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岁半的孩子脾气很倔,说什么都不听,有什么办法可以纠正一下
两岁半的孩子脾气倔,说什么都不听,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纠正起来就水到渠成。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好进入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如果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诉求,教子方法单一粗暴,就会养成叛逆的性格。两岁半的孩子脾气倔,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在开始形成独立的意识,但是家长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加上孩子还不具备逻辑思维,也不能用完整的语言和父母沟枣早通,有时候只能用行为抗争,就显得脾气很倔。
这种情况,要有足够的耐心,先要花时间陪伴他,你才能懂得他独特的语言,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不完整,有时候是一字成句,有时候是一词成句,比如他说苹果,有时候他表达的是要吃苹果,有时候表达的是要拿苹果玩 游戏 。
如果他想要拿苹果玩 游戏 ,你理解成他要吃苹果,给他削了皮,他觉得削了皮不好玩,他就会闹,所以要充分懂自己的孩子,懂他,他才会和你做朋友,和孩子做了朋友,他就不会叛逆。
二是孩子在家庭中,一直处于骄纵宠溺之中,从出生到现在,家长一直是看孩子的喜好行事,孩子就误以为世界的规则就是一切由他说了算。这种情况很可怕,如果你现在不好好教育他,以后自然有人教训他。
对待这样的孩子,他发脾气时候可以先转移他的注意力,把他搬出去玩一会,换个环境,或者给他拿个他喜欢的玩具哄哄他,如果他继续发飙,干脆冷处理,让他哭,哭累了睡一觉就好了。
这时候,千万不要买零食、买玩具哄他,或者迎合他错误的想法,千万不要跟他妥协,如果这样,他觉得哭闹发狠是他索取的最好方法,他以后会变本加厉。
两岁半的孩子开始进入人生第一个小小的叛逆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萌芽期,开始了自我认知的 探索 。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所以不要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这时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耐心陪伴。
祝福宝宝茁壮成长
问一下,您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家里的教养方式一致吗?孩子倔时,您能否温柔而坚持地知道您自己要把孩子引向哪里?
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梳理清楚您是否有能力引导他。
正如网友所说,2岁半的孩子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这时期即称为“敏感期”。),喜欢说“不”、“臭臭”等裂弊等成人反感的词,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分清“你”和“我”,
2岁之前,你说:去,把板凳给我拿过来。
孩子说:板凳给 我 拿过来了。
他不会说:板凳给 你 拿过来了!
说“不”等等引起成人反感的词,也很好玩,他开始觉得这些词可以引导大人发狂或者表达不一样的感觉。
然后不行,还可以哭、闹……
这个妈妈不行,爸爸可以行……
慢慢的孩子就想咋样就咋样了!
您要做的首先是知道孩子成长有这么回事,其次需要您自己锻炼出稳定的情绪,他任何的倔,您清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面对合理要求及时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再多的哭闹,给予的是 “温柔而坚定” 的回绝,没有不耐烦和吼叫。
如此肆岩族坚持往复,可以达成您的目标!
“您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很清楚了,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和度过孩子这个时期。
祝福您拥有稳定的情绪,不被孩子的哭闹所左右。
同时也清晰明确的知道要把孩子引向哪里!
@铛妈心理 ,和您在 育儿 和家庭教育的路上一路前行!
两岁半的孩子就没办法教育了?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家庭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不听话,长大还怎么得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还是这样让他任性下去,长大以后只能让国家去教育他了[捂脸]
因为你一开口就导致了他的逆反心理,所以他才会不听。
首先,小孩子也会有叛逆期,在婴幼儿阶段,每半年为一个阶段,在两岁半时你会感觉他有点叛逆,说什么都不听,等到了3岁,你又会发现他又有些乖。这是儿童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那么孩子叛逆,讲道理的时候不听怎么办?指责、批评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抗,可能会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无法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有益的影响,甚至从长期来看是不利的。
在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也要看到孩子自身的变化,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会思考问题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成长,家长要进行合理的疏通和引导。
那么怎么引导呢?
1.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
孩子有时候会提无理的要求,或者故意做错事,你一定要考察清楚,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的,以便下一步做好疏导。
2.以同情的心态和孩子好好沟通
在上一步了解清楚孩子的心理活动之后,下一步就要以同情的心态和语气和孩子沟通,比如,你很想要那个玩具,结果没有得到,所以不开心对吧?你想吃饼干,妈妈没有给你,所以你很生气对吗?
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抵消他的抵触情绪,让他感觉到你理解他了,他才会逐渐地冷静,认真的听你在说什么。
3.无法沟通时冷静一段时间
如果孩子无法冷静,你可以离开一会,告诉孩子等他冷静下来时再找你沟通,然后你坚定地走开,等他冷静的时候再沟通。
其实与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同情,然后再进行说服教育,最后他会慢慢改变。
我是铭花爸爸,欢迎进一步交流。
要掌握3大智慧,1个技巧就能搞定孩子脾气倔强的问题。
题主提到,宝宝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一哭二闹。面对出现坏情绪的宝宝,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
跟宝宝说:“你在生气吗?”直接让她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之后可以接着说:“我知道你在生气,让我们安静一下。”宝宝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她就愿意听,会和你互动。
如果她还执意要买玩具,而你并没有要买的意愿,那你就要设法引开她的注意力。你可以跟她说:“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对吧?妈妈喜欢你,是会给你讲故事的,你喜欢它,你也给它讲故事,好不好?”
在这个时候,你就要脑洞大开,去设计假装 游戏 的规则。比如假装跟玩具聊天,假装给玩具打电话……在宝宝情绪稳定后就玩假装跟玩具告别,完美收场。
在玩假装 游戏 过程中,一定记住:说话要轻,动作要柔,节奏要慢。要宝宝沉浸在玩的快乐中,而放弃买的欲望。
我家宝宝是从1岁半开始玩假装 游戏 ,玩了两年多了,戏路也变得越来越宽了。假装跟娃娃聊天,唱歌,讲故事,看病打针吃药,烧饭喂饭喂水喂奶……假装葫芦娃,霸王龙等各种角色……
她的脑洞在一天天变大,一直陪她演戏的我,也渐渐升级成为了导演,帮她一起创造更多的假装 游戏 。我们发现这假装 游戏 有魔力。
这看起来就是瞎玩的假装 游戏 ,却不仅能丰富她的想象力,还能经易满足他的各种不合理要求。
如果足够脑洞大开,很多玩具都可以不用买了,直接靠想就够了。想吃面包都可以假装买。
妈妈:你好!我要买面包。
宝宝:欢迎光临!
妈妈:一共多少钱?
宝宝:一共15元
妈妈:帮我剧卡
宝宝:嘀,支付宝到帐15元
合:哈哈哈,面包买好了,回家吃面包了。(开心手牵手,下)
假装 游戏 就是这么神奇有趣,可以抛开物质满足孩子的需求,因为想象本身就包含了一切。
陪伴孩子成长的3大智慧就是:说话要轻,动作要柔,节奏要慢。掌握假装 游戏 的技巧,孩子的情绪尽在你的掌控之中。
另外再送你5个建议,让你在 育儿 路上更加锦上添花。要知道, 育儿 要先育己。
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就是父母,我们要经常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她。比如把“不要乱扔垃圾”说成“请把垃圾丢在垃圾桶里。”
我们对孩子说话的方式,迟早会变成孩子的说话方式。同是一句话,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也可以用眼神来表达。这要在平常一起玩时多练练。
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假装 游戏 ,在平常玩时,可以重复玩玩某一玩法,也可以熟能生巧地完善玩法。有矛盾时也要设计玩法来化解矛盾。
要理解孩子说“不”背后深层次的心理诉求,就是想要独立。我们可以每次都给她两个选择。一旦有了选择,宝宝就会有了“自己作主”的感觉,就不会一味地说“不”了。
如果你跟宝宝说:“口渴了,我们喝点水吧!”可能宝宝不一定马上照办。这时,你要拿起自己的水杯,津津有味地喝起水来,再把宝宝的水杯递给她,她也会学你的样,津津有味地喝起水来。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育儿 先育己。不管你有多生气,都请保持冷静,这样才能理性对待幼儿的种种表现。正确引导教育, 健康 茁壮成长!
两岁的孩子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不听话或者脾气大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一定原因而引起的。
家长首先需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这种情况,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生气,与孩子平静的进行沟通。并且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不能够出现太大的差别,当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其次,孩子出现这种症状也有可能是效仿大人,家长在解决问题之后,还需要深刻的剖析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与说话方式,分析孩子身处的家庭状况与氛围是否和谐。
第一,说话时尽可能实施行为教育,动作为主,并且注意语气。
行为教育指什么呢?就是用身体动作作为引子来跟孩子交流。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站在这儿,跟孩子说:过来我抱抱你。孩子可能不太理你。但你伸出胳膊,蹲下来、看着孩子问,他可能就过来让你抱了。
这例子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用行为对孩子说:我想抱你。他并不一定真正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但是却给出了你积极的反馈。我们在做动作时,语气会更加自然,表达也就更加到位,例如家长如果蹲下来跟孩子说抱抱,语气一定是柔和的、有吸引力的,不会特别生硬,那么孩子自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更清晰地理解家长的意图。
第二,和孩子沟通,尽量用简单的词,表达单一的意思。
有时候孩子会说很多字、很多词了,但那只是一些机械的重复性记忆。他不一定理解其中含义、熟练地运用在相对复杂的思维逻辑模式里。
因此,如果家长跟孩子一次性说得过多、过于复杂,孩子听不懂,就觉得很烦,可能就不理家长了。
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幼儿园老师,她们能跟孩子沟通得特别顺畅,往往就是因为她总是在表达单一的意思,例如:“小朋友,咱们出去玩啦”——孩子就知道要出去玩了;“大家拉拉手”——孩子就知道要拉着手;“跟老师走”——孩子就跟着她走了。
她肯定不是说:“咱们要出去玩儿了啊,出去玩必须拉好手跟着我,不拉手不好好跟着我,我就不带你们出去了啊”这种复杂的内容。
所以家长和孩子交流时,一定不要用成人那种复杂的逻辑,一下说很多内容。我们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逻辑,简洁地表达单一的意思。
第三,观察孩子在干什么,然后慢慢地融入他当前的情境。
和孩子说话或者让他做什么事情前,家长最好先留意观察,这件事情是不是和他正在玩儿的场景有关。如果没什么关联,孩子思维是不会马上就转换过来的。
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讲话前,要提前了解孩子所处的状态,然后再思考,我们说的内容、或者行为,要怎么跟孩子现在的状态衔接,再逐渐引导到你想跟他交流的内容。
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家长偏让他马上吃饭,我们不妨想想,孩子正在兴头上,突然被你打断,没有任何过渡,怎么可能会情愿去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情呢?其实这时候,大人可以自己先开饭。孩子玩着玩着,闻到饭香、看见爸爸妈妈吃饭了,他就会想“我也要吃饭”,自己就过来了。
第四,和孩子说话,以表扬鼓励为主。
我们总提倡“多鼓励孩子”,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在说鼓励的话时,语气、表情、包括动作都一定是很令人愉快的,这样孩子比较容易和自己做的事进行联系。人其实对语音语调很敏感,没有人喜欢听别人生气发火,听到大声的斥责时内心肯定是排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嚷,孩子会被吓到,会感到很惊恐,那这种情况下,就更接受不了父母说的话了。
我们常会看到家长训斥孩子:“下次不许再犯!记住了吗!……”孩子哇哇大哭,并没有别的反应。其实这种情况下,家长说的话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因为他已经被吓坏了,心里基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希望爸爸或妈妈别再嚷了。
那么,怎么用让孩子理解的方式表扬他呢?主要原则就是:范围相对窄地、就事论事地表扬孩子。
比如今天下班回家,孩子给你拿了拖鞋。家长要是说:“宝贝儿真是世界上最棒、最孝顺、最好的孩子”。这个范围就太大了,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一点做得好了。如果我们这么说:“宝贝儿今天给我拿拖鞋了,真棒!” 他就明白了,我今天给妈妈拿拖鞋,妈妈很高兴,下次我还给妈妈拿拖鞋。
今天讲这些呢,其实就想告诉大家,想要孩子认真听我们说话,听懂我们说话,其实并不难。只要学会行为教育,用简单的语言,意思单一的句子跟孩子说话,并且和孩子说话时先融入他的情境,用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多表扬,那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就会越来越顺畅。
你说2岁半的孩子脾气很倔,
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脾气就开始上来,很倔呢?
我觉得我们首先需要知道2岁半的孩子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孩子2岁的时候通常被称之为“可怕的2岁” ,不论你是温柔还是粗暴地对待,他都会把你给予他的建议统统否决。
换句话说, “不要”就是他的口头禅 。
还有,此时的孩子词汇量增加了不少, 可以不停地对他不满的东西唠叨个没完 ......
在我女儿2岁多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哪怕这件事情是她原来非常喜欢的,她也会先来一句“不要”。
我:宝贝,今天穿这个小裙子好不好?
孩子:不要!
我:那穿这个呢?
孩子:不要!
我:穿好衣服刚才你不是还要吃蛋糕么?
孩子:不要!咦,你刚才说啥?
我:你是不是要吃蛋糕?
孩子:要!
另外,她还会在突然之间 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莫名“上火”,或者受到挫折后生气、大发雷霆 。
实际上,
既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如此表现,那是不是就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减缓孩子脾气的爆发呢?
当然有!
孩子脾气倔,2岁大的孩子再倔能倔到哪?
无非就是因为孩子对于某件事情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出现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的表现。
那如果满足孩子呢?
这样是不是孩子就没有不满,不再倔下去了。
当然,我们也 不能没有原则地对孩子进行满足,只要是以不损害孩子 健康 成长为代价 ,我们可以适当地满足一下孩子。
孩子的要求超过了我们的原则时,
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妈妈喜欢吃凉的,于是我家中的冰箱冷冻室中,一年四季都有冷饮。
冬天的时候,女儿感冒时非要吃冰淇淋,
这当然不能同意啊。
于是孩子就开始发脾气,说什么都不听,总不能因为她发脾气就让她得到满足吧,这样的话是会加重她的病情的。
我是这样做的。
既然说什么都不听,那就不再说了,但是不说话不表明我不喜欢她,我就在一边看着她发脾气。
孩子为了宣泄她的不满,再加上她生病时的不舒服,嚎啕大哭了近十分钟,小声哭泣了有二十分钟,她见我无动于衷,哭累了也就不哭了。
期间,
我给她准备了温水,让她润润嗓子继续哭;
拿了毛巾,给她擦擦脸。
这些举动,是向她表明,虽然你在哭闹,发脾气,但是我还是你最亲的人,我还是爱着你的。
类似的例子发生得多了,孩子就会逐渐明白,脾气倔是不会让我们屈服的,而是好好的正面沟通才能达到她想要的目的。
现在我女儿刚3岁,已经度过了可怕的2岁这一阶段,
虽然现在脾气还是很倔,
但是她知道 倔是没有用的,唯有好好说话才能达到目的 。
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控制不住情绪我们还是要谅解的。
穿衣服
我:穿这个裙子吧?
孩子:不要
我:穿这个呢?
孩子:不行
我:在这两个衣服当中选择?如果没有满意的,请不要浪费我的时间,你自己去衣架上寻找。
往往结果就是孩子在这两件衣服中选择一件穿,或者自己去找衣服,拿着衣服来到我身边,告诉我:“爸爸,你可不可以帮我一下下,我衣服不会穿。”
总结:
在这个年龄段, 不是孩子脾气倔,而是孩子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因为他 想独立,摆脱我们对他的安排,可是他又力不从心。
我们不能忽视他的感受,应该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平等对待,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
只要习惯养成,我们将无所不能!
2岁半的孩子怎么听?他对抽象的道理根本无法理解,你说的大道理太大,他听不懂,怎么听?
2岁半的孩子脾气能有多倔?无非是糖果、玩具、 游戏 等,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一切,他只要喜欢,就想拥有。只是有的孩子天生胆小,不敢表达和捍卫自己的喜欢。有的孩子胆大,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不想放弃,不愿屈服。
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得到孩子的完全信任。每个人对自己完全信任的人的话,都总是会更容易听进去。
其次,不要和孩子倔。小孩子的注意力,热情都在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家长随时都可以用另外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不要总让孩子成功。当一个孩子发现居然可以用哭泣控制一个大人,他会上瘾,会在以后的各类事件中“一招鲜,吃遍天”,家长要尽量避免此类事件频繁发生。孩子的很多要求,要学会冷处理,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自制力,也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Ⅱ 老师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小明不听你该怎么办
在我的印象中,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曾教会了我许许多对做人的道理。他冲搜们的性格、外貌我一直牢记着。
但是,她的印象,她的笑容,以及那个雪天里的她,不知为何却是一直在我脑海里腾现。
我依然记得,那是一鹅毛大雪的下雪天。
当时我的小学生涯察判汪才刚开始。我坐在座位上,拿着课本,和同学们整齐地读着课文。
我也不知怎地,脑袋昏昏沉沉的。渐渐的,在读课文的嘴也停了下来。自己感觉很难受,不愿再读下去。
老师也很快注意到了我的异常,在我身旁俯下身子询问我的状况,正在读书的同学们也是放下了课本纷纷看向我。
我想张开嘴,但已经无力说出一句话了。扭头看向窗外正飘扬的雪花,败仔我却是很无力得倒在了桌上。
半昏半醒间,我似乎看见了老师她那着急的眼神,不安的情绪在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红润的嘴唇一张一合的,耳边海回荡着她的声音……
当我意识有些清醒时,却是看到那飘飘扬扬的雪花。
老师抱着我在雪中奔跑,我只能怔怔地看着她因奔跑而吐出的一大团一大团的白雾。仿佛时间停止了,我看着白雾出了神。
良久,我又是因头昏而倒在了她的怀中……
意识完全清醒时,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病房里,安静得出奇,似乎都能听见挂着的点滴在不停地滴答的声音。
愣了一会,父母进来了,抱着我问东问西。
“你要谢谢张老师啊,是她带你来医院的……”
……
是啊,真该谢谢她……
有人说,她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她是园丁,培养着我们成长……
我说,她是一艘船,既给了我们在海洋遨游的机会,也给了我们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Ⅲ 小孩说话不听怎么办
1. 为什么不要反复发出指令?
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令。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你开口说第一次时,他们会对你充耳不闻,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2. 方法适用于什么时候?
孩子的行为分开始型行为(孩子没有捣蛋,但是需要接下来做另一件事);和终止型行为(孩子做了错事或者恼人的事,你希望他停止)。这个方法适用于开始型行为,不适用于终止型行为。
3.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电视、ipad等显示屏面前时。这种情况,首先你得想办法把所有电子设备关掉;时间紧张,需要马上出门时。一旦启用这个方法,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六步都坚持完。
4. 多大年龄可以使用?
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
二、六个步骤让你永远不用说两遍
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
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
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你务必确保孩子已经准备好听你讲话,这一步正是让孩子专心于你要说的话。
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们正在专心于画画、写卡片,我们却在这时发话,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说的什么。你若愿意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仿橘神交流。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正大态。比如:
这个拼图这么多片,你也没有放弃。
积木摆放很细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错哦。
这本书你都已经读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过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让孩子注意自己,因为家长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许他做什么的时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对家长的呼叫会尽量充耳不闻,不能让他马上彻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一、二步能让我们从从容容地专心想想该如何表达这一要求,如何让自己表现得平和、友善、有礼貌。既然我们希望孩子们学得有礼貌,那么我们就要以身作则。
第三步:把要求讲给孩子听,用语简单、表意清楚、只讲一次。
一旦你把要求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了(要求不能太长,以免孩子变得躁动不安),就不要重复。如果重复要求,就会给孩子传递出这一信息——不必在你说第一次时就听,甚至有可能在你说第四次时也不用听!
孩子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当从一件喜欢的事过渡到不吸引他们的事情时,这时可以通过“倒计时”来缓解这个过渡带来的痛苦,这个方法不仅能帮你省时间,还能省掉麻烦和焦躁。
5分钟之内把乐高积木收好。
对生性急躁、固执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钟来一次倒计时,然后每隔两分钟,然后每隔一分钟。每一次,你的孩子都会听见他下一步即将做什么,他的大脑便会对下一步的事情自动产生一幅图像。甚至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过渡。当你说“时间到”的时候,或者当计时器响起来时,孩子便已经习惯了必须按你刚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通过前三步,大多数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还有三步,可把孩子的反抗抹杀殆尽。
第四步: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要求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
当孩子告诉你他应该做什么时,他的大脑便会自动产生一幅清楚、生动的图片。图举源片中的他正在做这件事。当孩子听见自己心底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时,便有了主人翁意识。与由你说出要求相比,这样他便更会把这个要求当一回事。
不要让孩子仅仅只是鹦鹉学舌,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况下也能重复。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告诉你他必须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那么毫无疑问他听见了你说的话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找借口。
偶尔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第四步之后仍然不听话,那么家长就该把第五步用起来了。
第五步:站着,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没有开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乐意站着等待。
等待是一个很有效力的办法;等待表明你是认真的。把你站着等待孩子回应的时间当做是一种投资吧,一种很快就会带来“更平和、更轻松、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资。
为了减少等待的压力,注意早点开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务,这样你才能腾出时间进行"六步法" ,而不会觉得自己总是在赶时间。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还是不配合,此时我们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第六步: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进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赞扬他,并且"反思式倾听"他的感受。
每天多给孩子一点"描述式赞扬" , 孩子就越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并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你可以这么说:
你不吵了。
你没有走开,这样挺尊重人的。
我看见你已经找到了你的鞋子。
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赞扬"孩子以前的优良行为举止。
我叫你做什么时,你的动作越来越快了。
我今天几乎没听到你抱怨。
“反思式倾听”表明你知道孩子不想停下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不要争辩,不要给孩子说道理或者训诫他,这些通常都没有用!这样说:
当你想要继续玩的时候却不得不把玩具放一边,这真是扫兴啊。
听上去你真的生气了。你不想起床,你可能希望自已能再多睡会儿。
你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把碉堡建好,你肯定不希望晚饭前要把它拆掉。
不用担心这样会误导孩子,让他认为自己不用听从你的命令。相反,这"六步法"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希望"这个词清楚表明了这只是一个幻想,不是真正的选择。
为了让效果最大化,你可以把"描述式赞扬"和"反思式倾听"一起用起来。
虽然你很可能希望我会让你单独呆着,但是你却没有吵闹,也没有叫我从你的房间里出去。
我看得出来你确实很心烦,因为家庭作业时间到了;但是你没有尖叫,也没有说任何不礼貌的话
从你把拖车扔进玩具盒的方式,我看得出来你有多么生气,可是你位置没扔对。虽然你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你多么生气,但是你总算知道要收拾东西了。
当你心无旁骛地站着等孩子的回应时,"描述式赞扬"他,并“反思式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会积极地回应你。
坚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们会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来得快。
"永远别说两次"这一方法通常会起作用,因为没有第七步:放弃。
即使让孩子最终配合需要走完所有六步,也要记住要"描述式赞扬"孩子。
这样,下一次要孩子的配合就会来得容易一点、快一点
Ⅳ 小孩不听不话怎么办
要学着引导,切勿乱发脾气,对小孩子教育不能太脾气用事。只会适得其反。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种叛逆,喜欢听好话,我们要做的事。融入到他内心深入,和他近距离交流引导。找出根源,多关心,多给他需要的那种爱。自然他的内心就得到满足感。脾气就会慢慢消退,我们要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看到每天变化。给他开导教育,让他知道你们是爱他的,让他感觉到安全感,也是对他以后的人生路也是有帮助的。小孩子天性就是迷茫,脾气控制不好。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好的办法让他养成一个好的规律。不能让他随波逐流,小孩不听话,需要耐心,来加强教育,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Ⅳ 孩子不听你讲故事
孩子不听你讲故事
孩子不听你讲故事,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但同时也不要给宝宝太大的压力,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所有父母应当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不听你讲故事原因和解决办法。
孩子不听你讲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很多家长说都有讲,但如果你家孩子总是不愿意读,不乐意读,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掉进了这些误区里了。
01、阅读时一气呵成,不准问问题。
童童妈陪着童童开始阅读了。
只见她抱着童童,手里拿着一本绘本就开始讲故事了。这次读的是《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美味食物进嘴巴,牙齿把它咬成粒。。。。。。”童童妈读了起来,这本绘本的字不少,为了尽快把绘本读完,童童妈飞快的读着,却没有注意到怀里的童童有了变化。先是伸长着脖子去看绘本,接着伸出胖胖的手指努力指着某一页的画面。妈妈略嫌烦躁的把童童的手推开了,“别挡到妈妈了,继续听妈妈读。”
童童不干了,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开始捣乱。妈妈皱着眉头放下绘本,嘴里嘟囔着:还是不行,读一半就捣乱,怎么就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听话好好听故事呢?”
童童妈没有意识到,她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读,没有注意到童童的感受,当她对某一页,哪个内容感兴趣时,就会有一些动作表现出来。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停下来,跟孩子一起研究这个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孩子会问为什么,就请耐心的回答。而不是烦躁的说,不要老问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好好听妈妈讲故事呢?
所以,要注意到的是,我们是读给孩子听的,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如果他能对某个内容感兴趣,这时候完全可以停下来,好好和孩子一起探讨这部分的内容,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阅读的快乐和愉悦。
02、阅读时要讲道理
帅帅妈觉得,要给帅帅讲故事,肯定要有目标,比如,读绘本时,一定要讲清楚道理。
这不,她开始给帅帅讲故事了。
帅帅,现在妈妈要给你讲一个特别好的故事哦!
帅帅看了看妈妈,看到妈妈拿着一本绘本《我为什么要好好吃饭》。
“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好好吃饭呢?虽然我们每天都吃饭,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吗?不吃饭会饿,并且饿的滋味一点儿也不好受?不吃饭就不能长高?还有别的答案吗?”
对于这本绘本,帅帅妈觉得很满意,这太合适了,正好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最近帅帅总是不好好吃饭,于是这本绘本又被妈妈拿了出来。
帅帅有些生气的跟妈妈说,“妈妈,这个故事不好听,我要听《恐龙日记》。”
“乖,听妈妈讲完,这可是很有道理的。”
帅帅不乐意了,妈妈继续坚持,最后,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这里注意,阅读时讲道理不是不可以,只是,让故事去影响孩子就可以,不用刻意的问孩子,刚才讲的故事,说的是什么道理。
阅读如果没有了兴趣,孩子就会觉得无聊进而不愿意听,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
03、阅读时不能角色扮演和互动,要按妈妈的节奏来
姗姗妈的阅读是这样的,她认为要读好,必须要按自己要求的来。
姗姗要坐好,坐在她的对面。
眼睛不准东描西看的,要认认真真的听自己来读。
在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小兔子说,我爱你有这么多。画面里小兔子张开了双臂,姗姗刚想动,妈妈就严肃起来:“不要乱动,好好听故事!”
孩子不听你讲故事
每次都这样,姗姗总是被妈妈打断,越来越觉得无趣,于是开始坐不住,甚至哭闹了起来。
想想看,你是否也会这样的要求孩子呢?
当孩子投入的听绘本时,她会沉浸在绘本的故事里,她会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小兔子,那么,小兔子会做什么动作呢?她就会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做这个动作。
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拿上玩具和枕头,摆出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地形图”,标注这里是山丘,那里是小河,我在这里,你在那里。
这些,都是孩子喜欢,并且愿意去感受的一种表现。
我们要做的,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动起来,小兔子张开了双臂,有这么大。那么,做为妈妈的你,大兔子的手臂张开有多大呢?我们也跟着做起动作来。
这样,绘本上的故事就不是死的,而是活了起来,在我们与孩子的互动与扮演中,变得精彩,也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
04、每次要读满30分钟,不读满不行
乐乐已经5岁了,乐乐妈知道阅读习惯培养很重要,因为接下来就要上大大班,再往后就要上小学。所以,抓住现在的时机,好好的培养乐乐的阅读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乐乐妈认为,阅读要读就一定要读得时间长,这样才能有效果。
要是只读一会,那怎么行,对培养孩子习惯不会有用的。
这是乐乐妈的想法。
所以,她给乐乐的要求就是,每次都要求读满30分钟,还特地设置了一个闹钟,闹钟不响,不准停。
每次的阅读,都是在乐乐妈的催促和驱赶之中开始,在不断的批评和讲道理中进行,在乐乐的无精打彩和吵闹中结束。
这样的阅读,怎么就这么辛苦呢?乐乐妈觉得累得要倒了,又怕影响孩子,想着咬牙坚持。
实际上,这样做,并没有好处。反而让乐乐对阅读产生了抵触和逃避的心理。
亲子共读,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兴趣的引导和每天的坚持。而每一次到底多久,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5岁的孩子,读10分钟到30分钟皆可,判断的依据在于孩子是否能继续保持兴趣,如果孩子没兴趣了,就不强迫。从而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感受,在下一次再读时,是喜欢和期待的。
说了这四个方面的误区,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呢?
如果有的话,记得赶紧改变。
孩子不喜欢听你讲故事该怎么办
观点一
先会念故事再学讲故事
我说的念故事,就是父母逐字逐句给孩子念书上的故事。比如我自认不善表演、讲故事水平不够好,但我态度很好,能先从不需技巧的念读方式开始,为孩子讲故事。当然,由于念的方式较呆板,所以常常不能让儿子满意。不过,我也不是呆“念”,我选来念读的故事,一定是语句流畅的,否则不仅孩子听得不耐烦,也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所以我会选些经典的故事来念。念段时间后,我就“升级”成讲故事了,我能够除了表达故事内容外,还边讲边进行角色模仿和表演,这我可是用了心的,平时我看动画片就比较留意各类角色的声音、情绪。现在,儿子最爱听我讲故事,说我是讲故事高手。
观点二
不同年龄段用不同方式讲
我女儿语言能力发展特别好,这和我从小给她讲故事有关。我讲故事不是抓过一本书就读,而是根据她不同的成长阶段,采用不同方式讲。比如女儿还是婴儿时,我没有觉得她还很小,什么都听不懂。这时,我常给她讲很短的、句子重复的小故事,培养她对语言韵律的喜爱,我想,这是个扎根的过程。例如我会抱着她“开飞机”,边开边讲“大飞机,上蓝天,呼地一下不见了”等,女儿至今还记得。等女儿开始说话时,我从不用儿语,如“小狗狗吃饭饭、拿杯杯等”,讲故事也一样,我总是先会把她搂在怀里,边讲边让她看图,她很容易理解且接受。我想,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只要有充分的耐心与爱,尽可能地多讲多和孩子交流,成为讲故事高手并不难。现在女儿大了,我给她订阅故事画报,每天睡前给他讲故事,还和她比赛讲故事,不仅要让她“吸收”,还要让她“消化”,锻炼她语言和表达能力,也让她享受妈妈的爱。
观点三
选择最好的时间讲故事
以前我总认为临睡前是最常规的讲故事时间,因此,常被这种约定俗成束缚住,比如我恰恰在那个时候疲惫不堪,这时给孩子讲故事就有种上刑的感觉,弄得孩子也不满。所以,我的经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家的开讲时间,可能在早餐后,也可能在晚饭前,只要自己和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的任何时候就好。另外,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听从孩子的指挥,因为父母又不是广播电台,所以讲什么、讲多长、讲几遍不该是父母说了算,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比如,我常请孩子选书,哪怕那个故事他已经连续听了3天。而且,我从来都允许他在我讲述的时候打断我,提问题或发表评论。还有,在他表示累了或不想听了的时候,我会依照他的意愿中止讲述。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听故事时获得快乐。
观点四
起好头和创造不同的结局
现在可是讲究个性的年代,象“从前……”“今天,我给你讲个关于……的故事”不能吸引我儿子了。我只好开始研究新鲜有创意的开头,吸引他注意力,比如我会用提问式开头、猜谜式开头、一首诙谐儿歌也是讲故事的好开始;和开头相对,一些老掉牙的结局,孩子也不会满意的.,如“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妖怪终于被打败了……”我的经验是,要想成为讲故事高手,故事书只是个基础,父母要和孩子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我就将小矮人描述成中国式的、日本式的、太空式的,情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我甚至还为女儿创造了个属于她个人色彩的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分别拥有不同的颜色。于是,故事的情节、结局也就变成了好多种,女儿百听不厌。
观点五
戏剧化一些,孩子很喜欢
我认为讲故事的方法比故事本身更重要,因此,给孩子讲故事时,父母有时候要把“尊严”和“个人形象”抛到脑后。比如我就想方设法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单凭声音和语气实在没法区别,我就会捏着鼻孔、把食指塞进嘴里来产生特技效果,我想讲故事的关键是把快乐传达给孩子。因此,我想和广大父母朋友共勉:放下长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伙伴,讲到开心处,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的地方,也要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这样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鸣,孩子一定也更爱听你讲故事。
观点六
不要忽略讲故事时的提问
我的经验是,给孩子讲故事要从容,不要像赶火车那样着急,目不斜视、照本宣科。我一般会在需要的时候停下来,可沿着故事的情节线索,问孩子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强化故事的效果,比如我会问儿子:“你可以看出大灰狼化装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么不一样吗?”“青蛙自己想不想变成王子”
“你猜农夫会再向金鱼要什么礼物”等,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提问很重要,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使他听故事时特别专心。但是,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在上课,如果问题无趣又让孩子无从回答,比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就很不妥。我会将提问当作游戏,当儿子回答不出时,我还会提出辅助性引导,以拓展他的思路。
结语:童年时光,父母讲故事是每个家庭的固定节目,故事时间也会成为童年回忆的重要内容。在此,我们也给您些小提示,让您的故事时间更完美。2岁前,孩子更喜欢艳丽的颜色、可爱的插图,他们会陶醉于父母讲述故事的声音,以及坐躺在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感觉。2岁后,孩子开始关注故事的本身,他们留心故事的主要脉络,并能记住故事里的每个角色,他们甚至能够提炼出某个场景发生的主要情节,这时,孩子已经在通过故事认识整个世界了。
Ⅵ 每次跟孩子讲道理孩子都不听,甚至很烦怎么办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觉得孩子说了不听,听了也不照做,根本不会拿父母说的当一回事儿。所以大多数家长都有共同的苦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应不应该给他讲道理?怎样讲孩子才会听?
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道理,画面清晰,情节生动,很符合孩子的爱美性格,毕竟都是喜欢漂亮的图案。那么就能通过阅读的方式来理解不同的道理,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比父母教的还多。
总结:作为父母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断的提升自己。很多时候如果孩子离我们期望越来越远的时候,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去寻找一下原因。也不妨换个思路试试不同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成人、成才
Ⅶ 4岁的孩子不听话,好好跟他讲也不会听,非得要打才能听,这可怎么教
上幼儿园中班,适应了入园的生活。开始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相处。经过一年的时间,既可能已经适应了入园的环境,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情绪与需求。这时候的他,很需要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希望父母能给予他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当孩子说不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说,不行!而应该是,可以,你是不是想说,你想这么做?把他的想法说出来,这会让孩子觉得,你是懂他的。而你的表态郑贺族,让他会大大松口气,因为你的态度而变得配合起来。
回头你再看,虽然他说了不,而你说了可以。最后结果却是,孩子高高兴兴的去做了那件他说不的事。
Ⅷ 想给二岁的女儿读绘本书,可她不听,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引言: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给孩子选取一些绘本书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知识。但是有的父母发现想给两岁的孩子读绘本书,但是他不听这时候该怎么解决呢?你知道吗?跟着小编一起去发现解决的方法吧。
孩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养成一个习惯,长久的坚持。让读绘本成为孩子的习惯,成为他的一个生物中,他就会按时的学习了。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学会了学习,长大以后成绩也会得到提高,在写作能力方面也有所优势。所以父母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很必要。
Ⅸ 十个月宝宝,给他讲故事他总爱抢书玩,不听故事,怎么办
顺其自然再说了你讲故事不一定听的懂,慢慢来。
Ⅹ 宝宝1岁1个月10天,给她讲故事时,她总是不乖乖地听讲,怎么办
:您说给宝宝讲故事不乖乖的听且自己喜欢翻书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从9个月-2岁的宝宝,是把书当作玩具,喜欢撕书、咬书、玩书,父母不必干涉他或要求他。这一阶段是宝宝的前阅读时期和语言的萌芽期,父母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对书感兴趣,让他喜欢书,因此宝宝要怎么翻、怎么看、怎么玩,都随他。 您现在需要注意和应该做的事情有: 1)用爱的氛围来阅读。当你抱着宝宝念一本书或哼唱一段童谣时,温柔的抚摩、轻声的言语和深情的眼神,不仅是宝宝能感受到你深深的爱,更能在这种爱的气氛中,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2)同向阅读法,这是一种很好的亲子阅读方法。建议您将宝宝放在膝盖上,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起来阅读,时间最好是10-15分钟。比如念儿歌:“小兔子过桥,跳跳。小螃蟹过桥,爬爬。小袋鼠过桥,抱抱。”妈妈可以根据节奏提起、放下自己的脚跟,有节奏地做肢体动作,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可以选择适合宝宝看的书有: 1)塑料的洗澡书,这种书可以让孩子在洗澡时边玩边看。 2)布书,也是不易撕坏的,比较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 3)立体书,可以展开成立体模型的玩具书,可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毛毛书,通过孩子的触觉来认知,并引发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