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闽文化”有哪些故事
闽南文化故事有哪些?盘点比较出名的闽南历史传说
时间: 2015-05-27 17:33 来源:未知
闽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式各样的文化令我们目不暇接。当然,在这期间,相信也有不少的闽南文化故事在民间流传,使人感动,也使人落泪。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盘点一下比较出名的闽南历史传说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保生大帝
一:蜈蚣搁
传说在吴夲死后百余年,宋高宗特派钦差大臣到青礁,仿照皇宫式样,大兴土木,赐建一座“五殿皇宫式的大宫殿”,号名慈济宫,称为保生大帝,让闽南、台湾来供奉,为了纪念吴本的医德,海沧地区的民众充分利用吴本的八味药方在内的蜈蚣,制造成由蜈蚣头长5米,蜈蚣节每节长度1.7米,宽42厘米,从二十节起点到四十五节,蜈蚣尾3米的蜈蚣搁,每节由八个扛工,扛工必须都穿红内衣裤,每节的装饰以鲜花和人像为主,象征花朵一样,每节坐上戏台上的帝王将相,由两个儿童打扮,是说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思,因为蜈蚣的脚是红的,远远看去,就亲象一尾蜈蚣在地上爬的一样,好不气派,到了解放后,蜈蚣头逐渐改为龙头,蜈蚣尾改为龙尾,因为海沧地处九龙江,这蜈蚣搁就象九龙江一样,象征着风调雨顺,中华民族又是龙的象征,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改用龙头龙尾,更好地保佑黎民,每节又用绸巾装饰便于自由旋转,一节紧扣一节,很象一条龙在爬行。取名也叫蜈蚣搁,在正月保生大帝进香时出现。
二:豆仔鸟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户人家,男的前妻生下一男孩后去世,男的又续后妻,后妻又生一男孩,事后,这位男人又出外做生意去了,这后母非常怨恨前人子。总是寻找机会加害于他,到了春播时候,后母想出一条诡计,去街上买来豆种,将一半豆种煮熟,安排给前人子去播种,将一半豆种安排给亲生儿子播种,并说“要等到豆苗出来才得回家”。兄弟俩一齐到山上种豆,弟弟看到兄长的豆种比较大,认为长出来的苗肯定壮,就执意要和哥哥换豆种子,哥哥争执不下就把豆种换给弟弟,豆种种下三天,结果哥哥的豆苗长出来,可以回家,但弟弟的豆苗长不出来,还得守候,却被老虎咬去了,后母看到亲生儿子几天不回家,便责令前生子前去寻找,但却永远也找不到,又不敢回家,最后磕头而死,化成豆仔鸟,遍地叫小弟礁去,小弟礁去,弟弟弟……地下来流了口涎,口涎是红的也说明杜鹃啼血之意。
三:吴冠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吴冠只有五户人家,分别姓李、马、黄、孙、涂,五户人家号名吾贯,也属五口开支。
后来吴和林两位进入吾冠后,称鳌江,后来改吴冠,现又改名鳌冠,是由山尾、蔡岭、庙兜、郭厝、霞尾六个社拼起来,姓黄到吴冠后,因为无出男丁,所以就无黄姓,但姓黄的一块地供姓林建造祖厝,并要求姓林在冬至祭祖要排姓黄的一份,所以,现在姓林的祭祖都有黄姓的一份。
四:鸡屿的传说
在靠近贞庵与龙海打石坑中间的海里,有个只有0.43平方公里的小岛,名叫“鸡屿”又名“溪屿”。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沧江一带有九条龙时常作怪,引起海水泛滥,淹没大片良田,致使沧江一带的百姓无法生活。
在沧江岸上住着一户人家,姓周名军荣,传说周军荣是天上神仙下凡人间,他决心治理沧江,就上天启奏玉帝,陈说家乡沧江遭此大难。玉帝准奏,即传阎罗王治理沧江,阎罗王领旨回地府后,即刻传“爱吃、贪睡”二名水鬼背山堵口,“爱吃、贪睡”二个水鬼奉阎罗王的旨意,由地府到阳间找山堵口。有一日,到漳州的六和一带找到一座小山,二个水鬼一前一后背山顺水而流,要到大担岛前面堵口,“爱吃”的水鬼肚子饿得叽叽叫,就对“贪睡”的水鬼说:“兄弟,我肚子真饿,想休息一会儿,找一点吃的再走。“爱睡”的水鬼讲“我不饿,我爱睡”。“爱吃”的水鬼说:“你爱睡就去睡,我去找吃的啦。”就这样,“爱吃”的水鬼找吃去了,“贪睡”的水鬼就地而眠,等到“爱吃”的水鬼吃饱回来,鸡已经啼叫了。连忙唤醒“爱睡”的水鬼,急忙把这座山放在沧江里,就归阴司候旨去了。因为在鸡叫时匆匆忙忙放在沧江中,所以叫“鸡屿”。又是放在海中央,也叫做“溪屿”。
五:钱屿的由来
钱屿,在海沧街道贞庵村前面的一个岛屿,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岛屿有十几户姓林的人家居住,他们都靠到外经商为生,整个岛屿有九十九艘的青头船,外海经商很是兴旺,小岛屿上每户人家都很富有,其中有一户最为富有,古早时有“嫁娘需嫁女间”之传说,他的暴发全是女间来致荫,钱很伸甲有三石堀金甲三石堀银,金银藏满整个小岛屿,所以号名叫做钱屿。
六:御史桥的传说
传说在干隆皇帝游江南,干隆的身边除了众御林军随从外,还有一名御吏陪同,有一天干隆一行从东孚的鼎美经龙门,龙门的两边有两块石头,干隆从中间而过,后在石头写下龙门两字,干隆一行走到古楼的一条溪,无法经过,御吏召集人马造桥让干隆经过,干隆经过后,即刻号此桥为御吏桥,御吏桥和闽南话的牛屎桥同音,所以也称牛屎桥。
七:莲花洲的由来
莲花洲原有一小块地约13亩,四面环河,中间有一块石莲蓬,旁边有三块石莲瓣,因四面环水,洲字即用三点水,因此而得名莲花洲。
八:毛穴广的由来
毛穴广也称毛蟹广,因东门山和东厝顶伸得好象两支毛蟹的广,东门山和东厝顶的中间象毛蟹的身体,毛蟹身体的前面两边有两口水井,象毛蟹的眼睛,两口水井的前面有一个水池,就象一只毛蟹在雾涎,从大地方向看去,很象一只毛蟹,因此得名毛穴广。
九:五娘楼与黄公桥
黄九能出生在毛穴广,以讨海为生。有一天,在捕鱼中意外地捞到一个石蛋,拿回家的石蛋却有了些温度,黄九能感到很奇怪,就顺手拿到鸡窝里去孵。过了几天,那石蛋却孵出了小鸡,小鸡变成了母鸡,吃谷放黄金,吃米放银,从此,黄九能开始富裕起来。
黄九能选择了毛穴广这块风水宝地,建成一座前面十间,后面十间,两边各十一间,占地3500平方米的四方形黄宅。黄九能的夫人又给黄九能添了一个千金,名收五琅。因此黄九能又建一幢五娘楼。厝宅建完后,黄九能想到海沧的大街与林厝埕隔一条港,渔民出入都用小船过渡,很不方便,因此,黄九能又在海沧大街和林厝埕之间建一座石桥,这条桥建造很工夫,石头大部分从坪埕来,并用木棍骗步运到海沧,有的是从水上运来,桥建完后号名黄公桥,并立下石碑。
黄九能为了自己能进一步发展,请来风水先生摆风水,风水先生建议做一个金鸡背邱,黄九能依照做了,却不知风水先生是要来败穴,做了金鸡北邱,金鸡母死了,黄九能也变穴了,最后举家逃往广东潮州,黄九能的家产由林大鼻接管。
十:陈三五娘的传说
黄九能的女儿黄五娘,生做真水。有一天,黄五娘与随从到海沧游玩遇到洪厝的洪野春,两人平平生做真水,称姐妹。后来,洪厝人讲野春巧水五娘,毛穴广人讲五娘巧水野春。两人随即打赌:“那讲野春巧水五娘,五娘赵做野春的女间婢”。因此,野春走前,五娘走后,在海沧街评水,海沧人都评议五娘巧水野春,那野春就做了五娘的女间婢了,五娘的水也就传遍了闽南地区。
有一天,泉州的陈三要去广东找依做官的兄长,听说五娘真水,骑白马,特意取道毛穴广,从五娘楼经过,五娘看见陈三真圆投,顿起爱心,用手帕包荔枝抛给陈三。陈三接着手帕,扌举头一看五娘,“哇”一声,果然飘撇,两一见钟情,但又无法相见。陈三想出假磨镜的计智,在毛穴广叫磨镜,五娘即刻唤野春叫磨镜人。陈三为了能与五娘接触,故意将镜打破,黄九能责令陈三赔还宝镜,但陈三无钱赔偿,只得认做长工三年,而达到与王娘接触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三与五娘慢慢建立了感情,却被黄九能发觉,坚决不依陈三甲五娘的婚事,陈三甲无法结成夫妻,最后私奔。
十一:毛穴广革命老区
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至1947年期间,海沧囷瑶毛穴广进驻一个闽南地下共青团。共青团支部书记是苏跃华,团员有林天成、林水龙、林珠文、林应、林宝忠等人,他们与当地群众林水生、林松林、林双仁一起搞地下活动。送情报,为解放军带路等工作。
十二:龙庙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九条龙潜在沧江,所以称为九龙江,九龙江的西岸是海门,九龙江的东岸是海沧,海沧以前也是一个小岛,龙庙社是由海底的龙王殿经地震演变而来,在商周时期,龙王的大子被姜子牙封为龙王大使。山仰讨海人在讨海时捕捞着一根木头,木头刻有龙王两字,山仰人就以龙王之称刻下龙王大使的神位,龙庙的四面环石,庙前的石龟有仙脚迹。在每年的龙王大使进香时,因山仰所捡到的木头做龙王大使的神位,所以龙王大使进香必须进入山仰社。
十三:芦塘、莲塘、古塘
芦塘地处青礁村,以前以候塘演变而来,也就是讲从候塘叫到变成芦塘,传说是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被忽必烈所迫逃到海沧的青礁,众位诸候进驻之地,称候堂。
莲塘是由莲花州的名称演变而来,在越南经商的陈炳献回来建下别墅,称莲塘别墅,也称莲塘社。
古塘也是陈炳亲献所建,地处海沧的洪厝,现在还有两落二条户。
十四:莲塘别墅
传说在光绪年间,海沧有个年轻人叫陈炳猷,出国到越南经商,开了十几多碾米厂,生意很是兴旺。陈炳猷赚了大钱,于1904年即光绪30年回海沧,在莲花州兴建莲塘别墅,整个工程用了近二年时间,于1906年建成,别墅内设有一个花园,花园有假山、猴洞、稳龟桥,现还存在。别墅砖雕刻很精彩。大门上题着莲塘别塘,上联为莲不染尘君子比德,下联为塘以鉴景学士知方,别墅建造完成后,又建造陈氏家庙甲一座,三落二条户与一座一厅两房。陈氏家庙也书写了对联,大门上题宛在堂,上联为州号莲花堂名宛在,下联为乡连柯井山插大观。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经常炮打沧江小学,使沧江小学无法正常上课,陈炳猷的小儿子陈其彬,在上大学时就参加地下党工作,他主动地让出陈氏家庙甲莲塘别墅,供沧江小学做教室。
‘贰’ 闽南有什么故事或神话
1共工怒触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孙祝融的儿子。他人脸、蛇身、红发,驾黑龙,管理和控制着占大地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泽。
颛顼继黄帝登上帝位后,施行绝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众神没有一点自由,地上的人们也怨声载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颛顼宣战。双方大战于不周山。这不周山乃是当年女娲补天斩龟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没日没夜地厮杀了十几天后,共工之军渐渐不支。共工此时已杀红了眼睛,他怒吼一声,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不周山折断了! 顷刻之间,西北边的天空因失去支撑而倾斜下来,日月星辰迅速地向着西方滑落,同时,东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动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顺势向东南奔流,宇宙从此改观,形成了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百川归海的地势。
2百鸟朝凤
很久以前,凤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鸟。但它有的优点就是:很勤劳。把吃多下来的食物都藏进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都饿得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给大家。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3、炎帝击石生火
人类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个人便想人类总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决定自己要创造一种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猎中,他一失手未将石制的标枪命中猎物,不过他发现标枪与地上的石头相击时产生了火花,于是他就捡了很多那里的石头来试验,结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为他发现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个部落都一致拥他为王,这个人就是以火德为王的炎帝.之后他又创造了耕种方法并且教会了人类耕种,所以他又被称为神农.
4、后羿与嫦娥
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于是天帝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下去后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5、盘古开天辟地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此时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就这样有了天地。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6、鲧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来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杀死了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铺填土壤平治洪水,禹从南方走到北方,从太阳处的地方跑到太阳落的地方,,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了十三年,禹终于将水治理好,完成了鲧的遗愿。终于安定了九州。
7、夸父追日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夸父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上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终于看到了太阳想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还是没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8、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这两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墙,挡住了他们通往外界的路,与世隔绝,非常落后。于是愚公决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个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对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9、嫦娥奔月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后羿立下盖世神功所以收了许多徒弟。其中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当有一次后羿带众徒外出狩猎时,蓬蒙装病留了下来,并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给她的不死药,嫦娥在被逼无奈之际吞下了不死药,她立即飞上了天,因为不舍得后羿,所以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0、吴刚砍树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11、女娲造人
盘古开辟了天地,但女娲总觉得很寂寞因为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于是她用泥土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完后,他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从这以后,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12、皇帝战蚩尤
一次,华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战事连连,百姓不得生存。华夏被分为五个大部落,其中黄帝和蚩尤的部落势力最大,黄帝因不愿看到百姓因战争而受苦,便想停止这种战争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最后,蚩尤兵败逃跑.黄帝命应龙前往追杀.应龙不负期望将蚩尤杀死并割下蚩尤的头颅献给黄帝.
13、女娲补天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两个神仙打架从天上打到了人间,天被打出了个洞,把人们安静的生活环境都破坏了。女娲看到这种场景,非常不忍心,于是练了五色石来把天上的洞补好了。把脏乱的环境重新恢复平静,再还给了人类,人类都非常感谢女娲。
14、神农试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不过因为”病”而早早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又实在值得同情.神农觉得自己有保护好自己的子民的职责,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寻找治疗病患的药草,找到后他都先自己服用来确定有用与否或者有毒与否.最后终于找到了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患的药草.
15、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一天,女娃去东海看太阳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只小鸟,“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非常痛恨东海,于是日复一日地不断地往东海中扔石子,想把东海填平。
16、刑天战黄帝
黄帝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把炎帝被迫退到南方。刑天发誓要与黄帝争夺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与天帝开始了一场激战。突然,黄帝看准机会一剑向刑天脖颈砍去,刑天那颗巨大的头颅就被砍落下来。刑天见头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两只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挥舞武器,继续呐喊战斗。
17、姜子牙钓鱼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用奇特的方式钓鱼,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请了他好几次姜子牙都不理睬他们继续钓鱼。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诚心诚意,就答应辅佐他。
18、沉香救母
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与善良的仙女,华岳三娘相爱了。不久,三娘就怀孕了并为孩子取名为沉香。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此事后,便把他抓了回去。沉香懂事长大后决定去就自己被压在华山下的母亲。母亲知道沉香不能就出自己,便叫沉香去找他舅舅,沉香在舅舅手里拿到了宝莲灯,立即飞回了华山,救出了母亲。
19、八仙过海
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何仙姑有莲花、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花篮。)
20、仙女造桥
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节去承受人间的香火供奉,不巧这一年上元仙子因为有事不能离开,只好拜托其他两位仙子飞下天界。她们见这里海秀山奇、人民淳朴,便心生爱意。为回报百姓的祭奉盛情,两位仙子见海岛与大陆交通不便,决定修一座海桥连接起来,以造福人间。于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顷刻间,那海桥即将修造成功。
闽南七夕民俗及传说
在闽南地区,传说中的“七仙女”并非一个仙女,而是七个神娘,俗称“七娘妈”,并且传说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因而民间把这一天称做“七娘妈生”。这也许是七夕民间流传在宗教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的衍化。
自古以来,在闽南地区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闽南话称“契母”)。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这一民俗相沿成习,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城市家庭现已摒弃,但在农村中仍可见其遗存。
按照传统习俗,闽南地区七夕敬奉“七娘妈”,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而且因为人们认为“七娘妈”是七个,因而都与“七”有关。主要有:七娘轿(七乘)、七娘亭(内有七个仙娘之像),其余陈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子等,一般也以七为数。另外,还有女性专用的生花、熟花、胭脂、花粉、剪刀、红髻绳等。“七娘轿”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间纸扎艺术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别致,比较讲究的亭中还扎有彩绘的“七娘”泥偶,煞是雅观。据说,七娘亭的流传源于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锦绿结成楼殿,陈设花果……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七娘亭也许源自于此。
关于七夕的传说,闽南还有其精彩的说法。传说当年天帝盛怒于七仙女与董永成婚,以银河为界,将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后允其每隔七天相会一次,命喜鹊把天帝这一命令传给他俩,不料喜鹊竟把七天一相会误报为每年七月七日一相会。至今,闽南地区还保留着“客鸟(喜鹊)报错喜”的俗谚。虽然喜鹊报错喜,消息误传,但传出去的是天帝的命令,就必须将错就错,不能再改,于是罚喜鹊每年“七夕”为牛郎织女搭桥。据说,七月初七这一天见不到喜鹊的影子,是因为它们都搭桥去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秃顶,那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民间还传说,七月初七这一天必定下雨,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会偶尔飘下一阵毛毛雨,那是牛郎织女流下的情泪。闽南民间说是“七娘妈流眼泪”。
闽南民谚的哲理故事
闽南语作为中国古代中原母语的活化石,已经经过不少资深语言学家的论证。其生动的语汇无不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其流传地区的广泛更令人惊讶。现在,我就平日搜集过的一些闽南民间谚语故事一段段细细讲来,相信大家听了一定会喜欢的。首先咱要讲到的一则谚语叫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句谚语出自古代一次战乱之后。据传有一次兵荒马乱过后,漳州府在清理战场时,把一批受伤的战马拉到南门外圩市上拍卖。许多人看到伤马价钱低贱,纷纷购买回去杀了吃马肉。
有一天,一位城郊农夫到圩市卖菜,听说伤马很便宜,也去买了一匹,拉回家去。由于回家时天色已暗,他便把马绑在猪圈里,准备明天一早就把它杀掉。
这天半夜,有一个毛贼到村里偷东西,听见农夫家的猪圈里有大猪嚎叫的声音,走近一看,是一只大肥猪。他高兴地把猪圈门撬开。当他刚钻进猪圈时,摸到那只伤马的尾巴。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觉得尾巴被抓住了,急急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贼的下身。小毛贼痛得哇哇叫。农夫一家人听到了,马上冲到猪圈,毛贼一看到有人来,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后不敢来偷东西了!”
第二天,这事传开了,村里的人说:“莫看这歹马也有一步踢”。农夫也舍不得把马杀掉、精心喂养,结果这只伤马成了一匹壮马。
这则故事说明,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点优势,就不要小看或郫视他。
这以上说到的是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则民间谚语故事。接下来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另外一则闽南俗语叫“罩鸡不成孵”,也叫“押鸡不成孵”。听众朋友,“罩鸡不成孵”,说的是,母鸡不在蹲窝的时候,硬把它罩起来强迫它孵蛋是不可能的,如同普通话中“捆绑不成夫妻”“按下牛头喝水”的意思一样。它告诫人们,凡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勉强。
听众朋友,母鸡蹲窝孵蛋是它的本能。当母鸡产完一窝蛋以后,它就开始孵蛋。这时,窝里即使没蛋,它也要蹲在窝里,这就是“蹲窝”,有的又叫“赖窝”。蹲窝的母鸡既清醒又迷糊。说它清醒,是因为它感到窝里有它的儿女们,不能离窝,否则会遭夭折。这期间,它少吃少喝,但不忘把粪便排泄在窝外,还不时翻窝,用身体最大限度地盖住所有的蛋。说它迷糊,是因为窝里有没有蛋它并不理会,即使窝里放鸭蛋鹅蛋或者其他鸟蛋甚至石头,它照样精心孵化。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农家,为了使蹲窝的母鸡早清醒早生蛋,往往使用各种残忍手段折磨它,或泡入水中,或缚住双翅或双脚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依然不能使它恢复常态。
“罩鸡不成孵”原意为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如今又被人们引申为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或事勉强凑合在一起,结果彼此不但不能和谐相处,甚至往往把事情弄得乱糟糟。例如,兄弟、妯娌间由于性格不同或利益冲突,提出要分家过,而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统一”,却不答应,结果事与愿违,落得“罩鸡不成孵”,纠纷不断,家庭失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好,讲完了“罩鸡不成孵”这则闽南俗语后,下面咱继续来讲到一个泉州的俗语叫“一个书笼,一个头桶”。
听众朋友,“一个书笼,一个头桶”是一句比较特殊的泉州俗语。书笼,即是装书的竹笼;头桶,便是装人头的木桶。这句俗语来自古代晋江一位书生的故事。
相传,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磁灶村一农家诞生一男孩名叫吴复。吴复从小天资聪颖,活泼执灵。六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七岁时通论语孝经,被称为“小神童”。十八岁成为县学中有定额的廪生,享受公费待遇。
宣宗宣德戊申年(一四二八),泉州知府发现府学里有的廪生是冒名代考而录取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宣布所有的廪生全部除名,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那时,被除名的廪生,绝大部分觉得冤枉,但心里生气嘴中不敢说,自在家里生闷气。唯独吴复不怕死地说:“现在,我蒙受极大的冤枉。尽管民要告官,难如上青天,但人生自古谁无死,我怎能归世人屈辱于权势而在世间生存呢?我要上诉,来昭雪我的耻辱。”这样吴复就写好理由充足的状词,立即向泉州知府申诉,但被拒之门外,不予受理,他又往省城福州进行申诉,仍然无什么用。吴复回家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到京城告御状,直到洗雪冤情方才罢休。
吴复拜别父母步行上京时,肩上挑着一个书笼和一个头桶,走了一村又一村,穿过一县又一县,晓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顺利抵达京城,找个小客店住下,准备告御状。
当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曾多次接见和受理来京告状的受害者。吴复终于寻得机会,亲自向皇上申述冤情,并恳求皇上让受除名者重新参加甄别考试,他还表示:“若是小民考后属于不合格者宁受死罪,斩首后装在从家中带来的头桶而毫不悔恨。”皇上听后,既同情又感动,遂即颁下圣旨,命翰林院出题,从速通知泉州府所有被除名的廪生前来京都,在天门下参加甄别考试。
消息传开,泉州被除名的廪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又欢喜,积极准备应试。众廪生经过几场甄别考试,到公开发榜时,吴复名列第一,其他具有真才实学者皆榜上有名。那些花大钱请人替考的冒牌货色,一一落马,丑态百出。事后,每当人们谈起这件事时,无不敬佩吴复的才学和胆识。
不久,吴复被朝廷选派到江苏省应天府溧水县担任县学训导,后因政绩突出,又被提升为溧水知县。吴复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若不是冒死拼搏,我哪会有今日呢?”从此,“一个书笼,一个头桶”这句俗语,连同这个真实的故事便在泉州民间流传开了。
碎缸的故事--闽南故事
民国某一年,刚好是麦子收成了后的季节,晋江龙湖有一个姓施的作田兄,听说海口嘉排村船端口头到了一批十一斗的大水缸,正好厝内欠用装五谷,就赶紧前去购买。
说起这个姓施的作田兄,人人都知道他的性情温和,无多无事,脸上常常笑咪眯。这日,他买了两个大水缸用扁担挑着,一摇一晃转回家。来到田间小路上,看见一条被过路人踏出的小路,正从一丘闲田中穿过,可省绕一大段路,他想,路是人走出来的,即然别人从这里过路,我也抄近路,也挑着水缸从那条小路穿田中过去。没想到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正躲在这里等拦。这是一个姓洪的作田兄,他性情爆烈,人人都怕他、让他。这日他在田头已经等了很久了,一看见姓施的作田兄挑着大水缸走到田中央,就风风火火赶上去,没分没话,举起锄头,“呯嘭”一大声,将姓施的一个大缸砸得碎碎碎。
姓洪的作田兄为什么来打碎大水缸呢?原来这丘田正是他耕种的。这日,他带着牛犁耙来田里翻地,看见田中被踏出路,已经一肚子火了,没想只犁二趟,田地被踏得实实,将一个新犁头卡断了。受不了气,他才会提着锄头,在田头,打碎大水缸。
再说姓施的作田兄听见“呯嘭”一声,前面的大缸就一坠在地上,吓了一大跳,赶紧转过头,一见那姓洪的作田兄正睁大眼睛,拿着锄头气呼呼,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所以他就笑着问: “老兄,怎样不作声打碎我的大缸?”姓洪的作田兄“哼”了一声,粗声大气叫起来: “我问你,这里是田还是路?”姓施的作田兄听了笑笑说: “从你的田里踏过去是我不对。老兄,请你把手中的锄头借我一下。”姓洪的作田兄正在火头里,心里想,就使让你拿锄头相打,我也不怕你,便将锄头扔过去,说:“借就借吧,看你敢把我怎样。”姓施的作田兄拿起锄头,不是要打姓洪的,而是“呯嘭”一声,也将另一个大缸打得碎碎碎。姓洪的作田兄感到奇怪,说:“你这是做什么?”姓施的作田兄转过身来,笑笑说:“老兄,看你性地这么急,撩田是我不对,但是田中的路并不是我一人踏出来的,现在你不作声将我的大缸打碎了,剩一个叫我怎样扛回家?不如一起打碎,还麻烦你将那些碎缸片拣掉。”说了,将锄头拿给姓洪的作田兄,拾起扁担绳子转回家去了。
这件事虽然使姓洪的作田兄过后有点见笑,但是随着时间一久,也就渐渐忘记了。
无巧不成书,有一天,正是龙湖乡村里几年一度的“佛生日”,姓洪的作田兄也受朋友的邀请,前去吃酒。真真是“冤家路窄”,他刚刚踏入村头,对面正碰上姓施的作田兄也到村头接人客。原来这是姓施的所在乡里。姓施的作田兄看见姓洪的作田兄,就大笑着跑过来拉住,喊着说:“哎呀,老兄弟,没想到你也来了,真巧被我接到了,今日无论如何也要上我家吃杯酒。"俗语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个时候,姓洪的作田兄只得跟着走。一进家,姓施的作田兄就对满厅的亲友嚷着:“我的好友来”。一边就将姓洪的作田兄直直“请”进房中去,叫家里人敬上烟、茶、酒、摆了满满一桌,然后笑着说: “老兄,要什么,自己用了,我还有些事赶快要办, 只好失陪”说了,跨出房门,拉上门锁,“咔嚓”一声,门就锁起来了。
这里姓洪的作田兄听见外面人声马叫,心里暗暗叫苦,但他性情直,心想:上次放门口刁,今日是自投罗网了,管他死还是活,先吃再说,就一个人在房中喝酒。临近中午,姓施的作田兄才从外面进来,笑笑说:老兄,将你锁在房中真是对不起。”姓洪的作田兄这时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好不说一句话。姓施的作田兄又说:“老兄,我是真心要请你,怕你跑掉,所以将你锁在房中。”接着就将姓洪的作田兄拉到厅中酒桌上。亲友们看见姓施的作田兄这样亲热地拉着一位客人来,都离坐站起来迎接。但是,那些知道这位客人被锁在房中的亲友未免心里疑惑,有人问:“这位老友是……”这一问使姓洪的作田兄答不出来。姓施的作田兄连忙笑着说;“我来介绍,这位是我在路途结交的朋友,为人忠直,就是性子急一点……”接着就将前面的事大略讲了出来。听见的人都笑了起来。但是,这时姓施的作田兄却是没有笑,说: “诸位,这件事倒是这位老兄教我做人的道理,大家试想,我们都是作田人,只图路近,踏毁人家的田地,这就逆天理,大家说是不是?所以,我认了这位老兄为好友!”众人听了,心里都很佩服。
姓洪的作田兄这时也很见笑,当天离开后,隔天就赶紧去船端口头买了两个十一斗大水缸,挑往姓施的作田兄家中来。从此,两人真的成了好朋友。
水井公生的传说
洪濑镇东街有处地名叫中土炉的角落,有一口井叫“解元”井。这口井的泉水清洌甘纯,哪怕是久旱未雨,也依然沥沥喷涌,取之不竭。在这个古镇当年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周围数百人口,均靠此井供水吃用。每当人们从单位下班或打工归来,尤其是那盛夏酷暑的季节,只要从这口井中打起水来,无论是饮用或是冲凉,都会感到甘甜无比、疲劳顿消。这口井至今尚在,虽年代久远,但该井的水依然清纯而不浑浊,且抽之不尽,用之不竭。
然而说起这口水井的历史,还有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中土炉有户吴姓人家,兄弟二人,亲如手足,冷暖相知。大哥为人忠厚勤谨,早已婚娶。小弟吴宏模,却是一介懦生。由于有这位大哥当家,所以小弟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心致志、寒窗苦读。其余世事一概不管,有时连大嫂催其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他都不理,因此大嫂久而生怨,挟恨在心。从此对他的日食三餐也就不大理会。因此,吴宏模只好每天过着半饥不饱的苦涩日子,继续用功。
再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几年的苦读,终于盼来了省城会试的日期。这一天,吴宏模整束行装,准备次日凌晨赴省城赶考。大嫂得知其情后,为了报平日这怨,就于当天晚上把家中粮食收存于自己房中,并把水缸里的水掏尽,甚至连打水用的小水桶也一并藏匿起来。
第二天,吴宏模起床后,正准备煮点稀饭作为早餐,却找不到粮食。无奈之下,只想随便烧点开水充饥,但却见水缸滴水无存,欲到屋外打水,又不见平日打水用的水桶,他知道这是大嫂在挟怨报复,无奈之下,长叹一声,走出屋外,只见遍地积水,才想起昨夜有阵大雨。心想既然下大雨,井水必会上涨,就到屋里拿个水瓢,准备到井中舀水,当他起近井边,探头一看,却见水深如故。此时,伤心不已的吴宏模突然双膝脆地,对着水井祷告说:“水井公啊,水井公!你若可怜我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贫寒书生,就将井水上涨,好让我饮些井水充饥赶路。此后若能金榜题名,衣锦还张乡之日,定当答谢你的恩情”!说来奇怪,吴宏模刚祷告完毕,就见井水慢慢上涨,直至平面。吴宏模高兴万分。急忙用水瓢打出一瓢冷水饮下,然后背起行装,匆匆上路。
俗语说: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一日,流星快马飞报洪濑,吴宏模获省试第一,高中解元。不日将回乡探亲。众宗亲及务乡邻闻讯后,皆大欢喜,就日夜盼望着他的归来。直到返乡的这一天,只见吴宏模端坐在大轿,鸣锣开道,风光无限地返回故里。大嫂闻知后,悔恨交加,羞愧难当,只好躲到娘家回避去了。然此时的吴氏宗亲早已聚集在祠堂门口等候,当他们看到吴宏模步下官轿时,即由他那老实巴交的大哥带领众宗亲迎上。这时忽听见有族里宗亲提议说,此次吴宏模高中解元,光宗耀祖,是祖先在天之灵,应该先祠堂大门,祭拜祖宗,人答谢先人之恩。吴宏模闻听后立即制止。解元公说:“我想,应该先答谢水井公当日涨水之恩,然后再祭拜祖宗。”说着就把赶考那天早上的情景,向众位宗亲作了一番讲述,众人听后,惊奇无比!便听从吴解元的建议,把每年农历十月初三(即涨水的那天)订为水井公的生日。每逢这天,吴氏宗亲就要大摆筵席、演对酬神、热闹非常。为了纪念这个颇有意义的传奇,就把这口水井称为“解元井”。
后来,查阅中国的民俗历史,普天之下,能为水井公做生日的,唯此而已耳!
妈祖传说
‘叁’ 民间闽南谚语小故事
且流传久远、覆盖面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历史悠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闽南 谚语 小 故事 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闽南谚语小故事1
世事:
一、半暝报赢缴,天光报吊投
二、一更报喜,二更报死
三、好心好行,没衫通穿
四、做恶做毒,野马辘叩[辘叩:马蹄声]
五、好心的倒伫饿,歹心的戴王帽
六、输人毋输阵,输阵就歹看面
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八、人没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47.做事:
一、空气在人结,家规在人设
二、暗路行济,总会遇到鬼
三、杀鱼杀到鳃,做事做透枝
四、一凡一,二凡二,鱼凡鱼,虾凡虾
五、凡事起头难
六、头过身就过
七、顶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
八、偷掠鸡,也着了一把米[也着:也得要]
九、杀鸡教猴
十、押鸡不成孵
十一、三锄头,二畚箕
十二、一心想要死,一心想要吃米
十三、叫猪叫狗,不如家己跑
十四、家己种一丛,恰赢看别人
十五、未想赢,先想输
十六、一皮天下没难事
48.见机行事:
一、时到时担当,没米煮蕃薯汤
二、这溪没鱼,别溪捞
三、东港没鱼,西港撒
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五、看事办事
六、紧事缓办
七、紧事三分输
八、西瓜倚大平
九、有样学样,没样家己想
十、识时务为英雄,知进退为俊杰
十一、打铁趁烧
49.不可能:
一、日头从西平出来衫早[西平:西边]
二、天落红雨,马发角
三、海水会乾,石头会烂
四、龟山转头[宜兰俗语]
五、尼姑生子
六、铁树开花
七、牛会哺棕蓑
八、鸭寮内没隔暝蚯蚓
九、海龙王辞水
50.没采工:
一、狗吠火车
二、尻川后骂皇帝
三、押鸡孵蛋
四、捉鸡寄山或世雀猫
五、送肉饲虎
六、牛屎龟叮石板
七、担柴入内山
八、憨猴背石头
九、掠龟走鳖
十、好心去乎雷亲
闽南谚语小故事2
32.情理:
一、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二、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
三、是不是,骂自己[反求诸己]
四、人吃一口气
五、道理不平,气死闲人
六、人若没照天理,天就没照甲子
七、恶马恶人骑,胭脂马遇到关老爷
八、吃人一口,还人一斗
九、折人得篱笆,要造墙围还人
33.礼数:
一、杀猪没相请,嫁查某子挺大饼
二、隔壁亲家,礼数原在
三、无三不成礼
四、熟识人行生份礼
五、有礼无体
六、没米毋通留人客
34.过分:
一、有毛吃到棕蓑,没毛吃到秤锤,两脚吃到楼梯,四脚吃到桌柜,有肉吃到肉躁,没肉吃到垃圾
二、黑卒仔吃过河
三、软土深掘
四、乞食赶庙公
五、人掠厝拆,鸡仔鸟杀到没半只
六、吊投又返拦跄后脚[跄:拉]
七、近庙欺神
八、牛稠内牴牛母
九、打人又喊救人
十、吃米不知影米价
35.选举:
一、选举免师父,用钱买就有
二、好央叫,拼输新台币
三、会使没钱定米,勿会使没钱选举
四、未开唬唬叫,见开没半票
五、第一憨,替人选举跑运动
六、无党介高尚
36.忘恩背义:
一、吃碗内,洗碗外
二、饲老鼠咬布袋
三、内神通外鬼
四、吃家己的米,烦恼别人的代志
五、劈柴连砧也劈
37.生狂[鲁莽]:
一、魈狗挣墓圹
二、大目新娘看没灶
三、进香勿会记哩请神
四、青盲毋惊枪
五、七月半鸭,毋知死活
六、未生子,先号名
七、未学行,先学走
八、未烧香,先放炮
九、大鼎未滚,小鼎冲冲滚
十、未烧香,打断佛手
十一、目睭看伫粿,脚踩伫火
十二、没名没姓,问锄头柄
38.慢钝:
一、做鬼也抢无银纸钱
二、慢钝吃没份
三、慢牛吃浊水
四、慢牛厚屎尿
五、暗头仔吃西瓜,半暝反症
六、六月吃菜头,十二月反嗽
39.澎风:
一、一粒田螺九碗汤
二、乞食下大愿
三、死猪肉吊高价
四、人说一个影,伊生一个子
五、未肥假喘,未有钱假好额人款
六、澎风水鸡杀无肉
七、喝水会坚动[坚动:结冻]
八、会飞天,会钻地
九、咸丰三,讲到今
十、放尿做水灾,放屁做风台
闽南谚语小故事3
差不多:
一、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二、龟笑鳖没尾,鳖笑龟粗皮
三、也勿会好,也勿会倒
四、三脚猫笑一目狗
五、你看我普普,我看你雾雾
六、一个渗屎的换一个泄尿的
52.自找麻烦:
一、石头扛家己的脚
二、闲人不做,牵猪哥旋日月[日月:玩耍;应该要有ㄔㄨㄛˋ部]
三、有路不行,行山坪
四、没枷夯交椅
五、做好没赏,打破就赔
六、拿头毛试火
七、拿林投菜拭尻川
八、保字人呆呆
九、看人吃肉,毋通看人劈柴
53.请裁[随便、请您裁决]
一、没鱼虾嘛好
二、没牛驶马
三、有钱踏金狮,没钱狗嘛来
四、巷仔口嫂,逐项都好
54.顺煞[也通“顺续”,顺便]
一、顺续打彰化
二、一摸二顾摸蜊仔兼洗裤
三、顺风推倒墙
四、校长兼扛钟
五、鱼鳅巡便孔
55.不对:
一、一丈差九尺
二、猪母牵对牛墟去
三、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没
四、猪不肥,肥伫狗
五、猪头不顾,顾鸭母卵
六、请鬼拿药单
七、天公生在迎妈祖
八、人来扫地,人去泡茶
九、卖后生招子婿[后生:儿子]
十、牛鼻不拎,拎牛耳
十一、痒的毋扒,没痒的扒到破皮
十二、横柴夯入灶
十三、三岁教五岁
56.自不量力:
一、关老爷面前弄大刀
二、不识路搁赶夯头旗
三、食无三把蕹菜,就想要上西天
四、没那种尻川,勿会使食那种泻药
五、胡蝇舞屎篦[胡蝇:苍蝇]
六、古井水鸡
七、三界娘仔舞浊水[三界娘仔:小鱼]
八、阉鸡也敢趁凤飞
九、脱裤围海
十、家己褒恰勿会臭腥
57.缴徒[赌徒]
一、韩信要死哭三声,缴就予憨的赢
二、缴会博,屎会吃
三、查甫输缴会起疯,查某输缴会做婊
四、牌仔目干干,三脚欠一脚
五、缴精,生理虎[生理:生意]
六、缴输博大
七、娶某前,生子后
八、侥幸钱,失德了,冤枉钱,博输缴
九、赢缴去吃面,输缴去看戏
梨园—演员:
一、父母无声势,送子去做戏
二、做戏查某若有情,公妈就没灵
三、猪吃狗困,毛蟹行
四、做戏头,乞食尾
五、棚顶水,棚脚鬼
六、嫩戏,老乞食[演戏的要年轻,做乞食的要老]
七、一声荫九才,没声甭免来
八、司公、和尚、戏,没声甭免去
梨园—观众:
一、做戏悾,看戏憨
二、戏棚脚,站久人的
三、做戏要煞,看戏的毋煞[煞:结束]
四、曲馆边的猪母,勿会吹箫也会打拍
相关 文章 :
1. 闽南经典谚语大全
2. 闽南经典特色谚语集锦
3. 闽南话的经典歇后语有哪些
4. 福建环岛路导游词五篇
5. 关于孝顺议论文-孝顺父母
6. 一年级必读书籍老鼠娶新娘
‘肆’ 闽南民间故事
蔡夫人渡江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自己的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时间一久,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在江上刮风起浪,危害过往船只和客人。
有一日,一只渡船正在过江,龟蛇两怪突然浮出水面,大风呼呼吼,大浪翻翻滚,渡船被弄得就要翻过去啦!正在这时,天顶传来了喊声:“蔡大人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赶紧钻入江底。不一会,江面又风平浪静了。船上的旅客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个莆田县的怀孕妇女,丈夫姓蔡。那妇女自己心里清楚,她未来的孩子一定不是简单的人物,就暗暗对天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将来又能成器,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建造一座大桥。”
那怀孕妇女回家后,果然生了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明伶俐,爱读诗书。等到他长大懂事时,蔡母经常对他讲起当年过洛阳江落难和她许愿造桥的事,教育他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成器,也才能建造洛阳桥。
“蔡端蔡端,本府做官”
蔡襄二十岁那年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时,老是挂念着建造洛阳桥这件事情。可是要建造洛阳桥,除非他被委派到泉州府做太守才有可能办成。如果向皇帝请求委派,皇帝肯定不答应,因为当时朝廷早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接到陪皇帝游玩御花园的消息后,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暗中委托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醮蜂蜜写了八个大字。不一会儿,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来到看见后很惊奇,顺口念了出来:“蔡端蔡端,本府做官。”蔡襄赶忙跪下谢恩。皇帝笑着说:“联只是念芭蕉叶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
‘伍’ 闽南谚语故事合集3篇
闽南语作为中国古代中原母语的活化石,已经经过不少资深语言学家的论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闽南 谚语 小 故事 合集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闽南谚语小故事1
有一天,一位城郊农夫到圩市卖菜,听说伤马很便宜,也去买了一匹,拉回家去。由于回家时天色已暗,他便把马绑在猪圈里,准备明天一早就把它杀掉。
这天半夜,有一个毛贼早辩到村里偷东西,听见农夫家的猪圈里有大猪嚎叫的声音,走近一看,是一只厅虚大肥猪。他高兴地把猪圈门撬开。当他刚钻进猪圈时,摸到那只伤马的尾巴。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觉得尾巴被抓住了,急急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贼的下身。小毛贼痛得哇哇叫。农夫一家人听到了,马上冲到猪圈,毛贼一看到有人来,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后不敢来偷东西了!”
第二天,这事传开了,村里的人说:“莫看这歹马也有一步踢”。农夫也舍不得把马杀掉、精心喂养,结果这只伤马成了一匹壮马。
这则故事说明,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点优势,就不要小看或郫视他。
这以上说到的是歹马也有一步踢这则民间谚语故事。接下来要和陆伏缺大家共同分享的另外一则闽南俗语叫“罩鸡不成孵”,也叫“押鸡不成孵”。听众朋友,“罩鸡不成孵”,说的是,母鸡不在蹲窝的时候,硬把它罩起来强迫它孵蛋是不可能的,如同普通话中“捆绑不成夫妻”“按下牛头喝水”的意思一样。它告诫人们,凡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勉强。
听众朋友,母鸡蹲窝孵蛋是它的本能。当母鸡产完一窝蛋以后,它就开始孵蛋。这时,窝里即使没蛋,它也要蹲在窝里,这就是“蹲窝”,有的又叫“赖窝”。蹲窝的母鸡既清醒又迷糊。说它清醒,是因为它感到窝里有它的儿女们,不能离窝,否则会遭夭折。这期间,它少吃少喝,但不忘把粪便排泄在窝外,还不时翻窝,用身体最大限度地盖住所有的蛋。说它迷糊,是因为窝里有没有蛋它并不理会,即使窝里放鸭蛋鹅蛋或者其他鸟蛋甚至石头,它照样精心孵化。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农家,为了使蹲窝的母鸡早清醒早生蛋,往往使用各种残忍手段折磨它,或泡入水中,或缚住双翅或双脚等,但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依然不能使它恢复常态。
“罩鸡不成孵”原意为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如今又被人们引申为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或事勉强凑合在一起,结果彼此不但不能和谐相处,甚至往往把事情弄得乱糟糟。例如,兄弟、妯娌间由于性格不同或利益冲突,提出要分家过,而父母为了维护家庭的“统一”,却不答应,结果事与愿违,落得“罩鸡不成孵”,纠纷不断,家庭失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好,讲完了“罩鸡不成孵”这则闽南俗语后,下面咱继续来讲到一个泉州的俗语叫“一个书笼,一个头桶”。
听众朋友,“一个书笼,一个头桶”是一句比较特殊的泉州俗语。书笼,即是装书的竹笼;头桶,便是装人头的木桶。这句俗语来自古代晋江一位书生的故事。
相传,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磁灶村一农家诞生一男孩名叫吴复。吴复从小天资聪颖,活泼执灵。六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七岁时通论语孝经,被称为“小神童”。十八岁成为县学中有定额的廪生,享受公费待遇。
宣宗宣德戊申年(一四二八),泉州知府发现府学里有的廪生是冒名代考而录取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宣布所有的廪生全部除名,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那时,被除名的廪生,绝大部分觉得冤枉,但心里生气嘴中不敢说,自在家里生闷气。唯独吴复不怕死地说:“现在,我蒙受极大的冤枉。尽管民要告官,难如上青天,但人生自古谁无死,我怎能归世人屈辱于权势而在世间生存呢?我要上诉,来昭雪我的耻辱。”这样吴复就写好理由充足的状词,立即向泉州知府申诉,但被拒之门外,不予受理,他又往省城福州进行申诉,仍然无什么用。吴复回家后横下一条心,决定排除一切困难,到京城告御状,直到洗雪冤情方才罢休。
吴复拜别父母步行上京时,肩上挑着一个书笼和一个头桶,走了一村又一村,穿过一县又一县,晓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顺利抵达京城,找个小客店住下,准备告御状。
当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曾多次接见和受理来京告状的受害者。吴复终于寻得机会,亲自向皇上申述冤情,并恳求皇上让受除名者重新参加甄别考试,他还表示:“若是小民考后属于不合格者宁受死罪,斩首后装在从家中带来的头桶而毫不悔恨。”皇上听后,既同情又感动,遂即颁下圣旨,命翰林院出题,从速通知泉州府所有被除名的廪生前来京都,在天门下参加甄别考试。
消息传开,泉州被除名的廪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又欢喜,积极准备应试。众廪生经过几场甄别考试,到公开发榜时,吴复名列第一,其他具有真才实学者皆榜上有名。那些花大钱请人替考的冒牌货色,一一落马,丑态百出。事后,每当人们谈起这件事时,无不敬佩吴复的才学和胆识。
不久,吴复被朝廷选派到江苏省应天府溧水县担任县学训导,后因政绩突出,又被提升为溧水知县。吴复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若不是冒死拼搏,我哪会有今日呢?”从此,“一个书笼,一个头桶”这句俗语,连同这个真实的故事便在泉州民间流传开了。
闽南谚语小故事2
贪酒不顾病,贪色不顾身,贪财不顾亲。
贪字贫字壳。
缴(赌博)和婊(玩妓女),沾着家伙(财产)了。
酒小饮,没要紧﹔酒大饮,损神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过夜)茶。
烟酒不离嘴,医生跑断腿﹔毋沾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想食鸦片熏(烟)害己害囝孙。
鸦片仙,走路倥倥颠。
好色的人短岁寿,风雨未到骨先抽(抽搐疼痛)。
宋凶人(穷人)无病就是福。
平安恰赢大趁(赚)钱。
全家勤,厝前厝后出金银。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
急计(勤劳)人用手,想懒(懒惰)人用嘴启计想做,想懒人想吃。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脚大手仓底空。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做虫想吃也着爬。
暗暗困(睡觉),早早起,米缸常常有剩米。
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
要吃毋讨趁(不谋生)吃久山也崩。
靠吃家伙(祖业)是没好尾(晚景)。
金山??(挖)久也会空。
衫裤笑破没笑补。
冬天勿会晓俭,冬尾嘈嘈念。
有油也毋该白日点灯。
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没长久。
好汉战死沙场,懒汉饿死眠床(床铺)。
空吃山崩,急计(勤劳)好康(富裕)。
俭吃急计做。
闽南谚语小故事3
01 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02.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
03.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
04.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房子的意思,下同)要有好厝边,
05.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06.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07.好某(妻)娶会着,恰好吃补药,
08.嫁着臭头翁,有肉又有葱;嫁着跋缴(赌博)翁,规厝内空空。
09. 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 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1.鸭母装金原扁嘴。(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
12. 一圆打四结 铁公鸡 (喻一毛不拔)
13.一声唔知,万事无代。 (喻少惹事为妙)
14.人情世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 (喻人情世事应酬不完)
15.大目新娘找无灶。 (讥眼前之物,竟找不到)
16.大鼎未滚,小鼎强强滚。 (责他人抢发言)
相关 文章 :
1. 闽南经典谚语大全
2. 闽南经典特色谚语集锦
3. 闽南话的经典歇后语有哪些
4. 福建环岛路导游词五篇
5. 关于孝顺议论文-孝顺父母
6. 一年级必读书籍老鼠娶新娘
‘陆’ 闽南的民间故事
民间 故事 成为地方性民间 文化 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那你知道闽南的 民间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闽南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闽南的民间故事:打虎亲兄弟
从前,闽南某山区半山腰,有一小村庄,村前村后树林密布,常有野兽出没。村里有户人家,父母早逝,兄弟三人,白天结伴上山砍柴,挑往墟场换口粮,晚上则遵照祖训,一起练武防身,天长日久,却也练就一身好拳脚。
由于家境贫寒谋生艰难,老大跟乡亲们一道飘洋过海往南洋打工。几年后,老家的老二和老三都先后成家,分家过活。有一段时间,村里常发现有老虎出没,村民惶惶不安。兄弟俩见此情况,商议上山打虎为民除害。就找铁匠打造一双钢叉子和一对铁短棍为打虎武器。
于是兄弟俩就拿着钢叉和铁棍上山埋伏。时近黄昏,一阵冷风过处,见一老虎从密林中闯出来,老三年轻气盛,拿着钢叉就冲着老虎迎上去。老虎见有人拦路就站着盯住来人。老三把钢叉在老虎面前虚晃几下,惹得老虎抖起虎威,“吼”的一声,跃起前腿,居高临下扑下来。老三不失时机,把钢叉对准老虎的脖子叉上去。老虎被钢叉叉在半空中,前腿乱踢。这时,老二急忙用铁棍打折老虎的两条前腿,老虎断了前腿,不能再抖威了。兄弟俩就双双举起铁叉和铁棍往老虎身上猛打乱刺。不一刻,老虎断气,两人就扛着死虎回村。
从此以后,兄弟俩就以打虎为营生,日子却也过得颇顺心。一晚,老三向妻子讲起了打虎时兄弟两人如何配合默契。妻子听后很不以为然,觉得丈夫每次都是出大力气叉老虎的脖子,而二哥省力得多,竟然也平分得利,实在不合理。丈夫经不起她的怂恿,也认为自己吃亏。这样,夫妻打起了小算盘, 决定 以后上山打虎两人同去,不邀二哥了。
隔天,老二有事出门。老三夫妻俩拿了钢叉和铁棍独个儿上山,埋伏了一阵儿,有一只老虎从树林深处慢悠悠的踱出来。一见老虎来了,丈夫拿起钢叉熟练地与老虎周旋几下,就把老虎叉起来。这时,妻子见到老虎,胆战心惊,站都站不稳,差点昏厥过去。丈夫看到妻子没法帮他,心里也发慌了,就大声呼喊救命。他心里明白:如果没能把老虎前腿打断,兄汪就难得虎口余生。正当危急之际,只见他的大哥拿着大斧,二哥拿着铁棍双双赶来了。
原来,老大多年在南洋谋生,但思乡心切,便毕搜和几位乡亲相邀返回故里。老大刚跨进家门,老二也跟着进来。兄弟俩相见羡数仔却找不到老三夫妇,询问老二的妻子,才知道他们上山打虎去了。兄弟俩听说后,预感大事不妙,大哥急忙抄起当年砍柴的大斧,二哥拿起打虎的铁棍,抄小路赶上山,当看到人虎相持的架势时,老大和老三分别挥动大斧和铁棍,一左一右把老虎的两条前腿打折。老虎趴下死了,老三也无力地躺在地上喘大气。
经此教训,老三的妻子再也不敢搬弄是非了。兄弟间、妯娌间关系更加密切。“打虎亲兄弟”这句话就在闽南一带流传开了。
闽南的民间故事:多子饿死爸的 典故
有句俗话叫做“多子饿煞爸”。这典故出在九龙江边。
早年间,有个姓肖的老头,他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四是亲生子。老三是个检来养大的。肖老头辛辛苦苦把四个儿子拉扯大,娶媳妇成了家。肖老头给他们各自一份财产。他把田给了老大;把一门店铺给了老二;让老三学屠宰,给了他一担卖肉担;老四进了学,却未考上秀才,后来当了人家的掌柜。老俩口老了,让四个儿子轮流管饭。
这年腊月,正好轮到老大管饭。大年二十九这天,北风呼呼地叫,天气冷得叫人发抖。老俩口从早上日出辰扒了几口稀饭,直等到日落申,还未见谁送吃的来。
这时东邻西舍,一家家围完炉,吃过年夜饭,劈里啪啦鞭炮声不断传来。老俩口却又冷又饿,蜷缩在炕上干瞪眼。老婆婆说:“老头子呀,看来今天要挨饿过年了!”老头子说:“老婆子呀,恐怕还得准备饿正呢!”(“饿正”方言与“妖精”谐音。“正”指正月)
他们的儿子们忘了管饭么?没忘!
老大一上午到地里收菜去了,等他挑着满担的花菜、大蒜、芹菜、芥菜回到家,已经后晌了。老婆端来了洗脸水,擦了脸,洗完脚,这才想起该给老爹送饭了,就问:“孩的妈,有没有端几碗又热又烂的好东西给爹娘送去。”老大的媳妇一听,满脸不高兴,说:“今天是大年夜,四个儿子四份饭菜,他两个老头吃得完?再说咱管了整整一月吃饭,就少送这一顿也没相干。”老大听了觉得有道理,不送就不送,把大大小小的囝子喊回家,围炉吃年夜饭······。
老二那天后响料理完店里的事,关了店门回家。一进门就问:“孩子的妈,妈吃的弄完了没?”灶间传出老二媳妇的声音:“来了,来了!”老二一进大厅,见桌上摆满了蒸的糕,炸的鱼,烤的鸭,炖的鸡…·热腾腾,香喷喷,馋得口水直往下流,老二挑了几样,朝着灶间喊:“孩的妈,我把这几样送去给爹和娘尝尝,回头咱再围炉吧!”
这时,老二媳妇手拿一把火钳,急匆匆冲出灶间,喊“慢”!老二打量了一下老婆的脸色已经晴转阴,不妙!只听老婆说,你别跟我装孝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财产分到你手里也不过四分之一。再说今晚四家兄弟都送吃的,岂不把两个老的撑死?”
老二一听有道理,何况今天还是轮到老大管饭,我何必多此一举!
再说老四,从东家那儿提回了一大包过年的礼品,回到家里,一跨进门槛就喊:“孩的娘,有没有送点好吃的去孝敬老爹娘?”老四的老婆正忙得团团转,这一听正窝火呢!“你就光知道孝敬老爹娘,他给你金山还是银山?好田好屋不都让上边的分光?你跟着充什么孝子,要孝顺干脆搬去跟你老娘过。”
老四给老婆抢白了几句,连大气也不敢吭,乖乖地捋起袖绻给老婆当帮手。…
那老三,一早下乡卖猪肉,直到过响才完,紧赶慢赶。回到家已快掌灯了,见妻子已把热腾腾年夜饭摆满桌子。
老三道:“娃的娘。快挑几项炖得烂烂的,热热端给爹和娘。”老三的妻子说:“你也来充孝子,人家三个亲生儿还不够老两口吃的,要送你?再说家财他们分大的,房子他们分好的,再孝顺也是抱养的儿子,亲不上:“老三却不高兴地说;“娃的妈,快别这样讲,我老三有今天,多亏二老的抚养,咱们不能忘恩负义!”说着,说着,挑着些猪脚、猪肝···用食盒装上,让儿子跟他扛着,上老房去孝敬二老。
一进门,见二老抖抖擞擞挤在坑角,灯也没点,忙问;“爹、娘,饭吃了没?”肖老头睁睁眼问;“吃饭,午饭还是晚饭?”“你连午饭还未吃?”老三这才大吃一惊,忙把热腾腾的猪蹄、猪肝盛给王老先暖暖肚子。然后交代儿子,回去叫妈来,把阿公阿妈(祖母)背回家过年?
闽南的民间故事:漳州诏安猫仔粥
猫仔粥是客人来现煮现吃的,特点是快速利落,味鲜可口。当食客在桌边坐定时,摊主连忙在小锅里放上清肉汤,再放进预先蒸熟的白米饭,配上鱼片、肉片、肝脏、虾仁、牡蛎、香菇丝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汤滚过,再调上胡椒粉、香菜、蒜油,不到五分钟,就煮成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猫仔粥”。为什么叫做“猫仔粥”呢?
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户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严谨,三对儿子、媳妇以及孙儿、孙女十几口,都谨遵家教,不敢逾矩,俨然有世家风范。长孙成婚后,新媳妇过门三日即下厨房,亲自动手料理全家膳食,自己却只能在厨下吃家人用餐后的残羹剩饭。
长孙不忍心长期让爱妻受委曲,三餐尽吃那残羹剩饭,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买了几只猫仔来 饲养 。每天饭后总借口“猫仔粥”,到厨下用鱼、虾、肉等菜肴,快速地为新婚媳妇做好新鲜可口的饭食。
有一回,长孙刚把新鲜可口的稀饭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就走进厨房检查来了,一脸诧异地问孙子在厨房忙什么。长孙机灵地回答道:“做猫仔粥,把剩饭剩菜掺在一起给猫吃。”因为家中确有养几只猫,老太夫人也就信以为真了。由于做“猫仔粥”要抢时间,用滚汤涮鲜料和饭,加上好配料,香甜适口,新媳妇喜欢吃,小夫妻情意更深,恩爱无比。
时间过得很快,三十年媳妇也熬成婆婆了。老人都谢世后,孙媳妇也当家做主,膝下儿孙成群了。当夫人做五十大寿时,做丈夫的问爱妻想吃什么,她回想起当年情景,沉思良久才说:“很久都没吃‘猫仔粥’了,还是‘猫仔粥’好吃。”做丈夫的欢天喜地说:“这容易,现在不用偷偷煮了,我就去厨下办来。”“猫仔粥”中注满了少年夫妻的情爱, 自然 鲜美可口,回味无穷。左右邻居听说“猫仔粥”好吃,都来打听怎么做法。就这样“猫仔粥”传出去了。
从此,闽南民间美食就传下了这种用各种鲜料快速煮粥的“猫仔粥”。这种闽南老少都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
猜你感 兴趣 :
1. 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2)
2. 洞头民间故事
3.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故事精选3个
4. 漳州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