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柳下惠有什么故事

柳下惠有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16 14:31:53

1.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出自《 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念迹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冻死困者,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此外,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
坐怀不乱(zuòhuáibùluàn):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出汪高薯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例句: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

2. 柳下惠的故事

柳下惠的故事

柳下惠曾经在鲁国做过士师的官儿。士师是古代执掌刑狱的官名。当时鲁国的朝政大权把持在权臣臧文仲手中,柳下惠的官职被臧文仲罢免了三次,有人劝柳下惠离开鲁国到别喊纯的国家去做官,柳下惠回答道:“如果一直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到哪个国家不会被罢免呢?如果不按照正直的理念做官,那又何必离开父母之邦呢?”这就是柳下惠“直道事人”的原则。

有一年,一只名叫“爱居”的.海鸟飞到了鲁国,栖息在都城的东门外,一连三天都没有飞离。臧文仲认为这是只神鸟,让人祭祀它。柳下惠听说后气愤地指责臧文仲是滥用国家的祭祀制消巧度,祭祀制度只针对对国家有功的人和代表天道的事物,比如先贤圣君,比如皇天后士,日月星辰,这只海鸟不知道为什么飞来,对鲁国的百姓也没有什么恩德,干嘛要去祭祀它?说不定它也许是为了躲避海难而来呢。事后,臧文仲派人调查了一番,果然,这一年海上多大风,冬天变暖,这只海鸟为了避风才飞到鲁国都城,柳下惠的猜测和指责都是对的。

鲁国有一只传世的宝鼎,叫岑鼎,齐国国君很眼红,命鲁国将岑鼎献给齐国,如果胆敢不献,就要兵戎相拿渗键见。齐国比鲁国强大得多,鲁国国君不敢不献,但是又舍不得,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假造一只岑鼎冒充真鼎献给齐国。齐国国君早已想到了这一招,派人对鲁国国君说:“只有贵国的柳下惠认定这是一只真鼎,我们才相信。”鲁国国君没办法,只好前去请求柳下惠。柳下惠回答道:“你把岑鼎视为镇国之宝,而我把信用视为立身之本。如今您为了保住您的镇国之宝,就让我破例说假话,这违背了我的立身之本,对不起,我不能做。”鲁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把真鼎献给了齐国。

有一次鲁国国君在臧文仲的鼓动下想出兵攻打齐国。他知道柳下惠为人正直,不会阿谀奉承,好说实话。他为了争取舆论上支持,就派人把柳下惠找来,守着文武大臣的面,他问柳下惠,“我要派兵攻打齐国,你意下如何?”他的意思是要柳下惠赞同支持他的主意。柳下惠豪不思考的说“大王,我听人说,征伐人家国家是一种不仁义的行为,我们鲁国为什么要做这种不仁义的事呢。再说齐国和鲁国山水相连,唇舌相依,是多少年来的友好邻邦。常言道,远亲还不如近邻呢,我劝大王不要有出兵伐齐的念头”。当时鲁国国君听了,觉的柳下惠讲的非常在理,从此就打消了攻打齐国想法。

3. 求柳下惠的详细故事为什么说他坐怀不乱.

1、详细故事:柳下惠外出拜访朋友时遇上大雨,只好跑到古庙中避雨。但是柳下惠一走进古庙就发现了一个未着寸缕的姑娘,他连忙走出寺庙,站仿山在外面的槐树下躲雨。这件事流传出来后,才有了坐怀(槐)不乱的典故。

2、流行原因:柳下惠在鲁国是个正道直行的人,他是所有美好情操、品行的一个代表,因为他德行很高,才会被人们推为“和圣”,将美谈都加到名人身上,而更有说服力和教化效果。如此想来,柳下惠坐怀不乱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托,也就导致了这个故事流传千古。

(3)柳下惠有什么故事扩展阅读

柳下惠高尚人品的故事

1、《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虚大纳如何措辞,才可以使差没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时下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

2、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叫展喜,在鲁为大夫。齐孝公领兵伐鲁。鲁僖公派展喜去慰劳士兵以便迎战。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孝公问,“齐国大军压境,你们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会害怕呢,君子是不会害怕的!”孝公不解地问为什么。展喜说,“凭先王之命。

当初鲁之始封国君周公和齐之始封国君太公曾共同辅佐周成王。成王曾赐以盟书,说齐鲁两国今后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残杀。现在盟约尚藏在内府,载于史书,每当新君即位都要郑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几天,怎么能把这事抛在了脑后?”齐孝公无言可对,自知理亏,只好撤兵。

参考资料

网络-柳下惠

4. 柳下惠是谁有什么典故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鲁国柳下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
柳下惠曾做过鲁国大夫,还做过掌管监狱的小官。据说,柳下惠做官期间,为官清正,执法严谨,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但是由于他生性耿直,不愿攀附富贵,所以后来弃官归隐,居于柳下,也就是濮阳县的柳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相传在一个握芹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那晚,凌烈的寒风刺人肌骨。柳下惠穿着衣服拥在被窝里,还感觉寒气逼人。柳下惠心里想,不知道这样冷的冬夜,有没有无家可归的人,想想各国征战不休,生灵涂炭,柳下惠不禁辗转难眠。正在这时,忽然传来了敲门声。柳下惠急忙起身开门,原来是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只见她冻得浑身抱成一团,还不住的瑟瑟茄皮隐发抖,脸色也冻得发青,眼看就要支撑不住。柳下惠连忙把她让进屋里,并请她上床暖和一下。可是她在被子里兀自缩成一团,浑身发抖,家里并没有暖炉,也没有其他可以取暖的东西,柳下惠恐她冻死,于是就叫她坐在自己怀里,并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就这样,那位妇女才渐渐缓过神来。只听她断断续续地说只因出门走亲戚,回来晚了,衣服又穿得太单薄,实在冻得不行了,所以才不得已敲门,并想借宿一晚。柳下惠看她一副颤厅可怜的模样,想到如果不收留她,或许她就会冻死在荒郊野外,于是就让她在怀中取暖一晚,可是柳下惠毫无私心杂念,对妇人举止有礼,绝无趁人之危的逾越之举。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也流传开来。在他死后,被后人称为"惠",又因为他居住在柳地,所以世称柳下惠。

5. 柳下惠是谁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

是鲁国名人,曾担任鲁国大夫一职,后来隐居山林。柳下惠是人们心中传统道德的楷模,其中他坐怀不乱的故事至今仍广为传颂。孔子曾尊称他为和碧裤脊圣,评价他为被遗落的圣人。关于柳下惠的记载很少,但是《纯弯论语》、《孟子》等典籍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柳下惠简介以及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是谁

柳下惠雕像

柳下惠出生于前720年,出生地是山东平阴。他的原名本叫展获,又因为死后谥号是惠,人们才常称他为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他还是鲁孝公的后代。柳下惠曾在鲁国朝廷中担任大夫一职,但后来被罢免归隐山林。柳下惠在九十九岁才去世,死于山东新泰。柳下惠生活过的几地都建有许多祭祀柳下惠的祠堂或庙宇。

《论语》中记载,柳下惠在做一个小官时,因为性格耿直,不愿意巴结其他官员,所以很容易得罪高官权贵。柳下惠因此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连续三次被罢官。柳下惠虽然连受打击郁郁不得志,但因为他的才能闻名天下,各国都想请他任职,可是柳悔渗下惠却一个邀请都没同意。因为柳下惠觉得,他因为坚持了做人的原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罢免,这样就算他到了其他国任职还是会碰到这样的事,还不如一直留在自己的家乡。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坐怀不乱漫画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荀子》中,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下来,至今一共存在两个版本,接下来我们来一一分析。

第一种说法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柳下惠在城门旁边睡觉,遇到了一个前来投宿的女子。柳下惠怕这个女子冻死,就抱着这个女子取暖,又解开外衣裹紧女子,两个人就这么坐着过了一夜。因为柳下惠并没有对女子有什么非礼的行为,所以人们夸他坐怀不乱。

第二种说法,柳下惠外出拜访朋友时遇上大雨,只好跑到古庙中避雨。但是柳下惠一走进古庙就发现了一个未着寸缕的姑娘,他连忙走出寺庙,站在外面的槐树下躲雨。这件事流传出来后,才有了坐怀(槐)不乱的典故。

以上就是柳下惠简介以及他坐怀不乱的故事,由此看来柳下惠不仅是一个有才之人,更是一个正人君子。

阅读全文

与柳下惠有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房为什么会影响婚姻 浏览:531
婚姻线断了又连上是什么样 浏览:75
上海哪里有幸福奶茶店 浏览:347
古代有哪个人用故事说服一个人 浏览:392
美女的宝宝长什么样子图片 浏览:737
经济学家计算存钱多少可以不上班 浏览:40
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572
最幸福的猪岛在哪里 浏览:343
山东打加强针健康码变什么颜色 浏览:352
为什么美女下场都不好 浏览:295
乡镇事业编往市里调入哪个单位好 浏览:514
女人如何成为婚姻赢家 浏览:403
没有爱情之前要做什么 浏览:20
爱情受伤的心怎么复原 浏览:842
告别了昨日的爱情叫什么名 浏览:138
如何客观的看待中国经济放缓 浏览:396
社会事业领域主要是哪些工作 浏览:120
村集体经济应该怎么发现 浏览:571
婚姻家庭到底给女人带来什么 浏览:641
38度中国故事酒多少钱 浏览: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