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泾阳县有什么故事

泾阳县有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16 12:07:22

1. 《那年花开月正圆》讲的是哪的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是一部华视娱乐、西安曲江影视、陕西百翻易等联合出品,由丁黑执导,孙俪、陈晓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该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

《那年花开月正圆》作为一部立足于女性视角的影视作品,不再是大女主戏中单纯的玛丽苏人设,该剧摒弃勾心斗角的套路设定,作品围绕周莹一生所铺开的故事层次及关系构筑着实令人惊喜。

2.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原型是谁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历史原型:
根据史料记载,周莹的原型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
周莹的曾祖父周占奎(字梅村)是清朝嘉庆时期三原县鲁桥镇孟店前宏神村的富商大户,从嘉庆元年(1796)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在孟店村建成17院宅第。
由于不得而知的原因,周家开始败落,在咸丰七年(1857)分家。对周家造成更为严重打击的是同治元年(1862)发生的陕甘回民起义,对西北地区破坏巨大,人口损失高达2000万,同治十二年(1873)被左宗堂等清军将领彻底镇压。三原县人口在此期间由16万人,减少到4万人,孟店村周家也未能幸免于难,宅院被烧毁16院,仅存1院。孟店村周家从此一蹶不振,三原县志对周家再没有记载。
周莹出生于同治七年(1868),是周家养女,由于家道中衰、经济拮据,按照兄嫂的安排,于光绪十一年(1885),嫁给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的吴聘,要给这个不久人世的男人“冲喜”。当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的周家日薄西山之时,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的吴家却是如日中天,吴聘的父亲吴蔚文(1830—1876)既是在朝为官,也是着名盐商,承办江苏、安徽、江西的盐业专卖,是与胡雪岩(1823—1885)同代的红顶商人。
周莹凭一己之力撑起了绝敬整个吴家,并将其发扬光大。她不仅八面玲珑慧亏、洞察事实,还敏锐果敢、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更难得是她为爱独守一生。周莹的一生,可以用“坚守”和“追忆”这两个词来形容。
清末,大西安最有钱的人、大清朝女首富是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的寡妇周莹,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依据的,安吴寡妇给逃难西安的慈禧太后一出手就是十万两银子,大西安没有第二个人与她可以斗富。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到达西安方才缓过神。闻着羊肉泡馍的香味,口水直流呀,可惜走的太急,信用卡忘到故宫里。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慈禧太后放出风去,谁在这个时候捐款,不给官职,直接就给干儿子、干女儿的地位,也就是说有钱就可以做皇亲国戚。做官容易,要做太后干亲可真不容易,那也是慈禧太后在危难中的不得已。大西安的富户土豪奔走相告,开始比富,谁出钱多就去见慈禧,最后周莹以十万两银子的出款博得头筹。

3.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原型是什么

故事来源于陕西省泾阳县县志,县志记载泾阳吴氏家族的一段传奇故事。

剧中孙俪饰演的周莹厅,在当地被称为“安吴寡妇”,十七岁嫁到吴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病入膏肓,她镇定接受了家族的生意,以一介女子的坚强将吴家生意做大,并且在老去后散发钱财给下人和周遭百姓。

《那年花开月正圆》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rYf4gYkuYmXjvLlcYlAfMg

?pwd=wt52 提取码:wt52


4. 《那年花开月正圆》讲的是哪里的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讲的清朝陕西兴起的晋商的故事。包含着家族的兴衰,也包含着国家的沉浮,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然剧情相当大地弱化了历史现实的残酷,可沈星移、赵白石、吴泽三人对救国的见解还是有深意的,从他们三人身上其实就可以看出周莹从商经历的非凡之处——与时俱进。

就算丈夫死了,家族也不能灭,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清末的女强人。她不仅八面玲珑、洞察事实,还敏锐果敢、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最主要的是她为爱守寡一生。周莹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吴家成为“商业王国”。吴家当时在全国有47个商号,盖了以周莹的迎祥宫为中心的吴家大院。

5. 那年花开月正圆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吗

据了解,《那年花开月正圆》并没有同类小说,而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人物,周莹便是其中之一。整部剧是绝对的剧本原创,是根据周莹这个历史人物真实改编的。

当然,历史上,周莹本是大户人家,沈家也不存在,剧本对真实进行了改编,更具有代入感和可看性。

周莹是有历史记载的真实人物,她天资聪颖,有智慧有勇气,还有独创精神和济世之心,一生在商海浮沉,留下许多佳话。

虽然出身贫寒,她不像传统丫鬟一样逆来顺受,面对二少爷沈星移的无理取闹敢于大胆还击,她也不受封建教条礼数的束缚,喜欢抛头露面。

《那年花开月正圆》真实故事原型人物全介绍!

在丈夫去世、吴家衰败之后,不顾世俗眼光和亲人误解,靠着过人的经商天赋,带领众人耕耘习作重振吴家大业,并最终成为秦商女首富。

在赵毅看来,周莹传奇性的人生即便在当下也是难以想象的,“一个清朝的寡妇,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子,放在现在就是一个女高中生。”

“她怎么能够在丈夫、公公都去世之后,20年间把家业做得那么大,成为百年秦商的代表人物?她一定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这其中的故事很吸引人。”

最终的剧本保留了周莹坚强、机敏的品质和赈灾、修文庙、建学堂等真实事迹之外,感情线与吴聘的婚姻属实,但沈星移、赵白石等都是虚构人物。

“她要做生意,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男人,又是个这么优秀、特立独行的女人,男人对此熟视无睹、只和她相敬如宾不真实。她一定有搭档,且对她动心的不只一个两个。”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历史原型人物生平全介绍!

周莹出生于1869年,经历了中国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在国家命运沉浮的过程中,乐善好施的周莹也发生着改变。

1900年,她向来到西安避难的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送给她,还收了她为义女。

《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再次向太后上交白银,与国家共患难,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后来,由于天灾与战乱民不聊生,周莹还开放粮仓,设置粥场,泾阳、淳化、三原、蒲城、富平等米粮店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为此,泾阳、三原两县将她的善举载入史册。

将倒推与真实历史相融合,剧中,周莹建学堂、修水渠,遇到自然灾害时积极组织赈灾活动,花费白银4万两修建的文庙至今还坐落在泾阳县,放在现代,周莹也算是热衷公益的成功企业家了吧。

6. 那年花好月正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那年花开月正圆》故事发生在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

《那年花启闭开月正圆》是由丁黑执导,由孙俪、陈晓领衔主演的年代剧。该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晌扮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该剧于2017年8月30日在东方卫视、江苏卫视首播 。

《那年花开月正圆》作为一部立足于女性视角的影视作品,不再是大女主戏中单纯的玛丽苏人设,该剧摒弃勾心斗角的套路设定,作品围绕周莹一生所铺开的故事层次及关系构筑着实令人惊喜。

一般宅门类的古装戏在基调上偏凝重、老成,主打黑灰色调,而该剧作为宅门戏,基调却偏轻快,色彩明亮,传递给观众轻松、愉悦的感觉。

(6)泾阳县有什么故事扩展阅读: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情简介:

1884年,周滢跟着养父周老四来到关中,输光钱财的周老四将周滢卖到沈家当丫头。周滢逃跑时躲进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颇具商业头脑的周滢得到了吴蔚文的赏识,被获许留在吴家。沈星移怀疑沈家大少爷被吴聘暗杀,出手将其打伤。

为救昏迷的吴聘,周滢嫁入吴家冲喜。吴聘身亡,吴家处境困窘,周滢决定要重振吴家东院。周滢入股陕西织布局,却遭受了朝廷反对洋务运动势力的打击,陕西机器织布局面临重建。为救深陷牢狱的周滢,吴家交出陕西机器织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与洋商的生丝合同换得周滢一命。

出狱后的周滢重燃斗悄谨裂志建立泾阳布厂,吴家产业再次有了新起色。庚子国难,周滢用自己的方式担起了吴家大业的重振之风,又引领了动荡时局的改革之路

7. 赵白石原型是谁,泾阳知县

《那年花开月正圆》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悄樱事,也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剧中由任重扮演的泾阳县令赵白石,在剧中作为一个正直爱民的父母官,展现了一县之长的耿直与胸怀。


8. 有没有人知道毛彦文和吴宓先生的故事

吴宓,陕西泾阳县人。生于1894年,23岁时,作为清朝政府的派遣生,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联大等等大学任教,是当时知名的教授。旧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红学家。

他如痴如醉喜欢《红楼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本好书,并且近乎肉麻地称自己为紫鹃,理由是紫鹃对林黛玉的爱护最纯粹。很典型的一个笑话,是抗战期间昆明有家牛肉馆,老板为湖南人,取名为“潇湘馆”。潇湘馆乃是林妹妹住的地方,岂能这番亵渎。于是吴宓先生提着手杖跑去一顿乱砸。把牛肉馆砸了个底朝天,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他在清华大学讲红楼梦时,听课学生极多,特别是女学生。来晚的就没了座位。于是他亲自去别的教室搬椅子,直到女生都有了座位才开始讲课胡或。当然,男生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他不仅喜欢林妹妹,对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有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热爱。他的至理名言骇人听闻:除了学术和爱情问题,一概免谈。他带着学生在街上走,迎面要是过来一辆车,他哗做型总是奋不顾身地举起手杖,让身边的女学生上了人行道,才放车子过去。他的做派很有些像西方的绅士。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口袋里的钱自然要比学生多,但是活在物价飞涨的年代里,仍然一样清苦。吴宓常常口袋里揣着钞票,带着心爱的女学生去打牙祭。小馆子里坐下来,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其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真的够用,这才交给跑堂。

还有很荒唐的是为女学生作弊,自己翻译了文章,署上女学生名字,推荐出去发表。

在吴宓所爱的女人中,占有最重要位置的,是毛彦文,他曾向别人描述过数不清的版本,结果后人根本就弄不清哪个故事才是真的。吴宓死后,留下大量的日记,这些日记随处可见毛彦文的名字,然而即使是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也需要读者仔细辨别才行。吴宓的日记中,还有很多别的女人,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同时期文人绝对无法比较的。

那么毛彦文何许人也?她1898年出生在浙江江山。

毛家是江山的大族。毛彦文在9岁时就许配给了当地的方家。当毛彦文16岁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方家抬着花桥来迎亲。花桥临门之时,毛彦文逃至乡下,后又暂避于江山清漾毛子水家中。新娘逃走,这在民国初年是破天荒的大新闻。

毛彦文为什么要逃婚呢?其实她在读师范之时已经与自己的表兄朱君毅谈起了恋爱。朱君毅是毛彦文的表哥,家住江山长台镇。民国初年,朱君毅在江山西河女校教书,寄住在毛彦文家。毛彦乱猜文对这位知识丰富、见闻广阔的五哥敬爱有加,认为他是世上最有学问、唯一可靠的人,因之对他事事依赖,步步相随。后来朱君毅考入清华大学,两人就鸿雁传书,谈起了恋爱。而朱君毅与吴宓是清华的同窗好友。朱君毅每次收到毛彦文的来信,总会给吴宓看看。这个时候,吴宓已经对毛彦文这个才女有了一丝向往的情愫。

毛彦文逃婚后,解除了和方家的婚约,随后就和朱君毅订了亲。毛彦文在浙江女子师范毕业后,又先后就读于吴兴湖郡女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25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随即任教于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曾是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妇运负责人之一,兼省民政厅专员。后曾留学美国。

吴宓和朱君毅清华大学毕业后,一起留学美国。

1918年11月,在美留学的吴宓,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陈心一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现年24岁,为定海县的一位小学教员,择婿甚苛。陈烈勋要将妹妹介绍给吴宓为婚的理由是,他妹妹在家曾听他谈到过吴宓,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清华周刊》上吴宓的照片,萌发爱慕之情,愿以身相许,侍奉终身。那个时代,一个女子24岁仍然未嫁,也是一件很引人注目的事情。

而陈心一和毛彦文是浙江女子师范的同学(同校不同班)。

因此在美国留学的吴宓就通过朱君毅委托毛彦文去打听陈心一的情况。

当时毛彦文给吴宓的信中说:“不知吴君选择对象的条件为何?陈女士系一旧式女子,做贤妻良母最为合格。皮肤稍黑,但不难看,中文精通,西文从未学过,性情似很温柔,倘吴君想娶一位能治家的贤内助,陈女士似适当,如果想娶善交际、会英语的时髦女子,则应另行选择。”

吴宓读信后,抨然心动,于是答应了婚事。

1921年8月,留美归来的吴宓没休息两天,便匆匆赶往杭州,去见陈心一。然而,这次的相晤极富戏剧性,似乎从一开始便隐示着某种悲剧的意象。到了陈家,吴宓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一副海外学子的风采。陈心一被牵引出来,按吴宓日记的叙述,大家只是默默相对。不曾预想,一会儿工夫,另一位女主角翩然出场。事也凑巧,毛彦文本与陈心一是好友,这天,她神采飞扬地来访,准备别过闺中密友,去北京上学,不想与吴宓不期而遇。吴宓虽然通过朱君毅的信笺和毛彦文神交已久,见面却是第一次。吴宓本就对毛怀有好感,但见对方活泼雅趣,大方得体,一副新派淑女风范,吴宓顿时在心中暗生出一丝落寞,怎奈毛彦文名花有主,且是挚友之未婚妻,也只能无可奈何罢了。这种感情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吴宓并没有很认真的意识到。

下午,毛彦文告别他们回了上海。吴宓与陈心一一见如故,在陈父的安排下,双双泛舟西湖,吴宓心中殊为快活。第二天,二人再度早游西湖,其乐融融。

吴宓在日记中这样记述道: 是日之游,较昨日之游尤乐。家国身世友朋之事,随意所倾,无所不谈……此日之清福,为十余年来所未数得者矣。

西湖实在是一个绝佳的恋爱之地。一对恋人到了西湖,感情似乎就会有了质的飞跃。这其中的快乐是十余年来所从来没有过的。而一生又有多少个这样的三天呢?

13天以后,吴宓和陈心一正式完婚。

次年,吴宓和朱君毅同时被聘为南京东南大学教授。

没想到朱君毅回国后,却以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的为由,向毛彦文提出退婚。

毛彦文6年的痴心等待,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当时毛彦文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书,朱在南京东南大学做教授,毛彦文没办法,只得求助于吴宓,请吴宓劝说朱君毅不要毁了前盟。其间,两人时好时坏,一时间成了南京教育界一件沸沸扬扬的八卦新闻。

这时候,毛彦文是吴家的常客。

最终朱、毛解除了婚约。

1924年的解除婚约,对毛彦文打击至深,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毛彦文在《悼君毅》一文中沉痛地对朱君毅说道:“你对我的教训太惨痛了,从此我失去对男人的信心,更否决了爱情的存在,和你分手后近十年间,虽不乏有人追求,我竟一概拒绝。以你我从小相爱,又在同一个环境中长大,你尚见异思迁,中途变心,偶然认识的人,何能可靠……你在我幼稚的心灵中播下初恋的种子,生根滋长,永不枯萎。你我虽形体上决绝将近四十年,但你仍在我梦中出现,梦中的你我依然那样年轻,那样相爱,你仍是我梦里的心上人。”

1986年11月,毛彦文将朱君毅1917年在北京清华学堂毕业时的班级纪念别针一枚交与表侄女朱韶云保存。这枚别针是当年毛彦文与朱君毅相恋的信物,毛彦文保存了69年,足以证明她对初恋的珍惜。

而这个时候,吴宓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爱的是毛彦文。遂向毛彦文发动了感情进攻。表达了爱意,但遭到了毛的严词拒绝。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曾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一是得不到想得到的东西。”

吴宓为毛彦文所拒后,并不甘心。他索性做得更加离经叛道。为了追求毛彦文,吴宓提出和陈心一离婚。而这个时候吴宓和陈心一已经是有了3个女儿。结婚7年后,陈心一无法忍受吴宓情感上的叛逆,最终离婚。这一石破天惊之举,让世人目瞪口呆。“学衡派”同仁几乎一致谴责吴宓。包括陈寅恪,金岳霖、钱锺书等。其父更是公开指斥他,“无情无礼无法无天,以维持旧礼教者而倒行逆施。”

而毛彦文由默默不见经传的人物立时成为了“三人间的中心人物”,她心中叫苦不迭,但面对吴宓的求爱,仍是不愿就范。吴宓毫不气馁。对毛彦文的追逐愈演愈烈,成为了一场爱情的马拉松,中间包含了太多的故事,以至于在30年代的上海滩,他们的故事成了小报津津乐道的花边新闻。

吴宓的锲而不舍最终打动了美人芳心。可是,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因来之不易而最终瓜熟蒂落。吴宓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保守与浪漫,新派和旧派居然会对立地存在着。当毛彦文心仪于他,准备谈婚论嫁时,吴宓却生出了一丝隐忧,既想和毛彦文成为夫妻,又担心婚后会不和谐,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让吴宓彷徨不已,患得患失。而且离婚不久,他就同时爱上了另外一个人,在日记中不断地比较她们的优劣,为究竟娶谁而心猿意马。

1931年3月,吴宓赴巴黎进行学术交流。他一反以前温情脉脉的样子,将电报拍到美国,措辞强硬地令毛彦文放弃学业,迅速赶往欧洲,与之完婚,否则各自分手。

毛彦文来了巴黎。吴宓又不想结婚了,改为订婚。满腔热情而来的毛彦文大为狼狈,原来是对方费尽心机追求她,现在她松口了,对方又变了卦。毛彦文哭着说:“你总该为我想想,我一个30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出发点即是错误?”

吴宓不为所动,冷静地说:“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对此,吴宓在日记中这样记述: 是晚彦虽哭泣,毫不足以动我心,徒使宓对彦憎厌,而更悔此前知人不明,用情失地耳! ”

好一个“知人不明,用情失地”。原来这么多年苦心孤诣的追求最后竟然成了“知人不明,用情失地”。他 甚至十分恶毒地称毛彦文为“Dog in the manger”(占着马槽的狗),这俗语正好与一句中文对应,所谓占着茅坑不拉屎。此时的吴宓充满了单身贵族的潇洒,一头一脸大丈夫何患无妻的气概, 值得指出的是吴宓在这个时候还写信到国内向一个叫仰贤的女人求爱,同时还和一个留学巴黎的美国金发女郎打得火热。可见这个时候他更加愿意周旋于各个女人之间,不想为婚姻所约束吧了。

仰贤对这个吴宓的评价极低:风流好色,既不是一个好丈夫,又不是一个好父亲,只是一个好的教授而已。还说,吴宓的小女儿每次听到门铃声响,总是高兴的喊爸爸回来了。闻之另人心酸。

这个时候吴宓认为既然已经得到了毛彦文,结不结婚是无所谓了,反正总不会逃出自己的手掌心,觉得你毛彦文也只能是非我莫嫁了。

这次巴黎论婚作罢后,吴宓与毛彦文从欧洲归来。

回国之后,吴宓和毛彦文的关系又有新的进展,两入达成了谅解,再次情意绵绵,有一天,吴宓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心情,便以小剪刀自刺其额,“彦大惊,急以巾浸冷水来洗,且以牙粉塞伤口”。两人商定,四个月后,在青岛结婚,届时如果别有所爱,或宁愿独身,那就取消婚礼。结果最后又不了了之,吴宓此后对毛,一直是既纠缠,又每逢真要结婚就临阵脱逃。他总是不断地爱别的女人,一年内要爱上好几位,而且把爱的种种感受,写进日记,说给别人听。

1933年8月,吴宓又一次南下,目的是先去杭州,向卢葆华女士求爱,如不成,再去上海,和毛继续讨论是否结婚。友人劝他别老玩爱情游戏,此次南下必须弄个老婆回来。结果卢葆华女士不同意,而毛彦文觉得他太花心,因此也唱起高调,说她准备做老姑娘,尽力教书积钱,领个小女孩,“归家与女孩玩笑对话,又善为打扮,推小车步行公园中,以为乐”。因此这一次还是两头落空。

天真的吴宓并未察觉出话中的潜台词,他大约觉得毛反正是跑不了的,依旧热衷于自己的多角恋爱。毛彦文一气之下,1935年2月嫁给了66岁的前国务院总理熊希龄,一位比她爹还大的老头。

吴宓没想到会有这步棋,毛的嫁人,让他觉得自己有一种遭遗弃的感觉,同时也很内疚,认定毛是赌气,自暴自弃,不得已而嫁人。很长时间里,吴宓都没办法确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负情郎,还是被负情的痴心汉,两者都是,又都不是。不管怎么说,毛是他一生最钟爱的女人,只有真正失去了,才感觉到珍贵。

这也是吴宓自己玩弄感情,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感情的恶果。

毛彦文结婚以后,特别是三年后熊希龄病故,吴宓一直纠缠不休,既是不甘心,同时也是真心忏悔。这可从他本人的日记里面可以看出。

1999年,台岛内掀起一股“吴宓热”。已是102岁高龄的毛彦文,并未因时光的流逝而冲淡她对吴宓负情的怨恨,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自己从未爱过吴宓。

这也是我看别人的 呵呵...

阅读全文

与泾阳县有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幸福树一米高买回来怎么进盆 浏览:489
事业人员离岗多少岁 浏览:725
垃圾婚姻是怎么造成的 浏览:542
美女晚上去酒店见客户怎么办 浏览:247
婚姻宫有冲是什么意思 浏览:350
李邕有哪些关于书法的故事 浏览:698
什么是肤白貌美的气质美女 浏览:750
范冰冰哪个经济公司好 浏览:159
离不了的婚姻怎么破僵局 浏览:155
你想要的幸福到来是什么歌 浏览:334
怎么夸中年男人的事业 浏览:427
哪里可以看直播爱情公寓 浏览:261
东莞健康证是什么样的图片 浏览:973
如何赞美养老事业 浏览:895
疫情健康包是什么 浏览:270
有多少出轨的婚姻会幸福如初 浏览:212
海东乐都哪里有美女 浏览:246
潍坊婚姻律师哪里找 浏览:594
遇见幸福中飞机出事多少集 浏览:426
真正经济学家是什么意思 浏览:408