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教育如何更好地讲故事
导语: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好奇心,并且能够帮助幼儿好好地学习知识,认知道理。
一、故事可以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幼儿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故事教育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幼儿由于年龄限制,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所以幼儿教师要注意在讲故事的时候运用幼儿可以听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听故事的兴趣,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同时要注意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讲解,比如配以事物、图画、手势与肢体语言等等。
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采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词语的解释,还要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反复的讲解,通过反复的重复,加深幼儿对词语的印象,巩固幼儿的记忆,已达到培养幼儿词语理解能力的目的。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精心选择故事,在故事教学中多提问幼儿,不但帮助幼儿巩固对词语的理解,同时要有目的地训练幼儿对词语的灵活运用。
二、幼儿要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教学不但要给幼儿讲故事,培养他们的词语理解能力,还要鼓励幼儿尝试着讲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唯有如此才算是完整的故事教学。幼儿教师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鼓励幼儿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勇气与自信心。
幼儿教师在给幼儿讲述一个故事超过3~5遍,孩子才能够记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然后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辅助,幼儿一般就可以把故事听下来,并且帮助幼儿整理清楚故事内容。幼儿园教师要在幼儿复述故事时,尽量运用肢体语言或表情来引导幼儿讲述完故事,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对幼儿多鼓励与表扬,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幼儿忘记故事的时候要引导与帮助,培养幼儿表现的欲望与自信。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幼儿不断地重复地复述训练,使幼儿能够自己组织语言复述完整的故事,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故事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表现力,提升其模仿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当幼儿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的时候,就要引导和培养幼儿学习如何通过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等来形象地表现故事。儿童的言行举止一多半都来源于模仿,而幼儿模仿的对象只能是自己的教师或家长。
幼儿园的教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注意语音语调、手势和动作。教师丰富的语音语调,得体到位的肢体语言,再加上夸张的动作表现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幼儿做出好榜样,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书中犹如身临其境,同时,也给了幼儿模仿的对象。一般的幼儿园都开设有语言课,鼓励幼儿运用夸张的语言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表演欲望。而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鼓励幼儿进行表演,并对幼儿不断生动形象的表演加以模仿,培养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和模仿能力,为将来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做好铺垫。
四、听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的年龄导致他们具有丰富、天真的思想。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故事教学过程中遇到适当的情节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思考问题,追寻答案,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笔者在给幼儿讲故事《狼和小羊》的时候,由于故事没有完整的结尾,就给幼儿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当笔者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问幼儿:后面会怎么样呢?幼儿会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给出许多的答案,不但由于幼儿的参与提高了他们对故事教学的兴趣,还充分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五、故事中的道理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一个好的故事不但要求情节能够吸引幼儿,还要起到良好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幼儿的`品质与情操。幼儿教师在故事教育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好的故事,选择能够帮助幼儿分辨好坏、明辨是非的故事,选择能够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故事。
幼儿教师应当通过故事的情景与内容使幼儿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应当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通过精心选择的故事,幼儿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幼儿听故事兴趣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参与到讲故事中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模仿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幼儿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好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师要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B. 幼儿园教师如何给幼儿讲故事
导语: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正好满足幼儿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大多数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一、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生动地讲些什么,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故事。这就要求讲故事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
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幼儿,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
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幼儿,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同时也让幼儿学习如何运用该词语。
二、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只让幼儿听故事,而不试着让他们讲故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幼儿在倾听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记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这时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复述故事。起初,教师和家长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幼儿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把握好故事的整体。
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幼儿刚学习复述时只能讲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多次的复述训练,幼儿慢慢地能从复述片段过渡到复述完整的故事。在复述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
当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后,就应当教幼儿进一步学习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和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等。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夸张的动作等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幼儿模仿的榜样。
在倾听故事中,幼儿知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的;知道伤心的时候紧皱眉头哭泣,惊讶时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知道老爷爷的形象是驼着背,捋着胡子……。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对这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加以模仿,让幼儿知道怎样讲故事好听,怎样做动作形象,并把这些语调手势等运用到复述故事中,大胆投入地把故事讲出来。在生动形象的复述训练中,幼儿提高了模仿能力与语言表现力,为将来绘声绘色地表达语言奠定了基础。
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故事《小羊和狼》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尾,它留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许多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能展开想象,给故事编一个完整的结尾。有的说:当狼要吃掉小羊时,猎人出现了,打死了大灰狼,救了小羊;有的说:小羊的朋友们来了,用石头打跑了大灰狼;还有的说:小羊从地上抓起沙子扬向大灰狼的眼睛,趁机逃跑了……。故事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和家长把握好时机,让幼儿在故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幼儿的品质与情操。幼儿在故事中认知道理,反思自我,教师与家长应教育幼儿明辨是非,区分好坏,让幼儿说说怎样做才对。在故事《懂礼貌的好孩子》中,幼儿在大人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小猫懂礼貌,小狗不懂礼貌,我们要向小猫学习,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故事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在故事中,幼儿富有爱心、同情心,为故事中的人物着急、担心、高兴、悲伤。例如:在故事《迷路的小鸭》中,当幼儿听到小鸭迷路回不了家时,都为它担心着急,听到小鸭哭着找妈妈时,都皱起眉头,对它充满怜爱与同情,听到小朋友把小鸭送回家时,都松了口气,为小鸭高兴。这个故事中的种种感受让幼儿在无形中陶冶了情操,体验着审美情趣,并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的好品质。故事还能对幼儿进行感性教育、挫折教育,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等,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成长。
一、选择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既要考虑幼儿的心理需求,又要考虑故事的教育性。要选择那些思想健康,艺术性强,具体生动,饶有情趣,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幼儿易于接受的故事。对幼儿来说,童话、神话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叶圣陶童话选》等都是讲故事的好材料。
幼儿儿期有两个显着的特点,一是喜欢拟人,把小猫、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对虚幻与真实还缺乏分析。这两个特点正是童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什么小猫和小狗对话呀,小凳和小瓶会走路呀,等等,幼儿把它们当作真人真事,听得津津有味,感到其乐无穷。另外,童话说的是孩子话,口语多,句子结构简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题简单明了,好坏分明,幼儿易于接受,乐于模仿。对大一点的幼儿,要选择有些悬念的故事,那些一猜就着,听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他们一般不感兴趣。
二、分析故事
选择好故事后要进行分析,以准确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确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词,重点句,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基础上,还应针对故事内容,提出帮助幼儿需要理解的问题。对那些故事内容很好,但情节、语言偏深奥的故事,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改编。去掉一些次要的情节,把较难的词句改为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
给幼儿讲故事前,老师一定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要具体分析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特别要抓住故事的高潮。还要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分析准确故事的主题思想。只有透彻地,正确地理解,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产生共鸣,才能在讲故事时以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去感染幼儿,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分析角色时还要区别角色之间的细微差别,仔细揣摩各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表现不同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语言特征等。
三、讲究艺术性
给幼儿讲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幼儿肯定会兴味索然。因此,在讲述的时候必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有艺术性。
第一,开个好头。 教师在开始讲故事的时候,态度要和蔼可亲,要有亲和力,开讲前猜个谜语或提个问题或看个图片等,引起兴趣,再自然引出故事。这样孩子们才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更乐于去听。
第二,充分关注幼儿。 故事要讲不要念,也不要背,语言要口语化。而且要有对象感,讲故事时,要时时想着他们,看着他们,注意他们的反应。试想如果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一直看着书,完全不顾幼儿的反应,不管幼儿是否在听,这样的讲述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第三,讲述要有感染力。 要有起伏高低,抑扬顿挫。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声音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重点的地方要突出。要有动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讲活,不但要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而且应学会用眼神和手势,做到心到、话到、眼到、手到。
第四,要有参与性。 故事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如果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那就不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幼儿参与进来,或听,或看,或说,或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标。
四、融合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活动,这一点在讲故事的活动中也不例外。融合了相宜的游戏,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如果游戏安排得当,还会起到促进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说话欲望的作用。例如:在故事《送椅子》的讲述前,可以先组织幼儿玩了"抢椅子"的游戏,并让"抢"到椅子和没"抢"到椅子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这就对接下来的故事有了铺垫作用。而在故事《龟兔赛跑》的讲述前,可以安排音乐模仿游戏,鼓励幼儿自由模仿、创编乌龟和兔子的动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讲述完之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赛跑,让幼儿体会到"坚持""的感受和含义等。在诸如此类的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故事活动的兴趣,也使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得到了更宽松、自然的环境。
五、善于启发诱导
给幼儿讲故事不是为了敷衍幼儿,而是为了增进幼儿智慧,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给幼儿以多方面的启迪。比如在讲前、讲后或在重要的地方提出一些问题,如"谁对,谁不对,为什么","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原因是什么",待幼儿回答后再问"以后会怎么样"、"会得到什么结果"等等,使幼儿边听、边想、边构思,这样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能启发他们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总之,要想绘声绘色地讲好每一个故事,并使之能吸引孩子,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学多练,熟练掌握故事的艺术处理方法的。同时,这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和素养,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才能得到提高的。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环境的整洁,身边不要方多余物品,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安排好座位,老师与幼儿尽可能坐得近些,使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教具和老师的表情、动作,老师也能边讲故事边与幼儿交流。此外,老师还要讲好开场白,一般可用有感情的语调,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例如,在讲述《三只蝴蝶》这个故事时,我首相出示三只蝴蝶和三朵花的图片,问幼儿:“孩子们,喜欢这些蝴蝶和花儿吗?”得到幼儿肯定的回答后,我接着说:“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蝴蝶和花儿的故事。那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这样简短的几句话,吸引了幼儿,他们很想知道个究竟,就会集中注意地听故事了。
二、老师充满感情、生动流畅地讲述故事。
为了正确表达好故事的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讲故事时,必须充满感情,并努力把故事讲得生动、流畅,使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高兴、着急或难过,如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首先,语言要口语化,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听得懂,喜欢听。其次,要把故事讲得生动而有感情。老师要努力在讲上下功夫,要深入到故事情境中去,将自己同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才能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使幼儿听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比如,在讲《小兔乖乖》这个故事时,老师用稚嫩的声音、较快的语速,活泼的语调表现小白兔,用好听的声音、中等的语速,亲切的语调表现兔妈妈,用粗哑的声音、凶狠、虚假的语调表现大灰狼,使幼儿一听,就能将故事中的角色分开,感受到小兔的可爱聪明,兔妈妈的亲切温和又充满智慧,大灰狼的凶狠。另外,老师在讲故事时要对新词作适当讲解。讲述过程中遇到幼儿比较陌生的词句,老师要作必要的解释,但是讲解要尽量简短,以免打断幼儿听故事的思路。
再有就是要关注幼儿,吸引全体幼儿认真听故事。只要老师充满感情、生动流畅地讲故事,一般能吸引幼儿饶有兴趣地听故事。如果发现有个别幼儿不注意听,老师尽量不要轻易中断故事,同时应及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灵活处理。例如,用手势、注视等暗示他们;提高或降低声音以引起个别幼儿注意;边讲故事边走过去,帮助幼儿把手里的东西放进口袋里;或让不注意听的幼儿回答故事中一个简短的问题(我常用这个方法,目的不是让幼儿单单回答问题,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力回到听故事上)。千万不要因为个别幼儿不听而中断讲述,更不要采取训斥的方法,以致影响全体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和破坏故事的完整性。
三、适时运用直观教具。 幼儿年龄小,思维具有形象性,讲故事如能和演示教具相结合,就能使幼儿具体形象地感知故事内容,加深印象。演示教具应注意:讲述第一遍故事时不易使用教具,主要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感知故事的内容和语言,避免因教具而分他们的注意力。当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后,老师可运用教具讲第二遍故事,使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第三遍讲述时,幼儿边听边操作教具,即兴故事表演,再现故事情境。
四、故事讲述时适时提问。 老师在讲故事时,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而且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比如讲到重点情节处,为引起幼儿注意,加深印象,插个问题让幼儿重述一遍或自问自答。如讲《三只蝴蝶》,当讲到三只蝴蝶向白花求救遭到拒绝后,三只蝴蝶会说些什么?让幼儿来猜,因为有了前两次的遭遇,幼儿复述前两次遭到拒绝之后说的话,自然能够想到三只蝴蝶第三次遭到拒绝后的表现,让幼儿体会三只蝴蝶互相关心和爱护,这样有助于理解相亲相爱的含义。故事讲完后,及时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学习故事中的语言。故事中有大量生动优美的词句,幼儿可欣赏和模仿。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幼儿有意注意和记忆。再给幼儿讲述《三只蝴蝶》这个故事后,可以问幼儿:“故事中那些话很好听?”幼儿就会回忆三只蝴蝶反复说的一句话“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幼儿感受到故事中语言的美,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模仿。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幼儿喜欢听,并对幼儿产生良好教育效果,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从而得到提高。
C.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
如何为孩子讲故事,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十分关心自己宝宝的生长情况,不过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故事,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为孩子讲故事吧!
美国故事家吉姆·科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
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据此,给孩子讲故事,要充分发掘故事的教育性。
通常情况下,孩子都爱听故事、只要你的故事一开讲,孩子那双明亮的小眼晴就紧紧盯若你的嘴巴,他们贪婪地听杆,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变化,故事主人公的详怒哀乐会深深打动孩子们那稚嫩的心灵。
但凡事都有另外,有时候妈妈在一边认真的讲,孩子却在一旁要么玩自己心爱的玩具,要么就被身边的其他事物所吸引。孩子不愿意听故事吗?还是这个故事不吸引孩子呢?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想——究竟如何讲故事,孩子才喜欢听?
其实,要讲好故事,使孩一爱听,又能受到有益的启发,也不容易 要讲有意义的故事,家长要选择内容健康、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故事来讲,切怠给孩子讲那些荒诞、恐怖费解或情趣低下的故事,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毒害孩子的心灵,一般说来,孩子年龄小,理解力、感受力差,应给他们讲些内容简单、情调欢快的故事,对年龄大的孩子,就可以讲内容复杂一些、情节曲折一些、哲理性强一些的故事了。
讲故事要有针对性。不知你留心过没有,不少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听不进父母的话,却能牢牢记住故事里某些人物的语言,这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了一条好力、法。假如你的孩子有说谎话的毛病,你不妨给他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
假如你的孩子仃骄傲的毛病,你不妨讲一讲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假如你的孩子学习不刻苦,你可以讲讲《铁柞磨成针》的故事……家长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要研究讲故事的技巧,当然,不必要求每个爸爸、妈妈都象说书一样讲得引人入胜,但也应该下一番功夫。讲故事时,家长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做些动作,模拟一些声音。这样能增强感染力,把孩子的思想“抓”进故事中去。
让孩子复述故事。这里介绍三种复述故事的方法。一是让孩子详细地把全部或某一段故事复述一下。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二,适引导孩子在复述故事时加以发挥。孩子在复述时,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添加一些情节和语离。家长对此应给予丧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三是让孩子用几句话把故事梗概描述一下。这种方法虽然难,却可以徽炼孩矛的概括能力。
和孩子比赛讲故事,当孩子缠着你讲故事时,你可以向孩子提个条件:一人讲一个,看谁讲得好,只要孩子讲得认真,就让孩子得第一,以示鼓励。这样,孩子就会由听故事到学会给别人讲故事,不但能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还锻炼了记忆力和表达力。
要经常讲新故事。你要经常给孩子讲些新的故事、不要天天重复老一套。你可以利用下班乘车等零星时间看些故事书,为晚上临睡前的”故事会“备一备课,这样,你的家庭“故事会”就能越开越成功。坚持下去,你的孩子一定能从许多新故事中得到丰富的营养。
如果家长希望能帮助孩子将阅读向纵深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聊书”,当然不是要每一本书都聊。家长可以尝试着从孩子的书中找到自己也感兴趣的书,与孩子以闲聊的方式谈谈那本书,可能会找到一种“共同语言”。
当孩子独立读第一遍的时候,他可能只对这个故事的基本线索感兴趣,读完就完了。但如果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帮助孩子发现了其他更有趣的线索,常常能刺激孩子“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一般情况下,孩子是有兴趣重读一本书的。国外的一些阅读实验表明,孩子经过聊书后常常发现在聊书的过程中似乎“重读”了书,甚至有孩子感叹“没有聊过就像没有读过一样”。
不过,父母在聊书时切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记住:孩子的阅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更多应是引发孩子的兴趣,找出孩子阅读中的困惑,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应是孩子自己,并不应由家长简单地告诉孩子结论。
一、选择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间故事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开展民间文学的课题时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颇具中华民族特征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帮助孩子知道真爱是无敌的,可以与一切的坏势力斗争,激发幼儿爱憎的情感,明白爱可以战胜一切。也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个充满爱的国家,人们向往真挚的爱情的同时,也企盼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呼唤整个社会的爱。
2、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过年的传说》、《元宵节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习俗,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和传统活动中。在清明节到来时,我们不仅与孩子分享清明节的故事,还与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在实践中纪念祖国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龙的传人,龙的故事。
《龙的传说》、《巧妹绣龙》、《锦线女龙》等龙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过去的东方的巨龙,现在更是一条越来越强大的龙,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节到来时,和孩子一起听故事,一起舞龙,孩子在舞龙时亲身感受到龙的威猛和庞大,孩子在一个个活动中,体会着民间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为了整个国家的兴旺,每个人都会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作为祖国的一员,都会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国家的。
二、选择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间故事。
与孩子分享民间故事的愿望就是要通过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民间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和睦、立志勤学、谦虚礼让、律己宽人、公正无私、明理、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爱的教育
《孔融让梨》、《木兰从军》、《老虎拜师傅》、《三个和尚》、《渔童》等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学习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个爱父母、爱老人、爱老师、爱伙伴、爱集体、爱祖国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聪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来了》、《三把斧头》、《珍珠翡翠白玉汤》、《白头翁》、《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鲁班学艺》在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诚实、信用、勤学、持之以恒等,为孩子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D. 如何教孩子讲故事
《讲故事示范课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作品相关介绍:
父母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逻辑推理能力、专注力,好的故事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会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塑造良好性格,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灌溉、滋养,让孩子在人类智慧的光芒下茁壮成长。
E. 怎样给幼儿讲故事
怎么引导幼儿讲故事
人们常说,好老师应该多给孩子讲故事。不但老师要给孩子讲故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应该给孩子讲故事。在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亲子共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儿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种快乐的儿童语言,游戏,也是长辈与孩子间的心灵交流,另外讲故事也是进行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好办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环境需要可采取续编、复述、看图编、改编等方法,激发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思维,使孩子从爱听故事到主动讲故事,成为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故事大王。
一、启发孩子续编故事
每个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当有意识地给孩子留有想象空间,在故事的紧要处或结尾部分留个悬念,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思路把故事编完,幼儿通常会编出许多迥异的结尾,很多都是不乏想象又合情合理的。如故事:“动物介绍所”讲到大猩猩给龙虾找了份裁缝的工作、给青蛙介绍了份游泳教练的工作。这时家长会问孩子:“你说,大猩猩还会给哪些动物介绍工作呢?还会介绍什么合适的工作呢?”孩子们会兴致很高的回答:“会碰到小狗、大象、小老鼠、猫头鹰……!”“给小狗介绍警察的工作”,“给大象介绍开浴室的工作”,“给小老鼠……”孩子还可以边说边做出动作。兴致勃勃,情绪激昂的时候也是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的最佳时机,此刻稍加指点孩子有可能把原故事的结局扩展出新颖神奇的结果来。
二、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大班的孩子脑子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故事,家长和教师应鼓励他们复述这些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采取奖励、表扬的方法,比如,当孩子要求家长讲故事时,可提出条件“妈妈讲完故事后,你能送我一个故事吗?”平时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时,这时家长可提出让他用故事来换,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时,也是要求孩子复述故事的好机会,孩子复述完后,家长应给予鼓励、表扬。
三、引导孩子看图编故事
有些孩子的知识面广、不仅想象力极其丰富,而且思维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凭想象看图编故事,家长应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如家长为孩子买书时,可选择只有图片,没有文字的书籍,让孩子看图编故事,只要尝试几次,你会惊讶的发现,孩子编出来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超乎家长的想象,如“龟兔赛跑”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图,并通过提问引导孩子,“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怎么样呢?”这时孩子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另外一个故事来。
四、激发孩子改编故事
拿到一本新故事书,家长会讲给孩子听,重复几遍后有很多孩子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家长所讲的故事原原本本的重复出来,有时孩子能挑出家长前后几次讲述的不同点,适当地表示异议。家长不妨利用这点给孩子讲点错故事,激发孩子纠正,从而调动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请听一位母亲同女儿的对话。
“森林里有只河马,在树上飞来飞去……”
“妈妈,错了,河马不会飞”
“河马没有翅膀呀!”
“青蛙、鳄鱼、鸭子……”
“给妈妈讲个游泳比赛的故事咋样?”家长有意识地把故事讲错,当故事错在开头,引导幼儿反驳,巩固所学知识。错在中间,激发孩子纠正,锻炼思维能力。错在结尾,启迪孩子想象,让孩子创作出理想的结果。
五、创造机会让孩子表演故事
平时或朋友聚会,应考虑让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讲故事是最好不过了,孩子讲故事,不应苛求白壁无瑕,而应力求“顺理成章”家长应从幼儿的表情、动作等方面做指导,效果会更好些。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各种故事比赛,更能激发孩子讲故事的兴趣。
孩子从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中发展了语言、思维、能力、养成了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把往日家长注入式的传授知识变为运用知识,这就更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好地发展。
“讲故事......>>
幼儿教师应如何讲故事
第一、修改故事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加上小朋友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尤其是从小朋友的特点出发,使用一些重复、象声词等方法来配合小朋友的胃口,是故事更充满童稚性。第二、教师学习优秀的讲故事的技巧,借鉴别人的好方法比如,老师自己多听录音机磁带的优秀故事,多看盘片,发现讲故事的技巧。我主要学习的是《鞠萍姐姐讲故事》《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等。在这些优秀的节目中,我找到了很多讲好故事的好技巧,比如讲故事的时候语言要亲切要有变化,在表现动作的时侯可以使用很多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可以提高对人物角色的动作的变现力度;比如在讲述故事中间可以设置一些提问,可卖卖小关子来吸引听者等等。第三、研究自己所要讲述的故事,在每一个故事中设置各种讲述技巧在找到这么多好的技巧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开始的时候会模仿一些他们的好的方法,渐渐地自己也摸出了一些规律,在不同的故事中自然地能运用不同的方法了。我经常使用的讲故事技巧,罗列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熟记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可以在讲到该种动物的时候随口用出来。比如小鸭子的叫声“嘎嘎”,在讲到小鸭子对白时,先叫几声“嘎嘎”,那样听故事的小朋友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鸭子的形象也鲜活起来了。要记住并且尽量真实且带有童趣性地模仿角色的声音对讲好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二、扩充故事角色的对白有的时候,在文字故事上,它们只写的是主要的一两句对白,但是如果我们在讲述的时候也只是一五一十地照搬书中的对白,就显得有些呆板,讲故事很枯燥。那我们就要在讲述的时候进行想象,把原先一两句的对白扩充,角色之间你来我往对对几句,这样故事的表现就更真实了,当然原则是不能篡改故事的原意。三、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重复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不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所以他们在停故事的时候,听着听着就开小差了,另外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转的快,往往我们用我们的速度讲述故事,他们却不可能把故事的内容全部听懂,所以我们在讲述故事的时候需要把一些重要的、精彩的部分进行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他们不会对这种重复感到厌烦,相反他们在重复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部分的内容。这就是重复的好处。四、在适当的时候设置提问,卖卖关子(即合理的停顿)因为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他们在较长时间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开始游离,那样会影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讲述比较长的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在适当的时候,要设置一些提问,或者卖一下关子,故意提起小朋友的胃口,其实是再次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重新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讲故事;另外还有,在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要有特殊的语言来提示小朋友故事开始了或者结束了,引领小朋友的情绪从开始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起始过程。五、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有着想象与真实不能分清界限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一思维特点,让孩子直接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比如让孩子帮助故事中的弱者角色来逃跑、来找到它想要的东西,比如给小兔子壮胆、给胆小的小羊打气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参与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十分地投入,比如有时候,孩子们听到大灰狼就要追上小兔子的时候,他们会激动地喊:“小兔子快跑!小兔子快跑!”到这个时侯孩子们已经跟着故事中角色的喜而喜,怒而怒,难过而难过,着急而着急,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完全地与故事的情节和感情融为一体了。有时候,老师讲到角色的......>>
怎么给孩子讲故事?
现在给孩子讲故事,千万不要告诉他们说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是最会伤害孩子的思考力的行为。举两个例子吧!第一个,大家都看过的“灰姑娘的故事”上 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她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 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 (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 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 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老师:对,你们说得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学生:是的!老师:如果狗、老鼠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大笑)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的帮助,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是不够的。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 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想一下,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 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象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要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 就会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学生:是的!!!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
如何教小朋友讲故事
孩子通过讲故事,不仅可以使他记住故事的内容,领会故事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促进他的语言发展,帮助他较快地掌握语言的连贯性,开始学习艺术语言。
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选择的故事合适,教的方法得当,2~3岁的孩子是可以学会的。
对于2~3岁的孩子和4岁的孩子,要求有所不同。要求2~3岁的孩子,能照着画书把一个简单故事的主要情节讲出来就可以了。在语言方面,能看着画页说出主要内容就行了。语句不完整,需要家长一句句地教他说,逐渐提高。对于4岁的孩子,则应要求他能独立地重述简单的小故事。语言方面,应该语句完整、连贯,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语气。
怎样教2~4岁孩子讲故事呢?这要与给孩子讲故事联系起来说。
1.一般教2岁孩子讲故事,总是边让孩子看画,边给他讲,而且还要用手指着画面上的人和物。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一本书可以讲多次,孩子一般不会表示“我听(看)过了,不听了。”家长可以重复地讲。还有一个特点,是两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语。家长给他讲时,他会模仿着说些简单的字或一些词。家长根据这些特点,在多次地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地教会孩子讲。
2.教3—4岁的孩子讲故事,可以看着画书讲,也可以不用画书。即使是家长口述,他也十分感兴趣。此外,家长第二次讲同一故事时,他会说:“我听过了。”甚至表示不愿意听,或要求讲新的;所以给3~4岁孩子讲故事,要有意识地选择哪些是要求重述的,哪些是不要求重述的。要求孩子重述的故事,文学性要强,要能做到使孩子百听不厌。家长在给孩子讲这一类故事时,引导孩子学习故事中重复的句子。如故事《萝卜回来了》中的:“天这么冷,雪这么大,小熊一定找不到吃的东西。”又如《三只羊》中的:“你是谁?”“我是小(中、大)羊。”……以后再讲时,逐步地让孩子讲到这一步;再以后,让孩子讲出情节。就这样,经过家长与孩子几次共同讲,逐步过渡到孩子能够独立地讲。
3.给孩子选择让他们重述故事,除要注意文学性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简练,以及部分的重复。这样的故事,能引起孩子学习讲述的兴趣,也容易掌握。
4.教孩子讲故事(重述故事)是有一个过程的。由记住故事的名字、故事中的角色、主要情节到部分对话、叙述,直到会独立完整地讲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一点一点地帮助和引导。既不要教孩子机械地背,也不要满足于孩子只讲出个大概,因为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和智力水平。
怎么给幼儿讲故事
1 关注公众号: 【好好听故事网】,非周末每天推送一个睡前故事,实用方便。
2 【金苗论坛】拥有20000多个经典儿童故事,专注儿童故事在线听。提供:励志故事,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儿童小说、国学启蒙、课文朗读,长篇小说等有声故事。金苗论坛,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注册就可以免费听很多故事!抓紧去注册吧!支持手机,平板电脑!
3 【好好听故事网】:拥有2万个经典儿童故事,专业播音员录制,每天都有新故事推送。让孩子保持早睡觉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标准的普通话,丰富孩子的阅读量,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在故事的海洋中畅游!
怎样给学生(幼儿园)上好一节讲故事课 求解
老师先讲一个,然后让小朋友讲一个,谁会叫谁讲,笑话也可以,太拘束也不好,你说呢
怎样引导孩子讲故事
当爸爸妈妈看到电视里、舞台上一个个年幼的宝宝生动地讲着有趣的故事时,是不是觉得非常羡慕呢?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有这样强的表达能力与语言水平呢?只要爸妈能够正确地引导,每个宝宝都能成为说故事大王。
让宝宝发挥创造力
相信每个爸妈都曾给宝宝买过书,那些插图精美的故事、图文并茂的连环画,还有那些生动形象的漫画,陪伴着每个人的童年,爸妈应该尽量利用这些有效的工具来教养宝宝。
而这种讲故事一再重复的做法与看电视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宝宝在接触这本新书之初就已经有了固定的框架,虽然同样一幅画可以看出不同的意思,可是因为这个框架,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出另外的故事。
此外,宝宝还往往会忽略画面中那些没有被编进故事中的图案要素,例如背景中的小树、小草、天上的白云,而只注意故事中的主角,即使是小鸡、小鸭这些主角,也往往因为剧情的原因而使其颜色、造型显得不那么重要,于是宝宝们能够注意的、得到的只有一个情节而已。
其实每一幅画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故事,所以接下来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来用画中的要素编故事,不求情节,但求符合逻辑。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宝宝(3岁以上),还可以将前后几幅有关联的画放在一起,让他们编一个有条理的故事出来。最后,再用传统的方法给宝宝讲一遍书上的故事,让他来评评是自己编的好听还是书上的好听,不光是评论,还要讲出道理来哦。如此才算是真正的书尽其用。
故事接龙――新编故事法
生活中到处都有故事。例如坐在车上的时间很难打发,那么就让宝宝看看车窗外有些什么可以编故事:哇,树上挂了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于是妈妈说一只小风筝飞呀飞呀,一不小心挂在了树上儿子想了想便接下句:风筝哭了,它对树说‘我想回家,我想回家找妈妈。’一个小风筝如何离开树枝的缠绕,重新飞上天找妈妈的故事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完成了。不要觉得没有讲故事的素材,在宝宝眼里一只飞过的小麻雀、一片发黄的树叶、一朵鲜艳的小花,都可以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在玩故事接龙的时候,爸妈们要注意两点:一个是由于宝宝年纪小,他们的思维逻辑不可能像成人那么严密,所以大人便要帮助他把故事编圆满,能够自圆其说。这个帮助又要把握好尺度,不必越俎代庖,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些问句来指出故事中的不合情理之处,让宝宝自己来想办法弥补。第二点是,很多年龄比较小的宝宝编故事的时候会越编越乱,扯得太远,没有中心与主题,这个时候就得要大人帮忙在接下句的时候把他们的思维给拉回来。
这种小游戏很有趣,可以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书本道具,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可入话,大范围地训练了宝宝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想让你的宝宝也成为说故事大王吗?那就快点试试吧。
如何让孩子学会讲故事
人们常说,好老师应该多给孩子讲故事。不但老师要给孩子讲故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应该给孩子讲故事。在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亲子共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儿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它是一种快乐的儿童语言,游戏,也是长辈与孩子间的心灵交流,另外讲故事也是进行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好办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环境需要可采取续编、复述、看图编、改编等方法,激发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思维,使孩子从爱听故事到主动讲故事,成为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故事大王。一、启发孩子续编故事每个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应当有意识地给孩子留有想象空间,在故事的紧要处或结尾部分留个悬念,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思路把故事编完,幼儿通常会编出许多迥异的结尾,很多都是不乏想象又合情合理的。如故事:“动物介绍所”讲到大猩猩给龙虾找了份裁缝的工作、给青蛙介绍了份游泳教练的工作。这时家长会问孩子:“你说,大猩猩还会给哪些动物介绍工作呢?还会介绍什么合适的工作呢?”孩子们会兴致很高的回答:“会碰到小狗、大象、小老鼠、猫头鹰……!”“给小狗介绍警察的工作”,“给大象介绍开浴室的工作”,“给小老鼠……”孩子还可以边说边做出动作。兴致勃勃,情绪激昂的时候也是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的最佳时机,此刻稍加指点孩子有可能把原故事的结局扩展出新颖神奇的结果来。二、鼓励孩子复述故事大班的孩子脑子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故事,家长和教师应鼓励他们复述这些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采取奖励、表扬的方法,比如,当孩子要求家长讲故事时,可提出条件“妈妈讲完故事后,你能送我一个故事吗?”平时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时,这时家长可提出让他用故事来换,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时,也是要求孩子复述故事的好机会,孩子复述完后,家长应给予鼓励、表扬。三、引导孩子看图编故事有些孩子的知识面广、不仅想象力极其丰富,而且思维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凭想象看图编故事,家长应重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如家长为孩子买书时,可选择只有图片,没有文字的书籍,让孩子看图编故事,只要尝试几次,你会惊讶的发现,孩子编出来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超乎家长的想象,如“龟兔赛跑”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图,并通过提问引导孩子,“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怎么样呢?”这时孩子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另外一个故事来。四、激发孩子改编故事拿到一本新故事书,家长会讲给孩子听,重复几遍后有很多孩子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家长所讲的故事原原本本的重复出来,有时孩子能挑出家长前后几次讲述的不同点,适当地表示异议。家长不妨利用这点给孩子讲点错故事,激发孩子纠正,从而调动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请听一位母亲同女儿的对话。“森林里有只河马,在树上飞来飞去……”“妈妈,错了,河马不会飞”“河马没有翅膀呀!”“青蛙、鳄鱼、鸭子……”“给妈妈讲个游泳比赛的故事咋样?”家长有意识地把故事讲错,当故事错在开头,引导幼儿反驳,巩固所学知识。错在中间,激发孩子纠正,锻炼思维能力。错在结尾,启迪孩子想象,让孩子创作出理想的结果。五、创造机会让孩子表演故事平时或朋友聚会,应考虑让孩子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讲故事是最好不过了,孩子讲故事,不应苛求白壁无瑕,而应力求“顺理成章”家长应从幼儿的表情、动作等方面做指导,效果会更好些。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各种故事比赛,更能激发孩子讲故事的兴趣。孩子从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中发展了语言、思维、能力、养成了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把往日家长注入式的传授知识变为运用知识,这就更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
怎样给幼儿讲故事
故事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括儿童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民间故事等等。 给小朋友多讲故事,可以丰富小朋友的词汇,提高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小朋友对文学的兴趣,丰富小朋友的知识,发展小朋友的智力,活跃小朋友的思维,启迪小朋友的想象,同时培养小朋友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怎样为小朋友讲故事呢?我认为应该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材,并对选好的故事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思想、人物特点、掌握故事结构、明确故事情节的 *** 、分析故事语言。并且向小朋友提出要求,比如:要记住故事的题目、故事里讲了一些什么事等等,四五岁的小朋友应该要求他们复述故事的内容大意,这样,小朋友就会全神贯注地听,会有意识的记住一些内容,同时小朋友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 教师在为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应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些提问,比如: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呢?通过提问,巧设障碍,启发诱导小朋友积极思考,这样既能使小朋友更加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又能促使小朋友开动脑筋,还能发展和培养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是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教师在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语言活泼有趣、生动形象、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来激发小朋友的联想和想象,使小朋友有身临其境、闻如其声的感觉。 为了使故事有一定的感染力,渲染气氛,教师应充分发挥体态、目光、面目表情的作用,绘声绘色,以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故事内容能在小朋友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图画,更好地理解作品,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小朋友非常喜欢看图画,教师在为小朋友讲有图画的故事时,可以根据图画情节边看边讲,小朋友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用脑子想,这样可以调动小朋友的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发展小朋友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长,教师在讲故事时,不要一下讲完,要为小朋友留一些余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小朋友敢于质疑,善于变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善于尊重小朋友的自主性,给小朋友以想象的机会,让他们去发展情节,编选结果。这样,小朋友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同时得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总之,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有趣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吸引着每一位小朋友,使他们从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形象和思维。“讲故事”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教师、家长必须把握的一门技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充分利用故事这个有利武器来培养小朋友,教育小朋友,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F. 怎样给幼儿讲故事
链接:
G. 如何锻炼孩子的故事复述能力
*如何锻炼孩子的故事复述能力
孩子遇到问题难以解决,就会寻求大人帮助。读完《爷爷一定有办法》,父母大多感同身受,故事中爷爷用智慧正是父母需要的智慧。
绘本情节设计特别巧妙,故事展开的过程像观看了一场魔术,尤其是小毯子最终变成纽扣的情节,真是爷爷灵感的巅峰。文尾呼应了开头,形成闭环。而且,如果仔细观察,惊喜随时都可能跳出来。比如,约瑟生活的小镇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女人们都披着头巾,男人们都戴着很有特色的帽子,约瑟的父亲是做什么的……虽然文中没有明示,但是都通过绘画表现了出来。最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页图画底部都有玄机——在约瑟家的地板下面,住着小老鼠一家,他们快乐地生活,堪称约瑟一家的镜像。比如,小老鼠一家将约瑟做衣服的下脚料从地板的缝隙中拽出,也为一家人做了衣服。
在亲子共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时,父母可以通过三个方法,帮助孩子做故事复述和细节观察训练。
1 首先是复述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复述是值得花时间去练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2 其次是带着孩子一起做“亲子手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小时候的旧衣物,进行改造。
3 最后是叫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开一个怀旧故事会。在故事会上,老人讲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如小时候物品、衣服多次重复利用的经历。
H. 女儿3岁半了,很喜欢听绘本,但不能复述,怎么办
想一下,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什么更重要?是让孩子喜欢上绘本,喜欢上阅读,沉浸在阅读的愉悦当中?还是,在她三岁半的年龄就训练复述的能力?我想,你一定跟我一样,更愿意选择前者。
当孩子充分地享受了阅读的美好,她会更有阅读的意愿和主动性,紧接着,她会形成阅读的习惯。同时,还会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学习到、感知到很多的知识、人间百态、自然科学,等等。她还会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和爸爸、妈妈形成非常优质的亲子关系,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
I. 如何提高大班幼儿的复述能力
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即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后又从独白言语经过渡言语产生内部言语。
讲述能力的发展是幼儿独白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华东师范大学武进之等人利用看图说话研究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讲述图画所表达的故事基本内容的量逐渐增加;看图说话中,幼儿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与自发语言一致,但由于图画内容对幼儿语言的限制,使幼儿在各年龄阶段上对各种句子结构的使用率稍稍落后于自发言语的水平;幼儿看图说话的主动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2~2.5岁的幼儿只能对主试提出的问题作简单的回答,不会作主动叙述。3岁的幼儿开始出现部分的主动叙述,4岁能主动叙述的已达78%,6岁幼儿能全部主动叙述。幼儿的复述能力(即幼儿在看图说话后能不再看图而讲述故事的内容)也在逐渐发展。3岁前的幼儿不会复述,4岁以后大多数幼儿才会复述。
大约4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过渡言语。过渡言语的进一步发展便产生了内部言语。内部言语与思维联系密切,主要执行自觉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的机能,同人的意识的产生有着直接的联系。
(2)从情景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发展。情景性言语往往与特定的场景相关,说话者事先不会有意识地进行计划,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3岁以前的幼儿说话常常是情景性的,表现为说话断断续续的,缺乏连贯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到了6~7岁时,幼儿才能比较连贯地进行叙述,但叙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完善的。言语连贯性的发展往往是思维逻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口语表达的逻辑性较差,表明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状况较低
二、言语表达技能的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沟通者,既能打动听众,又能从对方那里获得有效的信息,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用技能。语用技能是指个人根据交谈双方的语言意图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达到沟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主要包括听和说两方面的技能。
(1)说话技能的发展。幼儿在前言语阶段,就已经能用手势进行交流。到了2岁末,幼儿的沟通技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国外有研究表明(Wellman 等,1985),2岁婴儿对有效沟通的情境已十分敏感。在简单的情境中,他们多使用较短的言语表达,而在复杂情境中却增加了沟通活动。这一时期的幼儿对同伴的反馈易于作出积极反应。如当传达者未接受到听者的反馈信息时,有54%的人以某种形式重复了自己说过的话;而在接受到正确反馈信息后又重复的只有 3%。4岁的幼儿已初步学会了根据听者的情况确定言语的内容和形式。夏兹和格儿曼(Shatz & Gelman,1973)发现,当4岁幼儿分别向2岁幼儿和成人介绍一种新玩具时,所用语言的长度、结构和语态都是不同的。对于2岁幼儿,他们话语简短,多用引起和维持对方注意的语词,如“注意”、 “看着”,谈话时也显得自信、大胆。对于成人,则话语较长,结构复杂,也更为礼貌和谨慎。5岁以后的幼儿已经能根据事物所处的具体情境而调节自己的言语。华红琴(1990)曾对5~7岁幼儿的语用技能作过调查,发现同一块黄色圆形积木,5~6岁的幼儿就能根据其背景而改变对它的称呼,但还不够完善;7岁幼儿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能对自己表达方式进行调节,有时称这块积木为黄积木,有时称为圆积木,有时称之为黄的圆积木,甚至大的黄色圆积木。
(2)听话技能的发展。幼儿在幼儿期所获得的听话技能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对话语中讽刺意图的理解力,以及对诚实话和讽刺话、嘻嘻话和侮辱性话的辨别能力相当迟才会出现。这表现在他们常把成人的反话当做正面话理解。例如幼儿擅自过马路时,妈妈说“你再往前走走看”,他就真的往前走,并没意识到此种情形中他是不应该再往前走的。4岁幼儿对听者困惑的眼光或“我不懂”等形式的反馈不像7岁时那样敏感。尽管如此,幼儿的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听话能力。有人发现(Eson & Shapiro,1980),4~4.5岁的幼儿,即使在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话者的意图。如在一张纸上呈现一个空心圆圈,另有红蓝两张纸,告诉幼儿不要将圆圈填成红的,4.5岁的幼儿已能领会到是要求他们将圆圈填成蓝色的。
(3)元沟通技能的发展。在交际的过程中,幼儿是否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自己的讲话内容是清晰的,以及什么时候他人给他们的信息是模糊和不适当的?这涉及元沟通技能,即幼儿对自己沟通技能的认识。元沟通技能发展得比较晚,年幼的幼儿尚不能觉知别人所传达的消息。马克曼(Markman,1977)在实验中教给小学一、三年级儿童一个游戏,把关键性的信息省略。一年级儿童对此重要缺漏无所察觉而是急于开始游戏,而三年级儿童则较快地发觉信息的缺漏。元沟通技能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提高。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因此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协商,需要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根据同伴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J. 如何培养幼儿复述故事的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事情复述的能力 (重新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重要的是要从让孩子回忆刚刚发生的事情开始。例如,妈妈刚一离开房间, 爸爸就问,“谁刚刚走出房间?” 或者,孩子刚一放下书,老师就问,“你把书放在哪里了?” 再比如,你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每讲完一页,你就问他刚才那一页上讲了些什么,不要等到最后讲完再问。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来说,让他回答 “今天你在学校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或是让他听完一个故事并从头到尾地复述一遍,对他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 先让他复述不起眼的小事或故事中的小片段;然后,让他逐渐增加细节,或是逐渐延长从事件结束到你询问他的时间间隔。比如说,你和孩子玩了一个游戏。刚开始时, 一做完游戏你马上就问他刚才在干什么;逐渐地,你要延长从游戏结束到向他提问的时间间隔,并且可以问他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果是讲故事,你先问在故事中的某一小段里具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逐渐扩大问题所涵盖的内容,比如,读完3页或4页内容再问他刚才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复述所发生的事件)。并且逐渐增加你想让他复述的故事长度。这些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塑造法 – 逐渐增加任务难度。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一定不要忘了在他完成每一步骤时都要表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