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历史上的夏天发生过什么故事

历史上的夏天发生过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21 10:08:49

❶ 干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朝干隆八年,那年夏天是有史以来中国最热的一次,公元的时间是1743年。高温涵盖了几乎有半个中国,酷暑的热情让人们招待不住。根据史料记载,六月丙辰,也就是公元的7月25日,北京城面临酷暑。

而除了把龙皮挂上之外,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喝汤,御医当时会专门给皇帝开上一些防暑的汤,既能够防暑降温,也能够保养身体,当然这样的方法都不能够达到真正的降温。在皇宫之中,最有效的可能还是使用冰块。

❷ 历史上的大暑节气里发生过哪些故事

萤火虫映出吏部尚书、权相的生日礼物不翼而飞

萤火虫映出吏部尚书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记的在孩提时代,盛夏村外的玉米地里,有很多一闪一灭的光亮,犹如一盏盏神秘莫测的明灯,那就是萤火虫发出的光亮。东晋时代,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有一个叫人车胤的,字武子,自幼聪颖好学,勤奋不倦,博学多通。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自此学识与日俱增。《三字经》说:“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后来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书。他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因向皇帝举报骄矜放荡的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被元显逼令车胤自杀而死,他临死前大怒道:“吾岂惧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权奸耳!”死后朝廷非常痛惜。

权相的生日礼物不翼而飞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七言绝句是《水浒传》中绰号为“白日鼠”的白胜所吟唱的一首诗,由此而引发了一件惊天大案——智取生辰纲。

纲,指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_盐纲_花石纲。北宋权相蔡京假公济私,在朝中大兴花石纲,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大兴土木徭役,修建华丽的艮岳。天下百姓穷不聊生,怨声载道。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知府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孝敬其岳父蔡京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银财宝,名曰“生辰纲”。命令麾下的提辖杨志押运十万贯生日礼物,于六月十五日蔡京生辰之时,送到东京汴梁庆寿。阴历的六月十五日正值大暑时节。这一情况被山东好汉晁盖、吴用等获知,决定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东南16里处的黄泥冈截取这批宝物。

押送生辰纲正是中伏天气,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水浒传》载:“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杨志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一路上可以说是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他又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日益加深。众人不顾杨志的阻拦,强行在黄泥岗的松树林里歇息。而对面的树林里,晁盖等人扮作一伙枣贩子也在那里休息。若是真的真枪真刀的干,晁盖未必能胜杨志,怎奈吴用有妙计。此时,白胜挑着两桶酒,嘴里唱着那首着名的歌谣出现了。杨志手下的军汉们口渴难耐,垂涎欲滴,欲买酒解渴,但是当即被警惕性极高的杨志阻拦。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❸ 关于立夏的传说故事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❹ 干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

地球内部运动也会产生极端天气,比如1815年的时候,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结果导致北半球的天气发生了异常,第二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灾情,夏天也出现罕见的低温。当时涉及的区域有欧洲、北美洲,甚至是亚洲也受到影响,中国云南因此出现饥荒。

干隆八年北京城的高温至今仍然是最高纪录,但其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外因还是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如今我们都有了空调,一般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也能轻松度夏,所以很难体会当时在44.4度环境中生活的古人是怎样生存的。

❺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气温超44,京师晒死万人,具体有何故事

干隆八年,气温骤然升高,不仅是北京城,天津、山西等地的温度也如此,干隆皇帝在皇宫中,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份酷热,他立即命朝廷岩则官员给出一个说法。但是这种百年一见的反常天象,一时间根本查不出缘由,皇宫内陷入滚烫的热潮当中,京城的制冰师傅用硝石制冰,一批批冰块被送进宫。

干隆的后宫也不安定,嫔妃们的衣着大多分为几层,在这样的天气下,很多妃子都热得昏了头。当宫外的冰块运进来之后,干隆命人将冰块放入纳凉殿,妃子们直接将床搬到了此处,身上的酷热才得以缓解。

商铺的商人们全都闭门不出,躲在家里避免太阳的暴晒,一时之间,剩下的商铺寥寥无几。穷苦人家因为生计不得不出门劳作,但因为温度过热,且人的身体经过暴晒之后得不到水分的补充,无一例外都被活活热死了。劳作的农户面对暴晒的天气,以及庄子里的土地也是一筹莫展,官员们也只能待在衙门里不敢出门,一时间人心惶惶,可以说虽然没有混乱,但压抑的气氛很浓厚。

❻ 夏朝的历史故事

历史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内容丰富,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夏朝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夏朝的历史故事篇一:夏桀无道

夏代后期,由于几个帝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国力日趋衰弱,到夏桀(履癸)时,已是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这时,商族的势力已经强盛,正在做灭夏的准备。商汤看到夏桀已处于众叛亲离的情况,遂起兵伐桀。夏桀毫无准备,被围于鸣条。商汤全歼了夏军,桀匆忙逃奔,后死于南巢。

经过少康中兴,夏王朝蒸蒸日上。内有伊河平原、洛河平原、汝河平原、沁阳平原四大粮仓作支柱,外有天下万国岁岁进贡,到夏朝后期,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桀的任意挥霍,创造了条件。

夏桀,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力大无穷。据传说他能赤手空拳与虎熊搏斗,跳到水里斩杀蛟龙。这样一个能降龙伏虎的大力士,他的爱好并不是游猎,而是酒色。

夏桀为满足他的酒欲,在宫中造了一个可以荡舟的酒池。他在舟上狂饮,宫中男女都得陪饮。看到大家醉的不成人样,他就开怀大笑。一旦夏桀酒醉,他身边的人可就倒霉了,夏桀把他们当成马骑。夏桀骑在人背上,被骑的人被压得爬不动了,夏桀就再换一个,直到自己躺在床上休息,身边的人才释去重负。夏桀尤其喜爱美女,美斗判女是各国献给他的首要贡品。他听说哪国有美女就下令送交,不从者,就发兵征讨。他为美女造瑶台,内有美女数千,金银财宝成堆。东方有个施部落,被迫送来了一个绝色美女妹喜。妹喜一入瑶台,数千美女顿时失色。为讨妹喜喜欢,夏桀专门造了长夜宫,二人在内昼夜娱乐。妹喜爱听丝绸撕裂之声,夏桀就令空饥改众人专门为她撕,日久天长,撕碎的丝绸堆如山。夏桀挥霍的财富,许多来自四方部落。夏桀征收的贡赋没有定制,他要什么就得送什么,因此激起岷山氏的不满,岷山氏停止了向他进贡。夏桀大怒,兴师征讨,岷山氏为避免灭氏之祸,只好献出财宝和美女。美女中有两名具倾城倾国之貌,一个叫琬,一个叫琰,体态轻盈,音如鸟语,行若游仙。夏桀一见,心花怒放,回到斟寻,昼夜福地洞天,妹喜也被忘到了九霄云外,政事自然不值得一提。大臣关龙逢直言上谏,劝他改邪归正,遭受了他的炮烙之刑;东方商部落首领汤劝他收敛劣行,被他囚禁在监狱---夏台。

商部落为营救商汤,不得不用美女和贿赂夏桀。商汤获释回到部落,决心推翻夏朝。他重用德才兼备的伊尹为师,暗结夏都中的反夏同盟祝融氏,起兵讨伐夏桀。商军与祝融里应外合,攻克夏都。夏桀带美女沿颍河逃向东南,途中不禁奔波而死。商汤在夏都东侧他的先王帝故都---毫(今偃师市)这个地方建立商都,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的统治。

夏朝的历史故事篇二:孔甲乱政的故事

孔甲继位后,首先举行了一场求雨的仪式,希望天降大雨,以缓解连年的大旱。老天特别配合,果然天降大雨,而孔甲在百姓中的形象也一下高大起来,孔甲越发的相信鬼神。

有一次孔甲偶然得到两条“大龙”,认为是祥兆,希望有人可以驯服它们可以为自己拉车护驾。有人推荐李累,说他神通广大。李累见到两条“大龙”,顿时目瞪口呆,这明明是两条鳄鱼,要驯服它们为孔甲拉车,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啊。李累不敢明说,怕孔甲降罪与他,便谎称要驯服两条“大龙”为人拉车有两个条件,而后杀了鳄鱼将他的肉谎称大鱼的精肉,以滋补身体。等到第四天的时候,鱼肉没有送来。孔甲派人打探情况,得到消息称李累带着金银钱宝已经跑了,而自己吃的鱼肉就是“大龙”的肉。孔甲从此以后更加信奉鬼神,脾气更加暴躁,而且欺压百性,导致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这便是孔甲乱政的故事。而夏朝肢搜经过孔甲乱政,政治开始混乱,国家也日渐衰落。

夏朝的历史故事篇三:太康失国的故事

启在建立了夏朝以后,和历史上许多国君一样,饮酒、打猎、歌舞无度。到晚年更是怠于政事,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启死后,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不过是一个庸才,终日沉溺于酒色,比启更荒淫,带着家属到洛水北岸打猎,接连几个月不回朝。贵族首领后羿(即传说中的射日英雄,月宫里嫦娥的夫君)利用夏民的怨恨,逐走太康,夺取了夏室的统治权力。后羿是东夷有穷氏部落的首领,传说他是当时最善射的人,但却是一个荒.唐的统治者。他非常自负,自恃箭术过人,对政事不闻不问,终日沉溺于田猎游乐之中。对于敢谏争的几个贤臣,不是疏远就是流放。他任用奸诈狡猾的寒浞主持朝政,寒浞是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佞臣。他善于谄媚逢迎,深得后羿的信任,同时又用各种小恩小惠愚弄百姓。他暗中培植党羽,等待时机企图取后羿而代之。一次,后羿从外打猎回来,寒浞收买后羿的亲信联手设伏将后羿杀死,寒浞夺得了最高统治权。

然而,寒浞更是一个残暴奸诈之人,他不但霸占了后羿的家产和妻子,而且任意驱赶和杀戮百姓,搞得民怨沸腾。

太康失国后,逃到同姓部落斟(河南巩县西),羿灭斟,立仲康,仲康子相逃到商丘,被羿攻伐,又逃帝丘,依同姓昆吾部落。寒浞杀羿后,相成为寒浞的肘腋之患,日夜忧惧,于是派兵攻打在帝丘避难的相,相的妻子后缗已经怀孕,在忠诚的仆人帮助下慌忙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部落,不久生少康。少康长大后,作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派人追杀少康时,少康又逃到了有虞氏部落,作了有虞氏的庖正。舜的后人虞思听说少康贤正,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并赠给大量的土地和奴隶作为陪嫁,少康才站住了脚。

这时,有个叫伯靡的夏朝遗臣,逃居在有鬲氏部落。他收抚了斟灌氏、斟氏等部落的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伯靡的密切配合下,少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复国运动,太康失去的帝位,经过几十年斗争,被少康恢复了。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少康是夏王朝第六世国王。少康之子杼也是一位能干的帝王,他发明了甲,夏因此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及其残余势力,并且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达到了鼎盛。

❼ 中国古代夏天历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周,可以关于夏天发生的事情或解决夏天所带来的问题的历史故事。

鲁武公九年(枝码猛公元前817年)春天,鲁武公与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一同西行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亦称樊穆仲、仲山甫、仲山父)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不合于礼,必然触犯王命;触犯王命,必然诛灭他;所以发布命令不能不合于礼。命令不能实行,政治就没有权威;实行命令而不合于礼,人民将背弃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长,是合于礼的做法。现在天子为诸侯立嗣,立其少子,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鲁国听从您的命令,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么先王之命将阻塞难行;如果鲁国不听从您的命令,您因此诛伐鲁国,那么您这就是自己诛伐先王之命。此事,您诛伐也是失误,模仿不诛伐也是失误,天子您还是慎重考虑吧!”周宣王不听,终究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1-2]
鲁武公九年(公元前817年)夏天,鲁武公从周朝回到鲁国后去世,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3]
拥立为君
鲁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国人攻击弑杀鲁懿公,自立为君,史称鲁废公。[4-5]
鲁废公十一年(公元前796年),周宣王率军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鲁废公死后,周宣王询问鲁国公子中有谁能够训导诸侯,要让他担任鲁国国君。樊仲甫说:“鲁懿公之弟公子称,庄重恭敬地猛桥事奉神灵,敬重老人;处事执法,必定咨询先王遗训以及前朝故事;不抵触先王遗训,不违背前朝故事。”周宣王说:“拥立公子称,他必能训导治理好他的百姓。”于是在夷宫拥立公子称为鲁君,是为鲁孝公。[6-7]
鲁孝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69年),鲁孝公去世,其子弗湟继位,是为鲁惠公。[8]
惠公46年卒,因太子年幼,由庶长子息姑摄政,即鲁隐公。以次年(前722年)为隐公元年,《春秋》纪录开始。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许田。[2] 隐公十年(前713),鲁国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3-4]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公子允听信公子翚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5] 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替罪羊挡了过去。至于鲁隐公,因为不是正式国君,也就没有举行丧礼。而是草草埋葬了事。
鲁隐公十一年(前712),羽父(公子翚)劝鲁隐公杀死公子允(鲁桓公),鲁隐公不同意,羽父(公子翚)担心此事泄密后对自己不利,就污蔑鲁隐公欲对公子允(鲁桓公)不利,劝公子允(鲁桓公)杀鲁隐公,十一月,羽父(公子翚)派人杀死鲁隐公,立公子允为君,是为鲁桓公。[2]
鲁桓公三年(前709年),娶齐襄公妹妹文姜为夫人。[3]
鲁桓公六年(前706年),文姜生公子同(鲁庄公)。[4]
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到齐国,齐襄公与文姜通奸,鲁桓公知道后怒斥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此事。四月,齐襄公灌醉鲁桓公,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鲁桓公死于车上。事后迫于鲁国压力,齐襄公杀公子彭生。

❽ 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在哪个朝代发生过怎样的灾害呢

我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发生在清朝干隆八年也就是公元时间1743年。当时这场酷暑直接导致京城一万多人因为炎热而死!灾情十分严重。根据现在的气候研究换算,发现在当时7月20日到7月25日的气温,都在40度以上伍游,并且在7月25日已经到了44.4度。这一纪录至今未被超过!仅仅是44度高数首温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多人死亡,小杰简单说下当时人们的避暑方法!

第三:一动不动

古代老百姓非常懂得避暑,深知“心静自然凉”的道理。当时很多老百姓选择呆在家修身养性、静养在家一腔毕销动不如一静,这点非常值得学习。

这样的灾难,在中国的历史上并非个例,历代都有恐怖的酷暑时期。像干隆八年这么大规模因炎热而引起的重大灾情实属罕见!小杰希望大家对待夏季酷热千万不能有一丝轻视。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的夏天发生过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故事书里有观书有感宋朝的 浏览:73
睡前讲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491
属龙与属龙的婚姻相配如何 浏览:191
什么是延迟的幸福感 浏览:600
什么软件听故事睡觉 浏览:754
一个女人有一段失败的婚姻怎么办 浏览:755
婚姻里你做过多少违心的事 浏览:770
长江流域形成了什么经济带 浏览:137
黑牛山有什么故事 浏览:937
健康损害费是什么意思 浏览:750
虫尔摩斯和美女法医哪个好 浏览:381
错过爱情英文怎么说 浏览:755
爱孩子的故事怎么写 浏览:774
妹妹去哪里玩好幸福 浏览:772
湖南健康码申诉要多久 浏览:193
青海大专生事业单位职务有哪些 浏览:427
潮汕故事节目有哪些 浏览:459
农村经济体改革最先在哪里进行 浏览:256
俄罗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浏览:991
讲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浏览: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