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75.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76.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77.欺人眼目: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78.欺上瞒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79.欺世惑众: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80.哗世取宠:哗世:使世人激动兴奋;宠:喜爱。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81.船骥之托:船骥:船只和千里马;托:信托。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82.得君行道: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
83.惟明克允:惟:只有;明:明察;克:能;允:公允。只有明察事物,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令人信服。
84.炫玉求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同“炫玉自售”。
85.炫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86.誉望所归:誉望:名誉和威望;归:归向。指为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多指某人担任某项重要职务是受到群众拥护的,和他的声誉相称。
87.寓言十九: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88.民无信不立: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89.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90.一言为重,百金为轻: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9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怀疑。既然已经任用的人,就应当充分信任;有怀疑信不过的人,就不要用。
9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贰’ 诚信的成语典故
诚信的成语典故
诚信作为一种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交往、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诚信的典故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茄渗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春秋战国时颤仿脊,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大裤,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叁’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诚信的 成语 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 谚语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相关 文章 :
★ 有关诚信的精彩成语故事
★ 关于诚信主题的六个小故事
★ 有关于诚信的成语
★ 关于诚信的故事精选5篇
★ 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
★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合集5篇
★ 关于当代诚信小故事
★ 关于诚信简短故事
★ 关于诚信的简短小故事5篇
★ 关于诚信的简短故事
‘肆’ 10个诚信的成语典故
诚信的成语:
【成语注音】:一 ㄋㄨㄛˋ ㄑ一ㄢ ㄐ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诺,不能读作“ruò”。
【成语辨形】:金,不能写作“斤”。
【近义词】:言 而 有 信
【反义词】:言 而 无 信
【灯谜】: 最 贵 的 承 诺
【用法】: 作谓语;常与“出 言 不 苟”连用
【英文】: a promise that will be kept
【故事】:
秦 朝 末 年,在 楚 地 有一个叫 季 布 的人,性情 耿 直,为人 侠 义 好 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 汉 相 争 时,季 布 是 项 羽 的 部 下,曾几次 献 策,使 刘 邦 的 军 队 吃了 败 仗,刘邦 当了 皇 帝 后,想起这事,就 气 恨 不 已,下 令 通 缉 季 布。
这 时 敬 慕 季 布 的 人 都 在 暗 中 帮 助 他。不 久,季 布 经过 化 装 后到 山 东 一 家 姓 朱 的 人 家 当羡型 佣 工。朱 家 明知他是 季 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 家 又到 洛 阳 去找 刘 邦 的 老 朋 友 汝 阴 候 夏 候 婴 说 情。刘 邦 在 夏 候 婴 的 劝 说 下撤 消了 对 季 布 的 通 缉 令,还封 季 布 做了 郎 中,不久又改做 河 东 太 守。
有一个 季 布 的 同 乡 人 曹 邱 生,专 爱 结 交 有 权 势 的 官 员,借以 炫 耀 和 抬配派迅 高 自 己,季 布 一 向 看 不 起 他。听说 季 布 又做了 大 官,他就马上去见 季 布。
季 布 听说 曹 邱 生 要来,就培此 虎 着 脸,准备 发 落 几句话,让他下 不 了 台。谁知 曹 邱 生 一进 厅 堂,不管 季 布 的脸色多么 阴 沉,话语多么 难 听,立即对着 季 布 又是 打 躬,又是 作 揖,要与 季 布 拉 家 常 叙 旧。并 吹 捧 说:“我听到 楚 地 到处流传着‘得 黄 金 千 两,不 如 得 季 布 一 诺’这样 的 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 名 声 传 扬 在 梁、楚 两地的呢?我们既是 同 乡,我又到处 宣 扬 你的好 名 声,你 为什么不愿见到 我 呢?”季 布 听了 曹 邱 生 的这 番 话,心 里 顿 时 高 兴 起来,留 下 他 住 几 个 月,作 为 贵 客 招 待。临 走,还 送 给 他 一 笔 厚 礼。
后来,曹 邱 生 又 继 续 替 季 布 到 处 宣 扬,季 布 的 名 声 也就越来越大了。
‘伍’ 诚信的故事四字成语
诚信的故事四字成语如下:
抱诚守真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信守真诚。
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古时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泛指说话不能改变。
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说话守信用。
修辞立诚
[xiū cí lì chéng]
谓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一言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后悔。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
诚至金开
[chéng zhì jīn kāi]
精诚所至,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薯辩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闲邪存诚
[xián xié cún chéng]
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型敬实。
驷马难追
[sì mǎ nán zhuī]
驷马: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四匹马拉着车也难以追回。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
言信行果
[yán xìn xíng guǒ]
意思是说出的话一定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办成。
季路一言
[jì lù yī yán]
指可以凭信的话。
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比喻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反]口是心非。
精诚所至
[jīng chéng suǒ zhì]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说的和做卜手慎的一样。
金石为开
[jīn shí wéi kāi]
金:金属。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信誓旦旦
[xìn shì dàn dàn]
誓言诚恳可信。
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金:泛指贵重物品。昧:隐藏。指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
抱柱之信
[bào zhù zhī xìn]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开诚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坦白无私,真诚相待,能诚恳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陆’ 关于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诚信的四字成语故事如下:
1、一言九鼎。
【释义】
一句话就有九鼎重。巧握梁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重诺、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皮销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心服口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
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代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孝运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柒’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5个简短
关于诚信的5个简短成语故事如下:
一: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逗亏”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二:季布一诺
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三:曾子烹彘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
孩子是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四: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虚烂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
五:言而有信
吴起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差指漏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
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捌’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饭千金、宋濂借书。
1、曾子杀猪
故事梗概:曾子的妻子到携型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依赖父母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办法。于是,曾子马上杀猪煮了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