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宙斯夺权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宙斯之父克洛诺斯推翻其父亲乌拉诺斯取得埋姿滚最高权力。后娶瑞亚为妻,并生下了数名子女。但因乌拉诺斯死前预言克洛诺斯必为其子所抢王位,于是一旦有婴孩出生,克洛诺斯就将他们吞入腹内。在失去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以后,瑞亚不忍下一个儿子宙斯被吞,于是拿了块石头假装成儿子。真正的婴孩则在克里特岛产下。宙斯长大后,从父亲肚内救出兄弟姐妹,于是以前被吞下的波塞顿、黑帝斯、赫拉、狄蜜特和赫斯提亚便再生了。虽然他们实应算作宙斯的哥哥和姐姐,但因为他们是被吞入后再被吐出的,可看作册戚一种复活,于是尊宙斯为大哥。他们联合起来,一同对抗父亲弯余与泰坦族。
② 权力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事情要在,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事情做,而去打扰别人
③ 有权有势却不感觉幸福的寓言故事
(1)
我有一个朋友,能言善辩,对自己的想法有很深的定见,不论跟他谈论什么,他都要证明自己的想
法是对的。跟他几番交流过后,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当两人意见向左的时候,就收起自己的表达,静静地听他说,表示理解和认同。但其实有的时候,这感觉很不爽的,我无心与他争输赢,只是对他这种只表达不倾听的习惯有些隐约的担心者掘。
他是受过苦的人,一路奋斗了过来,如果以金钱为评价标准,那么他应该算是在同龄人的队伍里比较出色的。他喜欢一遍一遍地跟我讲述他不幸的过去,奋斗的历程,他的语言里充斥着金钱的数目、自己的能力、地位还有头衔,我可以读到他拼命地想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的渴望。正是因为我读到这渴望有多强烈,我才又为他担心了起来。
他是一个被他人的认同绑架了的人。埋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你真的行的时候,就算所有人都认为你不行,那么你还是行。所谓“行就是行,不是就是不行。”我的朋友是个头脑很聪明的人,而且肯干能吃苦,我相信他是属于行的那批人,只是他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了“让别人觉得他行”上面,要知道,这个愿望虽然很美好,但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不管是多么牛逼的人,他必定在一些人眼里闪闪发光,但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坨屎。我的朋友过于追求他人的认同,我怕他会因此而精神痛苦,于是我对他说:“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天天追着别人说自己有能力的。”当然,不管他有没有表现出来,这句话必定造成了他的不愉快。
席慕蓉在她的作品《独白》里写到:“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取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2)
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一个“真实的自我”,和“自我概念”。当“自我概念”要高于“真实的自我”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存在很多空洞,内心就会产生不满足感。其实,这种不满足感是很有必要的,正因为不满足,我们才会有成长的需要,然后当努力把“真实的自我”与“自我概念”弄平齐了以后,我们会产生另一个更高远的“自我概念”,接下来我们又不满足了,那就继续努力让真实的自己变成自我概念中的样子,循环往复,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空洞、填满空洞的过程。要想变成概念中的自己,就要填好自身的空洞。那么用什么来填呢?对于这种内心深处的不满足感,我们常常会犯起懒惰的毛病,要抽丝剥茧找到其中的根源实在是太麻烦了。成长,这么抽象的东西,实在很难悟明白,于是我们选择用一些具象的,可以衡量的东西来填满自己,金钱、能力、地位、名誉……我们选择了一种更简单的,囫囵吞枣的方式去填满自己的空洞,这就好比死记硬背去参加考试,当你不去理解知识背后的含义的时候,有很多重要的问题你是答不上来的。
来看看我们为自己填补的这些东西吧!银行里的存款、公司里一个领导的头衔、一个优秀漂亮的另一半……在填补空洞的时候,我们反而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银行的存款不能代表你的价值、领导弯嫌亮的身份不能统括你的灵魂、一个值得你炫耀的另一半并不是你,那么说到底,我们要抛开所有的这些,问问自己到底是谁。
当一个人的成长空洞被这些外在的东西填满的时候,那他就不再是这些东西的主人,反而被这些东西奴役了。当现在是一个以金钱为荣的社会,那么他就会去追逐金钱;如果社会变成了以权力为荣,那么他就会去追逐权力。他什么都追逐,唯独把最重要的自己给忘在了脑后。一个真正成长起来的人,一个把握住自我的人,应该是:他知道自己是谁,他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当大众价值观都以金钱或权利为重的时候,如果这不是他想要的,他不会去追逐,哪怕在大众眼里他是个失败者,但是他正紧紧实实地把握着自己的人生,他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幸福。
而那些终日忙碌着、追求着,却找不到自我的人,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空洞越来越大,他们永远也填不满自己,那种不满足的感觉,那种不安全的感觉会伴随他们一生。他们会反复清点自己的财产,悉数自己成功的故事,把自己手里攥着的所有资源全部摊开来看,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明明拥有这么多,但是我仍然感觉不幸福?
因为他们还等不及在空洞处从根部慢慢成长出来的绿芽,就把一堆垃圾拼命地填充了进来,他们填的垃圾越多,空洞就会越大,他们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怪物,成为被社会利用的零件——社会价值指向哪里,他们就会奔赴前线,成为那个最忠诚的炮灰。而不得不说的是,社会价值到底是什么,却是由寥寥无几的上层阶级所规定的。
生涯规划师古典所写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的一段话非常打动我:“当你开着宝马穿过下雨的城市,走入酒店最豪华的包间,打开一瓶3000元的拉菲,并不见得你就真的令人尊敬——因为有人被你的车溅起的雨水打湿一身,因为你身边就站着一个饿得头晕的服务生,因为送你这瓶昂贵的酒的人省下了自己本应该给女儿买件衣服的钱——你的生活并无尊严可言。”
(3)
幸福是一种能力,好的人生并非外求,而是内修而成。我相信我的朋友会越来越有成就,越来越有钱。他还在不停地奋斗,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所缺失,但是我能预见到的是,他将永远缺失,永远也填不满自己。我不知道,有一天,当他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时候,他却仍然觉得缺失和不安全,他还是感受不到“宁静,和平,喜悦”的情绪的时候,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可是我,现在坐在他的身边,听着他侃侃而谈,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他失落的样子,我一想到他委屈的表情,我就感到难过。所以我想跟他说明这些道理,可是换来的是他很强烈的抵抗情绪,他觉得我在蔑视他的价值观,他觉得我看不起他。
我突然想到,有时候太多的忠告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当人处在低谷时,往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别人的横加判断。如果我做不到让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起码我可以选择陪伴。如果有一天他获得幸福快乐,那我会在旁边鼓掌;如果有一天他失落难过,我还可以给他安慰和鼓励。
但是,亲爱的,我只是想说,当我知道有一种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可以带给你永远的宁静,和平,愉悦,可以让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我希望你能过上这种生活。
④ 读了权力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在这则寓言故事侍唤当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权力在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老姿凯的,而且也非册陪常的有实力,让我们明白了,有权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⑤ 权力的淫威——读卡夫卡《在法的门前》
原着:在法衡扒的门前站着一名守门人。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守门人放他进法的门里去。可是守门人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守门人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守门人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守门人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咐弯昌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守门人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守门人,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闹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守门人,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守门人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
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守门人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守门人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守门人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守门人,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守门人。他把其他守门人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守门人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守门人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守门人改变主意。
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中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守门人提过的问题。他向守门人招了招手;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守门人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距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
“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守门人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么,”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
守门人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
随笔:
《在法的门前》是卡夫卡放入中篇《审判》中的故事,但也可以完全拎出来当一个短篇小说看。
这个故事乍看毫无逻辑,一个乡下人在法的大门前徒然耗费一生的时间,他连第一道大门都没有迈进去过,在等待中煎熬、衰老和死亡,而拦住他的守门人却没有相应老去,这些不合理之处,说明它是个寓言故事,一个关于权力的寓言。
在乡下人眼中,法的大门敞开着,法代表的是公理与正义,他只要想办法进去就能伸张正义了。但很不幸的是,他不知道,这道门之所以敞开着,是权力和他玩的小花招,只是为了让他产生希望的幻觉,从而按部就班地去等待,去央求,去贿赂。但守门人告诉了他,这扇门后还有无数的门,每一扇背后都有一个更威严的守门人,他现在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乡下人为了这第一步,就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在最后,乡下人弥留之际问守门人,为什么这么多年只有我一个人在等?守门人告诉他,因为这门就是为你而开的,你现在要死了,门留着也没有意义了,所以我要关门了。
到后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乡下人也许都忘了他为什么想迈过这扇门,他的人生被权力编织的大门给彻底异化了,进门成了他生命唯一的指望。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上访户不也是如此么,他们很多人,最初只为自己被愚弄而讨一个说法,到后来,就变成了他们人生唯一的大事。充满悲剧性的是,申诉不容易成功,即使成功,人生也耗完了。
卡夫卡用这个寓言告诉人们,权力的体系庞大,无所不在。个体的血肉之躯永远无法对付幽灵一般的权力,它冷血无情,杀人于无形,让你产生希望,又在这种长年累月的等待中消耗生命,可临了,你都摸不到它的皮毛。
卡夫卡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写了一个100年前的哈布斯堡帝国乡下屁民,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中的悲哀。如果你有类似的人生经验就很好理解这个故事了,上学、看病、打官司……随便一个程序一个章子都把你玩得团团转,向办事员低头哈腰,求爹爹告奶奶也无济于事。
卡夫卡十分痴迷于书写权力的恐怖,如《城堡》中K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办法到达城堡,他只能在城堡附近的小村落里苦苦挣扎。如《审判》中K也自始至终无法获知自己被逮捕的罪由,申告无门,最后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
我相信卡夫卡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极大的直接或间接启发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德里达这批人。但卡夫卡并不因为他的思想深邃而成为无法逾越的作家,恰恰是他将小人物面对无解的权力时的战栗、媚态、绝望,用生动的笔调描写得绘声绘色,才使得他名垂后世。好的小说家,他讲故事的能力一定是超凡脱俗的。
据说卡夫卡经常将稿子写完后,念给好友布罗德听,然后两人笑得眼泪都要落下来。今天许多人一听卡夫卡,便望而生畏,以为他的小说必然深奥难懂,实在是一种偏见。
⑥ 寓言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寓言故事结构简单,通俗易懂,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读到有趣的故事,还能从中学习到很多道理,体悟到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念,寓言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人生的感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⑦ 《权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哗大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告枯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乱友竖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⑧ 权力阅读答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肆无忌惮(dan):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挑拨离间(jian):搬弄是非,是别人不团结.
2.在黑熊 灰狼 狐狸组成的强盗团伙中,他们自与的强项各是什么?
答:黑熊是力气最大;灰狼是最为凶猛;狐狸是智多星
3.年轻的头羊提出了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当羊群的首领.吃惊是因为让敌人当自己的头领会威胁羊群的安危.兴奋是因为拥有对整个羊群的指挥权,好处太多了.
4.权力诱使黑熊,灰狼,狐狸上岁扮团当,使它们的团伙四分五裂,从而解除了它们对羊群的威胁.
5.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强盗团伙之间的相互斗争削弱它们的力量,从而保护了羊群.
6.权力是个可怕的陷阱乎橘,要缺戚正确,理性的对待权力
⑨ 简短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一个道理是什么
1、有只冠雀被捕鸟夹夹住了,他悲哀地说:“我真是最不幸的鸟呀!我没偷别人的金子、银子,更没偷别的贵重的东西,仅仅一颗小谷子却使我丧失了性命。”
这故事是说那些贪小便宜而招来巨大灾难的人。
2、从前有两个人,一个总爱说实话,一个却只说谎话。有一次,他们偶然来到了猿猴国。一只自称为国王的猿猴吩咐手下捉住这两个人,他要询问这两人对他的看法。同时他还下令,所有的猿猴都要像人类的朝廷仪式那样,将在他左右分列成两行,中间给他放一个王位。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发令,将那两人带到面前来,对那两个人说:“先生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国王?”
说谎的人回答说:“在我看来,你就像一个最有权力的国王。”
“那旁边的这些猿猴呢?”
那人连忙说:“他们都是你的栋梁之材,至少都能做大使和将帅。”
那猿猴国王和他的手下听到这番谎话,十分得意,高兴地吩咐将美好的礼物送给这个阿谀奉承的人。那位说真话的人见到这般情形,心想:“一番谎话可得这般丰厚的报酬,那么,若我依照习惯,说了真话,又将怎样呢?”
这时,那猿猴国王转过身来问他:“请问你觉得我和我的这些朋友怎么样呢?”他说道:“你是一只最优秀的猿猴,依此类推,你的所有同伴都是优秀的猿猴。”猿猴国王听到这些真话后,恼羞成怒,将说真话的人扔给手下去处置。
这故事是说,许多人宁愿相信謟媚的假话,却不爱听道出实质的真话。
3、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4、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
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
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5、一个头发斑白的男人有两个情人,一个年轻,一个年老。那个年老的女人以为,与比自己年轻的男人交往,会被别人笑话,只要他来找她,就找机会把他的黑头发给拔掉。那个年轻的为了隐瞒她有一个年老的情人,又不断地拔去他的那些白头发。这样,两人轮流地拔,终于他变成了秃子。
故事寓意:不相配的事总是有害的。
⑩ 权力这则寓言讲的是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一个很浅显易懂的一份小道理,我们是可以来改变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